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老师应与新课改同行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老师应与新课改同行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老师应与新课改同行

摘要:教育部新颁布的《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从学生的经验发展需要出发,对多学科进行综合,大力倡导在教学中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样化的探究式学习,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中,能改变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鼓励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同时也要求教师能不断丰富自己,与新课程同行

关键词:新课程;人文素质;探究式学习;创新精神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教育的基本理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处于世界性社会背景下的我国教育,也正面临着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折:教育对象从关注少数人到面向全体;教育目标从单一追求知识到培养完整的人;教育内容从较为明确完整的知识走向开放的深层知识;教育手段从教师单向转变为师生互动、共同成长及网络化;教育的基本任务从把已有的东西给学生转为提供条件、支持人的自主成长,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教育的形态从封闭的校内自管转为开放的家庭、社区联合,构建社会教育的系统工程。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教育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适应这种转变和挑战,新世纪伊始,教育部便颁布了义务教育各科新的课程标准(实验稿)。笔者仅就读、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体会与同仁交流,以求指教。

一、《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的特点

与旧的历史课程相比,新的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各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其中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力提倡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当今时代,科学主义与唯智主义的“阴影”一直笼罩着教育界,人文学科的特殊性被忽视,人文教育变得越来越没有“人”也没有“文”,更谈不上“人文素质”了。因此,在以往的中学“思想品德”课和“历史知识”课中,走的是感觉──知识──智慧的逻辑道路,情感领域和认知领域是分离的,致使课程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际,缺乏对学生精神世界和“生活世界”的全面关照,学生难以体验到生活的意义和生命价值。教学中充斥着单调、枯燥和乏味,学生缺少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对真实生活的体验、对人文精神的感觉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学生的道德生活、审美生活乃至整个精神生活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而《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开设,以人类历史和社会生活为学习与探究的领域,在介绍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的同时,尤其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以及对自然、生命、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致力于知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沟通和融合,力求把“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尊重、理解与宽容”“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创造”等当代教育新理念贯穿到课程的始终,“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吸取历史智慧,认同民族文化,具备开放的世界意识,养成积极向上和不断进取的人生态度。”

2.大大加强了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各种学习方式的运用,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克服了“知识中心”的片面倾向。

《历史与社会》课程从历史、社会和现实社会生活三个领域进行探究,课程的许多要求都是开放的和过程性的,在每个领域的每个主题的每级目标中都设计了专门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其中有分析材料等探究活动,也有不少可能引起争议的问题供学生探究,以便使学生在对教学活动的参与、探究中,培养其探究精神,从而“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

3.重视学科的相互渗透与联系,促进课程综合化的发展。《历史与社会》课程基本框架的思路是:“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以人类社会特别是中国社会发展为辅,以综合认识现代社会基本问题为立足点。”强调历史、人文地理、社会、政治、经济等多学科的融合和联系,一方面淡化了学科知识体系:大量删减历史知识点,避免专业化和成人化,减少抽象的理论和概念,强调简单扼要、深入浅出地勾勒出历史发展的脉络和特征,使学生对某一阶段的重要历史人物、现象、事件有一个初步的、轮廓式的了解,不再强调面面俱到;另一方面,又特别强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且能体现多学科整合的主题,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把各学科领域彼此孤立、相互隔离的内容体系,改造成为各学科领域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

二、教师应与新课程同行

《历史与社会》的上述特点说明,此次课程改革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教师历史重任,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因此,承担此课程教学的教师,要及时转换教师角色,学习和掌握新的专业要求和技能,在新课程教学中不断自我更新发展,尽量缩短不适应期,确保新的课程标准能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也就是说,教师必须在新的教学实践中与新课程同行。

1.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和课堂教学行为,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

