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生文学兴趣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的影响
教师应该深谙言传身教的无形力量所在。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在教学实践中将深深影响学生的阅读、写作水平,对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及其浓厚的文学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并且善于在教学中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用自己独特的文学感受,敏锐的洞察力、思考力影响学生,培养他们善于观察周围所发生的现象,如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促其思考、分析、感悟,找出现象的本质。帮助他们初步形成一定的社会洞察力、判断力,对社会,对人生有着敏锐的感受力,有了感受的冲动,就有写的冲动,有了写的冲动,就有看的冲动,对文学也就产生浓厚的兴趣,无疑对学语文也就有了兴趣,这也才是真正语文教学的成功。如果学生满脑子学语文就是考个好成绩,也许是大语文教学的悲剧。
一个有一定创作能力的老师,同样也是令学生钦佩的,教师的创作欲望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创作欲望。我在教学与闲暇之余常常写些诗歌和随笔,也常常拿给学生阅读,他们在流露出赞叹与钦佩的神色之余也常常产生写的冲动。“我手写我心”,他们有了写的冲动,但在写作过程中也时常词不达意,为了能把自己情感、内心表达出来,他们自然也就产生了涉猎相关课外读物的兴趣,随着阅读量的增大,对文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大,那么学习语文的兴趣自然也就产生了。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一种看不见的动力。
二、培养文学兴趣的两大突破口——散文和诗歌教学
作为文学体裁的两大样式:散文和诗歌是最具魅力,最富于代表性的,最能直接窥见作者内心世界和剖析社会现象的文章,更不用说语言的高度凝练和优美了。诗歌和散文历来是培育人的好教材。尤其是散文更是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好教材。优秀的散文作品,能给学生以人生的启迪,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可学生们如此漠视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此害怕学语文,害怕写作,归根结底还是对文学没有丝毫的兴趣,学语文只是为了升学考试。学习语文只是落得个死记硬背,毫无乐趣可言。
兴趣是一种看不见的动力。为了学好语文,培养学生浓厚的文学兴趣首当其冲,在教学当中,学生的表现看,散文和古诗的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是我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的两大“突破口”。
散文更多的是“再现式”写作,是作家有感而发,因情而作,富于情感性,学生阅读这些诗歌和散文容易领会和接受,并受其影响、陶冶情操。如散文《三颗枸杞豆》和《月迹》,这两篇文章都是通过儿童的心理特征来表达作者对儿童健康成长的人生观和自然、人生哲理的探索。作者把自己的思考与探索融入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中,通过孩子的好奇、爱玩及丰富想象和联想来表达自己对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的愿望,同时也希望我们社会中更多的引导者要象在临死前悔恨的三叔和善于引导孩子的老奶奶那样去正确教育孩子,引导孩子不断发现问题的愿望。文章内容正是我们现代学生生活的真实写照,学生初看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自然地就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言为心声,情为景生,情景交融”,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之后,应马上找到更深一层理解的切人口,让学生的阅读品质得到升华。我教《三颗枸杞豆》和《月迹》时就是从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切入,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是人物思想的寄托,实质也就是作者思想的寄托。色彩丰富的景物描写及个性化语言描写的引导更容易让学生明白和接受。从学生学习时的主动参与和不时流露出开心的神情,我能感知到他们已经领会了景美、情美,并且获得从未有过的学习激情。课后我向他们了解这样上课,感觉怎么样,他们的回答也正如我所料“老师,在这之前我对散文的阅读从没有过如此的感觉。什么是美景,什么是感情,以前总不能很好的联系起来,只是单纯的记忆,现在总算悟到了这种托物言志、情景交融的文章该如何欣赏了,并且产生了从未有过阅读散文的激情。以前,我们最不喜欢的就是散文,太深奥了,不知道它写什么,老师讲的是什么,现在总算弄明白了,什么是美景,什么是佳情”。此时,我又及时地推荐了贾平凹的散文《地平线》、《丑石》及《读者》给学生阅读,他们都很乐意去拜读。无疑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感悟能力也就增强了,浓厚的文学兴趣也就随之产生。写文章、看问题也就有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老师们有时也常感叹学生头脑太简单,写文章没深度,其实能从课文编排的优美散文人手,让学生真正去认识人与自然是相通的,情景是交融的,与他们一起徜徉于这些美景佳词之间,感悟自然、感悟人生,陶冶情操,培养兴趣。
诗歌与优美的散文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作者通过某种思想感情把人与自然沟通起来的产物,通过自然的一景一物来表情达意:或赞叹祖国大好河山,抒发赞美或痛失之情;或感悟人生哲理,给人以启发:或排解抑郁等等。所以我们在教读诗歌时应注意引导,慢慢培养。北师大中文学者李道英教授认为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在中学的教育不在于应试不应试,而在于引导,学诗、写诗、鉴赏诗是一种“慢功夫”,要慢慢培养。
诗歌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较,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和含蓄性。从语言技巧和表现手法上看,诗歌更要求语言精练和生动,更借重于想象和联想。教学诗歌,也要以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从精练的诗句中解读出诗歌的丰富内涵来。
如教读郭沫若诗歌《天上的街市》,首先从作品背景入手,让学生明白其创作这诗时的心境,就不难理解他为何要突破传统牛郎织女桎梏的生活变成他所向往的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然后让学生明白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正是郭老当时所向往的生活吗?更让其明白诗歌的想象与联想的丰富性特点,用凝练、含蓄的语言,形象的生活画面把作者的向往表达出来,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人就有七情六欲,何况学生,生活感受更是变化无常,何不引导他们通过自己所不希望的,所想要达到的借助语言来表达呢?其次,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词语。让他们明白诗语言的凝练,含蓄之特点,引导学生走进诗歌的情境,去感悟、去体验。在此基础上,通过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出、猜测出诗歌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使之成为“自己所理解的”,还可以进行再“创作”,给诗歌形象赋予新的含义。在理解了诗人为何写,怎样写后,学生的创作欲望也就不难激发了,有了表达的欲望,兴趣也会随之而来。
