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劳技课创新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劳技课创新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劳技课创新教育

1.寻求思维过程的双向沟通

无论知识还是技能,教学时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教师授课时既要讲知识的结论和技能的要求,也要讲知识的产生过程和技能的练习方法,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行其然,更要明白所以然。恰当、充分地运用启发式,多提“为什么这样做、还有什么方法”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取基础的、有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主动学习,虽然各人有各人的区别、特点、诀窍,但也定然是有规律的,教师要善于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有了思维过程的双向公开,形成心灵的沟通,其效果一定是我们所期盼的。

2.开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俗话说:心灵则手巧,手巧心更灵。近代科学的研究也无可辩驳地证明,手和脑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就是说,我们让学生学习某项劳动技能,并不是一定要他将来从事这项职业,而是通过知识技能的迁移、艰苦的锻炼,促其全面发展,使其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劳技课、劳动课的内容是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这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表述。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也有明确的规定:“讲授知识和劳动实践的时间安排,原则上是1:2”。这就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都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而必须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恰当的指导。学生也不再是死记硬背,而要在劳动实践中操作、体验、探索……。总之,实践非常重要,学校应舍得投入,为学生创造、开辟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

3.营造充满探索气氛的教学环境

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充满探索气氛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必备条件。这个任务当然地落在教师的肩上。要搞得好一要靠教师的意识,二要靠教师的素质。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创新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因此,树立全新的教育目标,形成轻松、活泼的校风班风和人际关系,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气候”和“土壤”。这些工作主要是靠教师来完成的。

因为创新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具体目标的制订应该切合实际扎扎实实,决不可以贪快、求高,超越学生实际、违背教育规律。如果能够结合劳动、劳技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出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内容和方法,那将是非常重大的成果。

下面是一些领导、专家关于创新教育的提法,供教师参考: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给他们一个构思的机会,要给他们创造的时间,要给他们异想天开的条件。反之,今天留作业明天交,不交还得惩罚,学生就会变成一个被动的人,很难变成主动的人去主动地创造。

在劳动课劳技课上,在他们动手操作的实践中,一定会产生创造的冲动。

孩子的创造冲动要保护、培养,此之前更应启发、激励。

另外,“好奇心和活跃的想象力是科学家的重要财富”;“需要是发明创造的动力”;

“具备创新素质的人将对所做的工作充满热情、活力”。

我们的思维方式多年来存在问题,往往是趋同的—一件事说好一片,说不好也是一片,这还有什么创新!要敢于谈自己的看法,敢于思维别人不去思维的东西。

创新教育的教学也是需要内容的——如自行车气嘴这类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的内容,但重要的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中要避免模式化的东西。

其实劳技教育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技课上好了,创新能力便可提高。

把现有的青少年的发明创造成果和发明创造的基本方法,通过劳技课传授给学生,当然得有其他学科的知识作基础,绝对是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