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教育管理体系的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为适应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需要,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党委负责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建立了一支较为稳定的敢工干部队伍。随着形势的发展,这—体制与高校育人任务的完成有些不相适应.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已成为高校德育改革要义。要实现体制转换,需要提高对德育在高校教育工作中特殊地位的认识,确定党委和校长的德育职责及各部门的德育任务.真正形成齐扼共管的新格局。
关健词:高校德育管理体制改革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最重大的战略决策是: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从而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总方针,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历史进程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百年树人,德育为首。高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所需人才的重要基地,德育工作以解决人才为谁服务的闻题为主要任务。而这一任务的完成,需要实行全员的、全程的、全方位的系统育人,这就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大范围的工作循环机制,这较之观念、内容、方式的转变更具有“改革”涵义。
一、高校德育体制改革的主要成就
1、完住的扭育系统为高校位育运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经过20年的改革实践,我国离校在探索中已建立起了以学生管理体制为主要依据的德育系统。主要体现为:校(党委副书记一职能部门:学生处、学工处)一院或系(党总支副书记、政治辅导员、班主任)一班级。有的在班级增设了导师制,导师既授业,又育人。在这一系统中形成了分工合作,各司其职的工作格局:
决策指挥:党委。
主管部门:学生处、学工部及思想理论教学单位。
执行中介:院或系组织系统。
具体落实:班级。
群众组织:校、院或系的团组织与学生会。
由此可见,在高校管理中.德育体制主要体现为单线运转的工作机制.
与专业课教学、后勤管理等相对应.是专门的事务。
2.多方面、多层次的德育队伍为高校德育实施提供了力量保障。
德育队伍是实施德育的主体。为调动全体教职员工育人积极性,经过探索高校已基本建立起了由多方面、各层次人员构成的德育队伍,这支队伍包括:(1)专职政工干部(规划管理);(2)思想理论课教师(理论探讨);(3)基础、专业课教师(教书育人);(4)机关、后助人员〔管理、服务育人);校外特遨、特聘人员(多为专题报告)。并明确了这支队伍的德育任务,即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主旋律,培养、塑造学生的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和人格品质。正是广大教职工通过理论研究、日常管理、专业课教学等多方面的实践,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徽发他们积极向上、全面发展,为做社会主义现代化“四有”于新人提供梢神动力。
3、灵活多样的育人方式为德育任务的完成创造了条件。
高校德育贯穿于大学生整个历程,体现于学习,科研、劳动、生活各个方面,因此,也要求多种形式予以体现,除系统的思想品德课和日常管理外,还健全了正常化、制度化的党团组织生活、政策理论学习;举办业余党校;组织社会考寮和社会实践〔如大学生社区服务队、爱心社、寒署很的“三下乡活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如墙报宜传、主题演讲、专题辩论等)。学生正是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参与,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怡情明志、陶冶情操,使自我从政治信仰到日常行为都不断进步。
二、适应时展,转换高校德育机制
主席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科学进步、经济萦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我们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努力提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改革开放20年来、特别是90年代后,高校德育以较为完备的体制、多层次的育人队伍和多形式的育人手段,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高校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内部环境。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在我国体制转型时期,在新世纪来临之际、大学生思想品德也呈现出异常复杂的情况,在核心价值观念仍占主导地位的同时表现出多样化、实利化的价值追求,使德育内容不断扩展,任务日益艰巨。因而,主要靠政工干部实施高校德育工作已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虽然如前所述我们的德育队伍包括了全校教职工在内,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目标体系和约束机制,实际上德育工作更主要的是由党委领导下的政工干部来抓。而专职政工干部除班主任外,与学生接触有限,难免陷人就德育抓德育的狭窄圈子,影响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了使高校德育工作与其他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探索高校德育体制创新,真正扩大德育主体已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应由党委领导下的政工干部负责制向党委统一布署下的校长及行政系统实施为主的德育管理体制转换。这一转换主要由以下因家决定:
首先,是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在党委统一布署下的校长及行政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是党和国家面对新的形势发展对高校改革而提出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指出:“德育工作要在党委的统一布署下,建立和完替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校长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负责。”“全体教职工负有德育工作的贵任。”“学校要高度反视和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学校的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使之成为学佼德育的孟要途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签层组织工作条例》也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要紧密围绷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密切结合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采取各种形式进行。”显然,这里已明确提出了商校德育实施是校长及行政系统的任务,是广大教职工义不容辞的贵任,而不单独是政工干部的贵任。把这一决策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不仅有助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使之从内容到方法及队伍建设各方面都得到改进,而且会大大提高高校的人才质量,从而推动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其次,是深化商等教育改革,适应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1982年,是从的破坏中拨乱反正和恢复发展;第二阶段是1983-1991年,是在高等教育加速发展的同时进行了体制改革和教学改革的探索阶段;1992年以来,是高等教育改革深化阶段,已明确提出了“体制改革是关键,教学改革是核心,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改革是先导”的总体思路。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较强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稳定.