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顾名思义,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创新的意念和认识,主要是指一个人是否愿意创新以及对创新的认识有多少。意识决定行动。创新意识是创新的动力,必须在教育的全程中自始至终地用心启发和唤醒。以会计专业为例,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会计专业就是培养出“记账、算账、报账、用账”的所谓“管家型”人才。又由于会计的严谨性,在很多的会计实务在处理上没有选择的空间,因此,就给学生造成了一种只能照搬全盘接受的氛围。要启发和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需要求教师本身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的人。其次,教师通过企业需求、知识演变、准则变化等向学生传递一种创新的概念,通过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讨论的学习方式、鼓励创新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本质上是由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组成。发散思维的基本特征是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发散思维的变通性是指对事物能够随机应变,触类旁通,不受各种心理定势的影响。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变通性就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同一类或同一个案例多举例子、举反例子,利用融会贯通、故意偷换概念、增加减少关键字眼等来培养提高学生的触类旁通的能力,同时能够让学生从本质上从根本上去把握相关知识点,学活学透,避免死记硬背。流畅性是指对事物反应迅速,在短时间内可以产生出各种不同念头。要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能够主动的积极配合教学。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使学生意识到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利用抢答、即兴竞赛等方式来活跃课堂气氛或者让学生来设计他们喜欢的教学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独特性,指对事物能够有不同寻常的见解。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需要教师制造一个宽松的学习气氛,鼓励学生创新,启发学生去“异想天开”。美国的哲学家谢弗勒(l.Schemer)就曾指出:“学习能力并不是一种无限的、可供学习者随便浪费的资源。如果孩子们的好奇心没有得到唤醒,而是受到严重压抑的话,就会逐渐丧失掉。如果孩子们天生的问题意识没有得到保护,而是不断受到阻碍的话,最终也将失去。对于探究新的东西来说,理智的灵活性、冒险精神、自信等是非常必要和宝贵的品质,如若长期不用或滥用的话,也会失去它们原本的作用。”因此,即便学生的想法在教师或同学看来是荒唐的,但是也要尽量找到其想法的闪光点,进行鼓励,注意避免萧杀或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三、培养创新技能

培养创新技能简单的说来就是培养创新的技术和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和提高自学能力。高等职业教育是社会职业分工的结果,决定高等职业教育更是需要培养创新型实用操作技术人才。例如美国的Intel公司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具有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对自己有信心,在做事前首先考虑应不应该做,而不是只管把事情做好。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更新更加日新月异,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技术性人才,更需要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技能。

创新技能建立在现有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只有对相关领域的知识、技能有了相当的认识,人们才有可能发现问题,从而确定需要创新之处;只有熟知既有的知识、技能,才会有可能对知识、技能行深层次上的重新组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近年来,一些研究者通过对高创造性人才发展历程的研究发现,个体从接触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直到达到专家水平并有所社会意义上的创新,大约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即“10年律”。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校的专业学习一般也就是4年左右,因此,教师必须尽可能多讲授、多指导学生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注意各门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比如在会计专业教学中,财务会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主干课程,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适当的联系,加强学生的知识结构意识。不要仅仅局限于一门学科知识之间的逻辑性,而且要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逻辑性,帮助学生以模块的形式来存储知识(这也是目前我们的模块教学的扩大应用),便于大量知识的存储和知识运用时的调动,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技能。在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方面,由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老师教---学生学,因此,应该鼓励学生先真实的自学,然后由学生来决定教师要仔细讲解的内容,或者由学生上台讲解,教师在适当的时候予以点拨。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一方面,使学生在教学中占有主动性,真实的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一方面,也使教学能够结合学生的基础和需求而有的放矢,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等大量查找、翻阅相关知识进行提高自学能力。

四、培养品格

创新品格是指与创新有关的个性特质,主要包括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创新品格是创新能力中的非智力因素,也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环节。创新品格主要包括意志力、观察力、乐观、独立、幽默、富于社会责任感等人格品质。研究成果表明,创造性不完全是智力因素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表现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美国心理学家托伦斯在对创造性学生行为特征的研究中发现,创造性学生具有如下共同特征:好奇心,即不断地提问;思维和行动的创造性;思维和行为的独立性,或个人主义;想像力丰富,喜欢叙述;不随大流,不过多依赖集体的意志;主意多;喜欢搞试验;顽强、坚韧;喜欢虚构,富于幻想。学生的个性千差万别,每个学生的创新情感和人格不尽相同。对于这一点,杜威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说:“一个人的能力怎样和另一个人的能力在数量上进行比较,并不是教师的事。这种比较和教师的工作无关。教师所要做的事,是使每一个学生有机会在有意义的活动中使用他自己的力量。”因此,教师要注意培养每一个孩子的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而不是筛选出好的,忽略差的。这就要求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这种不同而因材施教、因势利导,使学生尽可能地发挥长处、弥补不足。对于不同学生的不同创新能力给予同等的关注,使所有学生的创新能力都能有所发展,都能不断地有所提高。

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客观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还需要学校和社会共同提供创新的平台,让他们能真正的进行创新。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需要在理论的基础上实践,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曹琼(徐州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8)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2]高健群.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若干问题.教育评论,2009(1):34-35

[3]薛彩欣.浅谈高校学生的创新教育.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5(6):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