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形式逻辑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形式逻辑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形式逻辑教育

论文关键词:形式逻辑数理逻辑思维规律议论文推理写作人工智能

论文摘要:逻辑智能并不仅仅局限于算术,它同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如何看待和解决问题。首先,逻辑从思维的形式结构方面是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它总结了人类思维的经验教训,以保持思维的确定性为核心,用一系列规则、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思想。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必要工具;其次,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数理逻辑是计算理论的基础,它在计算机科学中尤其是在数据库和人工智能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1.引言

逻辑是用数学的方法研究关于推理、证明等问题的学科。逻辑在计算、思维、写作、推理、数学应用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运用逻辑性思维能使我们正确的看待问题,并解决问题;并且逻辑也是计算机科学发展所不可少的。本文将重点分析形式逻辑在写作中和数理逻辑在计算机中的应用。

2.逻辑推理介绍

推理具体可以分成三种:即演泽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这三种推理各有各的优势,可以运用其中的一种进行论述,也可以把二种或三种结合起来运用,看具体的文章内容而定。

演泽推理是指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出特殊的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是由特殊性(或个别性)的前提推出一般性的结论的推理。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某些属性的相同,而推知这两个事物的另一些属性也相同的一种特定的推理形式。推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议论文说理是否透彻,分析是否具体,论证是否严密,文章是否更具有逻辑性和说服力。因此,推理能力在议论文写作中至关重要。

通过审题、立意、拟题、选材、结构、表述等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也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形式逻辑思维运行的过程。所以,要提高我们的议论文写作能力,关健是要加强我们的形式逻辑思维训练。

3.形式逻辑在议论文写作方面的应用

一般人写议论文,经常思路闭塞、断裂,议论不确切,内容空泛,人云亦云,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缺乏形式逻辑思维所致。写作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思维活动。议论文写作也不例外,而且对思维的要求比其它文体更高,卫灿金先生在《谈谈议论文思维能力的培养》一文中说议论文已“脱离了具体形象的依托,是在理性概念的范围内对某一道理进行抽象的思考”指出议论文写作中主要运用抽象思维,我完全赞同他的观点。抽象思维包括两种形态:初级形态的形式逻辑思维和高级形态的辨证逻辑思维。形式逻辑思维是指运用概念,构成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一篇议论文的写作总有几个步骤,即从纷繁的材料和模糊的意念中,经过抽象概括,分门别类地梳理,再进行分析比较,使思维明确化,形成一个中心论点;接着对中心论点和材料加以分解,形成层次;最后,在形成中心与分解的过程中选择材料,编排顺序。因此,议论文不同于其它文体,有其自身的特点: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概括性、抽象性、一般性的论述,从具体事实中引出普遍结论。这过程中必然要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所以抽象思维的初级形态形式逻辑思维与议论文写作关系更加密切。事实上,议论文写作过程就是一个逻辑思维运行的过程,形逻辑思维贯穿着议论文写作过程的始终。下面,将从议论文写作的审题、立意、拟题、选材、结构、表述等环节具体谈谈逻辑思维在议论文写作中的作用。

3.1.审题思维——概念的形成过程

概念就是事物(对象)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度概括地反映对象的特征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要求人脑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逐渐产生认识过程的突变。

在议论文写作中,题目即是概念。具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命题作文;二是材料作文。

在命题作文中,概念已明确给出,要求考查我们对概念的理解能力。我们对概念的理解水平总是与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相联系的。因此,要使我们对概念理解得深刻、丰富、系统,必然要培育逻辑思维中的抽象、概括、比较等能力,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能力。

在材料作文中,首先我们要充分理解材料,透过材料的表象抓其实质,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具体走向思维抽象,从而形成一个总领性的概念,是一个提炼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的主体思维即是形式逻辑思维,其中必须要采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方法。

3.2.立意与拟题思维——运用逻辑思维判断的过程

判断是对事物或对象有所断形式,或者对事物所做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基础上,脑子中形成概念,而要对事物进行肯定或否定,就要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议论文要求运用正确的观点,按照正确的思维过程,准确无误地进行分析说理,推理论证,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判断,否则立意错误、拟题不当就是离题,全盘皆输。

3.3.选材思维——推理之前的酝酿过程

题目和中心出来之后,接下来就要为论证收集材料,也就是运用概念构成判断之后进入了推理的酝酿阶段。形式逻辑思维在这个阶段同样占据着重要作用。

“材料是表现观点的支柱”。材料选好了,写出来的文章才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否则,就像冬天的枯树,空空洞洞的,引不起读者的兴趣,达不到教育人、感染人、启迪人的目的。所以,必须高度重视推理的这个酝酿过程。