一般来说,通过散文和诗歌的有效引导,让学生通过创造性的生活再现,感悟散文和诗歌的景美,情美,音乐美,让他们得到美的享受;再加上老师自身的文学素养与创作感受的影响和熏陶,同学们都会慢慢对语文的学习,文学作品感兴趣。有了文学兴趣,自然他们就能够更主动去学习语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学习语文的一切能力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
如上课精力不集中,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等等。
有些家庭,“留守儿童”放学后,需要协助家人从事一定量的家务劳动后才有时间去学习。这些儿童由于学习时间得不到充分的保证,也极大地影响到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对改善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的建议
1.学校要肩负起改善“留守儿童”学习习惯现状的主要责任
在家庭功能不健全的情况下,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场所,如果学校能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他们家庭教育上的缺陷。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留守儿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引导他们形成良好行为模式的主动性,而不是任由“留守儿童”通过尝试的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行为模式。要应让“留守儿童”明白什么是好的习惯,应该保持;什么是不好的习惯,应该消除。
学校教育如成为影响“留守儿童”成长的主渠道,这还要求学校教育不仅要完成校内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而且要求学校教育应有意识地向“留守儿童”的校外生活延伸,以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因此,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建立详细的“留守儿童”档案,还要彻底调查“留守儿童”在校外的学习情况,定期主动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联系,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家庭应承担起培养“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必要责任
首先,监护人不要让“留守儿童”干过多的家务活儿,保证他们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尽量为他们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学习环境;应指导“留守儿童”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刊,观看积极向上的影视文艺节目,用大量健康的、进步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信息去占领他们的思维空间;
其次,监护人不能只关心“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中的某一项习惯的培养,而是要注重他们整体学习习惯的养成,这样才会使他们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再次,监护人还要选择周围学习习惯不良的反面典型,从其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和后果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深刻剖析,教育孩子提高识别和改正不良习惯的能力;
最后,对于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监护人应主动与学校联系,借助学校的力量来共同完成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3.政府各部门要为解决“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创造必要条件
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解决初中“留守儿童”学习习惯不良的问题,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本地就业岗位,让外出务工人员重回家乡就业,结束“留守儿童”的“留守”状态。
政府相关部门还要下大力度整治学校周边文化环境,铲除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滋生社会负面影响的土壤,整顿规范文化市场,坚决查禁社会丑恶现象,清除文化垃圾,净化社会风气,为“留守儿童”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扫清障碍。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教育“留守儿童”。如由关工委牵头,将责任心强、乐于从事公益事业的老教育工作者、老干部组织起来,参与到关心“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来,担任“留守儿童”的家长,组建临时家庭,指导初中“留守儿童”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总之,“留守儿童”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联合起来,组成一个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来协调进行,缺少任何一方都不会取得整体教育效果,甚至可能使其他各方的教育效果相互冲突,相互抵销。所以,学校、家庭、社会应齐心协力,构建以学校为中心,家庭为纽带,社会为依托的“留守儿童”教育网络,赋予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刘丹.乡村中学生学习心理状况的调查报告[K].中国农村研究网.2004-7-20
[2]李庆丰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发展的影响——来自湖南、河南、江西三地的调查报告[J].上海教育科研.2002.9.
[3]林宏.福建省“留守孩”教育现状的调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3.3.
[4]何奕敏.加强对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J]教育教学研究.2004.6.
[5]杜鹏.聚焦“386199”现象.关注农村留守家庭[J].人口研究.2004.7.
[6]王玉琼,马新丽,王田合.留守儿童问题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抽查[J].中国统计.2005.1.
[7]黄应圣,刘桂平.农村“留守孩子”道德品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书育人.2004.11.
[8]朱科蓉,李春景,周淑琴.农村“留守子女”学习状况分析与建议[J].教育科学.2002.8.
摘要:本文提出了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的方法,认为首先是教师自身的文学素养的影响,其次可以从散文和诗歌教学作为突破口。
关键词:学生;文学兴趣;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