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职教师师范性缺失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教师师范性缺失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职教师师范性缺失

摘要: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职院校的变迁,高等教育教学评估,高职院校的管理以及高职教师现身感受等方面分析了高职院校教师师范性缺乏的原因;同时,根据高职院校的属性和现状,指出高职院校对教师的师范性的迫切需要;最后,在分析高职院校师范性缺乏的同时,提出了如何提高高职教师教学水平和师范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师范性;教学水平

高等教育大众化,对教学影响最大的是高职院校。随着各高职院校的扩张,教师的教学问题日益暴露出来,但是很多学者关注的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问题”、“道德素质问题”、“实践技能问题”、“科研问题”,是附带论及教师在教学上的问题。这从一个侧面上反映出高职教育中,对教师“教学性(师范性)”的忽视。确实,轻视教师教学的现象也会在研究型大学存在。然而,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精英分子,不但学习主动性高,而且领悟能力出众,学校教师师范性的缺失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如高职院校明显。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增强他们的师范性,是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广大高职院校必须面临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教师师范性缺乏的表现及其原因

1,高职院校被纳入高等教育的范畴,一些学院或为了升格,或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或迎接教学评估,不断地提升师资结构的学历层面,加大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力度,原来师范院校的本科毕业生无法满足其学历要求,而新纳入的高学历层面上的硕土、博士和“双师”,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或较长时间的教学技能和水平的培训,缺少最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

2.高等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国家职能部门制定统一标准,用一把“尺子”量所有学校,然后根据评估成绩,决定其“待遇”。[1]11科研和学术及教师的学历结构是重要的硬性指标。不少地方无视高职院校教师的特点,用研究型大学的科研标准来衡量高职院校的教师,特别是在职称的评定上,使得教师不得不疲于应付,重学历、轻教学,重学术性、轻师范性。

3.有些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上过分强调“技术化”、“规范化”和“统一化”,“学校对教师的一切考核工作都量化为‘业绩点’,按点算钱。上课、承担课题、、班主任工作,甚至参加会议、找学生谈几次话都成了明文规定的工作量,至于教学的质量、谈话的效果因无法量化,只好忽略不计了。久而久之,学校对人的思想工作淡化了”。[2]学校忽视了教师教学活动具有的“文化性”、“不确定性”、“责任性”和“无边界性”,致使师范性应当具备的“创造性”和“伦理性”遭到剥夺[3]。

4.“大学教师的每周工作量,一般都在6—8节课之间,而高职院校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要高出普通大学1/3以上,达到10—12节”,“。高职院校的教师“为了能在高校站住脚,他们必须补修研究生课程,必须参加大学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培训和考试以取得高校教师任职资格。然后,申请职称转评,将原来中专系列职称转为高校系列职称。这还不够,还要根据高职院校专业教师的特殊要求,争取成为‘双师型’的教师。如此等等,压力大、机会少,表现在脱产进修的机会少,参加学术会议、考察参观、教学研究活动的机会少。”[2]这些导致教师极少有时间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很好地进行反思,也没有大量的时间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理论修养,而且很多学校过分地讲求教师的学历层次,使得教师把多余精力放在攻读获取学位和获取证书上,忽视对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5.在广大的教师中间,对教育理论的科学性持怀疑、轻视甚至否定的态度。虽然师范性指“培养教师的一些特殊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见习、实习等,道德品质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技巧,如普通话、板书等;组织管理能力和特长培养等”[1]13教学理论仅仅只属于其中的一个部分而已。但是对教育理论科学性的否定而质疑,以致否定学习教育理论的必要性,甚至把教学理论简化为“普通话”、“板书”等基本技能的学习;或者认为提高教师的师范性,仅仅通过让教师聆听几次讲座,接受几个星期的短期培训,没有把教师的师范性和他所从事的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结果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师范性的缺失。

6.社会对于教师师范性所包含的职业理想有着各种自相矛盾的期望,教师不知何去何从。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要求认识模糊,在实践中就难以把握和坚守师范性,更谈不上将之运用于实践中。

7.固然,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不良言行,可能归咎于教师的教学不力和责任心缺失,是师范性缺失的表征;另一方面,假如学生对教师失去最起码的尊敬和信任,该教师即使具有较高的责任心和教学能力,可能也会有无力回天之感,从而使教师自身对教学水平与必要责任心的效用发生怀疑和否定,失却自我发展的重要动力。有的学校把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作为对教师考核的重要依据,这迫使一些教师不敢对学生严格要求,存在迎合学生的心理;同时,种种的外界和内部压力,促使教师自觉或者不自觉地放弃自己崇高的道德诉求(公共使命),师范性中的“道德品质”失却凭籍。

