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教育动因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中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体制结构调整、大发展及深化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三个发展阶段。其中,管理方面,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高考和毕业生就业制度,以及后勤管理都经历了全面改革。计划经济下国有化的办学体制、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及单一的投资体制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内部动因,而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则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外部动因。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坚持方向性、适应性、规律性、协调性、多样性及风险预测原则。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是: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大学的建设;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发挥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关键词]高等教育改革;动因;历程;原则;趋势[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07)05.0019.07
TheAgent,Process,Principle,ContentandTrendofthe
ReformofHigherEducation
YANGDe.guang
(Shanghai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234,China)
Abstract:ThereformofChina''''shighereducationhasexperiencedthreestages:theregulationofsystemstructure,thedeepeningofteachingreformandtheimprovingofteachingquality.Aall.roundreformationhasbeencarriedoutinthesystemsofschool.running,administration,investment,
collegeentranceexamination,graduateemploymentandlogisticsbranch.Thenationalizationsystemofschool.running,theleadershipstructureofcuttingupthelinksamongdepartmentsandregions,thecentralizationsystemofadministrationandtheunitaryinvestmentsystemaretheinsideagentsforthereformofChina''''shighereducation.ThereformofChina''''seconomicsystemistheoutsideagentfordrivingthereformofhighereducation.Thereformofhighereducationmustholdtheprinciplesofdirectionality,adaptability,regularity,coordination,diversityandrisk.forecasting.ThefuturetrendofChina''''shighereducationistodeepenthereformofthesystemofschool.running,buildmodernuniversitysystem,carryouttheautonomyofschool.running,perfecttheorganizationofuniversitycorporation,pushforwardthebuildingofhigh.leveluniversityandkeyuniversity,developtheinformationizationofhighereducation,andplaytheroleofhighereducationinlifelongeducation.
Keywords:reformofhighereducation;agent;process;principle;trend
改革开放30年,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高等教育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尤其在高等教育改革方面,成果明显,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长期来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前苏联教育模式影响很深,是适应计划经济需要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市场经济、改革开放的视野来看,中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等教育存在不少弊端,必须进行改革。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动因是什么,改革的原则、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以及改革的发展趋势如何,这是本文探讨的几个问题。
一、高等教育改革的动因
1.高等教育改革的内部动因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高等教育体制,许多方面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需要,主要包括:
一是国有化的办学体制。计划经济下,所有学校实行公有制,全部归国家所有,全部依靠国家投资。高等教育的运行完全纳入国家计划,并由政府直接管理,政府对学校是“统、包、管”,学校对政府是“等、靠、要”,一切按政府部门的计划、指令办事。学校没有压力,没有动力,办事效率不高,办学效益不高。
二是条块分割的领导体制。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等学校有四种类型:教育部直属学校、中央业务部门直属学校、地方政府(省级)所属学校,及地方业务部门所属学校。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高教办学体制一直是国家集中计划,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分别办学。结果大学成为政府部门的直属单位,仅为某一部门培养人才,导致大学条块分割、自成体系、自我封闭。部门办学,还导致学校布局结构不合理,学校的行业性、单科性过强,有限的教育资源过于分散,学校的潜力发挥不出来。
三是高度集权的管理体制。计划经济就是集权经济,一切权力集中在政府手中,政府成了“全能政府”,政府对学校“一包二统”,学校没有什么办学自主权。从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教材选定、经费使用,到招生、毕业生分配、教师编制及其工资待遇等都是政府决定的。学校只能听命于上级指令、红头文件。不可能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由于学校没有办学自主权,所以很少考虑如何挖掘潜力,主动为社会服务,也很少考虑如何优化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
四是单一的投资体制。在“左”的思想影响下,人们普遍认为社会主义优越性就是上大学不要缴学费。全国大、中、小学的办学经费全部来自政府拨款,导致全国各类学校的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挤占了义务教育经费。中国高等教育完全处于“供给型”、“包办型”状况,没有调动社会力量办学,没有利用社会资金、民间资金办学,没有让非义务教育(高中、大学)的受教育者承担部分教育成本。教育经费不足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这些弊端如果不克服,高等教育就不可能适应新时期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高等教育事业就不可能有一个大的发展,大的提高。这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内部动因。
