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以人为本教学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大学教师进行以人为本的教学,应该转变教学观念,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建立人性化的师生关系,改革教学方法。
[关键词]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大学教师
Abstract:Inordertoperformpeopleorientedteaching,universityteachersshouldchangetheirteachingideas,organizeteachingprocessreasonably,selectteachingcontentsinaccordancewithstudents''''requirements,builduphumanizedrelationbetweenteachersandstudents,andreformteachingmethods.
Keywords:peopleorientation;peopleorientedteaching;universityteacher
以人为本大学教学的最终目标就是要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大学教师是主要责任者。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人,只能自己改变自身,并以自身的改变来唤醒他人。”[1](P26)大学教师只有坚持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立足学生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转变观念,合理组织教学过程,进行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才能实现以人为本的教学。
一、从生命教学论理解教学
如何认识教学本质、理解教学目标,这是教师从事教学的前提。以人为本的教学,是以学生生命为本体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大学教师应从生命教学论的视角来看待大学教学的本质,将教学视为生命体验和生成的过程,囊括认知、情感、道德、交往、实践等所有的生活环节,将生活融入教学,使教学生活化。在生命教学论的视野里,教学是一个体验生命、享受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力和实现生命价值的过程。大学生通过认知来占有前人的知识,通过师生之间的情感、道德陶冶来内化社会的规则,通过交往和实践来获得完整的生活形态。生命教学论视教学为生命过程的一部分,强调教学为远景做准备,关注学生当下的生活,将具体的生活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体验生命的教学中,“对教师而言,上课是与人的交往,而不单纯是劳作;是艺术创造,而不仅仅是教授;是生命活动和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不是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是自我发现和探索真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展示结论”[2]。在此,不但学生自然地获得身心发展,教师也能体验到教学对个人的意义,将教学看作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当作他的欢乐、他的享受,认识到自己不但在教学中付出,更在其中收获、发展和实现自己,视教学为他或她生命中一项有价值、有意义、值得去奉献的事业,进而养成一种对教学、对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激发自己的教学热情。
生命教学论既关注学生当下的经历,同时又以之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教育的真实目的是改变学生的行为,使他们能够完成那些在教育之前不能完成的事情”[3]。大学教学正是“为了尽量开拓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必须给个性以发挥的可能性,为他们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我们还必须给个性以发挥的余地”[4]。为此,大学教师在实施以人为本的教学时,应将教学目标指向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到张扬,不断超越,追求卓越。
其次,应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发展是对教学目的的抽象概括。发展不是片面的发展,而是全面的发展,是大学生身心、知识、能力、素质、认知、情感、技能都得到发展。知识是大学教学的一个主要目标,但大学教学不只是为了获取知识,还“必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政治态度及道德态度,并自觉地努力向前”[5]。为此,大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做到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统一,培养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的人才,使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都得到发展,专业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观得到提升,“做人”和“做事”的能力同步增长。
二、以学生为主体,合理组织教学过程
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过程,是引起学生求知欲、感知教材和教学内容、理解和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情感、态度的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首先,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教学反思。以人为本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从学生出发,满足学生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观察大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及时改进教学。例如,教师在讲授中出现冷场、互动不够情形时,就应分析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在哪里,是所教知识过于陈旧还是内容难度过大,是采用方法不当还是脱离生活实际而令学生感到乏味。教师应通过原因排查和教学反思,对症下药,及时改进教学,使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其次,组织学生参与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学生参与和表现的空间,让学生享有主动权和选择权,成为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各种主题,吸引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风趣幽默的语言或肢体动作来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强化学生的成就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研究发现,学习动机与学业成就呈正相关[6]。大学教师可以通过加强学生学习目的教育,运用竞赛、信息提示与反馈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通过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发挥教师自身魅力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产生积极参与教学的愿望。
再次,运用教学机智,人性地处理教学过程中的突发事件。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发生,合理地处理这些突发事件,是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也是以人为本大学教学魅力的重要表现。实施以人为本教学的大学教师,在处理教学中这些异常情况时,需要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运用教学智慧。一方面,大学教师平时应精心组织教学,积累教学经验和智慧,尽量预防突发事件产生。另一方面,一旦突发事件出现,大学教师应心系学生,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而不能盲目地采取压制、惩罚、辱骂等方法来平息。“教育机智主要体现在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7](P196)。再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运用教学机智,化解风波。
三、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导向,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
