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创新变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第一,教育活动本义的某种缺失。
主要表现在:重社会需求轻人的发展、重政治取向轻如何做人、重专业教学轻文化养成和重规范轻创新,尤其是近一个时期以来,在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存在着重外延发展轻充实内涵的倾向,校风、教风、学风和教育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第二,大学办学目标的功利化趋向。主要表现在:重科学轻人文、重物质轻精神、重功利轻理性和重科研轻教学,有的大学甚至盲目地跟着市场走,出现了教育、学术腐败现象,这就从根本上背离了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
第三,官僚化气息对大学侵袭严重。主要表现在:政府权力仍然过于集中,缺乏科学的教育评估和大学评价制度;大学社会地位与行政级别直接挂钩,大学内部的运行机制几乎完全行政化;大学组织固有的文化个性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大学教授的学术权力得不到必要的保障;没有形成“开放、多元、竞争、有序”的大学格局,大学缺乏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活力。
第四,盲目攀比,缺乏个性。
主要表现在:我国大学数量众多,共性多,个性少,不少大学盲目攀比,没有科学、准确的使命定位,难以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
上述情况充分表明,近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处在深刻变革之中。当前,我国正处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关键时期,迫切要求改变当前在我国出现的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进行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变革和大学创新,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最终实现“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伟大目标。
我国大学需要实现新的文化觉醒
我们认为,当前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在我国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既有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的时代背景,最主要的根源还在于我国大学缺乏应有的高度文化自觉。
众所周知,所有传统社会的意识形态都把“人的贪欲”视作洪水猛兽,把它视作一种破坏性力量,我国儒家力主“存天理,灭人欲”,古希腊柏拉图也认为“有理性”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但是,19世纪中叶以后,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逐渐进入以经济全球化为基本特征的崭新时代,人们逐渐把“人的贪欲”视作创造的源泉和进步的动力,强调现代科学技术在为人类社会创造物质财富中的巨大作用,结果导致人们不同程度地信仰物质主义和科学主义,有些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之为“人的贪欲的理性化释放”,更多的有识之士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其实质是一种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基本内涵的信仰危机。这种观念正在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的高等教育和大学,其突出表现是以人文关怀和独立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科学理性精神正在随着外部世界各种力量的介入而日趋淡化,大学组织正在由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向技术人才和科技成果的生产基地蜕变。由此可见,当前在我国出现的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不是孤立的,它是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在我国的深刻反映。还要看到,由于我国曾经经历过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我国社会在整体上正式对封建文化进行批判的运动是著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然而,相对于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我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不仅在时间上滞后,而且经历了多次反复和曲折,时而“效法西方,全盘西化”,时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致使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发展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陈平原教授在《中国大学十讲》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承认中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本世纪实行的大学制度,却是道地的舶来品”。“成功地移植了西洋的教育制度,却谈不上很好地承继中国人古老的‘大学之道’”。新中国建立以后,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又曾经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里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思想,近年来又受到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强烈冲击,这些状况对我国高等教育和大学的影响深刻而复杂,有的学者甚至尖锐地指出“我国大学至今仍然迷失在政治权力和经济森林之中”。这是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之所以在我国表现得较为突出的深刻的国内根源。当前大学文化和精神缺失现象在我国出现有着极其复杂的国际、国内的时代背景,最主要的根源还是由于当前我国大学缺乏应有的高度文化自觉,没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理智地应对外部世界的种种挑战,自觉地坚守大学应有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在当代,一所缺乏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的大学是一所缺乏灵魂的大学,必然难以抵御当前出现的以“崇尚物质,忽视人文”为基本内涵的全球性文化生态危机以及其他外部世界种种挑战的深刻影响,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的重大历史使命。当今时代强烈呼唤我国大学实现新的文化觉醒,对大学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进行再认识。
论文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变革和大学创新
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
两千多年来,特别是自中世纪产生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以来,“育人是大学之本”和“科学是大学之根”是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和核心价值。
“育人是大学之本”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大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把“育人”作为自己应当承担的永恒的根本任务,古典大学和一般大学是这样,现代大学和研究型大学也是这样,从而确立了大学是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和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的历史地位;第二,教育从一开始就不仅是“授业”,而是“优先关注人的发展”,首先是“传道”、“解惑”,还要“由科学而达至修养”,以造就君子、哲人为目标,关键是通过文化养成促使受教育者实现从有“外在知识”的人向有“文化修养”的人的深刻转变。
