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初研民办大学的教育方式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民办大学学生的心理特征
调查发现,民办大学有10%的学生“注意排尿和性器官”,而公办学生只有3.3%。因此,加强对民办大学学生性心理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动力不足,但学习压力却不大。民办大学的学生高考总分平均低于公办学生,虽然缴纳昂贵的学费,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有的学生认为我们来读书是圆父母的梦,满足他们的自尊心。由于学习动力不足,导致部分学生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就哪里,得过且过。由于学习压力不大,自由轻松,学得进就快乐,学不进也不愁,睡眠良好,所以,调查结果确认自己“常常失眠”的学生只有3.5%,明显低于公办学生8%的比率。自信心较差,自卑感较强,但活动参与意识强。民办大学的学生进校分数相对比较低,对大学老师授课方式、生活习惯和面临新环境的不适应、录取专业的不理想等,有31%的学生“缺乏自信心”,而公办学生只有19.1%。由于自信心不足,有些学生自我期望值偏低,事业目标不高,成才动力不足。有的认为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别人再努力也没用,有的由于自卑,凡事都不敢尝试,失去了许多发展机会。许多学生认为自己能混到文凭就不错了,哪还有希望考上研究生啊,太难了!但他们大多数性格开朗,思想活跃,参加活动的积极性高。只有16%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热情和积极性”,而公办学生有21%。在各类的文体活动中更证明了这点,他们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普遍比公办学生高。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且攀比风气重,虚荣心强。民办大学大多数学生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独立性,对别人的依赖性较强。具体表现在:经济上需要家庭的资助,学习上需要老师的指引,自学能力较差等。调查发现,有12%的学生承认自己“过于依赖别人”,而公办学生只有7%。而且攀比风气重,虚荣心强,买衣服讲究名牌,日用品讲究时髦。这些情况很容易给部分家庭经济能力有限而又爱面子、讲虚荣的学生造成心理问题,产生自卑、忧虑、紧张等精神压力,甚至还会引发违纪违法行为。意志力相对薄弱,自控力不足。调查发现,有34%学生认为自己“缺乏耐力”,而公办学生为25%。参加活动时,民办大学学生虽然参与意识强,但缺乏意志力。如运动会上公办学生能尽力争取各种奖项,而民办大学的学生则不然,拿到奖就拿,拿不到也不会努力去争取。性心理困扰较重。青年人性生理已发育成熟,与之伴随的性心理也基本成熟。大学生大多都受到自我性意识的困扰,以及与之对抗的对性的压抑。这种困扰通常只带来一般程度的不安和躁动。但当其达到严重程度时,就会产生心理问题,继而影响学习、生活、休息等各个方面。
二、民办大学学生心理特征的影响因素
上大学是为完成任务,大学毕业也不愁就业,因而大多没有危机感,学习不思努力,更无需刻苦,抱着熬日子、混文凭的态度,上课想去就去、想听就听,少数学生迷恋网吧,迷恋游戏,迷恋谈情说爱,作业靠抄袭,考试靠突击,甚至旷课、作弊,个别学生日积月累,最后无法完成学业,又无心思悔,只能中途退学,这样的学生在低年级就占不少人数。父母的社会地位较高,家庭经济比较富裕是造成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压力不大的外部原因。据调查,学生父母中是国家干部和企业领导人的占31.1%,经商的占13.3%,城市工人的占42.2%,农民的仅占2.2%。这些学生从小生活在富裕家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知什么是艰苦,更不知何为饥寒。学习基础较差,学习成绩不优,高考不够理想是造成自信心不足、对学习自卑的直接原因。民办大学的学生能够就读本科专业,主要受益于我省高等教育改革。他们的高考成绩比普通二本学生平均要低50~60分。这些学生除少数因高考偶然失误外,大多数在高中阶段成绩平平,对就读民办高校心存不甘,但大多数学生又不愿意再次复读煎熬,不得已来校报到。由于在中学时期就长期学不如人,进入高校与普通学生同校读书,交费很高,却名气不好,久而久之就会感到不如别人,自卑心理必然产生。这种情况下,学校往往又教育引导不够,积极鼓励不足,更谈不上指导和帮助,学生自知不如别人,又缺乏动力,更不想奋斗,无力改变现状,所以自信心难以树立。消费水平较高,思想压力不大,是形成性格开朗、思想活跃的重要条件。据调查,民办大学学生的生活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其他学生,月平均消费达1000元以上,接近其他学生的两倍,最高的每月达2000元以上。由于经济条件允许,又无就业之忧,大部分学生思想压力不大,大量时间用于娱乐。为了便于交流,很多学生广交朋友,请客吃饭,互送礼物,说话口气摆阔,花钱出手大方。在学校和社会的交往中,有不少学生得到了锻炼,社交能力得到提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怀有一技之长。因此,在学校和班级的活动中,一旦遇到机会,就乐于表现自己。民办大学组织文娱晚会,开展体育活动相对比较容易,组织水平相对较高,这与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组织能力是分不开的。
