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当代教育人本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人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普遍受到尊重,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是社会发展和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通过古今教育管理的对比突出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在当今教育管理重要作用、如何实施及其对人的培养和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对今天的教育管理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教育管理;价值选择;以人为本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96年在题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强调指出,要把人作为发展中心,“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使每个人都能发展、发挥和加强自己的创造潜力,也应有助于挖掘出隐藏在我们每个人身上的财富。”强调人本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这也是现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内容。而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不仅要体现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方法之中,更要体现在学校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上,体现在学校建设的整体氛围和校园文化里。
一、以人为本思想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就是要从人的本位出发,一切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要体现人性、要考虑人情、要尊重人权,不能超越人的发展阶段,不能忽视人的需要。”正如台湾著名管理学家陈怡安所概括出的人本管理核心精神那样:点亮人性的关辉,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以人为本首先是对“神本”与“君本”的超越与扬弃,是对君权、神权思想的彻底否定与对人的基本权利的普遍尊重;是对自由、平等、法治等理想社会的价值诉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本目标。尽管目前我们仍然无法绝对有效地使全社会共享社会所赋予的人类权益,但强调以人为本则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它也是对社会普遍的每一个体的关怀和尊重。整个社会成员中的弱势群体、少数人的利益以及个性化的要求都会受到充分的关注。因此,以人为本是在不损害群体利益的前提下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
二、以人为本教育管理理念选择的历史必然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物质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化”现象也日益严重,人变成了经济动物,为物欲所羁绊,其结果必然导致人的价值的衰退和生存意义的部分丧失,这也会限制、阻碍甚至破坏人际关系的正常交往、沟通和理解。人的主体价值被忽视,人际的亲情、友好互助的平等合作精神被漠化,人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和个性充分发展也受到制约。“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将更加关注人的自由、人的情感、存在和价值,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再次成为时代的呼唤。”作为人的培养的主体,教育承担起人本教育与管理的理念,光大人的自由、创造与价值已义不容辞。
首先,当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更加注重人才的素质与特色,追求人的个性与创造力。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信息技术层出不穷,人类生活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工作效率将成倍地提高。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高新技术都是由人创造、使用并为人服务的,反过来对人的知识、智慧、管理才能和创造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代和未来的科技战实质上是人才战,知识和人才特别是高、精、尖技术人才将大幅度升值,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人的创造性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随着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人的地位、价值也必然不断提高,适应这一发展趋势对人的管理也将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以便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性得以充分展现。
其次,学校的发展也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学校的发展是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整合共同起作用的结晶,而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力资源。学校的管理是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的,即一切为了“育”好人。一所成功的学校,不仅要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而且需要发挥他们的集体协作精神,充分发挥其潜力。法国管理学家罗贝尔·萨蒙在他著作中引用了亨利·明兹伯格的一段话:“管理已经成为一项主要基于分析性方法的技术任务,而制定公司战略则首先是一项综合性任务。在我看来,我首先相信知识的获取和对人的开发;相信直觉的力量,相信一种根据经验的和渐进的方法(类似于我们在学习中可能偶尔采用者);相信新生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一句话,我相信人。”萨蒙分析了这段话,他说:“无论在管理中或生产中,翻来覆去老一套的常规工作,正不断地失去其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是全体公司职工的创造性潜力处于最佳状态。”正如所言,学校的发展需要在学校领导带领下全体教师同心协力去完成学校的发展目标,挖掘其内在潜力,才能真正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学校的发展就是学校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
学校人力资源开发首先体现为学校人力资源的可预测性和管理性。学校可根据自己的实际对本校的教师队伍、领导队伍的年龄结构、职务结构、学历构成等进行分析,合理优化配置学校人力资源。学校在分析自身当前的发展现状及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对学校发展的影响及对未来自身发展的趋势的基础上决定对人才数量的动态性增减。教师岗位的设置及班级教师的配备既要能突出学校特色,又要人尽其才、发挥教师的特长以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教师也通过各种职业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调整自己。学校可以通过人性化的制度管理、绩效评定、情感管理等途径进行对人力资源管理。
三、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的实现
教育管理不仅要强调“人是管理活动的主体,是管理的核心和动力”,发挥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精神、突出人在管理中的中心地位,更要实现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完成被管理者自我成长和自我教育的管理目标。这是学校教育管理“既教又管”这一特征的直接显现。而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机关事业管理或以增加生产效益为目标的企业管理,尽管都把对人的关注作为管理的核心问题,但管理中的人仍然只是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作为“经济人”而进行管理。与此不同是,学校教育中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是把管理的目标定位在育人上。因此教育管理的理念应该是充分人性化的,应依托于以人为本这个根本出发点。
传统的学校管理基本上是按照垂直管理的模式,由校长行使家长式的管理权威。而现代意义的学校管理,则大多数是按照行政职能和科层管理模式,由上一级根据权限向下一级实施控制和管理。管理便是控制,管理者便是控制者。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观念中,管理者必须首先是教育者,而教育者也是管理者。因此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必须体现出以学生为本、以教育为本和以服务为本这三个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的管理层面。只有以学生为本才能把教育管理的重心落实到一切有利于学生成长、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目标上来。教育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不是以牺牲学生的自由意志和自然天性为代价的,而是以学生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的实现为基础。教育管理的形式不能过度追求整齐划一的管理标识而忽视学生的个性与多样化的需要。高度企业化或军事化的管理模式,只能适合某一阶段教育中的管理手段,而不能也不该成为学校管理的基本模式。以学生为本就是要求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养成独立的个性和优良的品质。因此学校管理中的人本意识就是要突出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资源的分配和教学手段的选择中的学生意识。
因此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中,管理就是服务,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思想的自然延伸,树立以“服务为本”的管理理念,真正把学生的需要作为管理的目标,改变传统管理中威胁、监督、命令、禁止、惩罚等暴力式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和被管理者之间命令与服从、支配与被支配的主从关系,以避免像传统管理中那样管理者把从管理体制中获得的管理权限直接转化为管理者的权力。在学校管理中,打破传统师道尊严对管理的影响,管理者应善于倾听的被管理者的心声,树立耐心和设身处地的为人服务的人本理念。“俯首甘为孺子牛”般的工作姿态和精神意识,既不是源于亲缘的责任,也不是境界的超拔,而应成为当代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教育因为受教育者而存在,管理同样因为人的全面发展而获得意义。
参考文献:
①张今声,论人本管理[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1)
②陈颢,非理性管理:现代学校管理的新趋向[J],教学与管理,2001(2)
③(法)罗贝尔·萨蒙,未来的管理——走向以人为本[M],王铁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④康翠萍,教育管理的归属与定位之我见[J],上海教育科研,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