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学发展观指导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学发展观指导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科学发展观指导管理

[论文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政绩观实践

[论文摘要]曾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而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领导干部是关键。他们的政绩观,即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行动,将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得以正确地贯彻落实。

一、领导干部的政绩和政绩观

政绩,主要是指领导干部在任期内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履行岗位职责中所取得的成绩和贡献。政绩是准确评价干部的重要因素,也是一个领导干部从政思想、为政风格、施政目标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反映。政绩观,是人们对政绩的价值取向,是对政绩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的看法,包括什么是政绩,为谁创造政绩,如何创造政绩和怎样衡量政绩问题的认识和态度。

以往很多领导干部对政绩观存在着片面的思想。把发展视同于增长,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片面理解为“以GDP为中心”,把“发展才是硬道理”片面理解为“增长才是硬道理”。没有考虑科学、教育、卫生、环境、道德、社会文明的全面发展。结果破坏了资源和环境,影响了经济建设,侵害了群众利益,恶化了党群关系。

二、科学发展观对基层领导干部政绩观提出新要求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制约着人民对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的选择,从根本上影响人类谋求发展的社会实践。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面性的重大影响。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实践证明,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与领导层、决策层的政绩观联系在一起的。领导的政绩观决不仅仅是领导者个人思想观念的小问题,而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大问题。领导者的政绩观若出现误区或偏差,不仅会影响到一个部门,一个单位,一个地区,甚至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为正确政绩观提供科学的内涵。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明确了创造政绩的价值目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大追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最高目标,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政绩的最终标准。其次,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准确地把握了政绩的内涵。背离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只能是虚假的、表面的、暂时的政绩。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要求我们既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要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的全面统一发展。

(二)正确政绩观的实践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正确的政绩观,就是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政绩观的灵魂和指南,以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追求政绩的根本目的,把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创造政绩的重要内容。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领导干部政绩观的实践。正确的政绩观实践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明确了追求政绩的价值取向,衡量政绩的根本标准和创造政绩的基本途径,为广大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指明了方向。科学发展观要求地方政府领导在区域发展中要以人为本,坚持区域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注重统筹兼顾,促进经济与社会、城市与农村、地区与地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与之相适应,领导干部政绩观的实践也应体现科学的精神、全面的观点、协调的要求。

三、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指导基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一)扬弃无所作为的政绩观,树立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绩观。有些领导干部认为事干多了难免有错、话说多了难免有误、决策做多了难免有失,在工作当中形成了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明哲保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错误“官念”,在机遇面前患得患失,裹足不前。领导干部要扬弃这种无所作为的政绩观,树立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绩观。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发展理念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具体体现。又好又快的政绩观,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政绩观的实践过程当中,经济发展的思路要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推动发展与节能降耗、生态保护相协调,把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节约用地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在“又好又快”中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扬弃官本位的政绩观,树立力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绩观。官本位这一历史遗留下来的陈腐的意识,以官位的升迁作为追求的目标。很多领导干部考虑事情不是从群众的角度出发,而是从上级的角度出发,只唯上,不唯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高兴。中国国产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和人民选择的结果,各级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民赋予的。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新的执政条件下的集中表现,是共产党人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执政上的集中反映。所以领导干部要扬弃官本位的政绩观,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绩观,做到执政爱民,执政乐民,执政安民,执政富民,救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

(三)扬弃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的政绩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一些领导干部片面地认为将GDP的增长视为衡量其政绩的唯一指标,单纯追求GDP的增长,不惜以付出昂贵的环境和资源作为代价。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因此领导干部要扬弃追求经济增长的片面的政绩观,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政绩观。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各个方面的事情做好,把各个方面的关系协调好,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既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加快经济发展的实绩来体现政绩,又要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和谐的全面发展,同时要不断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

(四)扬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狭隘的政绩观,树立统筹兼顾的政绩观。一些干部想快出政绩、多出政绩,结果往往在政绩创造上追求一些片面的局部政绩,而对当前和长远发展缺少统筹谋划。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基础并不雄厚且发展很不平衡的大国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领导干部必须扬弃单纯追求局部利益的狭隘的政绩观,树立统筹兼顾的政绩观,协调经济、社会、自然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正确处理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有机地统一在以正确的政绩观为导向的工作实践中,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和各个方面的力量,在统筹兼顾、协调发展中创造出新的政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