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校区域创新参与机制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区域创新参与机制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校区域创新参与机制探究

论文摘要: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证。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和活动定位,使得地方高校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程中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区域科技进步主力军、人才主要培养者、知识创新主体和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必须理顺各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理顺内部科研管理机制、建设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和校地合作的服务机制。

论文关键词:地方高校;区域创新体系;作用;参与机制

我国作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重大战略抉择,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进一步提出要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区域创新体系(RIS)是国家创新体系(NIS)的基础,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子系统。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这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保证。

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目标和活动定位,使得地方高校也可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展中大有可为。地方高校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然与其自身所在区域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是区域内科技创新、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与平台,是人才培养、知识创造、积累与传播的重要基地,是传播科学精神、科学道德以及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程中担负着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发展与存在的问题

1.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区域创新体系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通过在生产体系中引入新要素,或者实现要素的新组合而形成的促进资源有效配置的网络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涵:第一,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主体性要素、资源性要素和环境性要素,这些要素或要素的组合必须进入本区域的生产体系。主体性要素是指地方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大学、中介机构等参与技术创新活动的行为主体,某些主体性要素可以缺失;资源性要素是指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人力和知识资源;环境性要素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硬环境主要是指科技基础设施,软环境包括市场环境、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环境。第二,区域创新体系的不同结构决定了其多样性。由于主体性要素可以有缺失,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可以是网状或链状结构。网络的不同结构和形态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制度安排、政策法规、基础设施水平和创新文化氛围共同决定了不同区域创新体系的多样性。第三,该网络的直接目的是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最终目标是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2.区域创新体系的发展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决策实施以来,各地区纷纷结合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科技发展计划顺利实施,基础能力建设得到加强,科技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稳步向前推进。首先,科技投入增长较快。2007年研发经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研发投入总量已进入了世界前列,总额达到3710亿元,增速为23.5%,占GDP的比重达到1.49%。其次,科技计划的顺利实施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以黑龙江省为例,2006年987家工业企业全年研发支出97.54亿元,当年实现新产品销售收人324.15亿元。

3.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创新经费支出分布不均。在2007年3710亿元的研发投人中,东部地区为2696亿元,占全国的72.7%,中部和西部则分别只占15.4%和11.9%。其中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6个地区研发投入合计2240亿元,占当年全国研发投入的60.4%J。各地区经济实力的差距直接导致研发投入的巨大差异,进而对各区域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造成影响,从长期来看必然会加剧地区发展的不均衡。

(2)产学研结合不紧密。工业企业创新调查表明,2007年黑龙江省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合作方式中,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独立开发分别占74.8%和70.0%,选择与其他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合作研发则分别仅占25.2%和21.4%。这说明黑龙江省地区产学研结合仍不够紧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不利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

(3)创新人才匮乏。企业发展必须进行技术创新,要求有一批掌握先进科学技术高层次人才。黑龙江省所调查的987家工业企业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技术人员仅占企业人数的9.1%,91.4%的企业家认为,缺乏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是阻碍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主要原因。

二、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超过78%,但相对于部委院校和教育部直属院校而言,地方高校具有先天的劣势。教学方面,生源质量低、办学经费少、师资力量差,使之难以培育大量精英人才;科研方面,科研队伍层次低、科研投入经费少、研究方向不固定,使其很难开展高水平研究和承担国家级科技攻关任务。但是作为区域创新体系三大要素的重要组成,地方高校具有全国重点高校不可替代的优势,应更加得到地方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和支持。地方高校与全国重点高校一样,应主动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正确认识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有助于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与区域经济紧密结合,走特色化发展道路,同时也为制定正确的区域发展和高教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1.主体性要素中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区域科技进步的主力军

地方高校是参与技术创新活动不可或缺的行为主体,是解决区域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主力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区域社会经济效益和提升地区竞争力。地方高校主要致力于提高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2007年全国研究与发展机构总数2万多个,其中隶属于地方高校的为1846个;全国各类高校研究与发展项目20万项,其中地方高校承担项目11.4万项,占56.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额49.7亿元,地方高校为13.1亿元,占26.4%;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255项,地方高校为29项,占11.4%;全国各类高校获省级科技进步奖3388项,地方高校为2293项,占67.7%。在科技成果方面,地方高校占据了较大比重,其中出版专著、数量分别占当年高校总数的70.5%和55.4%。

地方高校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决策咨询和科技服务,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层次和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支持。2007年地方高校技术转让合同数达到3157项,合同金额3.9亿元,实际收入达到5.1亿元,分别占当年高校总数的45.9%、37.1%和40.7%。通过探索建立产学研联盟的新机制,地方高校在不同程度上、通过不同方式与地方和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高校通过对外合作与交流的窗口,发挥其教学、科研及服务社会三大功能,充分利用咨询、合作创新、技术与成果转化以及高新技术催生四种平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衍生新的高新技术企业,促使企业更好地发挥区域创新主体的作用。

