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技术能力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论文摘要结合“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实践,从培训定位、培训内容与实施、培训评价及培训后措施几个方面,思考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效能,提出培训过程中要突出强调培训者和学员不断的反思,采用传递理念、互助行动、竞赛检验、观摩展示的形式开展教育技术培训以及培训后确保培训成果的措施,希望藉此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有所启发。
教育部2004年12月正式颁布的《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是建国以来我国颁布的第一个教师专业能力标准,它的颁布与实施是我国教师教育领域一件里程碑性的大事,将对我国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1]。江苏省的“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选择祝智庭教授主编、北师大版培训教材,以“江苏教师教育”网站为技术和学习平台,学员培训由1天的面授和45天的网络远程培训组成。作为此次培训项目的参与者,笔者对教师参加此次培训的效能进行了积极思考。笔者认为,虽然此次培训项目教材、平台统一,但作为培训者,应该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培训方式、整合合理的培训内容、采取科学的培训策略,只有充分运用网络平台的交互优势,才能搞好这个培训项目。
1培训项目的定位
通常所说的教育技术能力,实际上是能力的一个集合,它包含了若干的子能力,它们分别是设计能力、开发能力、管理能力、应用能力、评价能力[2]。在培训中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是全员培训,培训的学员包括从校长到普通学科教师,他们大多将教育技术培训自然地等同于计算机技能培训,因此大都抱着一种应付但又无可奈何的情绪。
因此,作为培训者,首要的任务就是改变学习者的理念,在有限的面授时间内,必须要让学员明白培训的目的是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和应用水平,要让学员明明白白地知道什么是“信息技术”,什么是“教育技术”。培训过程要始终围绕提升教育技术能力展开,要让学员非常清楚地感受并认识到教育技术能力绝不等同于“物化形态的信息技术”,明确项目的定位。
2培训内容与实施
教育技术能力的养成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教育是动态的,教育技术也必然是动态的。因此,培训者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技巧对于培训的效果影响显然是巨大的,正如英国教师培训署在总结影响“新机会基金”培训效果的影响因素时所指出的:在培训者方面,“培训的质量并不取决于培训者是不是专业信息技术人员,而是其教学经验和培训技巧”[3]。
针对此次培训的形式与特点,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是可行的,同时也是必然的。根据学员的学科专长、教学风格、教学惯例,程序性与情景性的知识和工具要素构成,在面授时就建立若干学习小组并指定组长,随后就将小组搬进课程讨论区,延续随后开始的45天网络远程学习。由小组确定学习的范围和目标,运用启发式和对话式学习方法,强调思维训练,注重激活已有知识经验,灵活选择最佳技术工具,鼓励不同观点,致力于通过模拟情境解决真实问题。
2.1面对面的传达,理解什么是教育技术由于采用网络平台的远程培训,在仅一天的面授中,培训者与学员的面对面交流机会有限,培训者必须紧抓教育技术培训所要传达的新理念和新理论,调动各种资源(包括人力和物力),运用有效的策略,组织活动: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强调培训过程中的体验,通过小组活动,突出混合式学习的理念,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式学习,充分展示教育技术的魅力,而绝不是“带领学员划重点以应付考试”。
2.2充分运用班级讨论区,养成思考合理运用教育技术的习惯网络的最大优势应该是其强大的交互能力。网上学习以班级为单位,网络课程中要完成的任务有课程内容浏览、测验、作业以及班级讨论区(论坛)。学员完成网络课程浏览、测验及作业是非常简单的,但一定要让学员明确,完成讨论区的讨论任务是有相当难度的。讨论区内可根据学员的学科等进行分组,在讨论区中设立场景,要让更多的学员分享教学情景中的教学活动,参与讨论。
在班级讨论区中进行讨论,虽然是培训合格的必要条件。刚开始培训者必须要加以引导,否则讨论的内容大都是有关如何应付考试的话题,培训什么和为什么培训被淡化。培训者必须在开始就向他们提出一些需要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如“教育技术能做什么”,“你对课程整合的看法”,“你觉得技术重要还是理念重要”,“我在教学中运用媒体不合理的地方”……学员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会提出许多新的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培训者可以转向其他班级提出来,在更大的区间内交流讨论。
由于网络的特殊性,学员不像课堂中容易受到约束,因此培训者要努力督促学员参与学习与讨论,使他们养成习惯,从而初步达到教育技术培训的目。
