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地方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地方铅锌矿床地质特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地方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摘要:福建省连城县中坪铅锌矿床赋存于经畲组地层之中,具构造和层间控矿的双重特点。该区地层铅锌元素原始丰度较高(矿源层),在强烈的地壳运动、岩浆侵入、构造热力作用和地下热水循环等诸因素作用下,使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汇集(叠加)在构造和岩性有利部位,经再富集形成的铅锌矿床,初步认为它是沉积叠加后期构造热力改造层状-透镜状层控型铅锌矿床。

关键词:铅锌矿;铅锌矿床;成矿物质;福建省连城县中坪

1引言

中坪矿区位于闽西连城县县城方位176°直距约34.7km,行政区划隶属连城县庙前镇中坪村管辖。2004年9月-2005年7月对该区进行了普查工作,随后对其持续开展详查工作,中坪铅锌矿床赋存于石炭-二叠系经畲组地层的大理岩矽卡岩带中,受一定层位控制,且矿化规模较大。本文的目的是在总结这些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中坪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矿床的成因、找矿标志等,从而更好地指导本区及周边的找矿勘探。

2区域地质特征

本区构造以断裂为主,主要发育北北东向断裂,存在少量东西向断裂。地层总体倾向向东。

区内岩浆活动较强,主要为晚侏罗世侵入的苦竹超单元。岩性为浅肉红色斑状-似斑状细粒-中粒花岗斑岩。

3矿区地质特征

3.1地层

矿区内出露地层简单,主要为石炭系林地组(C1l)和石炭-二叠系经畲组(CPj),其中林地组地层推覆在经畲组之上(图1)。

石炭系林地组(C1l):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岩性主要以灰白色厚层石英砂砾岩、石英砾岩、含砾粗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夹粉砂岩、泥岩、锰质岩,局部夹炭质泥岩、煤线,构成一个下粗上细的沉积旋回,分上、下两个岩性段。本组地层以推覆体的形式盖在石炭-二叠系经畲组(CPj)之上。

石炭-二叠系经畲组(CPj):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呈“天窗”的形式出露,从钻孔控制的情况上看岩性主要为大理岩、大理岩化灰岩、泥质粉砂岩夹含砾石英砂岩、泥岩千枚岩、含砾石英砂岩互层、钙质粉砂岩、灰岩夹粉砂岩、石英细砂岩夹石英角岩、硅化含角砾熔结晶屑凝灰岩、大理岩化灰岩夹铅锌矿化矽卡岩等,岩性较复杂,本组地层为区内的含矿层位。地层总体倾向向东及东南,地层厚度大于320米。

3.2构造

本区构造以断裂为主,未见大的褶皱(曲)构造。主要断层有一条F1断层。

F1断层:推覆断层,出露在矿区的东南部,地表上表现为弧形,推覆方向推测由西北向东南,此类断层一般倾角较平缓,一般15-30度,上层为石炭系林地组地层,下层为石炭-二叠系经畲组地层。

受推覆断层的影响上下盘地层层间小断层、裂隙较发育。层间裂隙发育地段往往铅锌矿化较强,局部富集成矿。

3.3侵入岩

区内岩浆岩主要为晚侏罗世永兴超单元(J3YX),侵入岩体分布在矿区的西北部,岩性为灰白色斑状二长花岗岩,局部有石英闪长岩侵入,呈岩脉产出。

3.4围岩蚀变

矿区围岩蚀变主要发育于断裂破碎带及矿体的顶板。主要蚀变类型有:热变质、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黄铁矿化、矽卡岩化、硅化、碳酸岩化、大理岩化、局部见透辉石化、石榴石化等。

主要蚀变岩类有:石英角岩、黄铁矿化铅锌矿化大理岩、黄铁矿透辉石角岩、硅化石英细砂岩、绿泥石化含角砾晶屑凝灰岩、黄铁矿化绿泥石化粉砂岩、铅锌矿化矽卡岩等;硅化、碳酸盐化、透辉石化等,变质矿物呈隐晶—微粒状变晶集合体不均匀分布或呈脉状穿插于大理岩之中。

4矿床特征

4.1矿体规模及矿体特征

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石炭-二叠系经畲组地层的大理岩矽卡岩带中,具有一定的层位性。主矿体(Ⅱ铅锌矿体)分布在6线-20线以北,已控长度700-800米,倾向上已控150米。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赋存标高650-750米水平,夹在大理岩矽卡岩带中,容矿岩石为大理岩或矽卡岩。总体产状倾向北东,深部已有七个钻孔控制到Ⅱ号铅锌矿体,各钻孔控矿情况如下表所示。

