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生青春期教育备课需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选题:从问题到话题
上海市教委颁发的《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初中阶段青春期教育内容的重点是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认识性差异;学会用恰当的方法保护自己,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性骚扰;学会拒绝别人的性要求;初步了解避孕的基本原理;学会健康的异性交往;控制性冲动,懂得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是一个理论方向的指导,具体到什么年纪、什么情况下上什么内容的课,还需要我们探寻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要有能力从学生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抓取值得关注的点,及时与学生进行探讨并加以引导。下面以我的一节青春期教育课“好奇进行曲”为例,来说明主题的确定过程。
1.观察:学生中发生着什么
我主要任教六、七两个年级。这正是学生进入青春期的过渡阶段。我经常观察到一些有意思的现象,称它为“青春期性骚动”:在上课时,有人说到“做”“要”这些最普通不过的词语都会引起他们的性联想,然后哄堂大笑;会以输了你就要“亲一个男生”或者你敢不敢“抱一个女生”之类的筹码来打赌;男生走过女厕所的时候会被同伴恶作剧地推进女厕所;有女生拍摄寝室里的隐私场景拿到教室传看;男生打闹的时候有拉别人裤子的举动;有男生喜欢解女生的内衣搭扣……
2.调查:这是普遍现象吗
在观察到这种现象之后,我很好奇的是:这是普遍的现象,还是个别学生或者班级的问题?我询问了几位同行,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每个学校都会有,情节严重的如偷拍、脱别人裤子等,会受到政教处的严厉处罚,结果常常以在家长的要求下转学而告终。而那些哄笑和恶作剧,因为隐藏在学生之中,自然是无法禁止的。接着,我做了一次访谈,约请每个班的心理课代表和班干部来了解情况。我的访谈提纲是这样的:
(1)马上就要进行青春期教育了,我想知道,同学们自己平常是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相关知识的?(网络、同学、上课……)
(2)同学之间会聊这个话题吗?在哪里聊呢?(教室、寝室、QQ群;传阅色情图片)
(3)同学之间会开这方面的玩笑吗?(说××喜欢××啦,男生会点评女生的身材……)一般而言,学生因为觉得这是难以启齿的,因此多是轻描淡写地带过。但是通过这个简单的访谈,我了解到,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只是行为伤害到他人的并不多而已。
3.分析:这种现象折射着怎样的心理需求
考察到这里,我想我得为这种现象定性了,这是性骚扰吗?还是性好奇、性冲动?其实这是两个不同的考虑维度。从道德和行为的维度看,学生的一些行为可能只是玩笑,但有不少很可能已经涉及校园性骚扰。这种行为的结果是很糟糕的,被骚扰到的同学常常会觉得很恶心,而又觉得难以开口请求帮助。如同校园暴力一样,这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可能是持久的。
但是,施加骚扰的人毕竟只是孩子!这并不是简单的行为问题或者道德问题,其背后可能隐藏着他们的心理需求———对性的好奇和探索。他们想要了解自己身上正发生着什么,想要知道自己和别人是不是一样;他们知道成人对此讳莫如深,因此更愿意与同伴探讨或自己独自探索;他们感受到内心的躁动不安,喜欢通过和性有关的玩笑来缓解焦虑;他们觉得好玩,虽然隐约知道这是禁忌,但是在父母和老师之外的探索也许更有乐趣……青春期的孩子们常常搞不懂自己,也并不想要理性分析,但是,我们得弄懂他们。
4.聚焦:小切口、大话题
现在,是时候决定我的上课话题了。围绕着校园性骚扰,我们可以探讨:哪些行为属于校园性骚扰;校园性骚扰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是什么;怎样应对校园性骚扰;怎样避免成为骚扰别人的人?从疏导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探讨的是:通过课堂来学习性知识,满足对性的好奇;对性产生好奇正常吗?哪些探索性的行为是合适的,哪些是不合适的,怎样作出判断?第一个话题的内容,可以融合到拒绝性骚扰的课中;而第二个话题的内容“通过课堂来进行性知识的学习”,大部分在科学课中得到完成,因此,我打算重点关注对性好奇心理的接纳和判断,这就将内容聚焦到了性道德的培养上。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题方式,即从学生的问题中提炼出话题,这可以让我保持观察和思考,也可以让我的课贴近学生的需要。因此,我觉得这是值得我坚持的一种选题方式。
二、制定目标:搭建学生需求和社会要求之间的桥梁
青春期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准确性的知识,更重要的的是让他们理解性的本质特征及社会功能,培养他们对于爱情、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正确同异性交往,缩短其社会成熟的进程。也就是说,青春期教育其实是促进学生社会化的一种教育,因此它是有价值取向的,即需要我们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这使得我们在青春期教育课的目标设定中常常会遇到一个难题,那就是:到底是以理解学生的困扰、解决学生的困惑为主,还是以传递成人世界的主流价值观为主?这两者肯定是有区别的,比如困扰学生的可能是“性究竟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都是偷偷摸摸的?这是肮脏的吗?