在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两个方面来选取和组织教学内容:一是教学内容的适切性,即适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习兴趣;二是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掌握尽可能多的教学内容,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1教学内容选取
当前,部分大学教师“并非他们没有在教学上花费适当的时间,而在于他们在传授他们熟知并热爱的东西时,过于疏忽了学生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8](P113)。改变这一状况要求大学教师“必须以普通学生为起点,把迫切需要学生掌握,并且一个正常的普通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的教学内容作为一所大学的核心”[9]。
首先,选取完整的教学内容并充分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必须有丰厚的精神养料,这主要靠选取完整的教学内容并充分挖掘其中的丰富内涵来实现。一是每门课程都应构建一个较为全面的体系,确保所选取的课程内容,在关注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基础上,包含对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的指导”、“学习方法指导”、“道德素质的引导”,将“做人”和“做事”的能力相结合;实现知识教学和方法教学的平衡,“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10](P12)。二是充分挖掘每一教学内容的丰富内涵。每一教学内容都蕴涵了知、情、意、美成分,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在教学中,大学教师应充分挖掘知识中的教育意义,如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发挥师生情感交流的作用,培育情感道德;在知识组织过程中,散发逻辑之美、知识之美,陶冶审美能力。
其次,在教学中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大学教师既应选取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内容,又应将两者在教学中加以融合。从事自然科学与理工学科教学的教师要发掘其中的人文内涵,从事人文学科教学的教师应该加强其中的科学精神内容。就科学课程来说,它应让学生“看到”各种概念、术语、公式、定理蕴含着的人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科学意识、科学态度、科学理想、科学情怀、科学伦理之类的人的精神,让学生通过科学课程来涵育和追求真善美的精神[11]。对于人文教学内容,教师不但要呈现人的精神、情感、志趣、心向、态度、价值等人文情怀,还要让学生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联系客观、逻辑、精确和实证方法。
2教学内容组织
教学内容组织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率。相对于教学内容的选取而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更有自主权。
首先,遵循学习规律,使教学内容呈螺旋式上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呈螺旋式上升的,在不断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拓宽和升华。教师教学时也应该按照这种模式组织教学内容,使后学的内容依靠先学的内容,后学的内容不断深化;同时,使教学内容具有丰富性、关联性、严密性,为学生提供对内容进行自我理解和创造的空间,让学生自由思考,与内容对话。
其次,设置疑问,使教学内容充满探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学习兴趣。教学内容中的一些前沿问题和尚无法解决的问题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探究性。因此,大学教师应通过问题或讨论的形式,将教学内容以疑问的形式摆放到学生的面前,进行提问、思考、回答、讨论、辩驳、交流、反思,“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10](P108),让学生广泛地参与教学,激发学生解决问题、获取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者,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的生活化、情景化和人性化。“学校不能和生活脱节。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象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10](P12)。作为不断成熟的大学生,更不能如此。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应贴近生活、焕发人性,使教学具有生活意境,“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12]。大学教师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可采取生活情景的模式,围绕某一主题来开展教学,将教学内容联系到实际、生活。“教育即生活”,教学亦是如此。教师还应注意教学内容组织的趣味性,通过发挥自身的魅力、合理组织材料,使教学内容形象化、生活化,充满趣味性和吸引力。
四、建立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教师和学生间确立的强有力关系是教学过程的关键所在”[13](P138)。在以人为本的教学中,应该建立人性化的师生关系。
1回到人的层面看待教师和学生
历史地看,教师先后经历了“作为神启的教师”、“作为官吏的教师”和“作为专业人士的教师”[14]几个角色阶段。在这些角色中,教师形象被制度化,只作为肩负某种社会功能的人在学生面前出现,结果导致师生地位失衡。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要求教师打破这种狭隘的认识,重回人的层面来认识自己,意识到自己首先作为人而存在,是生活中的人、发展中的人,在教学中,教师也在生活,与学生接触和交往正是这种生活的方式,从而在教学中树立“师长”(Master)、“先学者”、“引导者”、“平等中的首席”、“职业的导师,以及许多其他角色”[8](P78),“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13](P136-137)。
大学教师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还应合理定位学生。“作为教师,‘该怎么对待’他人(某个孩子或某一群体)这个问题,取决于我认为他人是谁,以及在他人之间的关系上自己是谁”[15]。教师首先应该认识到,大学生是作为一个具体的、一个需要发展且具有一定独立自主能力的人生活在教学中的。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自己成为他自己”。其次,大学教师应将学生当作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主角,让“学生自己,这个受教育的个人在他自己的教育中日益起着积极主动的作用”[10](P154)。
2信任、关爱、尊重学生,建构“我”与“你”、“我们”式的师生关系
马克思指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16]。人始终作为主体而不是对象存在,因此人的交往具有直接性和主体性,人与人之间必定是“你”与“我”、“我们”式的主体间性关系。我“与‘你’的关系直接无间”[17],教师始终与大学生在一起,化为“我们”中的一员,不是在“我们”之上,也不是在“我们”之外,而是伫立于“我们”之中,“站在‘我们’之中讲话”[18]。在“我”与“你”、“我们”式的关系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又不是‘我’同化‘你’,‘你’同化‘我’,而是‘我’以‘你’的存在而彰显”[19]。
首先,大学教师应信任学生。研究表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和期望是一种教育力量,影响学生的成就[20]。“没有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成人和年轻人之间的关系,因而丧失了他们教育学上的合法性”[7](P208)。学生信任教师是教学发生的前提,但要让学生信任教师,教师首先应信任学生。“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21](P134)。大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对学生推襟送抱,把学生当作知心朋友,给学生耐心、希望、理解和宽容。同时,又要相信大学生有处理好学习事物的能力,放手让学生独立处理各种困难和问题。
