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多元智能理论对课程改革探究

八十年代,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针对传统的智能一元理论,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认为,人是具有多种智能的,个体的智能不是以整合的方式而是以相对独立的方式存在的,在他看来,传统的智能理论无法说明现实生活中智能的多元性和创造性,因此,他在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智能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智力定义,即“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需要的能力。”加德纳博士指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单一的,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认知智能,存在智能九项智能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加德纳博士多元智能理论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智商理论,提出了人的成功不仅取决于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也取决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这一理论的提出,对我们传统的教育理论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直接影响我们传统的“学生观”、“智力观”、“教育观”,也直接指导着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

一、我们的课程改革应以培养多元智能为主要目标

多元智能理论提出,人有九种最基本的智能结构,涵盖了数理逻辑,艺术等各个领域。他们并非单独存在的,很多时候以群体方式运作的。而我们传统的以测试为本的教育,只片面关注言语—语言智能(语文、英语)和数理—逻辑智能(数理化),而忽视了对其他智能的培养。在这样的应试环境中培养出来的学生,其智能结构往往是不健全的,一旦走上社会,往往表现为高分低能,尽管书面解释能力较强,但自己独立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缺乏创造性。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要围绕这九种智能全面展开,通过发挥不同智能活动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学生个体智能的多样性,要求学校设置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课程,以满足学生多样智能发展的需要。学校在完成国家统一设置的课程外,还应根据学生需要,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建立和完善以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为目标,建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与隐性课并举的课程体系,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尽可能地开发智力潜能。

二、我们的课程改革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每个人展示出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发展的机会。大多数人都会同时不同程度地拥有九种智能,一个人即使其余几种智能不足,但只要拥有其中一种智能,竭尽全力把它发扬光大,也同样体现了人生的价值,为社会作出贡献。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九种智能,只是这九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有特色,因此,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即学校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我们的教育面对是活生生的人,每个人都有潜在的智能,求知的渴望,上进的心向,我们的教育就应该认真研究,如何从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结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出发,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学生之所以会出现学习困难,往往是因为我们的教育内容与方法,要求与进度脱离了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的教育应有针对性,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智力需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个别教育计划,要让每位学生不同程度地在不同领域得到发展。

三、我们的课程改革应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传统的以测验为本的评价只片面关注言语—语言智能和数理一逻辑智能,且单纯用纸笔来考查教学效果,对其他智能,如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有所忽略,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力的本质更多地表现为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及创造出社会所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这些能力这次超越了传统教学评价的重点,按照多元智能理论的基本思想,教育适应多渠道,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评价,要将评价和教学过程相结合,评价内容要涵盖各个智能领域,要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为每个学生确定个体的发展性目标,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根据学生的实体情况,判断学生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使评价成为促进每一个学生智能发展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