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色彩教学体系重构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色彩教学体系重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色彩教学体系重构

内容摘要:色彩教学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设计表现的重要手段。文章试图以分析中西色彩体系的异同为切入点,剖析当下色彩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以西方色彩观为基础的色彩教学体系中,应融合中国古代色彩和民族色彩体系,以期在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体系中体现更加丰富、科学的色彩教学理念和成果。

关键词:艺术设计色彩教学中西色彩观

色彩教学是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重要内容。色彩教学体系的完善对色彩乃至整个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色彩研究的发展跨越了绘画、工艺美术与艺术设计三大领域。三者在用色研究、用色方法、用色手段、用色目的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本文仅就艺术设计中色彩教学体系的重建和完善,进行一些探讨。

一、色彩教学体系剖析

1.色彩教学的理论基础。现代艺术设计色彩教学的理论基础源自瑞士色彩学家、画家约翰内斯·伊顿的色彩理论,伊顿通过研究色彩的各类属性,建立了一套严谨、科学的色彩体系。

2.色彩教学的目标。艺术设计色彩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分析色彩的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理属性及美学属性,为各设计专业课程在色彩领域的认知和表达作一个基础的铺垫。

3.色彩教学的环节。在艺术设计的色彩教学中,关于色彩认知能力的培养,几乎都来自两门课程——《美术基础》中的“色彩”部分和《设计基础》中的“色彩构成”部分;关于色彩表达能力的培养,在所有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当中都会涉及。而表达所需要的知识点在这两门课程中没有完全具备,造成在色彩的设计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4.色彩教学的内容。以色彩的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美学属性为主要教学内容,训练色彩认知与表达能力。在现有的教学内容中,一定程度上缺失了有关色彩的化学属性和美学属性中地域性色彩美学的部分。

5.色彩的应用。在基础课程中,设计造型基础中有关色彩观察能力、色彩审美训练、色彩造型能力与色彩表现能力的训练都与色彩的应用有关;以中国传统文化学为主的中国传统图案、装饰也大量涉及了色彩的应用;以设计史、设计基础理论、设计方法论为主的设计理论基础中关于色彩的内容也占了相当大的部分。在专业课程中,视觉传达、环艺设计、工业设计三大领域都和色彩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今天,没有中国传统民族色彩体系在现代艺术设计教体系的建立,色彩教学就不完善,体系就不够完整,未来的色彩设计也将缺少丰富的源泉和华彩的乐章。

二、中西色彩认知和表达的异同

1.西方色彩的认知方式

在西方理性探求世界本原和发展的过程中,将色彩的研究和对光等自然现象的研究给予了同等的重视。西方文艺复兴之前的漫长岁月中,色彩在宗教观念的影响下,象征意味还很浓厚。例如“在基督教中,金黄色被用来象征上帝和主权者;红色是圣化的色彩,象征上帝之爱和流血牺牲;紫色是上帝圣服的颜色,在世间,又是表现一种王室、教皇的色彩;绿色象征着诞生和希望;蓝色则是天国的颜色,又表示信念、真诚和贞洁”等。①有关色彩在视觉艺术领域的应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阶段:以固有色为主的自然化阶段;以光源色、环境色、固有色三位一体的自然化阶段;以条件色为主的主观表现化阶段;以色彩原理为主的色彩构成阶段。2.中国色彩的认知方式

中国绘画的各个领域,大都有意识和无意识地弱化和排除了光的存在以及对光的描述,在此状态下的色彩基本还建立在“有限的”自然色彩范围,甚至还存在较强的象征性和用色的程式化倾向。“画,挂也。以彩色挂物象也。”“挂”是区别的意思,意味着色彩的不同,或者说色相的不同是色彩表达的主要功能。如“画春山设色须用青绿”②“藤黄……旧人画树率以藤黄入墨内,画树干,便觉苍润”③“朱砂人物肉色及调和衣服诸样黄色,以其鲜明愈于赭石多多也。”④古代绘画技法丛书中都表述了或者是明确“规定”了具体的用色范围、部位和颜料(色相)。然而,“它表述了一种东方式的色彩认知特征:较之眼睛所见之色而更重心象之色。”⑤由此也形成了中国主流绘画色彩体系的特征。

由此可以表明,中国色彩的认知是多元思想体系下,以实际需求为契机而逐渐发展产生融合形成的,在不同的体裁中有与之对应的色彩表述方式。

三、色彩教学体系的重建和完善

1.以西方色彩观为主的色彩认知表达体系为主

现将此体系描述如下:①以色彩的形成原理和光与色的关系为理论基础,介绍和分析了色彩的形成和概念;②进一步分析色彩的属性、色彩的体系,阐述了色彩与人的视觉和生理关系;③建立在前两者基础上的实践证明;④设计领域的应用。在四个层面进行了逐步、深入的理论分析和练习。由此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笔者认为,应该在原有教学体系中,融入本民族和具有代表性的其他民族色彩观念下的色彩体,以便更加完整、全面地学习和应用。

2.以中国色彩观为主的色彩认知表达体系为辅

在以中国色彩观为主的色彩认知体系中,首先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①扩展色彩的多样性;②增加色彩的感知性。在中国各个地区,对色彩的感知和应用都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其所处环境、地域和历史人文的差异,导致了对色彩的多样性感知;③融合色彩的象征性。关于色彩的象征性认知方面,在原有体系中有不同程度的阐述,但是过于零星,不够完善;④探索色彩的文化性。

事实上在有关色彩的全球化的使用中,完全是融合而多元的,但相对在教学体系中并没有凸现出来,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习和应用的脱离,影响了色彩表达的终极进程。

结语

色彩的认知和表达,始终建立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色彩的教学体系也应建立在涵盖多元体系的基础之上。教学理论、教学理念的合理应用也势必在完整的架构中凸现多元化特点,如此才会形成色彩之最高境界——“和而不同”。在当今社会,保留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是必要的,在现代设计色彩教学体系中,贯穿这一思想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注释:

①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第455页.

②唐岱.绘事发微·春山.

③(清)王概.芥子园画传·树干.

④(清)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人物.

⑤牛克诚.色彩,在中国古代的认知与表达.艺术与科学第1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