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外汉语语感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引言
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我国发展的这二十多年中,出现过很多种的教学思想理论,然而,“无论是哪种教学思想理论,都在相当程度上忽视了‘语感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语感究竟是什么,它对对外汉语教学的作用如何,怎样培养语感,这些问题却是见仁见智,不一而足。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人手,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二、语感的定义
西方与语感(LanguageIntuition)相关的、相似的概念有很多,如languageawareness(语言觉识)、consciousawareness(有意识的觉识)、metalinguisticawareness(语言审析能力)等,王培光详细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异同,指出语感加上有意识的学习语言的觉识就是语言觉识。语感和分析语言规律的能力合在一起就是语言审析能力。西方语言学界对语感讨论的最多的就是乔姆斯基了。乔姆斯基所说的“语感”(LanguageIntuition)是一种直觉的语言知识,是判断句子结构的合适性、衡量言语可接受性的直觉能力。是“指没有经过意识推理,而对某事的直接理解或学习。”
中国学者内部所说的“语感”,定义也不一样。有从语言学角度的,如苏廷桢:语感是以一定的语音形式发生的心理语言现象。有从心理学角度定义的,如王尚文:语感是思维并不直接参与作用而由无意识替代的在感觉层面进行言语活动的能力,即半意识的言语能力。还有其他从教育学、美学等方面的定义,此处不再赘言。
种种定义反映了研究者的视角和研究背景的不同,但是关于语感的核心内容是一样的:第一,语感是潜在的。第二,语感对语言进行判断。第三,语感是一种语言能力,而且是语言能力的核心。本文拟采用张旺熹先生的定义作为讨论的基础,但笔者不同意张先生的分类,认为这个分类标准不统一,这在下文还会具体谈到。
三、语感培养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2008年3月份国家汉办组织编写的《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对汉语国际教学的课程总目标是这样表述的:“使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学习目的,培养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地学习策略,最终具备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第Ⅱ页)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又做了如下的细分:它包括语言知识、语言技能、策略、文化意识。下面的分级目标其实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学会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基于此,笔者认为,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把培养留学生的语感作为最根本的目标。
国内很多学者早就开始强调语感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事实上,语言能力之中应该包括语感,把语感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合起来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语言能力。(陆俭明,2005)因此,出现了很多基于语感理论的教学研究,这其中以语感“中心说”和语感“训练说”最有代表性。
诚然,这两种理论都是针对国内的语文教学的,但我们可以从中发现:即使是对于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语感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不管是短期班还是长期班,我们都是为了让学生在课本、课堂的基础上可以创造性的使用汉语,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汉语语感。语感敏锐了,不管是听话还是说话,就更准确、更明白了。
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语感
(一)语感的分类
语感分类有很多种,但基本上属于以下两类:1.从语言的组成系统方面着手。如吕叔湘:“语感是个总的名称,包括语义感、语法感和语音感。”后来又有学者提出这里还应包括语用感。(李泉,1995)张旺熹将汉语语感分为六种:语音感、汉字感、词汇感、语法感、语篇感、认知感。2.从语感的不同层次方面着手。如王培光认为语感应当包括判断偏差的能力、指出偏差的能力、改正偏差的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是按照语言的组成系统来编写教材和实施教学的,所以,本文的讨论将基于这样的分类: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和语用感。(二)不同类别语感的培养
1.语音感的训练和培养
语音感是对语音运用的直接的判断和感知。汉语的语音教学有以下组成部分:拼音、词的读音、语调和句调。在拼音教学中,主要要训练学生对易混淆声母、韵母的分辨能力,以及训练声调。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听音和读音。
2.语义感的训练和培养
语义感指的是对词语或句子意义和色彩的感觉和判断,这是语感的核心。留学生由于语义感不强,在很多情况下,即使句子里没有生词也很难理解某些句子的意思。
那么,语义感如何培养呢?根据徐云知的研究,影响语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作为外因的语境、作为内因的心智技能、作为内容的主客体互动的言语活动,还有伴随语感始终的知情意行。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我们主要应当从下面两个方向人手:语境的创设、言语活动内容的选择。
3.语法感的训练和培养
语法教学可以分为潜藏式语法教学(implicitgrammarteaching)和明示式语法教学(explicitgrammarteaching)两种。潜藏式语法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但都不教任何语法:(1)传意的语言教学(eommunaetivelanguageteaching)(2)句型教学而不附加语法说明(3)儿童式的大量输入。明示式语法教学(即传统的语法教学)主要可以分为两类:(1)演绎式教学:先讲述语法条文,然后再举例证;(2)归纳式教学:先陈列大量例子,然后归纳其中的语言规律。这些教学法究竟对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有何影响呢?王培光在总结了EHis、Terrell、Swmn、Rivers、Pica、Krashen等人的研究后提出明示式语法教学不直接促进语言运用能力,只是直接培养语言反思能力,间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潜藏式语法教学直接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所以,就听说读写的能力而言,潜藏式语法教学比明示式语法教学更为优胜。他据此利用下面的三种教学法对15岁的中学生进行了实验:传统的语法教学、句型教学、传意法的语法教学。后两种均属于潜藏式的教学方式。实验结果证明了传统的语法教学比不上潜藏式的教学。
4.语用感的训练和培养
“老师,我想找您谈话可以吗?”此类例子在留学生和汉语老师的交往中是比较多见的。这就属于社交中的语用失误。学生的语言从语法语义上来看都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不得体。
语块(chunk)教学的方式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中是很有用的。因为“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交际者使用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单词,二是大量的具有语用功能的语块。”这样一来,我们的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一点来帮助培养学生的语用感。语用感的培养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具体的词汇和课文教学中,对一些特殊的词语,除了意思之外。告诉学生它们的使用场合以及对象。二是利用汉外对比在语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在对比中发现差异。
(三)母语语感对二语语感的影响
母语的语感对于第二语言的语感究竟有无影响?王培光在《语感与语言能力》中用实验证明第一语言的语感和第二语言的语感之间关系并不密切。这样看来,母语语感的好坏对汉语的语感形成并没有很大帮助,二者是分头发展的。而且在汉语的教学中,学生判断偏差的能力强并不能说明他指出和改正偏差的能力强,但是,指出偏差和改正偏差的能力是可以相互影响、共同提高的,这点是我们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