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教学课程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被国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在国家和全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下,高职高专教育正处在发展的大好时期,面对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是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现行高职高专专业课程体系及其存在问题出发,提出开展高职高专教学课程改革的途径,以着力解决现实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且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推进我国工业化、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社会就业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高职高专教育如何面对机遇,迎接挑战,乘势而上,这就对通过改革优化高职高专课程、课堂教学提出了客观的要求。
一、现行高职高专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备工作岗位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较高专业技术能力,毕业后能够较快地从事专业工作的高级技术型专门人才是高职高院校课程的培养目标。但现行的高职高专很多专业课程体系还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主要体现在:
1、课程设置重专业,轻基础能力拓展
高职专业的课程设置最初是在本科层次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减少一些非专业核心课程和减少一些课程的课时而形成的。尽管历经多年的课程设置改革,但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结合社会的需要,增加新课程,并对老课程进行调整。这样设置出来的课程体系使得学生的知识面越来越窄,不重视或根本不关注与其他专业的横向联系,将学生的思维人为地割裂开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无法拓展。
2、实验教学没有关注实务,缺少实际流程和实际岗位的模拟
实验资料与实际相差较远,学生所拿到的实验教程就是一些平时“例题”或“练习”的书面综合资料,虽然有附带的原始凭证,但是很多学生并不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会计专业,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利用原始凭证“读懂”题目,来编制记账凭证,因而缺少实际流程和实际岗位的模拟。
3、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不够重视,没有采用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在诚信危机存在的今天,如果不对学生的道德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忽视会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的培养,势将造成不良后果。
二、课程建设存在误区
主要表现在:
1、在教材建设上,虽然经过几年的发展,涌现出大批高职高专教材,但目前高职高专教材大都是在本科教材的基础上改编而来,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教育与本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上的差别,而只是相对于本科教材降低了难度、删减了部分章节而已。
2、在教学内容上,仍没有做到根据“理论适度、注重应用”这一原则进行,教师在课程教学安排中,理论教学比重偏高,实践教学比重偏低,且不同课程内容交叉重复,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实际应用能力降低,教学效果下降。
3、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滞后,考评方式单一,教师主讲的传统单一模式未能根本改变;多媒体、情景模拟教学、远程教学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尚未充分运用。另外高职院校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的手段比较单一,往往都是以一张试卷来定论。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是应用型的技术人才,他们除了应会考试外,更应懂得实际操作。因此,单一的考评方式影响了培养目标的实现。
三、高职高专专业课程改革的途径
1、与世界接轨,实现教育国际化
当今时代,知识经济从初露端倪到迅猛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科学技术强力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知识的创新与技术的创新就成了—种生存方式,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正在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的主流精神。高职教育不能超然于这一时代潮流之外。职业教育国际化表现在课程内容方面,就是要做到课程内容与国际接轨。目前的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受旧有运行机制的影响很深,难以培养能够面向国际的职业人才。因此,我们必须突出高层技能人才的培养,调整职业教育课程,借鉴职业经验,加大教育培训设施的投入,减少职业教育成果上的差距,注重人才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增强高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比如,在课程建设方面,就要学习世界各国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注重课程的针对性、灵活性、发展性等特点。高职高专教育要为经济主战场服务,要满足经济发展及竞争、合作的需要。同时要时刻面向世界,为企业参与世界范围内经济竞争与合作培养“知识工人”。反映在课程上,就是要加强外语素质培养,加强国际法教育,加强国际贸易能力培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
2、加强信息技术教育
高职高专教育应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使得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信息化信息系统的设计、使用和维护技能,利用电算化信息系统建立各种分析模型等一系列新的技能,并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真正能力。这就要求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应增开相关计算机课程(如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网络课程、信息管理课程等),提供合适的教学软件和配备相应的计算机实验室。也可在课余的时间,采取一定的措施开放计算机机房,以引导其学习为主,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些能够提高实践能力的实验。如上网已成为社会的一种需要,学生都希望编制介绍自己的网页以和其他人交流,展示推销自己的能力,对今后的求职有所帮助。可在课余时间开放计算机机房为他们提供了这个机会,学生自己上网查找资料,编制网页。这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使其学习的积极性大为提高,由被强迫学习变为主动自觉学习。有些学生自己去校外联系题目,免费为其进行编制程序或进行网页设计等。这不但促进了学生对将来就业岗位的了解,而且也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学习起来更有针对性和积极性。
3、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拓宽学生知识面
