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诗歌阅读写作教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诗歌阅读写作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诗歌阅读写作教学

一、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诗歌内容

艺术来源于生活,作家对生活细微观察,用心体会,把主观感受、审美形态、社会共识、转化为高尚的精神修养。学生对诗歌阅读应结合自然风物、社会形态、人生经历,去搜索文字底隐藏的信息。透视有形的文字里蕴涵的哲理,从不同角度审视诗歌所表现的思想。结合生活实际归纳诗歌所表现的主题和内容。

当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思维过程。教师教学不光停留在诗意讲解上,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细致观察生活,经受生活磨练。诵读古典名作,赏析现代文人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应结合现实社会,面对台湾问题,祖国母亲深情呼唤漂泊的游子归来。诗歌反映的不仅仅是诗人家庭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它已超越了个人的情感,而升华为中华民族的情感。教师以此为教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写景的诗歌的理解,让学生掌握景物描写所饱含的思想感情。情景交融、情景统一,对状物的诗歌应结合生活实际掌握其象征意义。总之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参照、对比、辨别、归纳。不能对词句作支离破碎的解释,应结合写作背景、作者个人情思、诗歌表达的深刻意义。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合理想象,弄清诗歌的表意。

二、重视诗歌朗读能力培养

现代教育着重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文精神一般指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如:对人的价值、权力、命运等问题的思考与探索。它是人的灵魂的食粮,没有它,人的灵魂就会苍白而空虚。诗歌以语言为美、意境为美。抒发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而引导学生将诗歌介入关于社会、关于自然、关于人生的思考。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迫切任务。把学生的目光推向社会生活前台关乎“人”的思考,逐渐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考习惯。陶冶学生情操,让“人”融入“文”,“文”又包蕴着“人”。诗歌的阅读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内在相连、外部相通。初中学生的生活阅历、审美观念、鉴赏能力、思想意识形态局限于对诗歌的阅读。学习诗歌从朗读入手,使语言的节奏美、韵律美、意蕴美脱离物质的书本,表现为学生的精神感受。学生用声音触摸艺术殿堂里跳跃的字行,与诗人崇高思想交汇、相融,培养美的道德情操。朗读不只停留在字面上、语面上,应逐渐理解字、词、句的深层含义。对诗意作初步理解。通过诗歌朗读,激发学生生活意气,让美的字符、美的音质,激起点滴浪花,感化生活,激活思想。

三、在诗歌写作中感悟生活情趣

初中教师往往不重视学生诗歌写作,任何文学作品的创作贵在立意。稚嫩的儿童心灵深处蕴藏着美好的事物,他们认识事物的感受是独特的,不带任何功利性。纯洁、美好的心灵通过诗歌的艺术表现形式表达出来,作品具有光泽、鲜活特色。是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真正体现。

部分教师作文教学着重于技法培养。僵化学生思维,对学生个性写作产生压力。往往作品不带学生的主观色彩和个人感受,心灵情感得不到宣泄。诗歌写作也如此,教师只稍作提示,主观愿望不强加于学生,让学生自由写作、意向写作。几年前,我曾经从报纸上读到一首诗:题目是《一碗油盐饭》。前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有一碗油盐饭。昨天,我放学回家,锅里没有一碗油盐饭。今天,我放学回家,炒了一碗油盐饭,放在妈妈的坟前。这是一首文字极其简单的小诗。不曾用任何一个渲染情绪的形容词和华丽的词藻,然而它的意境又是深邃而丰富的,给人们的思索和想象以无穷广阔的空间。这首小诗正体现孩子写作的真意和灵感,表现出人类共同关注的人性光辉。

诗歌写作具有个性化,诗歌写作的个性化应从小培养。诗歌写作应结合人生阅历,注重“人气”的培养,及个人修养、气质、精神力量的形成。自然达到诗歌写作的境地,诗作就具有“文气”了。在生活中写作,在写作中感悟。在诗歌创作过程中生活情趣。

诗歌阅读与写作紧密相连,是初中语文教学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的具体体现。我认为,教师应提高认识。培养学生的诗歌的趣味阅读和诗歌的个性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