首先,议论文的选材必须紧紧围绕中心、主旨,分清主要材料和次要材料。其次,要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形式逻辑思维,通过加工、提炼、筛选等方法,力求使所选材料具有准确性、真实性、典型性、时代性、新颖性。

3.4.结构思维——推理的构筑过程

材料准备充足,接下来就是如何组织和安排这些材料,也就是安排文章的结构。结构是推理过程的骨架,是作者思路的反映,也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与构造。议论文结构主要包括层次、段落的安排,观念、材料的联系,起笔、收束的确定,叙议、详略的处理。这一切都十分强调逻辑性,要求结构合理、完整、严谨。

议论文需要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依靠立论点,摆论据并通过论证而结构篇章的,其中必然要运用逻辑推理。逻辑中的推理即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推出另一个判断,它所根据的判断叫“前提”,它所推出的判断叫“结论”。在议论文写作中,结构需要由一系列的判断层层堆砌而成,由一个或几个判断构成的前提推出结论,再以这些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如此层层推进,便构筑了文章的骨架。构筑结构主要是运用演泽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

3.5表述思维——推理的具体运行过程

材料和结构都处理好了,接下来就进入关键的阶段——把脑子里酝酿的东西用书面语言表述出来。在写作过程中,运用语言进行表述必须遵循一定的思维规律,这在议论文写作中尤其突出。议论文的表述其实就是形式逻辑思维中推理的具体运用过程。议论文写得是否严密,语言是否准确,行文是否流畅,就是推理是否成功的表现,与一个人的形式逻辑思维有密切的联系。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如果推理缜密,文章则逻辑性强;推理混乱,则不知所云;思路清晰,文章则层次分明;思路不畅,文章则滞涩生硬。因此,要求表达言之有序,实际上是要求对我们形式逻辑思维能力的培育。学生的表达能做到井井有条,序列清晰,说明我们的形式逻辑思维达到一定的水平。

4.数理逻辑在计算机领域的应用和发展

数理逻辑和计算机科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无论是数字电子计算机雏形的图灵机,还是数字电路的布尔代数,以及作为程序设计工具的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学、关系数据库、知识库、编译方法、人工智能等领域均离不开数理逻辑。同时,由于两者的相互渗透推动了数理逻辑的发展。因此学好数理逻辑对于计算机科学理论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数理逻辑的研究内容概括的讲是两个演算加上四论,两个演算为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四论为递归论、证明论、模型论、公理集合论。其中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是四论的共同基础。命题演算的一个具体模型就是逻辑代数。逻辑代数也叫做开关代数,它的基本运算是逻辑加、逻辑乘和逻辑非,也就是命题演算中的“或”、“与”、“非”,运算对象只有两个数0和1,相当于命题演算中的“真”和“假”。

利用电子元件组成相当于逻辑加、逻辑乘和逻辑非的门电路(就是逻辑元件)。还能把简单的逻辑元件组成各种逻辑网络,这样任何复杂的逻辑关系都可以有逻辑元件经过适当的组合来实现,从而使电子元件具有逻辑判断的功能。因此,在自动控制或智能控制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5.总结

在议论文写作中通过审题、立意、拟题、选材、结构、表述、等运用概念和判断进行推理的过程,也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形式逻辑思维运行的过程。所以,要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关健是要加强形式逻辑思维训练,必须把形式逻辑思维训练放到日常生活中。具体要做到:把形式逻辑思维理论贯穿到实际训练中。逻辑学的知识比较艰深,而且也比较枯燥,对我们来说有些不易接受,所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在实际训练中锻炼逻辑思维;逐步把形象思维过渡到形式逻辑思维,逐渐掌握形式逻辑思维规律,从而提高形式逻辑思维能力。

在计算机领域数理逻辑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自动控制或智能控制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推动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同时,由于两者的相互渗透,计算机也推动了数理逻辑的发展。因此学好数理逻辑对于计算机科学理论的研究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德龙,谢志礼.写作思维训练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出版,1998.13.

[2]卫灿金.语文思维培育学[M].北京:语文出版社出版,1999.196.

[3]阳和坤,王志荣.思维能力与议论文写作[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1999,37.

[4]朱保平《数理逻辑及其应用》[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10

[5]郑丽敏《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原理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4,12

[6]徐洁磐,朱怀宏,宋方敏《离散数学及其在计算机中的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