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实习和就业统一校外教学基地建设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实习和就业统一校外教学基地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实习和就业统一校外教学基地建设

摘要建立实习就业基地可以使多方受益。分析了建设教学实习基地的意义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了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的原则,提出了实习就业基地的运行模式。

关键词实习与就业基地建设模式

实习与就业相统一校外教学基地(以下简称“实习就业基地”),是指具有一定规模并相对稳定的能够供学生参加教学实习和社会实践,以实现学生与企业的密切联系,为企业选拔人才服务的学校以外的教学基地。学生在大学四年中要参加多次教学实习,尤其是在毕业年级到企业中去顶岗实习,一方面使学生将学到的理论和知识用于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实现实习就业一体化。实习生计划已经成为企业培养选拔人才的一条捷径,“对于企业、高校和学生而言是一个三赢的计划”。

1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的意义

1.1保证教学实习的效果

教学实践是高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建设是保证学生实习环节学习质量的重要基础。以前的实习形式相对单一,以老师带队出外参观调查的形式居多,尽管费时费力,但效果并不理想;由于学生实习与企业的实际利益脱节,单位缺乏接收实习的动力;在扩招后一些专业学生人数众多,集中实习无法安排,只好采用学生自己联系、分散实习的方式,缺乏实质性的监控,容易造成流于形式的结果。建立稳定的、相对规范的实习基地是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条件。

1.2有利于企业选拔人才

在我国高等教育得到实质性扩展的今天,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的状况,用人单位一是感到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二是感到简单的招聘会形式难以对学生进行综合的考察。据调查,高达52.14%的大学生将“缺乏社会经验”视为困扰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可是,工作经验的积累对于一个在校学生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问题的根源不是学生缺乏工作经验,而是缺乏获得积累工作经验的培训机会,实习就业基地可以提供这种机会。通过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来招聘和选拔优秀人才是所有企业都能够认识到的一个意义。企业可以通过实习来考察应聘者,并从中筛选到自己满意的员工。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对在实习期间动手能力、处事态度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实习生,在其自愿的前提下,毕业后接纳为正式员工。

1.3促进社会失业问题的解决

据统计,2006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激增至413万,比2005年增加22%,而2007年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将比以往更加严峻。劳动经济学将失业分为总量性、结构性、摩擦性、技能性、技术性和选择性失业,其中摩擦性失业指劳动力供给与需求在结合过程中偶然失调所造成的暂时失业;选择性失业指求职人员在社会上尚有一定的就业岗位时,不愿意到该岗位上去工作,而要等待更好的职业所形成的失业。这两种失业中的偶然失调和求职人员的等待完全可以通过实习就业基地提供的从学习到就业的培训机会来加以缓解,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为解决社会失业问题创造条件。

1.4完善企业的社会形象

一些企业将难以招到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所需人才归咎于学校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钩以及学生只会读死书不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这种看法是片面的。现在的大学生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职业意识,他们年轻、可塑性强、富有创新精神,这正符合企业的成长与竞争的需求,但是他们在职业规划、职业素质养成、专业技能训练等方面,尤其是实战工作技能方面还有欠缺,而这个缺口的弥补并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的义务。实习期是企业与实习生进行初次接触的阶段,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种相互了解、考察的过程。由于首因效应的影响,这段时期企业与实习生的相互认识对日后双方进一步建立劳动关系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由于招募实习生主要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在实施过程中,特别是校园招聘过程中,无形地就给企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宣传作用,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1.5实现企业与学校的互利共赢

企业和高等学校是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两个子系统,双方都期望通过系统间的信息交流,实现利益最大化。其中,企业希望在同高等学校合作的过程中得到自己所需的人才,而高等学校也希望通过与企业公司的合作完成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人才是联系学校和企业这两个社会子系统的纽带和桥梁;以人为本的互利是最大的互利。利用实习的机会,给予学生实质性的岗位锻炼,学生可以获得切实的实践锻炼,了解企业的现状和发展前途,企业可以全面了解学生,为招聘工作和岗位安排打好了基础。