家庭过分溺爱,学校缺乏培养是造成学生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基本原因。现在的大学生70%以上为独生子女。民办大学的城市学生居多,独生子女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学生。身为独生子女,又生活在比较富裕的家庭,是家中瑰宝、掌上明珠。从小到大,家长把读书、高考当作是唯一的任务和目标,不可能让孩子做任何家务事情,更没必要为家庭生计而劳动。在这种环境下,大多数学生不仅不会劳动,更不善于劳动,而且懒于劳动,因而不会整理房间,不会洗衣,不会理财的问题在大多数学生的身上普遍存在。进入大学以后,学校缺乏自主、自强方面的系统教育和训练,又由于离开父母的呵护和家庭的关照,这种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毛病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很快突显出来,必然在学生的思想上产生茫然,在心理上产生不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育和引导不能及时跟上,很容易受到其他不良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产生不良的后果。高校教育方法的改变,管束力的弱化是造成学生自控力下降、意志力衰弱的重要原因。大学与中学在教育理念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学是在相对自由和宽松的氛围中实施教育。大学教育不仅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大学教育中,严酷的高考压力解除了,严格的早晚自习课也取消了,严肃的班主任监督也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学习地点自由选择,学习时间自由支配,学习目标自己确定。辅导员很少见到,班主任很少下班,课程辅导老师也很少进门,总之管束力减少了,自由度增加了。再加上家长不在身边,略有违纪也无人过问。再看看周围,快乐师兄自由自在,爱情伴侣随处可见,耳闻目染,迷人的诱惑,思想上紧绷的弦渐渐放松了,刻苦学习的热情慢慢降温了。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自我控制力下降,少数学生开始迷恋网吧,旷课,进而玩世不恭。由此可见,抓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确立更高目标,并加强管理是大学新生走好大学第一步的关键。
三、探索民办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
在民办大学学生当中,需要面谈的有19.6%,而其他学生有20.9%,民办大学学生热情奔放,朝气蓬勃,接受新事物快。但19.6%这一调查结果还是提醒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应在现有的基础上探索民办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为其全面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新生的入学教育,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节奏,尽快熟悉大学的学习特点,适应大学的学习活动。针对他们学习目的不明、动力不足等问题,我们应加强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教育。此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爱情观、意志力、责任心、成人感等问题的指导,多举办有益的社交训练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提高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能力。加强心理教育队伍建设。总的来说各校心理咨询中心专(兼)职人员相对于万名学生来说力量过于薄弱,许多工作难以正常开展。所以,不仅要继续引进心理教育师资,更要加强兼职人员的培养,通过外出交流、参观、培训、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咨询员的专业素质,增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园文化环境。大学生整天生活于大学校园之中,校园文化氛围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心理文化活动,让朝气蓬勃、精力旺盛的大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中尽情地施展天赋与才华,增强其竞争意识;在人际交往与合作中建立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从而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充分利用家庭、社会的心理教育资源。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起重要作用。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学校应该与家长建立有效的互动机制。另外,学校应与地方有关心理医疗机构经常进行交流,以取得他们的指导。聘请社会名流、著名企业家、心理教育专家等担任学校的心理教育顾问,逐步提高学校心理教育水平。提倡大学生进行心理自助,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由于专兼职从事心理咨询指导的人数较少,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是费时又费力的工作,亡羊补牢的办法很难把心理教育工作做细做实,加上学生的心理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不可能及时地对每个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详细了解并给予及时足够的关注。另外,还有许多学生对心理咨询存有误解,有心理疾病不愿意来,这就使我们的心理咨询指导工作难以对症下药、取得实效。因此,我们应提倡大学生进行心理自助,自觉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桑海云单位:淮阴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