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目前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倡导基于合作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实践的学习、基于探究的学习和基于网络的学习等方式。

关键词:课程改革;学习方式;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文就学习方式的内涵,传统学习方式存在的弊端,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倡的学习方式以及怎样转变学习方式进行初步探讨。

一、学习方式及其基本特征

“学习方式”又可称为“学习风格”,由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于1954年首先提出。它是指学习者喜欢并习惯使用的学习策略,反映了学习者对不同教学方式的偏爱以及他们的学习倾向。

学习方式具有普遍性。任何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为了达到一定的学习目的,自觉不自觉地总要选择和运用一种程序、方法等来对学习对象进行理解、记忆并使之内化为人脑可接受的东西贮存在大脑之中,并在适当时机加以运用。

学习方式还具有相对稳定性。一般说来,主体在最初学习活动中采取了某种方式之后,习惯于在以后的学习活动中继续沿用。开始这种方式往往以不自觉的非理性的形式出现,但随着学习活动的多次重复,学习主体对学习方式进行归纳、整理、总结和提高,特别是经过一些思想家的概括,学习方式就以理性的形式存在,并由个体意识向群体意识转化,并逐渐积淀下来成为一个民族的文化内容而为后人所继承。学习方式是为学习内容服务的,随着学习内容的变化,学习方式也必然要发生变化。但学习方式的变化程度与历史的不断进步、学习内容的不断增长相比要缓慢得多,因而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学习方式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首先受到学习主体自身条件的制约。一般说来,人生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正确、原有知识较多的主体容易形成正确合理的学习方式,反之则容易形成错误的或不合理的学习方式。其次,受到学习主体所处的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习主体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形成之后,不只是消极被动地去适应学习活动,而且对学习效果发生直接的影响。正确的、合理的、先进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加深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程度,并使其能够较迅速地转化为主体自身的认识和实践能力。错误的、不合理的、陈旧落后的学习方式往往停留在对所学内容的简单记忆和浅层次的直观理解上,也不能够或较慢地转化为主体的实际能力。

学习方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时代和发展的角度可以划分为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学习方式两大类。当前学习方式的进步也就主要表现为传统学习方式向现代学习方式的转化。

二、传统学习方式的主要弊端

所谓传统学习方式就是在传统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绝大多数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共同运用的学习方式。在传统教育教学过程中,学习方式的特点主要是由教师教学的方法决定的,然而,教师的教学方法又主要由制度化的教师观所决定。也就是说,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限制和束缚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多元选择与创造性。这种学习方式的特点是:

(一)被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学生当作装知识的“容器”,没有思维的碰撞,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学生被动、依赖、丧失主动性,过于服从权威,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单一性

一是指学习主体学习途径、手段的单一性。学习主体获取知识和技能主要甚至唯一依靠教师直接传授,缺乏更多的学习途径和手段。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二是指学习主体大多是孤立的缺乏联系的单一个体,不能形成大规模的集团和社会的整体性质的学习活动。

(三)知行对立性

在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在整体上缺乏现实感和生活感,学生的整个精神生活被定格在科学世界和书本世界之中,散失了应有的完整的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存在着一种疏远学生当下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的片面倾向,学生的学习只注重科学世界和书本世界,远离了自己的生活世界。再有,学生的学习注重未来世界,脱离现实生活。在“教育是未来生活的准备”这种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课堂教学总是想方设法把一种预设的成人化、社会化的生活模式强加给学生,牵引着他们走向一种既定的生活模式,而没有在认识到人的生活尤其是学生的未来生活是不可限定、不可全盘计划的,致使学生的学习严重脱离自己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习方式

新的学习方式要求从传统的以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式转变为合作的、探究的、网络化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与探索,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以下一些学习方式:

(一)基于合作的学习

合作的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推动现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对传统的学习方式进行反思,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很少有合作互助的机会,合作的意识和动机显得十分淡薄。绝大多数学生在通常情况下表现出一种学习的“个人主义”。这种学习方式使他们缺乏合作的愿望和冲动,不愿与他人一道分享学习成果。久而久之,造成了学生之间的相互隔离、嫉妒、疏远和对立。

