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问题及对策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对于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但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学生创新和创业意识不强,教师团队不够专业,相关体制尚不完善等。从课程安排、教师团队和合作等角度提出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期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新时代大学生。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存问题;对策研究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创业要在深入学习并且掌握自身专业的基础上,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和整合,基于对自身感兴趣的专业和内容,从成形的理论体系中探索新方向,在饱和的边缘探索出口。但部分同学甚至专业课理论都掌握不扎实,更不必说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近年来教育部组织了很多有关创新创业的比赛,大部分学生前期理论工作做的比较充分,将自己的创新想法、创业思路等呈现在纸质的报告上。比赛是为了拿奖,获奖之后便没有将自己前期的计划付诸行动,很少有继续去实践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学校的不重视,缺乏资金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学生自己不敢去甚至不愿意尝试,且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还不足。大环境下的氛围,仅仅是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浅层的、片面的了解,极大影响了后续实践和操作能力的培养。

(二)高校缺乏专业的教师团队

随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对于这一方面的教师力量极大匮乏,大部分高校推荐辅导员来担任创新创业教育这一角色。辅导员与同学们的就业密不可分,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但就业不等于创业。教师给同学们传授的就业知识不等同于现在提倡的创业知识,创新创业教育对教师而言要求有相当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他们需要掌握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还要对学生的创业观加以科学的指导;要有企业运作经验,能够对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实践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技术指导。我国目前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取得一定的进展。但是很多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仍停留在纯粹的理论讲解,带给学生的实际影响并不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没有得到加强。

(三)有关创新创业的组织体制尚不完善

部分高校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没有建立成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创业课程仅以修够学分为目的,大部分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同时,创新创业教育的结课考试、学分设置都比同等地位的专业课要求低。没有专业教育支撑基础,很难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高校目前比较有效的途径是打造创新创业学院。虽然有个别创业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起到了一定作用,但相比较而言,创业学院成立时间不长,教师团队也不够专业,行政体系也零散,有的甚至形同虚设,浪费资源,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不能发挥有效的职能。创新创业教育是波浪式前进的,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保驾护航,专业发展就缺少了骨架支撑,碎片化的教育难以获得属于自己的位置,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的人才。

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现阶段,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还未成为人们所普遍认同的独立专业,在实践操作的目的上存在认识偏差,在理论和教育上的概念也存在误差。大多数高校没有形成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知识的理论,并且将创新创业课程作为选修课。而选修课时常不被学生重视,甚至高校教师也不予以重视,上课走马观花,没有实质性内容,教师和学生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和学分。对于创新创业型的比赛,大部分高校也没有将比赛过程进行很好的定位,不是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而是为了比赛而比赛,期望有较高较优异的成绩,参加比赛的目的过于急功近利。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创业带动就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为目的。但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政策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贯彻不到位,在创新创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上往往是因为缓解就业压力,分散就业目标,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最初的目的。理论教育和人才培养脱节,只做表面工作,不能够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型和创新型人才。

(二)有关部门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贯彻力度不够

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已经打破了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科学技术的发展依然成为重要的经济态势,创新战略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正逐步提高。创新力最直接的来源就是人才的培养。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虽然起步晚,但也取得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并为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我国政府方面先后了《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的政策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但政策普遍宏观且文件数量少,不成体系,没有落实到各级教育主体,没能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环境和氛围烘托不到位。除了政策要支持,在资金方面,政府也应该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财政支持,有了物质保障,才能更好地进行创新。我国相关部门在政策和财政方面的支持都还尚未完善,在创新创业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应该予以高度重视。

(三)新事物的发展是波浪式的前进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兴事物,融入我国现存已久的教学体系难免要经历一些波折。我国受传统科举制度的影响,大学里常常只重视应试教育,理论课成绩定高下,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灌输式教育降低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造成大学生缺乏创新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另外创新创业教育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家庭共同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生态。新兴的创新创业教育很难打破学校与三者之间固有的关系,这其中涉及的因素过多,需要各个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配合,对它们进行统筹和调整,才能达到动态的平衡。

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高校可根据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学标准和课程要求,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地位,加快推进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和完善。不仅仅是挂牌,是要发挥一个学院的作用,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应做到定位清晰、合理规划。结合学生本专业特色,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大一新生可以统一标准,多开发一些关于创业基础类的通识课程,在课程考试中不应局限于应考试卷,考试内容可以灵活多样,比如拟写企划书、制定创业方案。随着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创新创业教育更应与时代挂钩,利用好信息网络资源;大二以后可以按照年级、按照专业进行分类指导。除理论之外,加大实践教学比重,部分学校有开设相关活动社团定期进行创业模拟实践,校方应鼓励并配合学生部门工作,锻炼学生项目管理能力,极大地增加同学们对创业的激情和创新的自主性。

(二)打造学校、政府、企业三方动态合作

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校内可规划商业区为同学们创新创业提供场地和资金支持,与校外优质企业达成良好合作,更有利于同学们了解产品研发、技术更新、市场营销等运作机制,了解创业经验、市场危机。还可以将社团和企业结合,为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合作交流平台,激励学生创业实践,增强创业教育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和实效性。政府方面应从宏观上把控校企合作质量和秩序,做到有政策引领,有物质支撑,做好保障工作,同时也要进行监督,防患于未然。

(三)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普遍缺乏创业管理经验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实战经验。学校可以在教育上做到“走出去”,对于校内现有教师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允许教师轮流外出进修,进行高校创新创业培训,掌握更专业的教育知识和教育技能。同时鼓励教师在优秀企业到岗挂职锻炼,最大程度保障教师企业管理和产品开发的经验,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在教育上做到“引进来”,可以以讲座为载体,极力邀请校外优秀的企业成功人士为同学们传授相关行业经验或者失败后的教训让同学们有全面的认识,并带来灵感,起到一种积极的启发和引领作用,为真正对创业感兴趣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针对指导。导师的介入可以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与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信息、政策和社会动向,促进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四)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意识

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专业知识的熏陶,更需要积极向上的精神引领。有了正确的发展意识,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教师在授课时应将创新创业精神贯穿其中,时刻注意学生发展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不仅要追求创业带来的物质成果,更要重视创业带来的精神成果,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创业观。

参考文献:

[1]邱燕.比较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社会支持系统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8(1):85-88.

[2]黄银镇.“多维体系”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宏观经管理,2017(S1):196-197.

[3]吴玉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困境与路径选择[J].教育探索,2015(11):63-66.

[4]徐英,白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2):30-32.

[5]周萍.众创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路径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8(12):61-64

作者:刘馨 单位: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