专业的课程要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拓展,而不能仅重视专业性知识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应当紧密结合社会需求,树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观;改变过去以教育专家和高校教师为主的课程编制方法,邀请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等参与到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中去。在对各个相关岗位所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和应掌握的知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如随着网络的发展,企业涉外业务的增加,将要求工作人员能使用英语进行一般性的商业洽谈、涉外接待、业务谈判工作,能够看懂英文报表等,因此可开设英语口语、商贸英语等英语课程。因此,重视专业英语、市场营销、管理学等基础技能的培养,对拓宽学生知识面乃至专业知识结构的重整起到积极作用,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4、改进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开展信息化的模拟实验
对学生来说,职业是其未来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其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非常现实的问题是,人是小的,世界是大的,这么小的个人怎样才能适应这么大的世界。更有甚者,现在正处于一个不可逆转的转型时期,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交替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人们常用瞬息万变,用“数字化生存”来描述现代生活。高职高专课程要不断创新,适应社会的近期、长远需要及当地工商业的需要和就业的趋势,针对性地调整目标、设置课程、更换专业,才能获得对未来职业世界与瞬息万变的知识社会的适应能力。通过开展信息化的模拟实验,看实行企业业务与专业知识一体化,将企业供需链与资金链相对接,实现对企业的动态控制和各种资源的集成和优化,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信息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如何在企业内部实现信息共享,又如何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流。使学生对所学理论专业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造能力等。
5、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人们的经济利益意识被激发,追逐利益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成了唯一目的,道德滑波,职业道德论丧,一些违背职业道德的行径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甚至严重地触犯了法律,哈尔滨天价药费案件,南京冠生园月饼馅案件,三鹿毒奶粉案件……,一件件震惊世界的大案要案,考量着我们的职业道德,鞭鞑着人们的心灵。我们要纠正道德失范,重建道德信誉,造就信用经济,就必须重视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在职业岗位上的教育还要重视岗前的职业道德教育,在高职院校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要以活动为载体,增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性。职业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技术性。可以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读书节、体育节、电影节、专业技能竞赛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活动中熏陶、在阅读中建构、在竞赛中操行,使他们把闲暇时间利用起来,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专业的乐趣,体会职业的高尚,发现自我价值。同时工学结合课程中也应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工学结合课程是“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课程,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能力”的培养,还要突出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工作要求”,把学生培养成为职业素质高的应用型劳动者。
6、多管齐下,完善课程建设。根据人才的需求层次,高职高专专业的课程教学应做到:
(1)教学内容应该避免重复,要增强所选教材的系统性,要注重学生创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专业判断能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要注重教学内容的更新,注重与国际接轨。在掌握必要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突出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加强实践操作和技能训练,不断增强学生应用能力。
(2)鼓励教师编写符合高职高专教学特点的教材。同时针对教材落后实际的情况,建议专业核心课程大胆选用国家资格考试专用教材。这些教材内容规范,权威性强,囊括了近年来一系列新法规、新制度,内容每年都在更新;这些教材的使用还能为学生毕业后取得职称打下基础。
(3)在教学方法上,加强启发式教学,逐步从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灌输型,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能力培养型教育。改变单一教师讲授的教学方法,大力提倡启发式、开放式、协作式、讨论式教学,鼓励师生平等参与交流和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手段上,信息技术为教学手段的改进和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进行开放式的教学。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完成现有实验条件下不能完成的实验;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声音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利用强大的网络功能让学生查阅所需资料;利用电子邮件方式可以解决习题作业批改和答疑。使学生接受到更多、更新的知识,丰富和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建立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应以过程考核为主,考试考核为辅,考核的重点强调学生能做什么,而不是强调学生应知道什么。
(4)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目前大学的考试普遍是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出一份试题对学生进行闭卷笔试,学校检查教学质量也大多是通过闭卷笔试来进行,这样的考试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只注重了笔头答题的技能和理论知识的熟记,忽视了口头表达能力和生活操作技能,只注重标准答案,忽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要改变这种状况,高职高专的考试要尽可能多地进行口试和实际操作检测,考试内容上要根据专业特性及其实际需要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能力情况,从而促使高职高专院校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培养出合格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教学改革首先应该高屋建瓴,理顺思路,然后有计划有步骤系统地逐层推进,对高职高专人才应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根本性地改革高职高专教育,开创高职高专教育的新局面。同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适应时代信息化和企业管理现代化为重要前提,紧跟市场、动态调整、理论适度、强化动手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结构与教学方法,建立起一套动态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缩短高职高专教学与实际工作之间的差距,使高职教育的受教育者能真正做到职业化、实用化、专业化、技术化,培育出符合企业需求和社会希望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