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外合作办学教育

1中外合作办学的前景

1.1全球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必将持续发展

从国际大环境看,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就我国高等教育而言,如何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如何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摆在我国高等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随着跨国公司向发展中国家的不断扩张,我们认识到只有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才能参与竞争,才有共赢的可能。而中外合作办学作为一种直接接触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育资源的交流形式,是我们培养国际型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由于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坚持培养国际型人才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一项长期的任务。中外合作办学可使中国在向各国同行学习的同时,跟上国际潮流,也可使世界各国更多地了解中国。即使是发达国家,也很注重学习外国的长处。因此,中外合作办学当是我国融入全球化大潮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我国高等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1.2中外合作办学将作为“人才流动全球化、人才标准国际化”的直通车走上高速公路

我国成功地加入了WTO,意味着我国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全面参与国际竞争。在WTO规则和国际惯例约束下,产品在国内外市场销售,人才在国内外流动,我国各行业面临优胜劣汰的严峻挑战。与形势发展不协调的是,我国各类人才的供需矛盾严重。主要是人才素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以外贸行业为例,改革开放以来,外国对中国产品提起的反倾销指控近400起。由于当事企业缺乏国际经济贸易的专业人才,被动应付,最终被征收反倾销税,蒙受巨大经济损失,进而痛失市场。前两年有业内人士估计,全国能熟练运用外语和法律知识与国外客户洽谈业务、签订合同的仅有2000人左右,熟知国际法、国际贸易法和WTO规则的律师尤其稀缺,上海5000多名律师中只有50名左右律师具备这样的素质和能力。

这就是说,随着我国的“入世”,各行各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上述外贸业高级专门人才就必须是外语过硬,具有资格证书和最新专业知识,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熟悉法律和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和禁忌的复合型人才。

总的看来,目前我国应对国际竞争新形势的专门人才仍十分短缺,而解决人才问题靠发展教育。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还存在资金和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明显不足,与发达国家相比,发达国家在高级人才培养上占有优势。大量引入外资及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发展我国的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我国加入WTO对教育服务作出了除小学、初中、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教育外,在高等教育、成人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学前教育和其他教育领域对外开放的承诺,允许其他成员国来华开办合作办学性质的教育机构或进行其他形式的合作办学。这标志我国在更高层次上与世界上教育发达国家进行交流与合作,也是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入世对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推进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举措。为保障履行承诺,我国相应地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条例》大大增加了国民及外方对中外合作办学的信心,越来越多的外国教育机构来华进行合作办学,国内高校与外方合作办学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如南京大学已与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和研究合作关系,聘请外国专家学者1800余人次来校讲学与合作;哈尔滨工业大学已与美、英、法、德、日、俄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350所高等院校和企业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联合培养研究生、主办学术会议和进行科研合作;北京中医药大学近几年来与19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建立了40个合作项目,与12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学术团体合作开办了教学分院和医疗机构等等。可以预计,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情况下,在人才需求的动力下,在我国法律的保护下,中外合作办学必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时期。

1.3中外合作办学生源市场广阔

(1)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近几年我国每年出国留学人数在12万左右。其中2000年自费出国留学的比例占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的27%,2001升至97%,2003年为93%。2003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73万人,2004年度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11.47万人,2004年度与2003年度相比,出国留学人数略有减少,其原因之一就是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数量的增多。从经费方面看,一个学生在国外留学,不管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还是在英国、美国,基本上一年花费的人民币相当于20万,每月相当2.5万元,而“不出国的留学”只要花四分之一的成本就能享受到在国外同等的教育资源。这对于希望出国留学但经济困难或想节约开支的求学者来说,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方式实现出国留学成为更为经济的选择。另据相关机构的统计,92%希望送子女出国留学的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表示担忧。独身子女的家庭还顾虑将来怎样照顾父母的问题。因此,将有一定数量的自费生转向“不出国的留学”是大有市场的。

(2)我国每年有相当数量的高中毕业生及大学毕业生报名参加高考和研究生考试,例如,2004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报名人数是723万,实际录取人数是447万;2004年全国约94万人报考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人数是33万。这一数据表明了广大青年学生对接受高等教育和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愿望及需求。由于中外合作办学具有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所不同的优势,它能同时满足学生获得良好教育、拿到国内或国外文凭、通过桥梁课程如“2+2课程”等等实现出国留学的愿望。因此,“不出国的留学”将成为广大考生深造选择的一个方向。