2.资源性要素中人力资源主要培养者,知识创新的主体

科技创新是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根本,而地方高校则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承担者。高校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是现代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高校既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又是知识创新的源头,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产出优秀人才,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产出创新成果。高校多学科综合交叉,知识生产和传播相结合以及高校自由的学术氛围,决定了高校是先进文化和创新知识产生与传播的基地,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优良的学术环境。

高校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在探索真理、繁荣文化、促进学科交叉攻克重大科学技术和关键材料与设备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产生了大量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包括文化、技术、政策等方面的支持,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各地区利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推动地方高校通过开展引智工作,加强创新学科建设。通过资助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聘任长江学者、遴选支持高校优秀创新团队和新世纪优秀人才,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和拔尖创新人才在引领学科发展、完成重大科技任务等方面的作用,为解决地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重大问题,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储备。另一方面,地方高校培养了大量的学士、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的人才,这些人才不同程度地参与科学研究,并在科研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未来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后备力量。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多层次为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提供了长期的、可持续的人才保障。3.环境性要素中先进文化引领者,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地方高校不仅培养了大批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而且取得了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多样化的社会服务。高等学校的开放性及包容性,使其与社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国内到国外,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成为先进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和国际交流的桥梁。地方高校充分发挥其人才、学科和环境优势,利用其智力集成、创新思维针对地方社会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对策,成为实施公共管理、制定地区发展政策的智囊团和思想库。本文由中国论文联盟收集整理。

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地方高校与地方政府目益紧密的合作正为崛起的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进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地方高校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机制

1.理顺地方高校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

传统体制下的政府对创新体系各主体实行计划配置,虽然有助于重大科技目标的实现,但很难发挥产、学、研、介等单个主体的积极性。随着改革的深化,计划机制的作用在减弱,但现有的创新中介机构和支撑服务体系较为薄弱,无法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区域创新体系主体性要素所处外部环境不够理想,如人才的流动受到社会保障体系和人才政策的束缚、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受到融资体制的限制、政府科技信息等公共产品供给的缺失,导致区域创新体系互动机制的缺位。

建设产学研战略联盟和合作创新平台。加强高校与地方合作最有效的手段和途径就是建立地方高校与地区龙头企业长期稳定、互惠共赢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构筑合作创新平台,将高校优势科技资源系统地注入支柱产业、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实现产学研合作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的转变。高校应瞄准地方科技创新需求,注重有组织、跨学科与省市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积极承接省市委托的重大科技项目,推动区域自主创新体系的完善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与地方共建大学科技园,引入更多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成果,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光电、信息、软件及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急需的项目成果进行培育,力求使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及应用研究项目实现产业化。

2.理顺地方高校内部科研管理机制

地方高校应突破传统的科技管理体制框架,建立适应服务地方需要的科技管理体制。在科研人员管理方面,对工作在第一线的科研主力设立相应的绩效考核方式,不拘一格用人才,发挥科研骨干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解决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在科研项目管理方面,建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评价体系,不以项目级别论英雄。对横向课题和纵向课题实施相同考核标准,对应用性研究和基础性研究给予相同地位,对从事应用研究人员和从事基础研究人员给予相同待遇。突出应用研究和社会服务在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将专利和专有技术及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益作为评价应用研究的主要指标。在科研交流与合作方面,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

3.建设立足市场服务地方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

地方高校应突破学科传统布局,以支持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为目的进行学科布局的调整。一方面,地方高校在区域创新体系中应明确所承担的育人责任,注重实用型人才的培养,依托地方经济、产业和技术结构的特征和当地文化资源预测筹划学科建设,合理设置专业,很好地为地方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另一方面,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联系,与地方龙头企业或新兴行业联合设置课程,使课程设置满足企业创新需要。培养人才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定向性,能培养地方上留得住、用得上的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实现复合型、应用型、创造型三者整合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

4.建立校地合作双向互动的服务机制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地方高校相辅相成。立足地方,面向全国,以人才和科技创新力量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进步,树立校地合作,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地方高校应加强科技服务,普及科学,推广先进技术;应有意识地建立以自身为龙头,职业教育、培训网络为依托的科技成果推广体系;应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需求出发,切实解决当地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在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中发挥重要骨干作用。同时,高等学校要承担起帮助中小企业改造传统技术、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职责,帮助中小企业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新产品,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结论

地方高校要科学定位,强化特色,面向地区,服务社会。发挥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主要基地、地区科技创新主力军和解决社会经济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生力军的作用。地方高校要积极参与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理顺主体性要素中各主体之间的互动机制和内部科研管理机制,建设能为地方发展服务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校地合作双向互动的服务机制,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