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学开展电化教育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国电化教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路程。全国范围的中小学开展电化教育已有30多年的历史。目前,基本上覆盖全国各地的卫星教育电视网络初步建成,从中央到地方已形成电教专业工作系统。一大批中小学电教设备初具规模,部分学科电教教材成龙配套,电视节目与计算机教学软件不断增加,一批教师初步掌握一般电教技术,电教研究与实验硕果累累,电教管理向着科学化的方向迈进,电化教学在部分地方和学校普遍展开,成效显著。
中小学电化教育面临着新的形势。如何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发展中小学电化教育?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认真探索这个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未来的中小学电化教育
电化教育是近代与现代科学技术同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它具有中国特色和一定的事业开拓性与历史局限性。随着科学技术与教育的不断进步,电化教育在实践中不断地扩展,一次又一次地突破原来的界定,并且正在和继续向前发展。
未来的电化教育将沿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趋向、伴随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的进程而逐步前进。中小学电化教育寓在其中,将会发生一系列的变革,总的趋势如下:
l.电教观念将从单纯的工具手段论,向着现代敦育技术体系转变。当代科学技术发展有两种基本形式,-是突破,即以研究开发的新一代科技成果,取代原有的一代科技成果;二是融合,即组合巳有的科技成果,发展成为新的技术。90年代和2l世纪,将是不同领域科学技术创造性融合的时代,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融合化趋势,各种高新技术都具有组合技术的牲质,因此科学技术不断地向整体化、系统化、大型化、复杂化的方向发展。
电化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与教改实践基础上的一类现代教育媒体,它代表着时代精神,应当扩展涵概当代所有的各类先进的教育媒体技术;教育本是综合运用各类媒体、手段、方法达到预期目的的社会行为,具有整体性。当今,中小学开展电化教育的成功,不仅在于自身诸要素的优化,而且在于同各类教育技术的密切结合。现代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设计、教育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古代、近代与现代各类教育媒体综合化、融为一体,形成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将是未来发展的总趋势。电化教育必将从原来的狭隘的观念中跳出来,同国际接轨,成为现代教育技术的同义语。
2.电教环境将从校园式向着国际化的方向转变。目前的中小学电化教育多是一校一班一课地进行,虽然通过软件交流,其信息渠道同传统教育方式相比宽阔一些,但仍有较大的局限性。
在未来的世界里,以光纤电缆为“公路”以计算机、电视、电话融为一体的多媒体机为“汽车”,以图、文、声、象并茂的信息为“货物”,遍布世界各地的信息高速传输网,即信息高速公路将逐渐形成。它把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家庭的计算机联结起来,人们可以随机交换信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将对教育传播方式、方法及其结构产生深远的影响。由于高速公路具有信息传播容量大、速度快、范围广、双向交互作用等特点,因此,将出现突破学校“围墙”,课堂教学与广播电视、通讯教学融为一体、新型的远程距离双向交互的教学方式与国际化的教学环境。未来的中小学,特别是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将设置校园信息管道线,教室安装信息板,同信息高速公路联通,形成包括家庭在内的“校园信息网”,师生可以通过信息板选择和利用计算机中心的软件并通过各类视频设备进行教育传播。
3.电教媒体将从以投影、电视为主体,向着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体转变。社会信息与教育信息传播的大环境预示着中小学电教最基础的设施是计算机,计算机不仅是中小学生必须掌握的课程,而且是辅助教学的主要工具。
将文字、声音、图象和各类视频信息同时抓取、处理、编辑、存贮,并展示两个以上的不同类型信息媒体的技术,叫多媒体技术。这种技术将成为末来中小学电教技术的核心,它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课外、校外教育活动、学生自学;还可以用于编制投影、电视教材与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目前一些中小学的教室或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学科专业教室等,配有幻灯、投影、电视、音响教学系统,这些媒体几乎都是单独设置和使用的。今后这些媒体仍在教学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工作方法将发生重大变革。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电教设备与多媒体计算机联结,组合为一体,以计算机进行总体调控、演播,将是中小学电化教育发展的方向。
