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武警特色创新教育模式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武警特色创新教育模式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武警特色创新教育模式

摘要武警院校要紧紧围绕任务需求,进行开拓性的构想,对办学的指导思想、教育模式、管理机制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本文着重从武警院校现行教育模式面临的问题分析入手,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构建具有武警特色创新教育模式,以及目前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创新教育武警教育模式构建

同志指出:“创新也是军队进步的灵魂,一支没有创新能力的军队,难以立于不败之地[1]。”并强调,跨世纪新型军事人才,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武警院校要紧紧围绕新时期军事斗争对武警院校提出的任务需求,进行开拓性的构想,对办学的指导思想、教育模式、管理机制进行调整,以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

一、武警院校现行教育模式面临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式陈旧,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武警院校在学科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未能根据国际国内安全形势的变化,尤其是“9.11”事件之后,及时进行调整,甚至有些课程十余年一成不变,课程中创新性、实践性内容及现代高科技知识内容偏少;教学中“满堂灌”、“一言堂”的现象依然存在,研讨式、案例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没有得到很好地运用,严重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难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

(二)院校教育条块分割,起步晚、规模小、起点低,难以形成优势。武警院校从八十年代创办初期,因种种原因盲目办学,条块分割,几乎每个总队都有一所初级指挥学校,学校规模小,师资力量有限,校与校之间往来很少,教育起点低,起初主要普及中专学历教育,近年开始普及大专教育,逐步开办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育更是刚刚起步,再加上学校规模受限,教学经验、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材建设等方面参差不齐,难以形成优势。这种“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一方面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实施创新教育,另一方面也不利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造成有限的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与新时期军事斗争需要对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极不协调。

二、构建具有武警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

(一)优化课程结构,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创新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实施创新教育、激励创新精神、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在借鉴外军的有益做法和地方院校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武警院校实际,解放思想,开阔视野,调查研究,充分论证,形成一套具有武警特色的、与培养创造性人才要求相适应的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一要着眼创新教育,修订教学计划。武警院校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本着“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有特长、高素质”的思路,全面修订教学计划。新的教学计划要以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为重点,拓宽本科专业口径,同一系列各专业基础课基本打通,专科教育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课时安排上,加大创新教育的时间比例,增加学员的自习时间,减少总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时间,减少课堂理论讲授学时;增加选修课时间,减少必修课学时。在教学实施上,强化“四个不断线”,即外语学习不断线,计算机训练不断线,人文素质培养不断线,实践能力培养不断线。在组训方式上,按照“基础教育相对集中、专业训练定向分流”的教学模式,加强基础课,精练专业课。二要突出“四新”,更新教学内容。着眼培养和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突出新技术、新知识、新理论和新装备教学,依据“理顺关系、优化内容、区分层次、突出特色”的原则,对武警现行课程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充实,在基础课中渗透高科技知识,工程技术课中融汇新装备知识,军事课中增加新战法,大幅度改造原有课程,建立起与高技术接轨、与新装备同步、与新战法并行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再次,注重质量,加速新一代教材建设。在筹划教学改革总体方案的同时,要制订教材建设规划,把教材建设与重点课程建设紧密结合,编写教材时注意加大高新技术的含量,及时吸收国内外新理论、新技术成果,分层次、有重点地抓好新一代教材建设,形成学科主干教材、课程教材、教学参考书和多媒体课件等配套齐全的教材体系。

(二)激活教学过程,挖掘内在动力,构建创新教育的“教法”。首先,调整教学重心,激发学员学习兴趣,使学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教育的长远效益看,有了科学的方法,才能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在教学方法上,由授“鱼”到授“渔”的转变,也就是由教知识到教方法的转变。结合课堂教学,在知识传授的同时,强调方法论的教学和能力的训练,重视培养学员的“求异”思维,有意识地对学员进行创新意识训练和创新方法教育,强化学员掌握独立获取知识的本领。在教学形式上,由“注入式”、“满堂灌”到“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方法的转变。充分发挥教员的主导作用,大力推行启发式、学导式教学方法,灵活组织教学过程、设置问题情境、制造认知冲突,让学员自己去探索、追求、发现未知领域,提供给学员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创造和自我表现的机会。