2.高等教育改革的外部动因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外部动因。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中国的改革是以计划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为突破口,是又一次的“农村包围城市”。1978年安徽凤阳农民率先搞包产到户,打破了原有的集体化的“”体制,启动了中国农村的改革,全国农村逐步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提高,农业生产力空前提高。不仅农产品供给大大增加,而且解放了大批农村劳动力,为中国改革奠定了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供给的基础。农村改革推动了乡镇企业的大发展,推动了城市改革、经济改革、文化改革。农村改革推动了全国经济的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经济的大发展,迫切需要大批各类人才和科研成果,迫切需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需要享受良好的教育,要求把子女送到高等学校深造。由此可见,只有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但是如果不克服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高等教育弊端,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非改革不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外部动因,就是要让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和运行,改变一切由国家包下来,一切由政府统起来的状况,充分调动大学的办学积极性和社会力量办学的积极性。
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历程
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为起始,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体制结构大调整阶段。《决定》提出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拉开了高等教育改革的序幕。《决定》要求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更好地结合,加强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和社会其他方面的联系。为了调动各级政府的办学积极性,要实行中央、省、中心城市办学的体制。《决定》还强调了要改革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明确提出中国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将之载入党的十四大报告中。从此,中国的改革开放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高等教育要不要适应市场经济,当时在社会上和教育界引起不小的争论。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体制,1993年中央颁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使《纲要》规定的政策措施更具有可操作性,国务院又转发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为主的道路,提出要加大教育体制改革的力度,力争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以及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纲要》及其《实施意见》明确提出:“高教体制改革”主要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中央与地方、国家教委与中央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标志着我国对高教体制改革在认识上有了重大突破。“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和“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已经被放到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位置。这次改革体现出从国家集中计划和政府直接管理的国家办学体制向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的转变。围绕着“政府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这个核心,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其他方面的体制改革与之配套。其中包括:领导管理体制、投资体制、招生就业体制和学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1996年,原国家教委《我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发展规划》,提出“九五”期间以“共建”和“联合办学”为主要形式,扩大学校和服务方向,淡化和改变学校单一的隶属关系。1998年1月,为贯彻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的精神,又召开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扬州会议。会上进一步提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争取到2000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形成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1998年8月,《高等教育法》正式出台,以法律的形式理顺了高等学校与中央、地方和有关部委之间的关系。1999年初,《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推出和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为“科教兴国”目标的实现和高教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由此可见,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是在中央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是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而运筹和实施的,其目标是要冲破旧体制的束缚,建立一个与市场经济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高等教育新体制[1]。这一阶段的体制结构改革,主要是改革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包括办学体制、投资体制、运行机制、结构等。
(1)在办学体制上,从单一的国有化办学体制,转变为“一主多元”的办学体制,即以国家办学为主,多种办学体制共同发展。
(2)在领导体制上,改变“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的状况,通过“共建、合并、合作、划转”等方式对高等学校管理体制进行调整。
(3)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的转变,从依靠国家、依靠政府、依靠计划,到依靠社会、依靠市场、依靠自己办学;从计划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转变为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