社会则希望学生了解在公开场合开和性有关的玩笑是不适宜的;在网络上了解性知识是需要担风险的;色情图片、视频、文字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等。若是直接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作为一节青春期教育课的目标,必然会引起学生的抵触和反感,使课堂内容流于说教和警示。要想让学生能够接纳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必须要首先理解学生目前的困扰和烦恼。
如“好奇进行曲”这节课,我最终确定的教学目标是:理解、接纳青春期萌发的性好奇;了解获取性知识的正确渠道和需要遵守的道德准则。在“他们需要什么”和“我们希望他们怎么样”之间,我们要架起学生成长需求与社会要求之间的桥梁。站在学生需求的立场上,最终导向社会主流价值观,这是协调学生需求和社会要求冲突的一种策略,也是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关键。
三、选材:贴近生活是王道
制定了目标之后,就需要我们围绕目标选择素材了。收集资料是一个很费时的工作,更多是平时日渐积累起来的。除了参考教材之外,平时的观影、阅读、网络资讯的浏览、朋友之间的交流对教师而言既是休闲,也会成为备课时乍现的灵感。比如“好奇进行曲”一课,我最初的素材库很丰富:日本绘本《我从哪里来》(强生青春期教育光盘);视频《男厕所里的男生》(强生青春期教育光盘);视频《看新婚物语》(强生青春期教育光盘);视频《发书》(强生青春期教育光盘);香港绘本《我从哪里来》(网络);《小老爷们那些事》(网络);《熟女养成日记》(网络);台湾绘本《有什么毛病》(朋友推荐);视频《性别游戏》(朋友推荐);电影《岁月的童话》。
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我们可以根据活动设计的需要,对素材进行比较和筛选。最后我在“好奇进行曲”里实际使用到的素材只有漫画《小老爷们那些事》、日本绘本《我从哪里来》和强生视频《男厕所里的男生》这三个。当已有的素材无法与课程内容完全匹配时,就需要我们对素材进行加工。比如《我从哪里来》这个绘本,原先只是静态的图画书配以简单的文字,在观看的过程中显得有些枯燥和尴尬。所以,我的加工是邀请一位声音甜美的女生来录制了这个绘本的文字部分,并配以简单安静的音乐。无形之中,让学生觉得出生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而性也是自然的。
当无法找到完全合适的素材时,就需要我们自行创造了。比如在“静心听花开”这节课中,以强生录制的视频引出两位互有好感的学生之后,为了让学生意识到主人公可能会面临到的压力,我以学生日记的形式推进了故事的发展———陆绮和王鹏的日志呈现。这一组日记是在访谈多位学生的基础上创作的,并请学生对文本进行了加工。细节的充实让学生觉得故事非常真实,以至于下课之后还会围着我问这是不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后来又怎么样了。当然,教师的自身能力可能是有限的,发现和使用学生的创作会让我们的课更加精彩。邀请学生创作,可以从学生的视角发现很多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也可以发现很多拥有创作能力的学生,他们可以帮助教师把素材转变成更受学生欢迎的形式,如四格漫画。
四、设计:精致些,有趣些
选材和设计常常是同步交叉进行的,在有好的素材时,我们常常会想要围绕它设计问题和活动,而当一个好的活动呈现脑中时,我们也会尽力去寻找相匹配的素材。在设计环节的时候,我特别重视两个问题。
1.逻辑性:寻找贯穿始终的线索
有逻辑性的课更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一节课40分钟时间,除去导入和结束环节之外,安排两三个主题活动或者讨论是最多了。几个活动之间应该有一定的逻辑性,所以,我常常会去寻找一条能够把几个环节串起来的线索。在“静心听花开”一课里,课的线索是一个案例,从头到尾让一个学生在别人的故事里面思考、辨析和表达;而在“好奇进行曲”里,课的线索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好奇心”以及基于好奇心进行的种种探索。
2.参与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存在感
只有让学生参与其中,才能够让学生有所体验和思考。因此,以何种形式组织活动也变得非常重要。讨论的形式如果稍加改变,也可以吸引更多学生的参与。如刚刚说到的“好奇进行曲”一课头脑风暴后的价值澄清,我们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式来了解所有学生的观点,比如用手势表示“支持”“反对”“中立”;而我最常使用的方式是借助一些红、黄、绿色的圆形卡片让学生来表达观点,也是为了让活动过程更加有趣和形象。
五、试教:在调整中完善
在整节课设计完成之后,就进入了试教、评估和调整阶段。即使作了很精心的准备,我们也无法预期所有的学生反应。提问的方式、活动的设计常常是要到了课堂上才能够得到最真实的反馈。有些反馈是课堂上当场就能够感受到的,但是有些可能就要通过课后学生的访谈得到。我喜欢在课后借学生帮我拿电脑回办公室的机会,和他聊聊对这节课的感受,是不是喜欢、觉得有没有收获、哪些地方觉得有点尴尬……这样的对话能够让我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想法。更有意义的反馈来自于公开课,尤其是公开的试讲。
公开课常常希望展示一节尽可能完美的课,但是试讲不是。试讲的过程中,听课的教师会帮助我从更多角度观察课的有效性,这些反馈是非常宝贵的。纵观青春期教育备课的流程,不难发现,所有的精心准备都是立足于学生的———选题要切合学生的需要,目标要考虑学生的接受度,选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设计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试教要倾听学生的反馈。走近懵懂彷徨的青春,尊重学生的成长需求,这样的青春期教育课,才会让学生喜欢、让学生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