其次,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造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师生之间成为双向参与、双向沟通和共同受益的教学相长关系。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一是建立综合的教学信息系统。根据武警院校的特点,以课程教学为主线,建立教学支撑系统,包括课堂教学课件、网上教学软件、人机对话自习系统、习题库、试题库和电子读物;以文献检索为主线,建立资料存储系统,包括图书馆馆藏书目数据库、专业文献数据库等;以专业训练为主线,建立综合模拟训练系统,包括执勤、“处突”和作战指挥模拟系统、装备操作模拟系统等。二是着力提高教学效率。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调配和组合各种教学资源,使其发挥各自优势,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三)加强“学法”研究,激发参与意识,构建创新教育的“学法”。我军院校长期以来形成的“重教轻学”、“重灌轻导”的倾向,严重挫伤了学员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致使学习效率低下,学用脱节。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从学法创新入手,创建符合武警院校学员学习特点、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方法。要坚持渐进式学习方法。因为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靠循序渐进、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形成的,是学员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学习方法,如分步细训等;要坚持强化式学习方法。有些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强化学习的时间过程。否则,就难以达成预期的学习效果,如有些基本概念的掌握、外语单词的记忆,以及技能训练中技巧的掌握,都需要有一个强化训练的过程;要坚持研究式学习方法。就是让学员带着问题去研究、去讨论,以获得满意的答案,从而培养学员的研究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打基础,实现人才培养由传授知识向培养能力的跨越;要坚持创新式学习方法。学习有法,但无定法,关键在于理解。其实质就是鼓励学员将学到的知识、开发的智能转化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关键就是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强其学习欲和探究欲,从而提高和培养学员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构建具有武警特色的创新教育模式急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更新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适应适应信息技术革命和网络时代的要求,更新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

1、要强化“基础教育”质量观。强化创新教育,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必须树立“基础教育”为先的思想观念,逐步提高培训起点和层次,全面加强科学文化课教学,使学员真正掌握宽厚、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夯实基础,增加创新能量,以适应未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要求。

2、要强化“超前教育”质量观。武警院校教育,必须着眼于未来部队执勤、“处突”和作战指挥的需要,加强武警教育的前瞻性研究,树立为明天培养军事人才的观念,在教学上真正体现出超前性,使学员成为具有多种素质和长远发展潜力的军事人才。

3、要强化“通才教育”质量观。在实行创新教育过程中,武警院校教育必须适应现代条件下部队对人才的需求,在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注重抓好学员综合素质的培养,努力造就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新型警官。

(二)优化体制,健全创新教育的运行机制

一是优化院校政治工作体制,为武警部队新时期军事斗争“打得赢、不变质”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邓小平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院校政治工作体制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军事斗争“打得赢、不变质”的问题。针对院校思想活跃、教学科研任务繁重的特点,要力避说教模式,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培养学员的理想和信念,着重培养敏锐的政治观察力、鉴别力及创新能力,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政治工作决不是空洞说教的理论,并与教学、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为学员的成长进步打牢坚实的基础。

二是优化领导管理体制,加强科学管理,提高院校教学科研的效益,确保能够为部队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研成果支持。同志说过:“一个学校办得好不好,要看学校的校长和党委究竟怎么样。”这句话实际上主要强调院校科学管理的重要性。领导管理体制是院校整体体制的核心,它决定了院校其它体制的位置。对院校的领导关键是实行目标宏观调控领导,使其根据院校的特点,贴近部队实际科学设置学科体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内在的活力,为部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三是优化学科专业和办学层次结构,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学科专业和办学层次的结构设置受军事需求因素的根本制约,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要求武警院校培养的人才,必须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种类齐全、层次较高、专博相兼的创新型人才,能够在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以及未来信息战中,具备履行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和反恐、防卫作战的基本职能任务的能力。

(三)搞好调控,规划创新教育的目标设计

第一,要对院校各专业学科的高技术含量和面临的国际战略形势进行宏观性把握。新时期军事斗争是以高技术为基本特征的,而这正是武警部队在未来军事斗争形势下制约战斗力提高的瓶颈问题。高技术决非是孤立的高技术,而是全方位、多领域地渗透到各个军事专业学科领域的高技术,因此,院校教育就要增加各个专业学科的高技术含量,将高科技思维教学渗透到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同时,还要加大国际军事战略形势的分析,明确我们面临的严峻的斗争形势,增强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搞好院校创新教育。

第二,要规划好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决定着院校的办学方向。因此,要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在规划院校的培养目标,设计院校的学科建设、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时,一定要具有前瞻性。否则,就不会培养出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就无法快节奏、高强度、高技术的现代高技术战争面前具有“打得赢、不变质”的能力。院校教育要贴近部队不是目的,是前提,重视部队的长远发展,突出超前性培养比被动地适应部队对部队建设更具有指导意义。院校要“高于部队、严于部队”,决不是仅指在低层次的军事体能训练严于部队,而是培养的人才在建设部队和适应未来军事斗争的素质和能力上要高于部队,以此抖动部队实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同志1999年4月9日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努力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的新型军事人才》的讲话

2.拉塞克.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S].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