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规律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规律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等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融合规律

摘要]目前针对高等工程教育开展的人文教育课程实际上是在培养“全才”和“通才”,而不是培养真正高素质的工程师。当前,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是要使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和包括生态整体观、和谐并且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内的人文精神的培养不可偏废。要做到这一点,应当调整现有的人文素质课程,重点开设科技史、工程学等课程,并且提高工程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将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全过程相融合。

[关键词]高等工程教育;人文教育;融合

最近(中国教育报)在显著位置发表了大量有关素质教育的文章,表明这个持续了十来年的话题并没有划上句号。为了提高工程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近几年来,很多高等工科院校的做法和一般高校大同小异,主要是开设文化素质选修课。这种方法最为教师们熟悉,操作简便,虽然看上去效果明显,实际上主要是为学生增加了一些人文学科的知识,很难讲究竟培养了多少人文素养,并且由于不能挤占正常的上课时间,多数人文素质课只能放在晚上和周六、周日,这样安排无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即使没有这些弊端,开设一定的人文素质课是不是就能提高工程类学生的人文素质呢?提高工程类学生的人文素质重心是什么?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怎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融合?

综合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情况看,为工程类大学生开设的人文素质课程主要包括五类:一是人文科学类,包括大学语文、应用文写作、中外文学赏析、古典诗词鉴赏、中西方文化概论、旅游文化等;二是社会科学类,包括经济学概论、管理学概论、公共关系学、心理咨询、国际关系等;三是艺术类,包括音乐基础与欣赏、书法、摄影、影视欣赏、中国绘画、个人形象设计、舞蹈形体等;四是体育卫生类,包括健美操、各种棋牌技艺、武术等;五是其他类,如演讲与口才、公关礼仪、思维方法等。

对上述五类课程稍加分析,不难看出工程类院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着眼于培养出兼通文理的“全才”。这一目标背后的教育观念非常接近曾经深刻地影响了美国高等教育的“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

所谓“通识教育”又称“自由教育”(1iberaleducation),是由美国学者康纳德(JamesB.Co—nant)提出的。“通识教育”是“相对于职业性或技术性的课程来说,课程(或课程的一部分)的目标是传授一般知识,并且发展一般性的能力”。由于包括哈佛在内的美国大学始终相信在本科教育中应以培养具有广阔的文化意识与修养的人才为目的,在这一教育理念指导下,针对以英国、德国为代表的欧洲高等教育专业分工过于精细而提出的“通识教育”,一经提出便受到了很多美国高校的欢迎。有识之士认为,美国实行“通识教育”,目标是培养接近于“全才”和“通才”的跨学科人才,这是因为美国站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对很多新的尤其是跨学科的问题搞不清楚,要摸着石头过河,所以专业知识还是宽一点好,对其他国家来说,科技的主要任务是跟进的问题,“通才”和“全才”不是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他们应该以日本等国家为榜样,培养能对新技术迅速消化吸收并进行创新的工程人才。

把素质教育理解成了培养“全才”和“通才”,着眼的是学生知识的广博和技能的全面,着眼的是作为个体的人的知识在量上的积累和面上的拓展,以此来消除以往知识学习过程中过分追求深度开掘的不良影响。这种做法源于时下中国工程教育界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种主流观点——人文知识与人文精神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并列概念。这种观点认为理工科大学生之所以缺失人文精神,主要是因过于强调专业教育的技术理性、工具理性,进而导致工程教育和人文知识教育、人文精神分离并对立的结果。因此,主张“必须在科学与人文两极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并强调要在强化人文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进而约束其科学技术至上的意识行为。

我们看到一些中国高校,包括一些非常有名望和影响力的大学,纷纷把素质教育分解成给文科学生增加些自然科学的课程、让理工科的学生学些文科的知识。有的学校把大学语文考试与学位挂钩,以让学生背诵(论语)、(老子)等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自己的素质教育特色。这些做法虽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未必抓住了素质教育的精神内核。