4.电教作用方向将从封闭式,群体化向着开放式、个别化转变。现实中小学普遍实行班级授课制,教师面对一个群体以一种模式教学,具有较大的封闭性,难以因材施教。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为适应培育现代人的需求,中小学必将普遍发展多种形式的个别化教学。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交互作用之性能,又由于国家、地方和校园信息网的建立,使电化教育具有广阔的信息源,最适宜开展个别化教学。在班级或分组教学、课堂和家庭中自学、课外阅览等各类教学活动中,提供广泛的信息资源,进行人机对话,发挥交互作用,开展个别化教学将是电化教育的最新优势。
5.运行方式将从单一的机械推进,向着综合化、智力化方向转变。现实发展电化教育多是一种种媒体、按其几种不同的标准要求推进。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各类电教媒体及其他教育技术日益融为一体,因此,发展电化教育必将成为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综合性的工程。原来意义的电教技术手段将与传统教学技术手段融合,并依多媒体技术的需求而加以改造,形成与中小学教育相适应的现代教育技术体系与新型教育方式。
现代技术发展的关键在于由“机械技术”向“智能技术”转变。因此,硬件技术转向软件技术,有形产品开发转向无形产品开发,偏重硬件发展路线,转向注重整体的发展路线,这是当代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中小学电化教育将强化“智能技术”、以教学设计为前导,以软件开发为重点,综合化、整体性地推进,并以此促进整体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又以整体教育改革与发展引导教育技术不断地提高水平。
6.发展进程将从校际的不平衡性向着地域的不平衡性转变。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发展依赖于经济与教育基础。现实中因学校经济与教育状况不同,电化教育的发展不够平衡。在新的形势下,这种情况将继续存在,但其重点转向地区。由于未来的中小学电化教育是建立在国际、国内与地方信息高速传输网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国家、各地的信息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的兴建情况不同、信息交换系统的完善程度不同、信息资源服务业开发的状况不同,使学校电化教育的发展不够平衡。一般地说,信息技术发达的地区,其经济与教育条件较好的中小学,电化教育发展的进程就会快些;信息技术不够发达的地区,即使学校经济与教育条件再好,最多也仅能兴建校园信息网,难以同外界联通。由于各地区和学校具体情况不同,发展电化教育的状态也将是多样的。
上述几点既是末来中小学发展电化教育的总趋势,也是末来中小学电化教育的基本特点:即未来的中小学电化教育就是现代教育技术;它以信息高速公路为依托,寓在其中;它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主体,包括投影、电视等各类媒体手段,并形成系统。它作用于各个方面,尤其是个别化教学;它以软件开发为重点,综合化整体性地运行;国家、地域与学校间发展电化教育出现新的不平衡,表现形式多样化。
二、现实的情况和对策
世界进人信息时代,中小学电化教育具有美好的前景。我国通向2l世纪的信息公路示范工程己经启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将建成包括全国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在内的三个层次结构的网络。近期将建成连接8个地区网络的全国主干网和全国网络中心、8个地区网络中心、若干地区网点以及功能齐备的网络管理系统,并提供丰富的网络应用资源和便利的资源访问手段。
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已经同美国的“高速公路”主干网联通,北京大学14座科研教学楼,清华大学18个楼群近七百台计算机、中科院的各研究所均已上网,可以随时同一百多个国家的信息部门对话。
北京景山学校与香港柏宁顿集团合作,兴建的信息高速校园网已于1995年9月22日正式开通。这个网以光纤为主干线将每一个教室、实验室、阅览室、办公室总计200多台486计算机联结在一起,并留有接口将同国际国内信息高速公路网联通,还建立了与电话线连接,同学生家庭远程联网的系统。