2.3以学员带动学校,在学校发动一场教育技术革命校校通使一些学校有了计算机,但被用来应付检查。管理者思想观念落后是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总是受一定的教育思想影响或支配,观念变革是先导。校长是学校的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校长的观念更新尤其重要。就某些领导而言,由于其对教育信息化认识模糊,对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其思想观念直接影响到学校对信息化教学工作的具体部署,从而影响学校的教育信息化发展与提高。有的校长本身就是教育技术培训学员,更要借培训之机使校长改变传统的观念,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所在。即使没有校长亲自接受培训,也要趁培训之机,借学员的热情,激发周围教师的教育技术热情,从而在学校从上到下发动一场信息技术革命。
3培训评价
此次教育技术培训的评价主要有3种手段:一是教学内容及其中的测验,这是统一的一个内容体系,主要以基本知识和概念为主;二是作业,根据培训基地的统一部署,作业基本也是统一的,虽然可能完成起来有一定难度,但往往不能针对实际教学过程中具体、现实问题;第三是班级讨论区,要求学员积极参与讨论,根据讨论的情况评分。
笔者认为,这几种方式中,最能体现教育技术内涵的评价就是学员参与班级讨论区讨论。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首先,它对文档的收集和整理已经全部数字化、网络化,非常便于形成过程性档案袋,快速反馈;其次,评价的主体和客体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培训者与学员都参与评价的实施,同时学习者在实施评价时既是评价的客体也是评价的主体;第三,评价注重的是评价的过程而不是结果。
评价应定位于鼓励教师,强调体验,关注学员学习过程的表现,并且由于是网络远程教育,所以评价应尽量减少记忆性内容,从协作学习的角度考虑,对最终的教学设计、学习方案、成果展示给予客观评价,培训者要及时总结问题,作出判断,肯定成绩。
由于“教育技术能力(初级)培训”是全员培训,并且是网络远程教育,培训者的时间精力不可能顾及到每一位学员,培训者对学员的印象更多的应该来自讨论区学员的参与。要鼓励学员积极参与讨论,讨论的内容与话题可以非常直观地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确实得到提高,这就是培训评价的意义所在。
4培训后措施
教育技术培训的目的绝不是为了应付教育技术能力考核,而是课程改革的新起点。在培训过程刚结束时,培训者应协助学员克服培训后的茫然,指导学员个人并通过他们在其所在学校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技术能力提高计划”,将其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部分。
培训后的教师应该把新的理念、新的理论大胆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当中去。由于培训后还有相当长的时间才去参加教育技术能力考核,因此也为教师继续不间断学习提供了动力。培训者可按班级建立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考核QQ群,建立邮件组,相对有组织地、长期性地讨论教育技术。
5结束语
在职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要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和自身发展需要出发,紧密联系新课程教学,强调主体参与,动手动脑,使学习者获得全新的学习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轻松学会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技能和方法,并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的特有魅力。传递理念、互助行动、竞赛检验、观摩展示,通过首先接受培训的教师来带动整个学校的教育技术研究和运用氛围。
教育技术的核心是教学设计,在培训过程中要突出强调培训者和学员不断的反思。反思不仅是个人行为,还是学习的一部分,反思是个体建构与社会建构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不仅可以促进个体反思,而且与他人交互可以更新自己学习的思维和讨论方式。培训过程中的反思,由于参与反思的个体多,因而成长需要就多,也容易得到他人对自己表现与理解的反馈,容易就实际问题进行审视,从而找出问题,提高自己的教育技术能力。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正确理解“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目的、意义及内涵[J].中国电化教育,2006(11):20-21
[2]张进宝,等.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评价的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7(4):1-4
[3]袁莉,约翰•加德纳,等.英国“新机会基金”培训的分析及对我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启示(三)[J].教育信息化,2005(18):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