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经济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经济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经济学

摘要:从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和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体制、方法等因素,提出增强执法力度,完善教育保障制度,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对策。

关键词:需要理论;辍学;经济学;透视

1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概述

1954年,马斯洛在其代表作《动机与个性》里提出了层次需要理论:一是生理的需要,即人们为了维持其生命最基本的需要,也是需要层次的基础。二是安全的需要,即人们为了使已获得的基本生理需要不再丧失和被剥夺,如希望避免意外的灾难,希望有秩序的社会环境等。三是社交的需要,即人们希望归属于一个团体而得到关心、爱护、支持、友谊,希望被他人接受、被社会接纳。四是自尊的需要,即人们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工作、能力、人品和才干给予承认并给予较高的评价。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即人们实现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并获得成就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2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原因分析

2.1指导思想不端正

一般来说,农村初中的教育还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轻视素质教育的办学思想仍然有广阔的市场,迫于社会不良的舆论压力,片面追求升学率搞应试教育,片面抓智育,忽视德育、美育、劳动实践教育。在智育中又只注意与升学考试有关的科目,教学围绕着升学指挥棒转,导致学生畸型发展,面临升学竞争压力,心理负担加重,而且学校只重视尖子生,忽略了可能升学无望的学生尤其是差生,得不到教师的尊重、关爱和帮助,以致成绩越差、越厌学,在校坐冷板凳,度日如年,导致辍学。

2.2就业体制正转轨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计划经济时期的大中专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彻底改变,招生并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市场经济的新体制使含辛茹苦的父母负债供孩子大学毕业,却因农家孩子无经济后盾,无人际关系,除了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不愁出路以外,面临毕业即待业(没有被社会所接纳、未找到归属,能力与人品也未被社会所承认)、潜力遭埋没(社交、自尊与自我实现需要均不能得到满足)的问题。

2.3师生关系不融洽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然而教师对学生不是真诚相待,缺少爱心,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不当,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对教师不满意,对学校生活产生厌倦情绪,同时个别教师的师表形象差,失去了榜样作用,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反感,这也是导致学生厌学、失学的原因。

2.4育人观念不先进

就目前的现状来说,农村初中的教育对学生不是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中只管教书,不管育人,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没有树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缺乏厌学、逃学、辍学。

2.5教学方法不正确

教师不注重教材,教法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的研究,满堂灌、题海战术仍演绎不绝,阻碍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压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只能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反感,而很少体验到趣味,愉快成功的自豪感。而当今中学生的行为是需要这些积极体验支持的,缺少这些体验就丧失了行为能力,低水平的教学给学生带来的是乏味、失败难堪之感,从而使学生产生了逃学、弃学、不愿学等有消极行为的反应模式。

3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的对策选择

3.1充分认识需要的矛盾性,增强教育执法力度,保障学生的正当需要。

农村初中学生由于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阶段,自身需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要区分需要的正当与否,对正当的需要还要区分是否合理,暂时不合理的需要也应予以限制。为此,要强化政府行为,加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力度,增强家长不送子女上学属违法行为的宣传力度,对不履行义务的父母或法律监护人给予严厉的制裁。要规范劳动就业市场秩序,严格执行《关于严禁使用童工的通知》,坚决杜绝招收未成年人做工。对文化娱乐行业要加强管理,对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网吧、舞厅、游艺厅等,要重罚并终身禁止从事此类行业。

3.2充分认识需要的发展性,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学生的需求层次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设想,总书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勾勒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美丽图景,新农村的建设必将彻底改变农村贫困文化,必将帮助农村学生走出失学困境。从需要的横向发展看,同一层次的需要也是发展变化的,如人们有了宽裕的物质生活又会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又必将促使人们渴求知识。从需要的纵向发展看,生产发展、生活宽裕解决了农村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又解决了交往需要、自尊需要,高层次需要就成为行为的驱动力,渴求知识、欣赏美丽、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自然成为人们的追求的目标。

3.3充分认识需要的层次性,完善教育保障制度,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要。

首先,要尽快建立农村贫困学生救助机制,确保贫困学生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有稳定可靠的救助来源。同时,要广开渠道,动员、鼓励社会力量都来关心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爱心,救助农村贫困学生入学。组织一切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开展“一帮一”活动。要深入扎实地开展城乡学校“手拉手”活动,支持农村贫困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其次,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强化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实现质量控辍。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加大投入改善农村学校内部设施建设,优化育人环境,充实教学资源,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尽量缩小与城市的差距,农村中小学教师也应自觉地进行专业进修,不断地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加强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严格规范培训制度,利用寒暑假,采用短期进修培训,轮换培训,研讨班,电大学历班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知识水平并重视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制度,杜绝无职业资格证、毕业证的青年人就业,同时要堵住滥发毕业证不良现象,以缓解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矛盾。再次,要优化农村教育结构,更新教学内容,落实素质教育政策,实行课改控辍。加大初中课程和教材改革力度,允许农村学校因地制宜自主创新,增设一些与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课程,课堂教育应向课外活动渗透,加强多种形式的初等职业教育,对农村中学实行“初二后分流”制度,对一部分成绩好的学生集中进行升学教育,另一部分升学无望的学生实行职业技术教育,鼓励农村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在农村兴办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学校。

参考文献

[1]鲍德玉.学生辍学的四大原因及需树立的六种观念[J].内蒙古教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