北京市有一批中小学的电化教育有新的发展。投影、幻灯、录音教学普遍展开,表现手法有新的改进,演示水平显著提高;电视教学形成了一定的学科系统,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上百所学校建立了校内教育电视台和闭路系统,在开展德育、上好“开放性课程”,丰富校园生活等多方面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计算机辅助教学,充分发挥“趣”、“变”、“扩”、“形”、“密”等多种功能作用;有些学校的电化教育教室实现了多媒体联接,声、光、图象自动控制,方便了教师和教学。有的学校语言实验室进行了技术改造,由计算机调控,视听结合。
电化教育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是,美好前景的到来,要靠开拓奋进的精神,实事求是的态度、脚踏实地的行动。电化教育是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与教育条件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又是人们的现代教育意识达到一定水准,教育改革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经济、科技与教育发展状况同世界潮流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地区、学校之间的发展很不平衡,相当多的地区中小学仍处于开创和改善最基本的办学条件、培养合格教师,推行常规教学的阶段。据有关资料介绍:l994年我国中小学危房面积仍占中小学校舍总面积的2.0%,小学理科教学仪器设备、教学分组实验、图书配备达标的学校所占比例分别为19.8%、l4.2%、25.9%,中学分别为38.8%、35.4%、34.2%。我国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为86.6%,初中为63.8%,高中为53.4%。中小学正常经费普遍的不足,1994年全国普通中小学预算内经费生均增长率分别为l3.97%和9.76%,而同期居民生活费价格上涨14.7%,零售商品物价上升l3%,实际增长幅度很低,有的下降,以致使许多中小学正常经费仅能维持最低生活。截止l994年底,一年半的时间全国拖欠教师工资达25亿元,一些学校连教师最低的生活都难以保证。
我国是个大国,地方之间,城乡之间差别很大。1994年预算内教育经费:(小学生人均)上海为903.2l元,浙江为347.88元,河南为142.4l元,河北为50.l6元;最高与最低的省(市)相差17倍;(中学生人均)北京为l346.92元、山东为434.1元,安徽为305元,最高与最低的省(市)相差3.4倍。小学公用经费生均百元以上的只有三个省(市),30—40元的省(市)有5个,不足l0元的却有ll个省(市),最低的省生均公用费仪有3.61元。这样的小学就连水电与购置粉笔的费用也难维持。
根据这种情况,我们必须冷静分析国情,分类倡导、分层推进电化教育。在我国发展电教的历史上,先后出现过“三年普及幻灯”、“兴建闭路电视系统”、“县县建立教育电视台”等几股过热的现象,而且都是“重硬轻软”、“重物质建设轻视人员培训”,造成了许多问题。在目前多媒体热潮席卷全球之际,我们应特别记取历史的经验。
当前,应当主要在经济比较发达、科学技术有较好的发展,办学基础条件,即校舍、师资、一般教学设施、正常经费,已经达到基本要求,教学常规落实,学校科学管理基本成型,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校长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的学校中,大力发展电化教育;经济、科技与办学条件很差的中小学,应首先下力量改善基本的办学条件。如果说开展“电化教育,,也主要是用于提高师资水平,对干部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能培训,个别地开展电化教学实验,以便为将来做好准备。
有条件的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分别确定不同层次的发展电化教育的目标,分步递进。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应联合行动,首先抓好一批不同层次的电教示范校,一批一批地抓,滚雪球式地发展,其中要有若干高层次的电教示范校,以此展示未来,影响和带动一般。
根据实践经验,中小学发展电化教育可按如下四种类型、模式和层次布局:
1.重点配置,形成若干电化教学点。中小学的班级、学科较多,物质条件与经济力量有限,教育方式与手段又需逐步更新。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把电化教育建设的重点放在部分年级和学科,根据需要装备一定数量的投影、幻灯、录音、录象与计算机等电教设备及相应的电教软件,由电教教研组统一管理,供部分学科教师、班级教学使用。这些设施多用在宜于开展电化教学,又需重点保证的一些学科与课时教学上,设备可随机移动,但以固定在专用电化教室里为宜。
2.以班级为基点,形成电化教育一般技术体系。中小学实行班级授课制,教学以班为单位主要在各班教室中进行。适应这种情况,学校把电化教育建设的基点放在班级,每班教室里装备投影器、录音机、电视机、录象机等一种或多种,并以投影银幕、设备柜(架)等相应的设施固定;常用的电教软件分散在学科任课教师手中,自行安排使用,特殊的共用电教软件由电教教研组统一保管,任课教师随时借用。
在此同时,装备电化教室、语言实验室、计算机室、音像阅览室等其中的一室或多室。各室配备幻灯机、电视机、录象机、投影器、计算机等设施和相应的教学软件,供一些学科使用,以补充特殊性课程在班级教室里开展电化教学之不足。
