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三个标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新时代增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有效供给,是解决当前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需不平衡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从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产出链来看,供给时机、供给质量、供给渠道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有效供给的三个基本标尺。其中,供给时机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主动性”的标尺,供给质量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鲜活度”的标尺,供给渠道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覆盖面”的标尺。
关键词: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时机;供给质量;供给渠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不断推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并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但我们应该看到,新时代下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形势依然严峻———国内各种思潮涌动和社会行为失范带来的双重挑战、西方意识形态强力渗透的压力、网络传播方式带来的挑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不适应所带来的困境。[1]这意味着在意识形态工作愈加复杂的情况下,我们需要进行自我审视和自我调整。对于高校意识形态而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不适应的困境应当引起重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必须协调好方能发挥最佳的教育效果。从当前的情况来看,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供给与学生需求之间不平衡不充分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自身不适应的关键问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要传递给学生的各种思想观念。当前,在已经明确的意识形态教育基本内容体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思考的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如何实现教育内容的有效供给,使教育内容在学生中入脑入心。打一个通俗的比喻,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是一件产品,高校是生产商和供应商,学生是客户。高校需要考虑如何生产和供应,才能使得这件产品受到客户的青睐和好评,从而实现产品的畅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有效供给要解决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有效供给的基本标尺,并以此来审视现实供给是否充足,认清与目标的差距,提出有效对策,引领学生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实现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从认知到认同、从认同到信仰的过程转变。从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产出链来看,供给时机、供给质量、供给渠道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有效供给的三个基本标尺。其中,供给时机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主动性”的标尺,供给质量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鲜活度”的标尺,供给渠道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覆盖面”的标尺。
1供给时机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
“主动性”的标尺教育内容的有效供给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工作,因此需要具备较强的“主动性”,而实现这种“主动性”的关键环节就在于供给时机的选择。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少奇就曾指出:“各种行动口号要极简短,极明显,极通俗;提出的时间,不可过早,不可过迟,要掌握恰当的时机,这样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2]对时机的把握是否恰当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效果。高校主动把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时机需要考虑供给的时新性和供给的时宜性两个问题。
1.1供给的时新性
时新性是新闻时效的一个基本要求,指新闻报道应体现及时、迅捷。其实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供给也讲究时新性,是关涉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先后的问题。即对学生的教育要及时、迅速、快捷。这其实也是学生接收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普遍要求。特别是在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上,对教育内容的供给时新性要求更为突出。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忽略这个问题。例如当国内外有重大或突发事件发生时,有些高校未能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将正确的教育内容及时地传递给学生,使得学生的现实困惑在第一时间未能得到有效的回应。如此,学生便会在庞杂、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中寻求回应的内容,进而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认知。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一旦形成对事物的认知、态度和反馈,再进行自我否定,就变得很困难了。虽然主流媒体平台会有相应的内容供给,但学生思想比较单纯,缺乏独立鉴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不能快捷有效地获取正确的、有用的信息内容。另外,学生对学校及教师具有较高的信任度,他们更多地希望看到学校及教师对于某个问题的态度、观点和立场。但现实中,有些高校在此类情况下的教育内容供给是十分有限的,在时新性问题上是较为欠缺的。相关数据显示,61%的“00后”会主动关注国家大事,无论其是否与自身相关。[3]这说明大学生是关注国家大事的,这也提醒我们要在学生关注的问题上抢占先机,供给要及时、迅捷。例如肺炎疫情发生以后,高校应在疫情不同阶段和舆情发生的各时间节点,及时、迅捷地通过课堂教学或学校官方媒体平台向学生传递相应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例如,在疫情爆发初始阶段,当网络谣言满天飞的时候,高校应第一时间转发或解读国家的权威信息,特别是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及时传递国家的态度与立场;在疫情攻坚阶段,高校应及时和宣传战“疫”中(特别是与大学生年龄相仿的)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及时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在疫情结束时,高校应及时和宣传各国疫情动态和战“疫”情况,对学生进行一次生命伦理教育,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这就需要高校科学研判,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依“时”而动,坚持供给的时新性。
1.2供给的时宜性