(4)在结构上,改变重文科轻理科的高校科类结构,改变高校过于集中在沿海大城市的布局结构,改变重本科、专科,轻研究生教育的层次结构,使之更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阶段是高等教育大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为适应改革开放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需要,中国的教育要有一个大发展、大提高。大发展指数量,大提高指质量。由于体制问题,长期来我国高校规模很小,办学效益不高。20世纪80年代,高校师生比为1:4左右,90年代初为1:9左右。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教育体制改革,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1~1985年,中国高等教育针对学科结构单一、学校规模偏小的状况,有一个发展高潮,新增高校312所,在校生增加122%。1985~1998年放缓了发展速度。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高等教育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民群众的需求。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代表党中央提出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上大学的需求,推动了高等教育的扩招。1998年全国高校招生人数为108.4万人,1999年猛增到159.7万人,增长率为47.3%。2000年招生数为220.6万人,增长38.2%,到2007年,全国高校招生达到567万人。9年来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是在中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在中国经济大发展的推动下,在人民群众迫切需求的推动下,在高教体制改革的推动下进行的。虽然在质量和结构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总的来说是符合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的。
第三阶段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阶段。经过连续9年的扩招,我国各类高等学校达到2000余所,在校生达到2000余万人,入学率为22%(2006年),进入大众教育阶段。今后仍然要适度发展,预计到2020年我国高校入学率为40%左右,在校生为3000余万人。但发展的重点是高等职业教育、民办教育。大多数公办普通高校的规模已经饱和,不宜再扩招,应以提高质量为主。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全国高校建设1500门精品课程,建设一批国家级示范教学基地和基础课教学示范中心,并通过互联网促进资源共享;进一步改革学科专业结构,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推进双语教学和聘请国外优秀专业课教师;鼓励教授上讲台讲授基础课,开展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评选表彰活动;面向世界范围遴选拔尖人才等。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从1994年开始,教育部采取“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性评估、教学水平评估”四种形式,对有关本科高校进行了教学工作评估,取得了良好效果。2002年,教育部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2003年,教育部又制订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方案。2005年初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5年一轮的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评估制度,5年一轮的高职院校评估制度;建立普通高等学校教学状态数据采集和制度,逐步建立和开放数据库网上检索系统,增加高等学校办学的透明度;建立评估中介机构,不断提高评估专业化和科学化水平,从严治教,强化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高等学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和评估制度;进一步完善评估方案,改革评估技术和方法。200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正式启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通过六大举措、七大系统、九大目标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必将有力推动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三、高等教育改革的原则
高等教育改革是一项复杂的、艰巨的、长期的工作,必须有正确的理论指导,坚持正确的改革原则。
1.改革的方向性原则
高等教育改革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改革中既要大胆吸收外国的先进理念、先进科学文化和管理经验,又不要照搬外国的东西,并要抵制外国消极、腐朽、反动的东西,把国际化与本土化有机结合起来,弘扬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传统。
2.改革的适应性原则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高等教育改革要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出发,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变化。当前我国社会最大的特点是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从封闭转向开放。当前中国面临三大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等教育改革,要转变计划经济下、封闭状态下的办学观念和办学模式,努力适应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为实现三大任务贡献最大力量。
3.改革的规律性原则
高等教育改革从宏观上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但从微观上,从教育内部来说,必须按教育规律进行,不能把市场经济的规律生搬硬套到教育改革上。教育有教育的规律。高等教育改革要从自身的任务、目标出发,遵循教育内在的规律。如在学校管理上要淡化行政权力,增强学术权力;在课程设置上要从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学生个性等出发,还要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教学上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人才培养上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提高全面素质;在建立现代大学制度上要增强大学办学自主权,教授治学、学术自由,民主管理等。
4.改革的协调性原则
高等教育的改革要遵循“规模、质量、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不能只顾发展规模,不顾质量、效益,也不能只顾质量,不顾规模、效益,更不能只追求规模、效益,不顾质量。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全部由国家包下来,不讲效益,学校规模小,生均比例很低。20世纪80年代每校平均3000学生左右,师生比1∶5左右。近年扩招后,许多学校规模发展很快,在校生达2~3万人,但投入跟不上,师资、设备跟不上,有的大学师生比在1∶30以上,教育质量受到了影响,很不协调。因此,改革中必须以质量优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求经费投入、师资队伍、装备建设同步进行,师生比控制在1∶15~1∶18,以求协调发展。
改革的协调性原则,包括外部协调和内部协调。外部协调主要指高等教育要与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要从当地的需求出发发展高等教育,要与当地政府、企业、教育、文化部门搞好关系。一方面主动积极地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为学校教育服务。学校参与社会建设,社会参与教育事业,走产学合作道路。内部协调主要指处理好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与院系的关系,处理好校院系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办好教育。学校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明确定位,安于本位,办出特色,不要贪大求全、盲目攀比。
5.改革的多样性原则
我国实行市场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体制多元化,经济模式多样化,改变了过去单一化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模式。教育同样如此,改变了单一的公有制办学体制和办学模式。因此,高等教育改革也要坚持多样性原则。现在高等教育面临的是多样性的社会,面临的人民群众是多样性的需求,因此一种教育体制、教育模式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应建立多种教育体制、教育模式、教育层次,不能搞“一刀切”。多样性原则,就是要办好各类高校,以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满足多样性社会的多样化需要。
6.改革的风险预测原则