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所所长谢维和教授认为,实施素质教育有两个不同的价值取向,一种是个体取向的素质教育,另一种是公共取向的素质教育。前者关注的主要是个体的发展与成功所需的基本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培养思路。后一种重视的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式与公共利益的关系,即素质教育应更好地维护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谢维和教授本人比较赞同能够包容个体利益的公共取向的素质教育。只是他把这种素质教育放置在基础教育层面。其实,在高等教育层面也存在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把实施素质教育当成培养贯通文理的“全才”和“通才”,基本侧重于个体价值取向。忽略素质教育的公共价值取向,会使素质教育难于向深层推进,尤其在理科和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时,难以取得深远的实效。

因此,在目前,高等工程教育层面的人文素质教育应当侧重公共价值取向。具体地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培养跨文理的“全才”和“通才”,不是要培养一些会写几句稍有文采的诗、会画几笔二三流中国花鸟画的科学家、工程师,而是要培养具有独立判断,懂得爱好、选择并坚持诸如美、正直、公正、容忍、自由、民主、平等重要价值的科技工作者。在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时要让崇尚科学精神的工程类学生,清醒地认识到科学只是人类诸多经验中的一种,科学不是唯一的,更不是万能的;技术的运用与管理、文化等人类经验联系十分紧密。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认识到与其让学生成天背诵未经现念阐释的四书五经,还不如为他们分析庄子(秋水》中“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的天人合一思想,反对人类中心主义,通过传统的山水田园诗向他们介绍环境伦理观,主张世界平衡、和谐发展,通过刘邦、曹操等历史人物向文学形象的转化,唤起他们对芸芸众生的人道关怀和生命尊重。

人文和科学这两种学术,长久以来被认为是分属于相距遥远的完全不同的知识领域,二者之间甚至是相互对立矛盾的关系,中西方莫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存在这样的认识。它背后隐含的问题是人们看到的只是人文和科学的差异性,看不到它们的相通性。在这样一种认识之下,从事这两种不同学术的人被认为具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崇尚科学的人认为科学工作者是理性和智慧的,人文工作者则是情绪化的和缺乏理性的;推崇人文的人认为人文工作者是温情并且有情趣的,而科学工作者是死板甚至是铁石心肠的。

工程技术教育要重视人文因素,英国著名的教育家艾雪培(Aashby)曾举过两个有名的例子。比如酿造啤酒的人必须研究生物学、微生物学、化学,要掌握酿造的技术,除此之外,还必须考虑啤酒对人的身体和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从事这项工作还要有医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法学等人文社会学科的知识,尤其要有超越知识之上的人文情怀。又比如工程师要在非洲等地修公路,不止要了解建路的科学知识和工程技术,还要解决人文、社会、文化的诸多问题:路的修建会对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经济和文化等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如何对这些影响进行评估?艾雪培的思维还停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框架内,在生态整体观被越来越重视的今天,修这样一条路还应当考虑路对当地动植物资源可能造成的影响。协调和解决这些价值和利益的冲突也是工程师的职业任务之一。现代高素质的工程师与以往工程师的不同在于,高素质的工程师在啤酒酿制、公路修筑之前,就应当对这些问题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并能在设计与施工的过程中有效地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而不是像以往一样不能预见问题、等它们出现了才急急忙忙地想办法进行弥补,所能做的仅仅是把损失降到最低。