二、提高高职院校教师师范性的必要性

强调高职院校学术专业学科的重要性,强化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训练,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应当是一项不能动摇的重要任务。而要有效完成这项任务在高职院校中强调教师的师范性显得必要与紧迫。

1,由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致使进入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有所下降。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培养他们过硬的专业素养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此迫切需要高水平的教师。

2.高职院校的学生主动性较弱,学习自觉性、积极性不足,学习氛围不浓厚,因此学习的内在动机更需教师激发,学习文化的课堂环境需要教师创造,这自然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高职院校不仅要完成基础理论课的教学,而且要做好实训和实践指导,这关系到整个教学的得失成败。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仅仅只是基础理论的教授水平,也是实践中操作指导的应用水平。

4。高职院校学生规模的不断增加,也给高职院校教师课堂教学和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如何进行因材施教,如何维护课堂纪律的,如何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等,都需要教师具有熟练的教学操作技能和高超的教学智慧。

5.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具有实践技能的实用人才,首先,需具备起码的公民道德;其次,作为一个职业人才,相应地需要必要的职业道德;再次,作为一个职业人才,要能够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有所作为,不被职业所奴役,能够有所创新和发展,还得具备相应的批判和反思的精神:41。而这些道德和素质的培养,不仅在于思想政治教育,更在于教师传授技能和知识时的潜移默化,其需要充分依赖教师自身的道德品位与人格魅力。

三、克服高职院校教师师范性缺失的对策

从前面的分析看,导致高职院校教师师范性缺失的原因是多个层面的:既有高职院校的特性所致,也有高等教育的共性所致;既有制度上的问题,也有观念上的问题;既和教育理论自身的科学性有关系,也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错误认识有关;既表现为学院管理上的不足,也表现为研究者对此的忽视。而且,各个相关因素之间也是互相包含、错综复杂的。当然,有不少学者为解决高职院校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过各种有益的建议,笔者在综合这些建议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分析。

1.“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双师型”教师一般指既能够传授知识,也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当今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结构中普遍面临的问题是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不高。这里有两点值得关注:第一,要求教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并非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就能成为好教师,同时“双师型”并不是对教师实践水平无限制的追求;第二,高等职业教育包括公共理论课和基础课的学习,对于这些教师,我们虽然也强调他们要面向实践,但决不等于说,他们也一定要成为“双师型”教师。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双师型”之所以要求具有实践经验,其在高职院校中的意义在于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促进“教学”是高职院校引进“双师”的关键。

2.一些研究型大学对学术的过分重视和对教学的相对忽视,为高职院校“重视科研(学术)”、“忽视教学(师范)”提供了土壤。固然教师教学出色,并不能够保证科研出色,反之,科研出色并不能保证教学出色。即使在研究型大学当中,重视科研、轻视教学的思想也是值得反思和检讨的,更不用说针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高等职业教育了。

3.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无法用完全量化的方式进行管理的。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除了对教师进行一定的“规范”管理之外,还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和发展空间,让他们能够创造性地进行教学。

4.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来讲,因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在高等职业教育中体现最明显,因此与其他类型的高等教育相比,高职教育对教学水平有着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因为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所以更要求专业教师具有相应的实践技能的指导能力;因为高职院校培养出来的技术型人才要走向一线,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上,更加要求贴近生产。所以,我们在提高教师师范性和教学水平时,要注意到高职院校教师的一些特性,不能只停留在对教师普遍素质的要求上,如“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培养教师运用多媒体的技术”以及“发展教师的创造性”等;更不能毫无分析地以其他高等院校的教师标准来要求高职院校的教师。

5.教师的教学同时也是一种实践性活动,更多地受制于课程的内容、学生的水平和具体的培养目标等“情境性”因素,所以教师师范性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更需要在面临的实践问题上做出有效的“反思”。也就是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只有在放置于具体的情境中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沾恰是教师自身通过解决一个个教学难题而得以实现的。

参考文献

[1]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02).

[2]童富勇.当前高职教师队伍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温州大学学报,2004(03):48.

[3](日]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10.

[4]李曙明,何杨勇.技术的“人文性”对职业教育的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05(04):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