2实习就业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社会和企业为实习安排的空间不足

随着高校的扩招,同一专业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而能够接收实习生的单位数量却远远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这就造成实习难。实习问题其实就是就业问题,只不过实习是一个短期的就业罢了。有些公司从事的是一些高端技术产品的研发,需要的是有经验的技术人员,招收实习生,既要花人力、物力,又要在两三个月时间里使学生学到相关的技能,难度比较大;有些实习单位像证券交易所、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等机构,受到规模、场地、办公条件的限制,要兼顾员工的正常工作,留给实习生的空间很小;生产制造型企业,为学生提供实际加工实践必然提高成本;一些企业理解实习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繁重的生产任务,开放实习存在现实压力;另外,担心泄露商业秘密等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一些单位以前接收的实习生在企业期间的不良表现印象深刻,对实习工作产生心理拒斥。

2.2企业与学校在实习的落实上缺乏对接

国外一些知名公司把接收学生实习当作延揽人才的一种手段,而国内一些企业出于与学校的关系或个人的关系接收了实习生,把它当成一种任务来应付,甚至让实习生干一些端茶倒水的事情,使实习变了味,学生一两个月下来不但不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反而会耽误宝贵的时间。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把实习当成一种制度,实习生的安排、使用等问题,没有一个制度化的设计。实际上,把实习生安排好了,不论是对实习者本人还是企业都是一种效率。但如果利用不好,反而会成为双方的负担。对于学生来说,浪费时间,没有收益,还不如不实习。对于企业来说,接收实习生,可能给企业生产添乱。于是,这种实习纯粹地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

2.3学校发展实习基地的能力有限

高校从自身的责任出发,大都在努力利用自己的实力和影响、发挥优势,以“互惠互利、优势互补”为原则按照校企“双赢”的理念,多途径、多形式地与相关企业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部分企业认识和理解到实践教学基地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发现和吸纳优秀人才的便捷性和对企业成本节约的经济性,加强了与高校的合作、共建与广泛交流。但是高校毕竟是教学、科研单位,自身所拥有的企业资源是有限的,接触较多的单位大部分只局限在本校优势学科所在的行业里。前几年合并扩招之后,全国各地的大学都打起了创办综合性大学的旗号,很多以前的工科大学办起了文科,文科类大学开始引进工科、理科,这些新增的学科实力不是很雄厚,还谈不上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广泛联系。毕业的学生不只是就业困难,即便只是希望得到一个短暂的实习机会的想法,也越来越难以实现。高校扩招带来“僧多粥少”的局面,实习岗位自然也就成了稀缺资源。

3实习就业基地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3.1教学计划的弹性

教学计划是一切教学工作行动的纲领,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是,就实习就业基地建设而言,不能只按照既有的教学计划去安排实习单位、岗位和时间。企业要强调进人的专业对口性、及时性,也就是说企业都是希望能在最需要的时间引入最需要的人才,而学校如果一味地追求执行教学计划,往往会使教学计划的实习安排落空,教学计划必须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实习安排既要服从教育规律,安排在一定课程学习之后,选择基本满足教学目的和要求的实习单位,又要根据实习单位的工作进度和安排适当调整实习时间、岗位和内容,就是要结合专业特点和本专业就业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培养实用人才为根本目的,修订教学计划,将课程的设置紧紧围绕实践能力的培养形成链条,既满足人才培养要求,又符合用人单位需求。

3.2校企合作的长期性

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学校和企业之间必须找到一条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道路。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场所、实习资源,学校则应充分发挥科研优势,为企业提供长期的技术咨询、技术培训。对于高校来说,人才、智力的优势是明显的,而这恰恰又是企业碰到的难题。企业和学校合作,学校利用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企业应当派员工对学生指导,保证学生能够进行正常的必要的实习,实现实习的目的;作为学校来说,可以提供培训场地及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咨询,对企业在合适的范围内进行免费宣传,优先推荐企业所需的毕业生等。

3.3实习企业的多样性

一些学校在选择企业作为实习载体时,都强调所选择的企业具有典型性,即该企业代表了本行业的基本特点和发展方向,具备了一定规模,拥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并且技术和管理比较先进。这种典型的企业能起到一面旗帜的作用,但对于很多专业来说,更应该强调企业规模上的多元化。有些专业知识在运用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不论在什么规模的企业都可以进行运用,如果一味强调典型企业,势必会阻碍实习就业基地的建设。如果大家不管什么专业都去找知名企业作为校外实习基地,结果导致一个企业成为多个专业的校外实习基地,其效果可想而知。我们在实习基地的选择上,可以依托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或民营企业,这样既降低了实习基地建设的难度,又可以让每个学生有足够的实习机会。