“科学是大学之根”是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也主要有两层意思:第一,“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努力就会有大学”,在一定意义上说,大学是为科学而存在的,从而确立了大学是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的历史地位;第二,高深学问及其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这就是说,大学是以科学作为其存在的前提的。因此,大学应当是一个“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和“按照自身规律发展的独立的有机体”。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认为,作为大学赖以存在的精神支柱,蕴涵在“育人是大学之本”和“科学是大学之根”之中的“文化是大学之魂”主要有以下两层意思:一是大学应当始终坚守人类文明的精神家园、人才养成的重要基地、最富有创造力的学术殿堂和人类社会的知识权威的独特使命和崇高地位;二是大学应当始终坚守以“优先关注人的发展”为核心的人文关怀和以“为真理而献身”为核心的独立精神。由此可见,大学文化的核心是求真育人,通过“为真理而献身”和“优先关注人的发展”,承担起时代赋予大学“以天下为己任”的神圣使命。这就是大学应当坚守的文化品位和崇高理想,也是“文化是大学之魂”的精髓所在。
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
进入新世纪以来,“从‘先进文化’到‘科学发展’”,我国教育战线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以人为本自主创新和谐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与普遍意义上的“大学之魂”的有机结合,进行第三次重大的思想解放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变革和大学创新,力争在不久的将来最终实现“以中西文化为基础创建中华民族新教育”的崇高理想。
1.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育人是大学之本”是大学存在的第一要义,“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根本问题。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科学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我们认为,在建国初期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提出的“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是把握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遵循教育工作的普遍规律,做出的正确的文化选择,“有社会主义觉悟”是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根本方向,“有文化”(包括高尚的品德、丰富的学识、精湛的智能和健全的心理)是我国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劳动者”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本质要求,关键是要强化高等本科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以“一切皆以修身为本”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探索建立、健全中国特色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创新教育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大力加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教风、学风建设,努力提高育人质量。2.以多样化的办学模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
“科学是大学之根”是大学存在的核心价值,文化创新是大学存在的本质要求,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目标。为了迎接这个挑战,21世纪我国的大学将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众多大学(包括众多一般本科院校和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当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到社会中去,尽快把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给予经济、社会发展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注重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实际需要的、高素质的、应用型的、有“文化修养”的专门人才,直接为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为人民谋福祉做贡献,少数高水平和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崇高使命是主要面向未来,着重开展原创性研究和基础应用研究,以探究真理和发展知识为己任,重点培养一定数量的杰出科学家和一批文化、科技创新领军人物,为解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问题提供科学依据,并以其特有的思想、文化和批判精神不仅服务于社会还要引领社会前进,努力把我国大学建设成为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基地。
3.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组织固有的文化个性
高深学问及其学科(专业)是大学存在的组织基础,坚持把以学术权力为基础的文化机制作为大学运行的主导机制是大学组织固有的文化个性。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进一步解放主要凝聚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的大学核心竞争力,根本出路是进行制度创新,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下大学组织固有的文化个性,变“权力型政府”为“服务型政府”,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对大学的领导,进一步探索建立以“教授治学育人,校长治理学校”为基本内涵的现代大学制度和“开放、多元、竞争、有序”的大学格局,提倡由教育家办学,促使我国新一代教育家的迅速崛起。
4.构筑高品位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生态环境
大学文化的核心是求真育人,应当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观与普遍意义上的“大学之魂”的有机结合,坚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为大学顺利完成治学育人任务构筑一种高品位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确立一种能够凝聚人、教化人、鼓舞人、引领人的生命信念和人文关怀是构筑这种高品位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的灵魂;全面提高以优秀学生、知名教授、管理精英和杰出校长为主要代表的大学人的整体素质是构筑这种高品位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的根本;建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术繁荣发展的享有充分自由的教学、学术氛围是构筑这种高品位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的重点;营造一个自然美与人文美、科学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制度文明协调发展的绿色校园、人文校园、科技校园和和谐校园是构筑这种高品位的大学和谐校园文化生态环境的基础。
当前正在进行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教育变革和大学创新是近代以来我国正在进行的第三次高等教育的划时代变革,关键是要把近代以来我国教育战线的思想解放进一步引向深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中西文化为基础,继承和创新我国古老的“大学之道”,不断实现新的超越。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继续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
内容摘要:我国大学数量众多,共性多,个性少,不少大学盲目攀比,没有科学、准确的使命定位,难以形成各自的办学特色。关键词:大学大学评价大学之道教育变革大学文化教育评估建设创新型学术权力儒学教育现代大学制度
我国先秦时期的哲学著作《大学》是第一本系统地论述以“明德济世,修齐治平”为核心的孔子儒学教育理想的代表作,“明德”要求受教育者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贤人,“继世”要求受教育者成为君子、贤人之后以天下为己任,齐家,治国,平天下,关键在于“修身”,要求“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就是我国古老的“大学之道”的深刻内涵。以“明德继世,修齐治平”为核心的我国古老的“大学之道”是孔子儒学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在我国长期封建社会里一直居于统治地位,培养了大批志士仁人,谱写了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伟大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