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双体互促教学模式实践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双体互促教学模式实践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双体互促教学模式实践

双体就是个体(学生)与学生所在的集体(课堂教学中一般指学习小组),互促就是运用完善的激励机制使个体(学生)与集体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双体互促课堂教学就是指由4-6名学生组成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小组从事学习活动,在课堂上都是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给小组中成员充分解决机会(互相交流,互相检查等),用随机抽样的形式进行检查,对结果进行合理评价。根据对学生(个体)完成情况的评价结果给予学生所在的集体(小组)进行奖励。这样,把学生个人的成功与否和学生所在的集体荣誉连在一起,促使学生努力完成教师给予的学习任务,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上自觉合作,主动交流,互相帮助,互相督促,最终起到互相促进作用。我们通过双体互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个体的主体性。

1、教学方法上,学生独立思考与相互研究相结合。

相互研究利于集众人之思想于一炉,共同提高,达到1+1〉2的效果。具体操作上有两种处理方法:对于较简单的问题,没有必要进行讨论,就要求学生独立思考,结果抽签进行抽样检查;对于难度较大、需要共同研究才能解决的问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个人拟出初步答案,然后再在同组内交流,讨论解决。经过认真独立思考后,学生讨论时才有话可说,有内容争论,形成真正的讨论研究的气氛,学生也自然会有所收获。但是要注意时间的调控,即合理安排好独立思考与相互研究的时间。既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的余地,又要略有紧张,以培养学生敏捷的思维能力,但不能快到逼学生抄答案的地步。这样才会发挥出相互研究的最佳效益。

2、设计问题和抽样检查提问时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

如果老师要求学生讨论问题的答案是相同的、固定的或是现成的,就会束缚学生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开放性。实践表明,问题的争议性越大,越是能引起人们的思考与争论。为此,在设计问题时必须注意问题的思考价值和灵活性,要求学生想到讨论不是为了对答案,而是交流意见。要放开地去想,尽情去说,只要能自圆其说,都不算错。在抽样回答时,对答的内容多的学生给以表扬、鼓励甚至用某种奖励,答错没关系,不出声或回答过于简单的同学则给予适当鼓励,鼓励他们以后多思考、多回答问题。此外,被提问的学生答完问题后其他学生有不同意见的还可以补充回答,让他们充分发表意见,但答案不得重复。这样学生就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以便想出别人想不到的答案来。例如,我在教授《岳阳楼记》第五段时让学生思考讨论“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经过一番思考、讨论和激烈争论之后,总共出现了十一种不同的合理的答案,比我预想的还要多,其中抢答的有不少是基础较差的学生。

3、个别辅导差生,缩小差距,增强其参与的信心和能力。

一般的讨论,往往是优生唱主角,差生当听众,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差生参与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有两种:自卑和不懂。自卑,就不敢去想,不愿去想,不相信自己,以为自己想的答案都不可能对;不懂,即不知道怎样去想,即使想也想不出,结果,也就不愿去想,甚至不敢去想,当然只能当听众了。老师可以想办法把这些“听众”改变过来,变成“演员”,利用一切机会,对差生进行辅导,教他们思考的方法和思考的胆量,帮助他们提高成绩,以增强他们参与的信心和能力。例如在独立思考时,教师可以走到差生中间,同他们讨论,给他们提示,教他们思考问题的方法与角度,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这样,差生在小组讨论时就有话可说了,从而增强他们的信心。

综上所述,学生个体的主体性要靠我们老师去调动和培养,只有充分调动起学生的主体性,培养良好的主体性素质,课堂教学中的学生的参与程度才能大幅度提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教学原则才能得到切实贯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