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隐式设问教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隐式设问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隐式设问教学

一、问而不答,深沉储蓄

我们所说的“问而不答”指两种情况:㈠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不需要回答;㈡答案已在上下文暗中交待了,故而不答。

如:“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凡是参加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的人都清楚,闻一多先生就是目睹特务们的吹口哨、起哄的捣乱行为才拍案而起的,“这里有没有特务?”闻先生当然心中明白,用“有没有特务?”故作疑问,显然是让与会者思考,认识特务们的反动本质。作者自己提出问题,并没有明确回答,紧接着作者又慷慨陈词:“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这个“你”当然也就指代那些捣乱会场的特务们,“有没有特务?”的答案自然也就出来了。如果是这样:“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有!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语言拉杂,不能更好地表达作者无比愤慨的心情。

二、无疑而问,引人思考

设问的根本牲是“无疑而问”。所谓“无疑而问”,是指作者心中有数,为了引人思考故作无疑而问,而隐式设问又是“问而不答”,则更能令人深思。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以隐式设问句为标题。作者真的不知道谁是最可爱的人吗?“‘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主题,是我很久以来就在脑子里翻腾着的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是我内心感情的长期积累。我在部队里时间比较长,对战士有一种感情,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这次我到朝鲜去,在志愿军里,使这种感情更加深了一层,我更加觉得战士们的可爱。”(魏巍:《我怎样写<谁是最可爱的人>》)由此可见,作者是心中有数而问,而读者看到“谁是最可爱的人”这个标题时,总要思考:是呀,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思而不得其解,必然要细读下文,当读者读完全文后,便能得出结论:“我们的志愿军战士就是最可爱的人。”那么,全文也就回答了标题所提出问题,仍是自问自答,所不同的是:这个答案只是暗含在字里行间罢了。

三、运用灵活,表现力强

1、用作文章的标题或文章的开头,能启发读者思考,帮助读者领会主题。如:《,你在哪里?》、《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宇宙里有些什么?》等。再如:“学习文化知识能不能走终南捷径呢?”(马南邨《从三到万》)作者以隐式设问句开头,首先提出大家关心的问题,让读者思考。当读者得出正确答案时,全文的道理也就明白了。

2、用于段与段之间,可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如:“这根生命的支柱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它是否经历过挫折和打击?它是怎样经受这一场考验成为一根不倒的支柱的呢?”(郭梅尼、徐家良《生命的支柱》)这是文章开头部分的最后自然段。前面作者交待张海迪的“瘫软的身躯里,有一根坚强的生命支柱。”后面第二部分用“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我想做这样的人。”“战胜消极悲观,你就是生活的强者。”“在生活的海洋里不断吸取生命的养料。”三个小标题报道了张海迪的感人事迹。这样,由三个隐式设问句组成的自然段,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3、用于分析问题之中,可使文气有变化、不平板。如:“大家知道,生产力的基本因素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科学技术和劳动力是什么关系呢?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讲话》)作者在本段阐述科学技术和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后,进而阐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后都是陈述句,其间插入隐式设问句,使得文章行文灵活,句式多变,语意曲折。

4、用于文章结尾,点明主题,使文章意味无穷。如:“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五个介宾短语组成的状语,从工作、学习、政务、生活等方面描绘了幸福的生活画面,使读者意识到我们是处在幸福之中。那么我们的幸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当然来自于我们“最可爱的人”—奋勇杀敌,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幸福的生活环境。我们也就会更深刻地认识到:志愿军战士是我们“最可爱的人”,这样就深化了主题,可谓卒章显志余味无穷!

文档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