3.4实习功能的拓展性

根据从企业反馈回来的信息,目前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比如毕业的学生在策划书甚至一个简单的申请报告的撰写上还存在语句不通的情况,至于毕业生的流动率高、敬业精神不足等情况就更加突出。要解决以上问题,除了在课堂上加强训练和学习以外,实习基地的作用不可忽视。比如解决学生敬业、团队精神的问题,单靠课堂是没法解决的,这要求学生到实际工作环境中,通过具体的工作和企业相关人员的言传身教,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实习内容一定要丰富,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有加强对学生基本素质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更好地适应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3.5实践设计的合理性

要建立体现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使之既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的一般素质和知识要求,又体现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实习,应该根据所学课程循序渐近、有计划地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能一蹴而就,不应简单地采用平时满堂灌,毕业前边找工作边实习的方式。毕业实习只是综合实习,不是专业课程实习,如果专业课程不进行实习,到综合实习时,学生就不能很好的灵活运用已学知识,对于综合展示专业学习的成果是不利的,也不利于企业对学生的考察。

4实习就业基地的运行模式

从与实习就业基地的运行有关的各个方面因素的分析,实习就业基地应采用“政府主导,部门协调,企业实施,学校组织”的运行模式。

4.1政府主导

建立实习就业基地,涉及到学校、职能部门、企业,有人员安排、经费等方面的问题,需要强有力的领导和协调机制,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离不开地方政府的主导。在我国,在同一年能收留众多专业的学生实习的只有少数特大型企业,只能解决少数的问题,众多的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具有人才的最大需要,但容留实习生的专业面和人数十分有限,让一个个的企业直接与学校联系合作,效率和效益都是比较低下的。地方政府有服务企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职能,同时具有有力的行政资源,政府主导是实习就业基地正常高效率运转的根本保障。

4.2部门协调

实习就业基地的运转,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众多的学生离开学校,分散到各个企业,出现一些临时性的问题是必然的,需要与当地有关部门、企业和学校的协调。这些事务性的工作,不宜直接由政府直接管理,否则,会较大地影响政府工作的效率。现在的地方政府都设有人才交流与服务中心,他们具有专业的知识以及与地方企业的广泛联系,可以很好地成为学校与地方联系的纽带。这些部门工作的成效是决定实习就业基地高效运转的关键。

4.3企业实施

不论实习就业基地挂不挂牌,或者牌子挂在哪里,实习的具体内容是在企业完成的。学生基本来自外地,他们的基本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需要企业保障,学生的实习任务能否切实完成也有赖于企业的支持。实际上,企业是实习就业基地运转的重要的受益方,人才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和成长发展的基础,通过接纳学生实习,比参加招聘会的方式更能够全面、真实地了解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人才引进上的失败,避免企业的损失。同时,使学生了解企业,熟悉企业的文化和基本制度,可以提高学生对企业的接受度,提高企业引进优秀人才的成功率。企业认识到这一点,就会以积极的姿态做好大学生的实习工作。企业的具体实施行为是实习就业基地取得实效的基础。

4.4学校组织

落实学生的实习工作,保证教学质量,帮助毕业生成功就业,都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要充分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各种社会资源,一要积极宣传和促成毕业就业基地的建立,二要积极配合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做好企业的推介和实习的组织工作,三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择业观。学校在实习前期的准备动员工作和相关管理制度、教育活动的配合,是保证实习正常进行,就业取得成果,基地长期持续发展的前提。

参考文献

1实习计划:给你一个“三赢”的理由[N].楚天都市报,2006-06-01

2“大学生实习制度”开辟和谐就业路[N].中国教育报,2006-11-29

32006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N].北京青年报,2006-10-27

4陶一桃.中国失业现状及特点分析[J].学术研究,1999(12)

5杭言勇,朱巍.构建实践教育体系初探——基于应用型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培养研究[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

6杨振斌,杜嘉.新形势下清华大学开展就业引导工作的探索和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1)

7顾秉林.秉承实践教育传统加强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