建立在合作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将自身的学习行为有机融入到小组或团队的集体学习活动之中,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时,展开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合作学习的场景中,不仅学生,而且家长、老师、社区人员都可参与学生的学习,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社区人员之间可进行广泛的合作与交流,每一位学生都可以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共享学习资源。这样的学习方式能有效转化和消除学生之间过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积极的沟通,形成学习的责任感、培养合作的精神和相互支持、配合的良好品质。

(二)基于问题的学习

所谓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求学生以问题作为学习的载体,自觉以问题为中心,围绕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来组织自己的学习活动,并在这样的活动中逐步形成一种强烈而又稳定的问题意识,始终保持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科学上的突破、技术上的革新、艺术上的创作,无一不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由发现新问题为起点,到解决新问题为终点的过程。衡量学生的学习,重要的不是看学生掌握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发现了多少,重要的不仅是要学生解决问题,而是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有勇气面对问题;重要的不是学生提问的正确性、逻辑性,而在于学生发问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只有学生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发现了问题,学习才有强大的动力,才能真正开启心智的大门,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热情,也才能真正领略到学习的乐趣与魅力。无疑,这种感受的获得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有意义。这正是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最终所追求的。

(三)基于实践的学习

实践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学生学习知识的获取,学习技能的培养,学习素质的提高,无不是在实践中得以实现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学生的学习是以实践为基础和生长点的,学习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互为统一的有机整体。

传统的学习方式割裂了学习与实践辩证统一的关系,过分强调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结果造成学生高分低能、厌学、逃学等不良后果。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局限于此是不够的,也是很危险的。因为现成的书本知识是他人的认识成果,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他们亲自得来的,是一种间接知识,一种偏于理性的、尚未和感性认识结合的、不完全的知识,学生要把这些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转化为能够理解运用的东西,还必须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为基础。这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的开展,如以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为目的的认知实践,以处理自身日常事务的生活实践,以处理与他人相互关系、与他人交流合作的交往实践等。

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社会实践中,诚然,作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的学习活动也应深深地根植于实践。学习不是一种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机械识记的过程,在某种意义上,学习与生活、实践是有着相同的外延,是“合一”的。只有在多姿多彩的社会实践中发掘学习资源,学习才是生动的、鲜活的、真实的;只有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中展开学习过程,学习才是完整的、详尽的、美妙的;只有在绚丽多姿的社会实践中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才是亲近的、深刻的、诗意的;只有在变化多端的社会实践中评价学习成果,学习才是高效的、智慧的、灵动的。由此我们认为,新的学习方式是基于实践的,它定然以实践为依托。

(四)基于探究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传统的学习观则否定这一属性,片面地将学生的学习理解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在认识条件上,学生的学习是依赖教师的,是在成人的控制下进行的;在认识对象上,学生的学习以人类积累的知识经验特别是以书本知识为主的;在认识方式上,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和“掌握”。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学习是一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是偏重于机械记忆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丧失殆尽。

从能动的反映论来看,学生的学是以自己现有的需要、价值取向以及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方式为基础,能动地对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加工和改造,最终以自身的方式将知识吸纳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这表明学生学习不是被动接受和认同,不是对现有知识的直接占有,而是带着“个人的自传性经验”独立分析、判断与创造的活动,这是一种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性经验之上的“继续不断的构建”过程,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究过程,有着浓重的创新色彩。

由于多种原因,人们对探究学习常出现一些误解。一是对探究学习的神化,二是对探究学习的泛化。学习过程中必须有学生自主探究的活动内容,但又不能机械理解为整个学习活动必须完全由学生自己提出、研究和解决每一个问题。其实,探究学习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独立思维,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接触所要解决的问题,只要真正调动了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就可能形成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我们倡导探究学习,主要是要求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从中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追求其结果。

(五)基于网络的学习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人们开始向网络时代阔步迈进。如今网络已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在教育领域,网络信息成了教育的重要资源,计算机辅助教育正走向普及,教育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正逐步加快,网络技术对现行教育的优化和生产力的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建立于网络技术和网络信息基础之上的学习方式将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

面对扑面而来的网络技术所带来的大信息量和时空结构的变化,我们必须在新的理论视野和操作环境下预设和扶持学生生成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指导学生根据当前的学习需要引进网络技术,充分发挥网络在学生学习中的辅助功能。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会根据网络技术所能提供的条件,主动地设计自身的学习活动,提升网络在学生学习中的基础性功能。要求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增强搜集信息、获取信息、筛选检索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储存利用信息的能力,正确处理好主与辅、多与少、人与机、虚与实等关系,追求网络技术的人本化应用,使学生成为网络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奴隶。

