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意识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意识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意识教育

一、立足教学资源,创设提问环境

大学校园具有丰富的教学、图书、媒体等开放性资源。问题意识的培养,与这些资源的结合点是多方面的。第一,创设大量的问题情景。高校教师如果能够精心设计课堂,让学生在积极地思考中度过45分钟,那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知识获取的主动性,加深思维的卷入程度,提高知识保持的持久性。第二,加大课堂提问的自由度。打破传统一言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生动起来,允许学生随时、大胆地提出质疑,而这一点需要许多高校教师去突破的。第三,建立开放性研究性课题。教师根据实验室的条件,建立课题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其在与科研课题的“对视”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第四,注意保护大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认知同化的过程,只有当外部威胁降到最低限度时,才比较容易觉察和同化学习内容。因此,要提升问题意识,高校教师必须从心理上解决学生对提问本身的焦虑和惶恐。

二、立足学生发展,促进教育观念转变

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变时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基本成熟,“学习”已经是一个完全能够自主的行为。然而,目前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仍然表现出一定的依赖性和被动性。具体反映在:第一,学习缺乏主动思考,思维卷入程度相对较低。第二,缺乏个人见解,以模仿学习多见。这种现象背后的表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刨根究底,关键在于问题意识的匮乏。因为问题是思考的源头和动力,有了问题,思考了问题,才不至于盲从因袭,循规蹈矩。只有在对问题的深入探究中,思想才会放射出智慧的火花,观点才会百花齐放,思维的依赖性和被动性才可能被彻底根除。笔者认为大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抱着“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的心态,本着切实为学生负责的态度,尝试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为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开辟一个广阔的舞台。

三、立足能力开发,培养问题意识习惯

问题意识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变量,它的培养并非短平快,也非立竿见影,而是需要根据大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按照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循序渐进,经过长期训练和反复实践,最终纳入个体的认知和能力体系。因此,在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有一个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将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贯穿在一学期、一学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教学内容之内,让学生的问题意识经历一个“萌发—形成—稳固”心理全程。对于大学生而言,一旦问题意识转变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将渗透在认知过程的方方面面,反映在个体日常学习的点点滴滴,表现出“善于思考”的思维模式和“勤学好问”行为习惯。

四、立足情感投入,增强行为倾向

情感对认知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大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中,不能忽视情感的积极作用。大学生身心发展相对比较成熟,一般具有较好的心理调适能力,因此采用“强化”的方式,保持情感的稳定和高涨,往往被高校教师所忽视。现代大学生多生于90年代,独生子女的特殊成长历程,加强了他们对于“强化”的依赖性。因此,建议高校教师在进行大学生问题意识培养时,当学生表现出“好问”的行为倾向时,教师应该给于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从而使其从心理上对自己“提问”行为产生肯定、满足和信任的感觉,从而能够、愿意、也乐意在相应的场合中表现这种行为。而这一点,对于问题意识的稳定形成是相当重要的。

五、立足素质教育,进行全程培养

问题意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学阶段由于中考及高考的缘故,问题意识作为一个不在考试范围内的“无关因素”,往往被无情地忽略掉了。许多研究表明,中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处于相对比较低迷的阶段,大学生的问题意识水平也不容乐观。大学阶段基本不存在“应试”问题,学生的心理也真正意义上从考试的桎梏中脱离出来。因此,大学阶段应该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比较理想的时期。我们可以把四年的学习生涯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设定相应的培养目标。第一阶段,定位于问题意识的激发。教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问问题”的行为习惯,加强学生提问的自由度。第二阶段,问题意识的形成阶段。创设各种问题情境,设置各种训练策略,加强情感的调节作用,促进问题意识的形成。第三阶段,问题意识的稳定阶段。教师应坚持不懈,想方设法保持学生的“即得成果”,帮助学生最终形成“好问”的良好行为习惯。

总而言之,作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我们应担负起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使命,要充分利用校内各种资源,以能力培养为原点,加强问题意识的激发、形成和稳定,以情感发展为契机的翅膀,促进问题意识培养梦想的飞翔。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摘要:大学阶段培养问题意识是完善素质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文中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大学生问题意识形成的方法,尝试建立大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体系。

关键词:大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