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困难,有的来自思想观念,有的来自物质条件,有的来自外部环境。因此在设计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改革要建立在可靠的信息情报资料的基础上,设定的改革目标要有科学性、可行性,实现改革的目标要有必备的条件(人、财、物、机构等)。要充分预测在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的方案,预测改革的最终结果将有几种可能性,尤其要充分考虑可能产生的风险,对投入产出的效益进行分析并制订出风险后的应对措施。风险过大的改革必须慎重实施,或暂缓实施,待条件成熟时再进行,或者应作适当的调整,不能在人、财、物等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凭主观意志搞改革。
四、高等教育管理改革的主要内容
2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管理改革全面展开,取得了明显效果,主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高考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改革等方面。
1.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
20多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力地推动了教育体制的改革,推动了民办教育的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办学。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和民间办学”。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其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2000~2004年5年间,经批准有学历授予权的民办高校数由42所增加到228所。在校生由6.83万人增加到139.75万人。2006年发展到250余所,在校生150余万人。2002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获得通过,民办教育机构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从法律上得以确认,有力地推动了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单一的国有化公立高等教育的办学体制,对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和民间力量的办学积极性、扩大教育资源、形成竞争机制、提高办学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在计划经济下,我国高等教育实行部门管理体制,中央业务部门办了许多大学。高等学校成了部门所有,不能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不能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妨碍了高校潜力的发挥。1979年12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等人《给高等学校一点自主权》的呼吁,在高教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对原有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提出了挑战。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尖锐指出我国高教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政府有关部门对高等学校统得过死,使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要从根本上改革这种状况”,“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1998年国务院机构调整,大幅度撤销、合并主管行业部委,成为高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契机。为改变部门办学和管理体制,国家制订了“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的八字方针。到本世纪初,有397所高等学校合并为267所,中央业务部门直接管理的367所普通高校,改革后只有100所左右,教育部直属普通高等学校从34所增加到72所(这72所是由125所普通高等学校、12所成人高校、4所中专和9个科研单位合并组建而成)。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涉及到900多所高校[1]。通过这次体制改革和调整,改变了部门所有制的管理体制,扩大了学校办学自主权,并组建了一批综合性大学和多科性大学,有利于高校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利于新学科的发展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3.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逐步改变了由国家包下来的做法。多渠道的经费来源替代了单一的国家投资体制。据世界银行调查,20世纪90年代初,在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中,学校创收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开始呈上升趋势:1990年为12.3%,1991年为13.1%,1992年为18.2%,1997年为22.04%。创收收入的来源包括校办企业收入、委托培养收入、教育服务收入、研究及咨询收入、后勤服务收入以及学生缴纳的学费和社会捐赠。
多元化投资渠道的意义在于,使高等学校改变了完全依赖政府投资办学的状况,转向面向社会集资办学,开放办学,加强了高校与社会(市场)的紧密联系,使高校积极主动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需求培养人才,为社会服务。这样既增加了办学经费,又增强了办学活力;既缓解了国家教育投入的压力,也缓解了国家行政权力对高校的约束力。
4.高考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我国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高考制度,全国普通高中实行统一教材,统一高考。1999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意见》,嗣后又颁布了一系列文件,启动了新一轮高考改革。改革内容主要有四方面:①高考内容的改革,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增加了“综合能力测试”项目;②高考科目设置改革,由过去的7门减少到4门,实行3+X方案,“3”指语文、数学、外语,“X”根据类别由学生自选;③高考时间由每年一次改为一年两次,在北京、上海等地试行春季招生;④录取方式和录取制度的改革。录取方式上实施计算机和网上录取,录取制度上进行高校“自主选拔录取”(自主招生)的改革试点。
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有了较大变革,改变了过去的统一分配的办法,而是由“学校和政府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学生和用人单位都有了较大的自主权,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竞争机制和人才流动机制。
5.高等学校后勤管理改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形成了“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状态。其特点是:对外自我封闭,对上“等、靠、要”,对下“统、包、管”。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大学办社会”的高校后勤体制已成为学校沉重负担,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阻力。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不少高校积极探索后勤改革。首先改革食堂管理模式,实行单项定额承包,综合定额承包,实行“小机关、多实体、大服务”模式,引入企业化管理,组建后勤服务集团,改变由学校直接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向后勤社会化过渡。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接推动下进行的。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高等学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改革对于保证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极为重要,改革的方向是实行社会化。”我国高校在探索后勤改革方面采取了多种模式,取得积极效果。一是并入方式,即将学校后勤并入校外企业,学校将房产租赁给校外企业,校外企业实行收费服务。二是托管方式,即将学校分离出来的后勤服务项目部分或全部委托给校外企业直接进行经营管理。三是联办方式,学校转制后的后勤实体与校外企业联合经营管理,为学校提供后勤服务。四是引进方式,引进外单位到学校办后勤,学校收取一定的房租费、管理费。五是校内独立型,即学校后勤相对独立,在学校宏观指导下,自我管理,有偿使用学校房产,有偿为学校服务。