四、如何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更新教学观念

1、课程与教学的关系是这轮课程改革先要摆正和处理好的一对关系。传统的课程观和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课程的传递和接受的过程,它规定学校“怎么教”;课程是学校教学的实体和内容,它规定学校“教什么”。现时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的知识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它就不只是忠实地实施课程计划,完成自己教案中设定的内容,更是课程的创新和开发。教学过程应成为课程内容的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在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新知识,习得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教学重结论,又重过程。要把过程和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象、质疑、创新的过程;真正树立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必备的基础。

4、教学既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在新课程实施中,要求我们去关注具有独特个性的、活生生的人,要关注他们的喜怒哀乐,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要关注他们的情感。去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人格养成,会使教学过程成为道德表现和人格体验,会使知识学习过程成为道德的提升和人格养成的过程。

(二)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

广义而言,我们试图带给学生的和学生体验到的一切都是课程。凡是有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活动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教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资料、音像资料、风俗习惯、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等。一所学校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所在地区的历史与文化积淀、人的素质以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水平。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对于密切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密切教育与学生生活世界的联系,对于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给学生提供尽可能优越的成长环境,都有着重要的价值。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可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进入问题情境阶段;第二,实践体验阶段;第三,表达和交流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问题性、社会性与实践性。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主要分为两种:课题研究类和项目活动类。课题研究以认识客观世界和人自身的某一问题为主要目的,具体包括社会调查、科学实验和文献研究等。项目活动设计以解决一个比较复杂的操作问题为主要目的,如一次设计献爱心活动等。

(四)开展Handson的活动

“Handson”意思是动手活动。美国科学家总结出来这一教育思想和方法,目的在于让学生以更科学的方法学习知识,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什么是“Handson”方案呢?这一方案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这一方案强调动手实践活动,强调从周围生活中取材。第二,这一方案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第三,这一方案不仅强调对知识的学习,而且更重要的是强调对学生学习方法、思维方法、学习态度的培养。第四,“Handson”提倡合作交流,强调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应该与同伴进行交流,向教师阐述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及不同实验结果进行比较,以检验其观点和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第五,“Handson”活动是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的,每一个主题都应使学生有足够时间进行探索和交流。

“Handson”活动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动手实验→观察记录→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陈述。具体地说,开展这一活动有以下几个步骤:第一,学生观察一件物体或一种现象,或者操作某些学具。第二,学生在研究所观察的物体或现象的过程中进行思考,与同伴进行讨论和交流,以弥补他们在单纯的观察和操作活动中的不足。第三,老师按一定的顺序给学生再推荐活动,学生可从中做出选择并实施这些活动,学生在选择中有较强的自主性。第四,这一活动可以以课内外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生每周至少花两个小时进行同一个主题的活动,并应保证这些活动在整个学习进程中的持续性和稳定性。第五,孩于们每个人都记录活动过程。学生通过这一活动,逐渐学会操作,同时加强并巩固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布置小课题与长作业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头脑中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观点,认为搞课题是大人的事,学生的学习似乎与研究无关。因此,学生很少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的学生也因此普遍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目前,进行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学中布置作业的一个重要趋势。在美国,小课题称Project,在教学材料中,有很多Project。学生非常有兴趣地完成这些小课题。在完成小课题时,学生往往会进行合作交流。在我国,小课题的研究,也受到极大的重视,正逐渐成为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重要方法。学生进行这些小课题的学习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要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便于学生具备较大的探索的余地和思考的空间;第二,小课题的学习是一种研究性学习,重学习的过程;第三,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第四,对小课题的评估注重过程,不注重结果;第五,小课题的呈现主要通过学生对实物和具体模型的操作,其内容结合身边的事物;第六,小课题的学习过程对于学生来说是有趣的。小课题可以在课堂中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完成,也可以通过作业形式布置下去,时间可以延续几周或几个月。这就是长作业,长作业是课题学习在课外的延续。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R].2000.

2、石鸥等.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3、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张天宝.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廖肇银.转变学习方式: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J].江西教育.2003(11).

6、谭顶良等.学习方式的转变:热点冷观[J].南京师大学报.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