如果说时新性强调的是对“先机”的把握,那么时宜性强调的则是对“时机”的挖掘和创设。如果说时新性带来的是“雪中送炭”的效果,那“时宜性”要达到的就是“如沐春风”的效果。这就要求高校要主动研究和挖掘相应的供给时机,通过大数据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特点与需求,主动创设时机进行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供给,促使学生在无形中接收内容。在这方面有些高校做得远远不够。有些高校认为意识形态教育只在课堂时间内进行,而忽视了课堂以外时间的教育内容供给。实际上,有关数据表明,课堂外的时间占据了大学生近四分之三的时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课堂以外的时间具备更多可供选择的供给时机。但有些高校并未主动利用课堂以外的各种时机进行适时供给。例如国家纪念日、传统节庆日等特别时段并没有得到重视,要么很冷清,要么只是形式上的热闹,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内容供给被忽略,学生的思想水平和政治觉悟得不到提高。又如大学生在遇到困惑、取得成绩、接受校园服务等日常生活中关键的时间点也往往没有得到供给。不是学生没有需求,而是教育主体没有主动发现需求或者对需求视而不见。因此,高校要善于捕捉时机,适时供给,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结合时代和现实状况,充分利用生活日常机会,不断提升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精准性。一是要以国家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烈士纪念日、传统节庆日为契机。“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纪念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4]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中华民族传统节庆、国家公祭仪式等来增强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意识。”[5]可见,以国家纪念日、传统节庆日为契机,创设情境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也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必然要求。二是以学校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偶发事件为契机。从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主体上来讲,高校组织应从学校教育活动的层面整体把握教育内容供给时机;思政课教师及专业课教师要观察和研究教学课堂活动及其过程中的教育内容供给契机;辅导员应将大学生日常生活偶发事件作为教育内容供给的切入点;行政人员则应探索服务学生过程中处理偶发事件时的供给时机。总而言之,高校要善于捕捉特定时段、日常教育和大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时机,做到相“机”而动,增强供给的时宜性。
2供给质量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
“鲜活度”的标尺如前所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就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要传递给学生的各种思想观念。如果我们把各种思想观念比喻成一种产品,那么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就是高校向学生提供的一款产品。产品的品质决定了供给的质量,产品是同一种产品,但是产品的品质有优劣之分。我们讲求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质量,就是要求高校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意识形态产品。当学生打开这个产品时或使用这个产品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我们投注到这个产品的用心、专业和情怀并能深深被感染、感动和感化,这就是这个产品的真正意义所在。这就要求高校在既定的教育内容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再创造,促进教育内容的转化,提升教育内容的“鲜活度”,使供给的内容让学生不仅感到“有味”而且有“回味”。
2.1以真理说服人,让教育内容
“有味”在关于高校思政课建设教学内容改进建议的调查中,79.6%的大学生认为应“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56.0%的大学生认为要“积极回应理论热点问题”。[6]这些改进意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方面,内容缺乏科学的组织设计,针对性不足;另一方面,理论内容不能观照现实,现实性不强。思政课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主阵地,有明确的意识形态教育目标和内容,但是意识形态教育的内容不是简单的输出和传递,更不是教材的直接输出,而是经由教育者选择、转化、加工的内容产品,而选择、转化、加工的标准则是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心中困惑的回应与观照。目前,各高校思政课堂在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等方面是不平衡不充分的,有些高校并未对思政课堂中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进行科学、系统的精心组织设计,思政课堂仍停留在“从理论到理论的思维演绎和脱离现实生活的枯燥讲解”。[6]这样的教育内容供给质量,不能满足学生接收教育内容的愉悦感和获得感。马克思在其《思想如何变成物质的力量》一文中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供给必须以能否说服人、能否产生强大的真理的力量作为衡量其是否有效的标尺。这需要高校进行精心的组织设计,需要进一步将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深度融合,将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紧密联系,将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与现实问题进行有效转化,让教育内容“有味”,最终实现总书记所说的“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7]的目标。
2.2以客观事实吸引人,让教育内容“回味”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网站或新媒体平台存在主要问题的选择频次排序为“理论性太强”(24.5%)、“说教味过浓”(22.3%)、“呈现方式单一”(18.9%)、“缺乏互动”(18.2%)、“案例陈旧”(5.9%)、“信息更新慢”(4.9%)、“原创不足”(4.9%)和“其他”(0.4%)。[8]从这一组数据当中,我们可以反观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在质量上的显著问题:内容的表达过于理论化仍然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有效供给的硬伤。思想政治教育类主题网站或新媒体平台提供的教育内容学生不爱看,点击率不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些网站或平台的内容晦涩难懂,缺乏趣味性。同时,内容的原创度不够,内容同质化现象较多,缺乏吸引力。打开个别高校各大媒体网络平台,我们时常会发现专题教育内容大多数是转发人民日报、新华网等主流媒体网络平台的内容,原创性的内容比较少。有些高校不能立足学校自身实际,从学生所关注的问题入手,从现实中发现并选取典型题材进行内容创新,缺乏特色。要解决上述问题,需选取鲜活的客观事实,以学生的话语体系呈现,以此来获得学生对供给内容的认同。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9]其中第一个方面就是“因事而化”,这里的“事”就是客观事实;“化”就是教化、化育,强调的是在通过选取具体的客观事实并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结合来化育人心,让大学生在具体事例分析和具体事实实践中明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管用”“解渴”,由此增强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和认同。[10]为此,一是要注重“事”的呈现。高校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深入挖掘学生关注的历史故事、人物事迹、社会事件等客观事实。同时,根据不同教育对象采用不同呈现方式,满足学生对教育内容的情感需求。二要注重“事”的学理性阐释。这就要求高校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方法和立场,把“事”讲得有道理有思想有高度,触及学生思想和心灵深处。最后,要注重“事”的语言表达方式。要从了解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特点和表达方式着手,通过诙谐幽默、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3供给渠道是度量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
“覆盖面”的标尺当前,以网络媒体、社交媒体和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据宽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渠道带来了机遇,但也冲击着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传统供给渠道的模式。一方面,新媒体的出现为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供给提供了更多便利的渠道,为扩大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覆盖面”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行为个性化、传播方式双向化等特点,增加了高校对供给渠道的管理难度。因此,利用供给渠道实现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覆盖面”需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覆盖要全面,二是覆盖要有效。