健康的身心素质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这也是随着现代科技发展,面对诸多全球问题而提出的世界性话题。我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粉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各级各类学校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进一步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离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对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索质就是做人”,知识是基础,没有丰富的知识,就不可能有很强的能力和很高的素质;能力是在一定知识墓础上经过培养和训练,并在实践中锻炼形成的实际技能;素质是把从外界获得的知识技能,内化于人的身心,升华而形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也是我们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在新形势下的具体表现。强调从知识、能力、素质的角度来构成人才的培养模式无疑更具有时代特征,也是我们改革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前提。这一墙养模式的实践也必然是综合的,它体现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各环节之中。因此,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任务与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更相适应。
再次,是解决学生实际问题,提高德育有效性的现实需要。当前大学生正面对着的是发展的时代、开放的环境和改革的现实,而大学生较之小学生、中学生对校外世界怀着更强烈的了解和参与愿望。因此二在覃革开放过程少成长起来的大学生们在富有时代精神,认同核心价值观念,表现较强的竞争、参与意识的同时也极易受市扬经济负面效应、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念等消极因索的影响。如现阶段一些学生政治信念模栩,块乏集体主义精神,个人名利思想较孟,考试弄虚作假。行为举止不够文明,甚至有的打架斗殴,吸烟酗酒笋。这使高校德育内容增加,难度加大,也要求更多的力f投入。虽然我们向来也强调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上下协力。齐抓共管,但在原有体制下,“党委抓德育”、“行政抓智育”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工作职责划分。使高校德育在实际运作中主要成为党委线下政工千部的“专利”,德育工作有时被当作了学生思想间题的“救火’工作。从而忽视了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难以将正神的规范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心理需求,形成稳定的价值追求,自觉调适个人与他与社会的养系。为此,更新高校德育体制,真正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已显得,也是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的现实选择。
三、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
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从离校的根本任务出发认识位育工作与学校其他工作的统一性.以走出就德育抓德育的小圈子。
高校的很本任务是培葬社会主义的优秀建设者,人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如何,关系到我国杜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能否实现。高校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高校师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面貌既受社会影响,一同时又体现着时代方向,对全社会起粉孟要辐射和示范作用,要完成这一根本任务,提商大攀生思想品德,.仅靠政工千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发挥校长及行政系统的组织协调功能,把教学、科研、管理、后物服务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并且把德育工作纳人高校的办学体制、管理体创及其运行机制的变革之中.纳人到高校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之中。从而在认识和实践上真正从学校整体工作的离度来认识、规划,走出以往就德育抓德育的狭窄圈子。目前,商校正在进行面向21世纪的教育思想变革、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的调整,倡导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德育在其中占有特殊地位,是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2、明确党委和校长的职资.提离政工干部队伍紊质.以避免原有抽育队伍的两化。
提出高校德育要在党委统一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管理体制,并不是指高校德育工作由原来的党委抓变成行政抓,而是德育实施主体的扩大。党委和行政都负有德育职贵,只是具体任务不同。党委是德育工作的领导核心,主要是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党在新时期的重要任务,结合实际统一研究一定时期内德育工作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制定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体系。校长主要是负贵落实与实施,把德育工作融人学校各方面工作之中,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做到“两手抓”,“两手硬”,真正体现校长对学生德智体全面负贵。因此,建立和完善新的德育体制既不是党委包揽行政,也不是行政取代党委,更不是要取消原有专业政工干部队伍。政工干部是商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专家,是学生日常思想行为的管理者,对学生德育工作负有更直接的贵任。在提倡全体教职工参与德育工作的同时必须加强专业政工干部队伍建设,关键是提高队伍素质。加强学习和锻炼,要求既有优良的品质和高尚的情操,又能深刻地把握德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德育工作的管理能力。
3、确定目标体系.强化“三全育人”气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建立和完普在党委统一布署下以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不仅为长期以来形成的少数人抓德育,脱离知识抓德育的被动局面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也为学校广大教职工自觉履行德育职责提供制度和措施约束。要使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形成合力,除观念转变外,还必须规定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切实可行的措施。党委和政工干部要通过对本校情况的深人研究,将德育任务层层分解并适当量化,结合教学、科研、管理、服务任务予以落实,而且进行相应的检查监督,真正形成“三全育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是指学校全体工作人员通过各自的工作职贵完成育人任务;“全程育人”是将德育工作贯申于高校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针对不同年级特点,明确德育重点,解决实际问题备“全方位育人曰主要指要形成丰言多彩的德育内容、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和科学多元的育人手段,开辟德育工作新境界,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高校德育管理体制的转变,是一个仍需要探索的理论间题和实践过程,要求我们在探索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完善,使德育工作为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人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