3.以学科为基点,形成电化教育技术体系。在办学条件有较大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情况下,班级授课趋于“专业化”,个别化教育逐渐发展,多数学科建有专业教室,许多学科教学基本上在专业教室里进行。适应这种情况,学校把电化教育建设的基点放在学科,每个学科专业教室除装备相应的演示、实验设备、挂图、教具与学具以外,还装备特定的电教设备与教学软件。各专业教室有专人管理,统一安排课表,有计划的开展学科电化教学。各班教窒主要用于一般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与自习。有的也配有投影器,电视机等电教设备,作为学科专业教室开展电化教学的补充。
4.以多媒体计算机为核心,多种教学媒体“联网”形成现代教育技术体系。在电化教育普遍展开的基础上,以发展多媒体技术为重点,兴建“校园信息高速公路”形成包括校园广播、电视、通讯、计算机与投影、幻灯、实验操作等各类教育技术在内的网络系统,覆盖学校教育教学各个方面,并同国内外联网。
以上四种类型、模式和层次均应放眼未来,立足现实,从设施的装各到运行、管理都要尽可能优化,注重变通性,以便一旦条件具备有可能向着较高的电教层次过渡。
中小学承担基础教育的重任,具有自身的特点,不同于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教育。我国中小学校数量很多,地域宽广,基础薄弱,难以在短时间内普遍地走进“信息高速公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十分重视投影、幻灯、录音等常规电教媒体教学。同时,这些媒体适宜表现中小学教学内容,适合中国的国情。投影、幻灯、录音、对未来的中小学电教来说是永存的,且不会失去其优势地位。目前,在发达国家的中小学里,也仍用幻灯、投影、录音教学,他们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投影教学很有兴趣。在多媒体技术兴起的情况下,我们不可否定和忽视投影等电教常规媒体教学,应坚定意志并根据新的情况进行技术改造。
我们广大地区是农村,多数乡村贫穷落后,中小学布局分散且条件较差。仅全国小学教学点就达l5万7千多处,单人岗位(复式班)占较大的比重。1994年在物价指数上升13%的情况下,农村小学预算内公用经费生均下降7.11%;初中下降8.9%。近期教学的发展对相当多的农村中小学来说,不是发展电化教育的间题,而是确保最基本的办学开支、维持正常生活、改善办学条件的问题。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发展电化教育可有两条基本思路:一是以中心校为点充分利用县乡建立的广播电视接收装置,接收电台、教育电视台的节目,掌握教育信息,开展教研与教师进修活动,开展德育与公共课教学;二是在部分学校和班级学科中进行以常规媒体为主的电教实验。条件较好的中小学可参照上述四种层次、模式布局,逐步发展电化教育。
三、发展电教的若干重要问题
在发展中小学电化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和问题,各种矛盾和问题又是相互制约,相辅相承的;发展电化教育是依赖教育整体改革、寓于教育整体之中的系统工程,必须同时抓住几个关键性的问题。
l.观念更新。
未来的中小学教育是由现代教育观念,教育设施教材、教师队伍与现代教育技术四柱并立共同支撑的立体化教育。发展电化教育是信息工作方式,进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的一场革命。开展电化教育不仅是教育方式与教学手段的更新,而且是影响教育教学结构、体制与学校管理的整体改革;电化教育不仅具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育质量、直接的显现作用,而且具有确立科技意识,影响下一代成长间接的潜在作用。
诸如这些观念应在国家,地方政府、教育部门领导人、学校干部、教师,以及相关人士中获得共识,牢牢树立“现代教育技术意识,,或者说“电教意识”,这是发展电化教育的关键。“观念的贫穷比财产贫穷更可怕”,我们应当大力做好电教宣传工作,促使人们思想观念更新。
2.研究培训。
适应新的形势发展中小学电化教育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认真地开展电教科研、教研与调查研究活动。过去电教研究偏重于从自身角度开展微观研究。这种研究适应当时的需要,但是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当代科学技术趋于多学科融合,整体性、系统性、专业化发展。针对这种情况应提倡多角度、多层次、有重点、讲实效地开展电教研究与实验,可以从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整体改革、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与现代教育技术体系等几种不同的角度探讨电教、说明问题。要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及其在教育工作中的正效益,还要注意研究新技术给儿童成长带来的新问题及其对策。要进一步组织电教工作者开展电教研究,更要广泛发动教育科研与教研部门的人员、中小学干部、教师参加电教研究,并齐心协力抓好若干电教实验学校。