其次,大学教师应关爱学生。教师的伟大体现为无私地关爱那些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学生。“教育者对孩子们的教育爱成为教育关系发展的先决条件”[7](P89)。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而不是武力”[21](P221)。爱是教学活动中最好的发酵剂,在充满关爱的教学活动中能让人感觉温暖和有人情味。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要求教师秉着一颗关爱学生的心来对待学生,具有服务学生的精神,时时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关心和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22]。
再者,大学教师应尊重学生。大学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理想的教师不仅有所教学科的精深知识和使教学生动有趣的娴熟能力,而且他们显示出对学生的尊重,对学生谈论和思考的内容格外感兴趣和好奇,以及对学生基于职业上的关心和关怀”[23]。大学教师还应该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和个性,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个性,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环境。
五、改革教学方法
“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的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重要”[24]。当前教学方法发展的趋势是,“权威式的传递知识的办法正在通过花费更多时间判断学习者的需要,推动和鼓励学生学习,考核所获得的知识”[10](P172)。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方法坚持以发展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为导向,满足学生的需要,引起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1将对话精神融入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方法都能运用到以人为本的教学中,关键在于教学方法中是否融入对话精神。“生命就其本质来说是对话的。生活意味着参与对话:提问、聆听、应答、赞同等等”[25]。对话精神强调对话双方的参与和互动,是一种体现民主、平等、人格尊重、协商和彼此为着共同问题努力以及对某一看法或认识不同时能相互质疑和批判的精神。这种精神与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相一致。
教师将对话精神渗透到教学方法中,必须做到:一要相信学生,给学生平等对话的地位。“在教育对话中,师生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在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前提下,共同步入教育的‘之间’领域,并在其中相互理解、平等交流”。二要鼓励学生,提倡质疑和提问。“教师不要求学生接受教师的权威;相反,教师要求学生延缓对那一权威的不信任,与教师共同参与探究,探究学生所正在体验的一切。教师同意帮助学生理解所给建议的意义,乐于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反思每个人所获得的心照不宣的理解”[26]。三要成为好的听众。教师不应仅仅做讲解人、充当传话筒,更应该做学生的“倾听者”和交心人,多征求学生的意见,与学生协商、合作。此外,还应把握好度,将师生之间的对话保持在“师生之间只存在善意的论战关系,而没有屈从依赖关系”上[1](P8)。
2采取适切的方法,并依据学生的反映及时转换
大学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使所选择的方法符合课程与教学目标,能有效地传递教学内容;第二,照顾学生对方法的偏好,因材施法;第三,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要形成一个具有内在统一性的体系[27]。事实表明,很难用一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保持持久的注意力和积极性,也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所有学生都喜好的。为此,大学教师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反应进行适当转换。转变时应做到自然、适时,平稳过渡。“教无定法”,教学方法变换还须视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总的来说,实施以人为本的大学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其策略自然很多,限于篇幅,在此仅从教学的全过程来探讨教师应该如何以人为本教学。笔者确信,虽不能保证这些策略适合每个教师,但它们确能帮助大学教师改进教学,在教学中照顾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使教学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28-129.
[3]DRCruickshanketal.教学行为指导[M].时绮,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118.
[4][苏]赞可夫.教学与发展[M].杜殿坤,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51.
[5][日]左藤正夫.教学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52.
[6]张宏如,沈烈敏.学习动机、元认知对学业成就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5,28(1):114-116.
[7][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智慧——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8][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M].阎凤桥,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9][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学的使命[M].徐小舟,陈军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71.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1]辛继湘.试论体验性教学模式的建构[J].高等教育研究,2005,26(2):68.
[12][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9.
[13]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4]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2-93.
[15][加]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59-260.[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86.
[17][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社,1986.27.
[18]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1.
[19]张增田,靳玉乐.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及其对教育的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2):24-28.
[20]TLGood.Teachersexpectations[A].WAnderson.InternationalEncyclopediaofTeachingandTeacherEducation[M].ElsevierScienceLtd,1995.35-41.
[2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二)[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
[2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卷一)[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4.233.
[23]CKyriacou.EffectiveTeachinginSchool[M].BasilBlackwellLtd,1986.140.
[24][美]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藤大春,藤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8.
[25]李彬.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287.
[26][美]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7-228.
[27]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