上个世纪末以来,世界工程界出现的几个新理念,无不体现出技术与管理、文化等人类经验的紧密关系。麻省理工学院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了“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的概念。即“世纪级制造技术的核心”,这一概念后经不断发展,包含了新的制造技术与新的管理方式,影响甚广。美国工程师协会联合会于1994年8月在一份政府声明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工程和教育”(Sustain—ableDevelopmentEngineeringandEducation)的概念,“其要义即站在工程的立场,在加速人类工业文明繁荣昌盛的同时,正视世界人口爆涨、粮食短缺、资源枯竭、能源匮乏、污染加剧、生态失衡以及天灾人祸等等问题,致力于开发旨在资源节约化、能源与生产过程清洁化、废物再生化、环境无害化、农业生态光化、社会公平协调等等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技术;从工程伦理角度协调全社会创造新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工业规范。在工程教育方面,则是造就一代具有环境文明意识并拥有相应科技武装的现代工程师”。上个世纪70年代提出、80年代初才得到重视和发展的“宏工程”(Macro-engineering)不同于我们的系统工程的概念,它指的是关系全局的超大规模工程项目,如三峡水利工程、南水北调、西气东输等的规划、设计、决策和组织实施。对这些工程的规划、设计、研究等,不光有工程技术的知识、还要联系政治、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对工程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主要是让由于经过大量的科学学科学习、已经逐渐相信科学具有巨大能力的工程类学生,能清楚地认识到科学的局限性,保持科学态度,却不迷信科学,把科学当成手段而不以科学为目的,避免陷入“科学主义”的泥沼;努力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却不夸大技术的作用,培养他们的生态整体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较高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较强的组织管理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没有专门的课程能达到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同时进行的目的呢?艾雪培曾经开出过一个人文课程表,它包括伦理学与法理学,意在讨论法律与公正之原则;工业与社会史,意在强调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政治理论、制度与工会史;社会学与社会人类学;技术史;语言学与传播学。这张课程表对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我们的专家可以在这张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工程教育的历史、政治、经济等具体情况,制定出适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来。在这一个专门的课程教学计划中,科技史、工程学、基础理科、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尤其具有开设的必要。

科技史是科学技术产生、形成和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反映,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重视科学技术史的教育,把科学思想观、典型事例、演变发展过程融人到科学技术课程和科学技术教学之中,已成为当代科学教育发展革新的一大特点。它可以使科学技术教育不只是局限于静态地学习那些一成不变的科学结论,还可探究科学技术知识的由来,生动地层现前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求实严谨、诚实谦虚、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科学探索精神。因此,科学教育史是培养学生科学思想、科学观念、科学精神、科学态度,促进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等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引之下,针对目前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在知识结构、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学校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清华大学等学校从1995年开始了多层次一体化的工程教育,具体地说,就是实施工科学生学位连续,比如学士和硕士的连续,并规定了实践环节的时限,努力打造适合中国工业发展、面向世界的工程师毛坯;还有的学校开展了大学生研究计划、大学生创业计划等;也有的学校工作更具体,他们发现我国工程类大学一、二年级主要学公共课和基础课,要到大学三年级,学生才会真正开始接触专业,于是进行了一些课程改革,例如,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工程学概论等课程,以现代工程为背景,强调现代工程师必备的素质,训练学生的现代工程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现代工程意识,自觉树立现代工程人才的价值观。

伦理学、社会学等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生态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意义重要,但是由于它们是已经比较成熟的人文社会学科,针对高等工程类学生开设这些课程时,不必追求人文知识传授的全面性和系统性,需要灵活调整授课课程的内容和结构,注意突出目标、集中问题,才能在尽量少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保证课程的效果。

开设专门的课程是培养工程类学生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的常规办法。这种方法花费少、时间短、见效快。它的教育方式可以形象地称之为汉堡式的叠加。但这不是唯一的办法,随着我们对世界综合性、动态平衡认识的加深以及人们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联系也愈加紧密。如同在工程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培养工程意识和求真务实、坚持不懈的探索科学精神,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结合还有一条更为广阔、重要但也更加潜在的途径,即通过人文教育向工程教育“渗透”的方式达到真正的融合,把人文理念溶解到专业知识的教学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随时随地注意提高工程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方式如同中餐的制作,各种调味品借助水的穿透,味道直达食物的内部。