发展电教的关键是有一支现代化的干部、教师队伍。现在的干部教师大多数不熟悉现代教育技术、不了解当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掌握计算机的校长教师甚少。目前的各级电教馆工作人员和中小学电教教师,文化层次偏低,普遍地不热悉多媒体技术,不掌握计算机教学技术,不能适应发展电化教育的客观要求。我们必须下大力在中小学校长、教师中进行电教培训,要把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相关技能作为岗位培训的要求、并列为任职条件之一。应在校长、教师继续教育和师范院校中普遍开设现代教育技术课。
专兼职电教教师的培训应走在前边。首先要普遍地进行岗位培训,实行凭证上岗的制度,在此基础上分级组织专业进修、学历、双学历教育和电教骨干教师培养,以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逐步形成上支合格的、并包括若干专家在内的电教敦师队伍。
3.教材建设。
开展电化教育、提高水平的基础条件和直接体现是电教教材。未来的中小学教材将是文字与音象结合、同步问世、优势互补、立体化的教材;应十分强调教学内容的基础性,适应性,迁移性与工具性。电教教材应按照紧扣教学大纲、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发挥媒体自身优势、体现最新科学技术、符合认知规律、精炼、精彩、经济实用、方便教学等基本原则编制。
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编制电教教材必须走专家路线,即由科学家、教育家、特高级教师、教研员,较高层次的电教工作者相结合共同编制电教教材。事实证明任何一家“单独”编制的电教教材都是难以如愿的。
编制电教教材需要诸多的条件,国家与地方应有计划的建设若干个高标准的电教教材编制基地,并形成相应的规划、编辑,生产、评审,发行工作系统,以此为骨干,影响、带动和制约各类电教部门与出版部门,这是当务之急。
电教教材属于特殊商品,一般地说投入大于产出。针对这种情况,电教教材必须面向教育市场,又需实行特殊政策。以文字教材补贴音象教材,国家和地方有重点的.投入,或社会赞助编制中小学电教教材;通过市场机制、内部交流和教育电视台、或计算机网络传送等多种形式促进流通,这是切实可行的。此外编制电敦教材应视为“著书立说”,国家和地方应有相应的认定与奖励办法。
4.科学管理。
电化教育具有当代科学技术与现代教育双重属性,必须按照系统性原则、根据教育的特性实行科学管理。中小学电教管理存在着若干突出的问题,首先是长官决策,缺少专家参与、科学论证,因而造成一些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必须强调专家参与决策,在多角度、多层次评议、论证基础上的决策。其次电教投资重硬轻软、只顾添设备、很少投资于教材建设与人员培训、硬件软件与培训三者投资比例严重失调,这是一大普遍性的问题,也是“机器”开动不起来的主要原因。科学估测,电教硬软件与培训,应为3:3∶4,或4:4:2。投资比例不当,电教难见实效。再次,电教与计算机分而置之。计算机本是电教媒体之一,又是未来中小学电化教育的核心媒体,还是储存、处理知识信息、推进电化教育的关键性的设施与调控的工具。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中小学电化教育与计算机教学基本上是分别管理的,从国家教委到地方,甚至沿伸到学校,多为两个工作系统,彼此分离;在人们思想观念上也常把二者分割并列,这对于未来的发展极为不利。
计算机对中小学来说具有多种作用,一是作为一门课程,或以必修、或以选修、或以课外活动形式开设,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操作;二是作为一种媒体以数字化或图式,辅助各科教学,优化教学过程;三是作为加工装置、可以储存、处理信息;四是作为调控装置可以联结各种电教媒体,将其融为一体,适情而用;五是作为管理手段可以参与行政与教学管理。前一种情况属于课程范畴,后三种情况属于电教范畴,应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与实际工作上理清,并采取相应措施统一起来,利于发展中小学电化教育。
此外,教育电视台与中小学电教相互结合不力。卫星电视教育频道的开通与国家,地方教育电视台和收转台的兴建,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中小学电化教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交换信息的阵地,办好卫星电视教育对发展中小学电化教育具有战略意义。中小学电化教育在学校教育与电化教育整体中处于基础地位,未来广播电视、通讯与计算机三大网络系统的基点交汇处在中小学;卫星电视教育主要落点之一是中小学及其家庭杜会,而卫星电视教育播出的主要依据和客观评价者之一又是中小学;优化播出的基础源泉之一是中小学教育与电教实践。重视中小学电教、同时办好“两电”是大势所趋。教育电视台应针对中小学实际,播出适宜的电视节目、办好“开放性课程”和各类教育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应建立校内电视接收闭路系统,同教育电视台“联网”形成相互配合施教、两翼并飞的态势。
“世纪之交的中国中小学电化教育”是一个战略性的重大研讨课题,涉及面很宽,也十分复杂,它关系着未来,指导着现实,影响着方方面面。上述浅见仅是一家之言,意在引起广泛议论,愿齐心协力,就此展开深入地研讨,以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电化教育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