五、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
1.进一步深化高教办学体制改革
我国现有2000多所高校,在校生有2000多万人,入学率达到22%。到2020年,入学率将达到40%左右,还要增加1000多万大学生,这样才能基本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但目前大多数公办普通高校已没有扩招的空间,国家也不可能拿出巨额资金举办新的大学,于是发展民办教育,扩大民办高等教育的规模势在必行。为确保国家把经费投入到重点大学、重点学科,应探索将一部分公办普通高等学校改制为“国有、民办、公助”学校,即学校资产属于国家所有,采取民办高校运行机制,主要依靠学费和社会集资办学,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
2.建立现代大学制度,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
要真正确立大学法人地位,使大学不再是国家行政部门分支机构,而成为市场主体,有独立经营权,则要调整作用于大学的政府权力、市场权力和学术权力。其趋势是减少政府权力、扩大市场权力,规范学术权力。改革的预期目标是使大学不仅仅有学术权,而且会经营——经营教育、经营学术、经营大学;大学不仅仅从技术服务的角度,而且从理财和运营管理的角度进入社会,进入市场;大学从市场得到的将不仅仅是资源,而且包括竞争机制和自我发展的活力。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要把高等学校办成独立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1998年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高等学校自批准设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责任。然而时至今日,来自政府部门的红头文件仍然很多,行政权力仍然很大。因此,中国的公立院校还没有获得真正的独立法人地位。现代大学制度的最终目标是大学自主、以法治校、学术自由、民主管理。政府对大学的控制权将削弱,主要是宏观管理,提供公共服务。应鼓励非政府部门的组织从事服务工作。大学要主动进入市场,不要依赖国家,要依法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充分挖掘潜力,发挥内在能力的作用。
3.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
建立和健全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是我国高校管理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我国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等学校要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依法办学、民主治校、科学决策,健全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和民主监督机制。”我国公办高等学校法人治理结构包括领导决策权、行政管理权、学术发展权和民主监督权。要实现这些权力彼此职责明晰、合理分离,应行使好四方面权力:①党委的领导权,学校重大问题,如规划、经费预算、党建工作、干部队伍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由党委集体讨论决定;②校长行政负责制,学校日常行政工作包括教学、科研、人事、财务、资产、教师、学生等方面的工作由校长及副校长全权负责;③由教授为主体的学术委员会制,负责学校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引进、高级职称评定工作等;④民主监督机制,由党委纪委、监察处、教职工代表会、派等对党委和行政工作进行监督评议,提出批评、建议。民办高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校(院)长负责制,其法人治理结构要健全和完善董事会、院长办公室、监事会、教职工代表会、党委会的制度,使各部门明确各自的职责,形成合力。
4.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大学的建设
我国面临“建立自主创新型国家”,“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任,必须花大力气,充分集成各方面资源,重点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的高水平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这对于增强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要改变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投资体制、办学模式。国家应放手将一部分普通高校改制,让他们直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自主办学。国家可减少对改制高校的投资,把更多的经费投向一流的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一流大学的基本条件是:有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实验设备和图书信息资料,学科门类齐全、学科综合的优势突出,国际化程度高。一流大学的特点是:坚持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强调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教学;坚持本科教育与高水平的研究生培养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坚持利用学科综合优势,建立有助于综合素质培养和交叉学科发展的人才培养环境和培养机制;建立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兼备的教师聘任机制;重视师生教与学互动,教学相长[2]。
5.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指利用高技术手段更快、更多、更新地获取有关信息,以及获得信息的技术、方式的不断进步,给高等教育的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等方面带来的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依靠多媒体技术,通过光纤传输声、像、数据,形成高通量的电子信息传递网络,并在世界范围联网,形成信息高速公路。通过它,人们可以迅速、高效、大量地获得所需要的种种信息资源。高等教育信息化使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可以把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最新动向等信息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去,可以使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更加现代化和多样化。
6.发挥高等教育在终身教育中的作用
21世纪,中国将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进入自主创新时代,构建学习型社会,加强终身教育,发展远程教育、网上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欧洲的调查分析表明,21世纪,各高等院校教学任务的一半要放到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上来,教育将贯穿于人的一生,成为与人相伴的活动。改变传统教育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建立新的多种体制模式,多种层次的高等教育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周满生.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政策措施[J].中国高教研究,2005,(5):5.
[2]邹晓平.高等教育发展无法无回避的几个问题[J].教育与经济,2005,(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