2中外合作办学的简要回顾

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同志在听取清华大学工作汇报时提出:“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这是五年内快见成效,提高我国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自此之后,我国对外教育交流和合作步入一个新阶段,从封闭走向开放。从1978~1985年,我国对外教育交流与合作主要有四个方面:互换留学人员,互换专家学者,教育和学术交流,教育合作项目。以前三个方面的交流为主,教育合作项目刚刚开始。这期间,教育合作项目有:1978年、1979年与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的合作项目,1981、1982年与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的合作项目,1981年与世界银行达成协定的教育项目。除此之外,还有中美法学教育合作项目,中美经济学教育合作项目,中英教育合作项目。我国在这些合作项目中,获得合作方的贷款或援款,这无疑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这些合作项目的成功实施,为中外合作办学开辟了道路。经国务院批准,1986年9月,我国成立了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经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中美两国在教育学术领域合作的成功范例,受到中美两国领导人的重视和称赞,被誉为“不出国的留学园地”,在国际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外合作办学其投资体制、办学体制、管理体制等均与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不同,它是引进国外资金以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育技术、管理机制,聘用外国教师授课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这种“不出国的留学”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毕业生外语水平、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较高,工作适应能力较强,较受用人单位欢迎。中外合作办学对补充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为我国培养国际型人才起着独特的作用。

3对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思考

十多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在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方面,在培养造就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化人才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如何进一步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3.1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及跨境教育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在境内中外合作办学,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主要培养国家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各级各类专门人才,回收流向国外的部分留学资金,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第二步,在境内中外合作办学基础上由原来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转变为既招收中国公民又大量招收外国留学生,培养更具国际性的高水平的专门人才,吸收更多的国外资金为国服务。第三步,由境内的中外合作办学向跨境教育发展,以外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我国文化,扩大我国在全球的声誉。目前要制定更为有利于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法规、政策,使中外合作办学完全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依法行政;建立更科学更简便的审批和评估机制,变国家检查评估为自律、自评为主,使办学者拥有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3.2重点发展研究生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教育资源不足,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国外相比有很大差距。据留学服务中心副主任邵巍介绍,2001~2004年,半数以上留学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截至2004年底,共有18029人到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在国外获得的硕士学位,占学历学位认证者总数的71.7%。我国现阶段及将来需要大量的国际型高水平人才,因此,重点发展研究生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是符合国家及个人发展需要的。

3.3瞄准国外先进学科,缩小中外差距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突出的问题是专业设置严重趋同与科类分布高度集中,且地区分布结构不合理,结果工商管理类、外国语言文学类、经济学类和电子信息类的人才集中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及大中城市呈饱和状态,而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这类人才奇缺,整体上国家发展需要的高科技等高级专门人才却得不到满足。这不利于国家整体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在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方面,我们应当瞄准国外先进学科。例如日本的工业设计水平在世界享有盛誉,日本的产品畅销世界各地,日本在短短的时间内一跃为世界经济大国,这与日本培养出大批杰出的工业设计人才不无关系。日本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通过与日本等工业设计强国合作举办工业设计专业,加速培养我国的工业设计创新人才,以全面提高我国工业产品、农业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如香港学者所指出,面临世界贸易全球化发展,如果缺少工业设计在工业产品领域中的必要作用,中国的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3.4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的研究

目前有些高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缺乏深入研究,以致出现办学效果不理想的状况。因此,必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研究。对高校而言,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应把中外合作办学作为院校研究的部分,有专门人员专项研究。只有进行广泛、深入、系统的研究,中外合作办学才能办出成效,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郝维谦,龙正中.高等教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2张晋衡.2005中国大学指南“211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于富增,江波,朱小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4李清川.中国知名大学校长访谈录[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

摘要中外合作办学是引进国外资金以及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教育技术、管理机制,聘用外国教师授课的一种新的办学形式。它对补充我国教育资源的不足,为我国培养国际型人才起着独特的作用。从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方面提出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