3.1覆盖要全面
供给渠道越多,覆盖面就越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渠道越多,教育内容供给的覆盖面就越广;覆盖面越广,占领的阵地就越多。但是现实中,有些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渠道上主要是集中在传统渠道,对新媒体阵地的占领不足,供给渠道的覆盖面较窄。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包括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等传统意识形态供给渠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供给的需要。“新媒体不仅成为信息传递的重要载体,也使传统受众的使用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改变。”[11]新媒体的多样性与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大大拓展了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渠道,但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即时性、便捷性、生动性等特点,使得各种思潮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渠道在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上明显处于弱势。因此,需要加大多渠道覆盖力度,实现线上+线下的结合。相比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虽然先天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但其引导力和公信力却受到了挑战。数据显示,学生将互联网作为重要信息渠道的比例极高,但是他们对互联网上的信息的信任程度却又极低。[12]这一结果表明,意识形态教育仅仅依赖新媒体是不行的,应当将具有强大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新媒体渠道与具有强大引导力和公信力的传统渠道相结合,建立多渠道覆盖的教育内容供给体系,促进线上与线下思想内容交流,学生可以通过多渠道获得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线上主要包括:学校、学校党委、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系等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教师个人微博与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学生社团组织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等;线下主要包括:校报、社团报刊、讲座、校园活动、宣传栏、文化墙、宣传单等。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需要精心设计、用心经营,才能够发挥渠道的作用。
3.2覆盖要有效
新媒体宽松、自由的舆论环境,使得传统的监管和控制方式的适应性下降。特别是自媒体的出现,给自媒体人提供了发表个人言论、表达个人思想的平台,谁都可以在网络上信息,从不同的角度与立场信息,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引起共鸣,形成不同的社会舆论场。这对高校传统媒体的“把关人”而言是极大的挑战。当前,高校对新媒体渠道的管理能力和水平不足,供给渠道覆盖面的有效性有待提高。指出:“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高校、院(系)等党组织书记、行政负责人要担负起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13]这就要求高校要明确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主体责任、任务职责和主攻方向,构建多主体供给体系,以此保证覆盖的有效性。多主体供给体系就是指党委领导,宣传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导,各院系主抓,全员参与。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供给主体不应该只是思政课教师,要调动高校各方力量,实现多主体供给。首先,党委领导。党委在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中处于领导地位,担负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要对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供给工作开展全方位、全过程地领导,强化顶层设计,推动相关任务的落实。其次,宣传部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导。党委宣传部是在高校党委领导下,负责起草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各级党组织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组织开展各类学习教育等工作的职能部门;而马克思主义学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和宣传的重要阵地,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两者具有明确的政治站位,在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中处于主导地位,主导着供给的方向和维度。再次,各院系主抓。各院系应成为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主抓部门,严格按照党委的要求,抓住主要宣传方向,抓好重点事项防范,做好重点人员管控,通过院系各类宣传教育平台,将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各项工作做好做实做深,守好各自的阵地。最后,全员参与。要发挥高校全员育人的协同作用,让高校全体人员都成为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主体。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建设高素质的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主要包括:高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人员以及网络宣传工作人员。[14]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核心主干力量,必须加大培训和培养力度,使之不断提高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的能力和水平。通过对核心主干力量的培训和培养,以点带面,带动全员意识形态教育内容供给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寇翔.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8):27-28.
[2]奚社新,王军.刘少奇关于在宣传工作中运用口号的思想[J].思想教育研究,2010(12):27-30.
[3]张金峰,于园园,张金才,等.筑牢意识形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时代报告,2020(2):50-51.
[4]才华.节庆日、纪念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宣传资源———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研究中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69-74.
[5]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大力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柱[N].人民日报,2015-12-30.
[6]刘晓亮.2019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104-107.
[7].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奋斗,2020(17):10-15.
[8]胡小娱.2019年度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调查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11):108-112.
[9]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10]黄冬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内涵、重要性和实践要求[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2):58-63.
作者:方圆妹 单位:广州工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