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课改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课改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课改教育

摘要:扎实推进农村课改写作论文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但在农村学校新课改实践中却凸现出一些不容忽视的影响其进一步推进的问题,透视这些必须妥善解决的问题,并对问题解决提出对策思考。

关键词:农村新课改;问题;对策

没有广大农村课改的成功就没有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这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况且,我国70%以上的学生在农村,扎实推进农村课改也是确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是,农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在新课改中面临的困难与问题也渐渐显现出来,如若得不到妥善解决,势必严重影响农村课改的进一步发展。

一、农村课改现存的问题

1.教育观念守旧

农村发展的滞后必然导致人们观念滞后,如根深蒂固的“以升学率论英雄”的观念、“望子成龙”的思想等,保守落后的教育观念与新课改倡导的新理念发生碰撞。目前,农村教育主管部门、教科研机构中的部分领导对课改认识未真正到位,对一些重大或深层次问题重视不够。作为推行新课改的主体,农村学校领导及其教师已经习惯了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新课改产生抵触和畏难情绪,缺乏实施新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仍然穿新鞋走老路。农村家长落后守旧的思想成了新课改的阻力,他们供孩子上学的主要目的无非就是让孩子通过上学跳出“农门”,因而他们仅仅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其他都无兴趣。

2.课改经费不足

必要的经费投入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但因政府对农村教育的关注不够,导致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以致农村学校无力添置课改所必需的教学设备、设施、资料信息等,教师的外出学习考察和培训更是无从谈起。

3.师资素能低微

(1)师资结构失衡。年龄结构失衡即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老教师偏多,中青年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少,青黄不接;学科结构失衡即教师中能胜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师资少,尤其是外语、计算机和体、音、美师资奇缺;学历结构失衡即教师学历普遍较低,特别是民转公教师极少接受过正规师范教育;知识结构失衡即大多数农村教师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的系统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欠缺,其知识仅限于本学科或书本知识。

(2)教师专业素能参差不齐,不合格教师多。目前农村教师中还存在相当一部分非师范类毕业生或临时代课教师,不少教师是民转公,基础差,底子薄,学习进修又不够,以致知识严重老化,缺少同化新课程的必要“知识链”,尤其是开发校本课程的能力差,从而给推进农村课改带来困难。

(3)教师负担重,压力大。农村教师大多为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常常是肩挑教学、家务、农活三副重担,而且还要应付一些毫无意义的重复性的形式化的检查评比,他们都在超负荷运转,以致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究和实践新课程。

(4)培训不到位,成效低。许多农村教师受经费等因素影响,接受高层次培训的机会和比例少且长期处于封闭半封闭状态,无法接受新信息,校本培训往往是杯水车薪。即使有幸参加培训,也因现在教师培训课程的随意性大、针对性不强且脱离实践而使一些新课改专家的讲座很难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

(5)教研活动开展难。新课改要求建立新型“校本教研”制度和运行模式,但目前农村县级教科研机构人员不足,教研员年龄普遍偏大,对课改科研工作缺乏认识和实施经验,且习惯于传统的听课、检查、评优等,难以有效指导基层学校课改。正是由于缺乏科学家经常有效的指导以及对教师专业引领不到位,不少学校新课改教研氛围不浓,校内教研组织机构和教研活动大都流于形式。

4.课改环境缺欠

(1)办学条件差。大部分农村学校不仅校舍少而破旧,而且与新课程相配套的课程标准、教学用书、挂图、音像资料和教学软件等也极其缺乏,尤其是多媒体设施等更是奇缺,办学条件的简陋及落后,给农村基础教育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带来很大困难。

(2)人文环境恶劣。农村地域宽广,学校相对分散且规模参差不一,再加之交通条件差,信息闭塞,校际间交流少,又缺乏上级业务部门的经常有效指导,对课改实施引领力度小,制约了农村学校新课改的顺利进行;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导致乡镇中心校学生爆满,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往返路程平均达7公里以上,这些无疑增加了课改难度;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及教学形式多样化,但许多学校班额大、人数多,难以有效组织教学而严重影响新课改落实;因相当一部分家长成为城市“打工族”,致使“留守学生”缺少父母必要的关爱和教育指导,最终导致新课程倡导的学校、社区、家庭教育互动整合的设想难以实现;农村教师相对于城市教师接受新课改培训的内容和水平存在差距,农村学生的基本素养与城市学生也相差甚远,从而影响新课改的成效;农村人文环境与新课标要求存在距离,新课标强调学生在主体地位及其实践活动,城市学生有机会参加社区各种有益活动而农村学生离校后则“不知所措”,无形中削弱了学校的教育力量。