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是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要求教师首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人,一个主体性的人,一个有感情有智慧的人;同时力求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个具有与他们所受教育层次相称的文化沉淀与文化素养的人,一个具有与所受教育层次相应的知识与视野并获得必要的技能和能力训练的人,一个在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情感与意志诸方面协调发展、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为此,教师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师生关系。因为,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而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和谐、宽松的环境,这种环境需要师生共同营造,其中教师的作用不可替代。当前有的西方学者强调,在学校、在教室这个“文化生态圈”中教师角色应该被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室是一个观念的生态圈,教师是看守这个生态圈的管理员。教师不是外在于学生生活和教育情景,不是外在的*者,而是内在于情景的领导者;教师应该把学生真正纳入到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师生关系之中。只有在平等的气氛里,学生才能进行主动的、探究式的学习;只有在尊重的环境里,学生才能有权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有权对教学内容质疑,有权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体现了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这种尊重要求教师适应学生,使教学活动成为解决学生学习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过程;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是单从教材内容出发,而是要联系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切实把学生的发展作为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设计的基本准则。这种尊重既体现在对全体学生的尊重,也体现在对学生心灵的尊重,包括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个性特点、抱负、志向、选择、判断、个人意愿。教师要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环境,为每个学生提供足够的思维和表现空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教师要由“教师中心”、居高临下、注重表演的传授者变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要自觉改变传统教学中“你讲我听”的教学模式;要精心设计问题的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发现;在学生自主地观察、实验或讨论时,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时点拨深化,让学生一步步走向学习目标。

另外,作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教师还要学会分享,分享师生各自的生活和价值观,要自觉防范自我中心、好为人师的不良习惯,要注意倾听学生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还要学会欣赏和赞扬自己的学生,学会从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看待世界。

2.教师要改变把现成结论灌输给学生的传统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鼓励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发现问题和得出结论;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新课程强调“探究式学习”这一特点说明,“照本宣科教学”的时代过去了,教师的劳动必须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务必要坚决抛弃“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方式,不把现成的结论强加给学生,而是通过自己的教学帮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收集并运用相关的信息,自己得出结论,清楚地阐释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为,只有通过学生自己亲身的探究,让他们亲自发现自己的已有经验与新发现的现象或事实之间的不一致甚至矛盾冲突之处,他们才会心服口服地审视、反思并修正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提出或接受更为科学的新解释、新假设、新概念。这就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要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也才能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焕发自身的生命活力,与时俱进。

要创新,就意味着教师要不断地探索以便改进自己的工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要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超前性和创新性,能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的事情做出新的解释,能对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物加以重新审视,能对那些似是而非的种种说辞予以警示;意味着教师要在尊重学生人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的同时,敢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反复思考,在思考中感觉科学和人生的真正意义;意味着教师要允许学生反对自己,要有能力和气量将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做法与学生的看法、做法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并以实际依据说明和证明自己的合理性,而不是以权威和*的身份压制学生;更意味着教师能首先提出问题,并学会分析和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通过学校教研活动解决问题,以求得在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教师的自我发展,并在“创新的自由空间”的创设中,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园地。

3.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集历史、人文地理、社会、经济、政治等多门相关学科内容整合而成的学科,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及学习方法等方面都力求整合的新型课程。新课程需要新型的教师,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与新课程同行。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中所指出的:“为组织适应未来的教育,我们需要有新型的教师”。这样的教师,首先应该是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以便能胜任像《历史与社会》这样的多学科综合课程的教学。为此,教师必须认清教师“转型”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通过不断地吸收最新的教育科研成果和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地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把自身知识的更新视为一种责任,自觉跟上时代的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适应未来的变化并不断地创造未来,永远保持积极进取的心态,把自己置于终身学习的地位,不断地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其次,教师应该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以创新思维培养作为评价标准的核心等。应该认识在未来社会中,获取知识的能力比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获取信息的方法比获取信息本身更关键。并能用知识──素质──创新能力的三维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再次,教师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能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去感召学生,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各方面都处于塑造时期的学生。古人云: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同样,塑造他人灵魂的人,必须具有高尚的灵魂,惟有如此,教师的教育才会真正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深深地吸引并感染学生。这样的教师,其感情应是高尚而丰富的、思维应是正确而富于创新的、精神境界应是纯洁而神圣的、个性应是健康而完善的、个人应是全面而又主动发展的、灵魂应是健康而高尚的,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对人还是对事,其处事原则、治学态度、工作作风、个人涵养都应是学生的楷模。

总之,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教育质量的提升;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没有教师角色转变的成功,也就很难取得课程改革的成功。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掌握新的教育要求及专业技能,与新课程同行,与课程改革一起成长。

值得指出的是,作为为初中培养教师的师专教育,目前仍存在某些传统学科基础理论陈旧的现象,以及某些教师捧着陈旧理论“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方法。这无疑是与中学课程改革相脱节的,也势必会影响中学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为适应中学课程改革的需要,师专教育学科内容的更新及教学方法的改变势在必行。只有使师专教育的基础理论在社会应用和科技应用的促进下不断更新,也只有师专的教学主动适应社会的变革,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初中教师,从而又为中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