4.2矿石特征

(1)矿石结构。

矿石结构主要为它形粒状结构、半自形粒状结构,次为碎裂结构、交代结构。

①它形粒状结构:主要为闪锌矿呈不规则晶粒状,聚集成不规则斑杂状、团块状出现在矿石中。

②半自形粒状结构:常见的为方铅矿,它们以比较完好的晶形或部分规则的晶形产出,常见聚集成团块或呈细脉状分布于矿石中。

(2)矿石构造

常见的矿石构造主要条带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斑杂—浸染状构造等。

①条带状构造:矿石中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等金属硫化物呈条带状分布于脉石矿物间,金属矿物含量0.5—3%。

②浸染状构造:矿石中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等金属硫化物较均匀分布于脉石矿物间,金属矿物含量1—5%。

③斑杂—浸染状构造:方铅矿、闪锌矿呈星散状或集合体或不规则斑点不均匀分布。金属矿含量大于5%。

4.3矿石物质组分

(1)矿石矿物,

方铅矿:铅灰色—钢灰色,半自形—它形粒状、不规则粒状,强金属光泽,粒径0.023—1.8mm,常呈稀疏浸染状和细脉状分布矿物粒间或呈脉状充填于围岩裂隙中。

闪锌矿:棕褐色,它形粒状,粒径0.023—0.966mm,常呈稀疏浸染状、不规则斑杂状、脉状充填于围岩裂隙中。

磁铁矿:灰褐色,它形粒状,半金属光泽,粒径0.06—0.21mm,常见呈团块状集合体产出,主要分布于赋矿断裂构造带内。

黄铁矿:铜黄色,它形粒状,强金属光泽,粒径0.012—0.118mm,常见呈星点状、团块状集合体产出,主要分布于节理裂隙面附近。

根据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成果,矿石中主要有用元素为Pb、Zn。

(2)脉石矿物。

脉石矿物主要有:绿帘石、石英、方解石、绿泥石等。

绿帘石:绿帘石呈微粒状分布于矽卡岩中。

石英:显微隐晶—微粒状、细—粗粒状,颗粒彼此相嵌或呈不规则状集合体。

方解石:呈细脉微细脉状不均匀充填于裂隙中。

5矿床成因

本矿区矿体赋存于经畲组地层之中,具时控和构造控矿的双重特点。该区地层铅锌元素原始丰度较高(矿源层),在强烈的地壳运动、岩浆侵入、构造热力作用和地下热水循环等诸因素作用下,使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汇集(叠加)在构造和岩性有利部位,经再富集形成的铅锌矿床。

综上所述,本区铅锌矿床成因类型应属沉积叠加后期构造热力改造层状-透镜状层控型铅锌矿床。

6找矿标志及找矿方向

6.1找矿标志

(1)石炭-二叠系经畲组是本区主要的矿源层,分布广泛,顺层找矿是本区主要的找矿思想。

(2)区内经畲组地层受热力变质改造后形成矽卡岩类岩石,多数铅锌矿体赋存于矽卡岩、硅质角岩、绿泥石化角岩、角岩化粉砂岩中,此类岩石是主要找矿标志之一。

(3)硅化、绿帘石化、黄铁矿化(磁黄铁矿化)、矽卡岩化、磁铁矿化等围岩蚀变与铅锌矿化关系密切,蚀变越强,矿化越好。

(41)老硐、古采硐遗迹的地段是重要的找矿线索,是直接的找矿标志。

6.2找矿方向

铅锌矿体主要赋存于石炭-二叠系经畲组地层的大理岩矽卡岩带中,具有一定的层位性,而且矿体倾角较小,考虑到矿体沿倾向及20线以北区域尚未控制,今后找矿方向可重点放在已控制矿体部分的外围,特别是推覆体林地组地层下的经畲组地层中矿体存在的可能性也较大,故仍有扩大规模的潜力。

总之,为了寻找外部盲矿,必须先明确技术工作思路,充分借鉴典型矿床勘查与研究的新思路、新成果,全面总结分析现有地质成果资料,深化对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的认识,建立成矿模式,做到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1]福建省地质矿产局,福建省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2]裴荣富主编,中国矿床模式[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5.

[3]郭颖,李智陵主编,构造地质学简明教程[M].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