(3)课程资源匮乏。各实验区选用的教材不尽相同,各出版部门与教材配套的教学资源的供应不足,教师对当地教学资源的无法开发利用,再加上校外课程资源不足,增加了教师挖掘开发课程资源的难度,致使课程资源匮乏而难以满足课改需求。而且,由于上级教育行政、科研部门对校本课程的开发缺乏科学规范的规划指导,农村学校普遍重视国家课程,对校本课程了解、认识、研究不够,以致校本课程难以开发甚至于不开发,从而阻滞了农村学校课改的推进。另外,新课程编写的起点、教学要求、内容选择等都是以城市现实生活为背景并按城市学生设计的,课改教材起点高、城市化,不适应农村学校实际,农村师生较为生疏,如新课改数学教材中有互联网、证券知识等内容,而农村教师从未接触过,农村学生也不熟悉,很难理解。

(4)社会支持氛围淡化。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的新课改需要全社会的理解、支持与合作,农村学校及其教师尽管也多形式、多渠道地向社会及家长进行了寻求支持的宣传,但都因政府的宣传不力而致社会、家庭对新课改关注不够,没有形成积极主动为新课改提供咨询和资源支持的社会氛围,学校课改只能是单边行动。

5.评价体系滞后

目前,农村学校功利主义严重,应试色彩浓厚,评价方式方法滞后。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还是单一化的学习成绩评价,依然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为唯一指标,特别是高考和中考成绩。评价方法仅仅集中于纸笔测试,致使教师的一切教学方式与手段都围绕着考试和分数展开,失去了原有的改革热情和创意等。而且,评价形式一刀切,用同一标准来衡量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一定程度上损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正是由于各级教育行政、教科研机构目前对评价体系研究还不到位,只有笼统、模糊的理论框架,没有科学、可操作的具体规定,使农村学校面对新课改还难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而影响了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

二、推进农村课改的思考

1.争取政府经费投入,改善农村课改条件

国家可以设立农村课改专项经费,也可从转移支付用于义务教育的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课改;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大保障经费投入,所需各项经费应及时、足额划拨到位,以大力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为新课改实施提供良好的物质保证。

2.加大“智力扶持”力度,提升农村师资水平

要有计划地每年适当招收一些品学兼优的师范类毕业生补充进农村教师队伍,使其新陈代谢富有生机活力;应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促其树立课改新理念,并要切实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压力;教育部门应多组织优秀教师下乡开展教研活动,传经送宝;建立并完善城市学校、高等院校和优质资源学校对口支持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和社会各界帮扶贫困地区学校的联谊制度,切实加强面向农村学校的助研、助训工作;要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多渠道、多形式搞好教师培训,可积极推进校本研训制度,通过“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动,教师个人的实践反思”来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及实践新课程的能力;在加强教师培训的同时,还要加大农村学校校长培训的力度以及学生家长的培训工作;社会各界可慷慨解囊赠送农村教师一些理论书籍,农村教师自己也要主动创造条件广泛阅读专家们的著作,用理论为课改导航。

3.突出农村特色,因地制宜开发课程资源

不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修订和完善,可以将教材分为城市版和农村版以切合农村实际。众所周知,农村特有的自然优势为新课改提供了丰富的更加适应新课程的资源,要广泛发动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根据本地区自然环境、民族文化、经济发展状况等积极参与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建设,尤其是农村教师要着眼“农”字并结合当地“三农”需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开发校本课程资源。

4.加强课改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发挥各宣传阵地的作用,加大课改宣传力度,广泛争取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支持与配合,为课改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政府和教科研部门都要面向农村到基层学校定点,教研员要与课改同行,与一线老师互动,以课题研究为切入点,用发展的眼光、改革的思路、创新的方法,因地制宜地指导新课改,把农村课改不断引向深入。同时,教育内部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工作,深入挖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为课改创造条件以保证新课改顺利推进。开办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紧密结合的教育网络,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5.构建科学评价体系,正确引导农村新课改

评价是对课改成效的最终检验,也是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新的课程标准呼唤新的评价标准。为此,有关部门明确评价指标,紧贴农村师生实际,建立新的适应农村教育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评价体系,真正发挥评价对农村新课改顺利实施的导向作用。评价学校时,要淡化升学率,强化合格率,突出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功力;评价教师时,要注重考评教师实践新课程、服务“三农”的理念及能力;考评学生时,不但要测评学生学业成绩,更要考评学生的劳动态度与实践技能。

参考文献:

[1]杨永厚.农村课改面临十大难题[N].教师报,2003-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