把人文教育渗透到工程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是真正提高工程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根本办法。它实现了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真正融合,它是把工程教育里的若干内容进行人文意义上的“提炼”,或把工程教育的某一具体内容进行理性抽象式的“问题化”设计、分解,使之具备人文精神方面的创造性、分析性、思辨性和批判性等特质。例如,学习计算机的人很多都知道摩尔定律,它指的是电脑的运行速率及存储容量每隔18个月就增加一倍。这个规律已经保持了几十年,但它会永远保持下去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理解摩尔定律后面的指数增长的数学问题。数学家们根据现实中的指数增长必然会达到饱和的原理,断言摩尔定律决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关于指数的问题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一个真实故事很有人文启示意义:美国的一位信息科学家发表了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假说,如果给猴子一部打字机,让它在键盘上乱打,这样打出来的东西当然绝大部分是垃圾,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有意义的句子,运气足够好的话,甚至可能打出可与文学大师媲美的文章来。这是一个看起来很有科学可能的真问题,但是这位天天和指数打交道的科学家显然犯了个低级错误,因为如果选出只有50个字母的一个特定短句,用30个健完全混沌地打出50个字母,所产生的可能结果总数就是70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亿个,这样别说猴子一辈子也打不出来其亿万分之一,就是用每秒运算一万亿次的最快的超级电脑,也要花上200万亿亿亿亿亿亿年才行,而整个宇宙的年龄才不过140亿年左右。通过这个故事,可以让学生们知道,大胆假设是宝贵的,小心求证更加重要。这样两种教育的融合是以化整为零、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人文教育延伸到整个专业学习过程,扩展到整个专业的学习领域,相对于集中的教学,它的灵活性使学生的人文意识形成得更牢固、更自觉。

但是,对比开设专门的人文课程的方法,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这种融合实行起来难度相对增加了很多,比在工程知识传授中培养工程意识和科学精神也难些。首先,现有的许多专业教材因循的都是重视工程专业知识传授、忽视人文精神穿透的传统,由于缺乏具有新理念的专业教材,两种教育的融合只能依赖授课教师个人的认识和积累。于是缺少必要的总结和综合,两种教育的融合点布局分散、凌乱,融合方式随意、缺少论证,有待整理规范。

其次,高校工程专业教师自身对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还缺少普遍的和自觉的认识。目前我国高校工程专业师资队伍的中坚力量成长于五十年代以来人文学科、人文知识和人文品位受到一定程度的贬损、冷落和忽视的大环境中,很多人自身的人文积淀较少、观念落后,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对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吁虽然持续了十几年,对教师们本身人文素养情况关注并不多,更缺乏相应的继续教育等措施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不论他们自身承认与否,长期以来的教育和熏陶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对人文学科轻视多于重视。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主要依赖的就是这些工程专业教师,如果他们不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率先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真正融合就难以实现。而提高工程专业教师的人文素养又是一项庞大并有一定难度的工程。

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方法灵活多样。运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人文教育有不少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说它形式比较单一,缺乏活力,如果课堂教学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唯一途径,那么人文教育的效果就不会是最好的。工程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不能忽略实践、实习的环节。两种教育融合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的工程师,这种高素质体现在他们不光具有扎实的工程专业知识,更要懂得掌握这些知识是要为人类创造物质和精神双重的高质量生活。通过学生的专业实践和实习,并行不悖地检查两种教育融合的效果是切实可行的。检查不仅能够巩固教育的成果同时还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完善它们的融合。因此,在对工程类学生进行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时,一定要抓紧抓好实践和实习的环节。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青年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富于幻想、喜欢变化,讨厌刻板和陈旧。结合他们的年龄特点,如果把人文教育的内容与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形式相结合,通过参加“挑战杯”竞赛等活动以及其它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实施工程教育和人文教育,不失为两种教育在课堂和实践、实习之外的一种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