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四力培养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创新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融媒体时代,社会对于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高校现有的教学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不能满足社会要求。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教学模式过于单调,师资力量也比较薄弱,与教学相关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如实训基地等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作者是高校新闻专业的一线教师,通过课堂实践教学的一手资料,以及新闻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对实践教学的反馈,紧密联系“四力”内涵,阐述了基于“四力”培养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创新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当前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优化措施,目的是提高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一、引言
新闻传播专业是与当今社会发展联系比较密切的一个专业。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一般知识面比较广,熟悉国家的法律政策与新闻规范,善于挖掘新闻点的价值性和实用性,可以更好地在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间取得平衡。而基于四力培养,是国家对于新闻传播教学的重要指示,目的是为提高当前新闻传播人才的专业素养,使其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用独特的视角,真实反映社会现实,从而更好地发挥宣传和监督的力量。
二、“四力”的内涵
“四力”指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脚力一般指新闻传播人才应该不断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和地区去发掘价值信息,扎根一线,立足新闻传播的实际要求,从而发掘更多有价值的新闻信息点。眼力是指新闻传播工作者要具有独特的新闻视角,既要能够去伪存真,同时还可以由表面看到本质,加强看问题的全面性,从而将社会热点和民众的关心点进行呈现出来,加强社会主义建设和政策的导向性。脑力是指新闻传播工作者怎样将收集到的一手信息进行脑力的分析和加工,从而加强新闻的影响力和导向性,使其增强传播影响力,更好地将人民群众与社会的发展联系到一起,从而进行社会客观现实的反应,进而增强社会理念的宣传度。笔力是指新闻传播工作者应该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加强文笔的运用,从而使新闻内容更具有表现力,提高文章的质量,加强文章的逻辑性,让人们在阅读新闻的过程中加强印象,从而对于社会引发反思,增强新闻在社会层面的影响力。增强“四力”凝聚了对宣传思想队伍的谆谆教导、殷切期待,同时也是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于新闻传播工作者新的要求,因此在现在院校的培养中应该以“四力”内涵要求为导向,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新闻传播人才的质量,适应国家对于新闻人才的新的要求,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基于“四力”培养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一)双创背景下的必然要求
现在讲究万众创新,全民创业,而高校作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其人才培养关系到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进程。特别是新闻传播专业,一般是站在时代的前沿和历史的高点观察分析问题,并且分析问题背后的社会现象,从而更好地引领人们的价值取向,因此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增强其人才培养质量,使其具有一定的创新理念,从而不断创新新闻传播的路径,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以社会发展为基本的驱动力,积极分析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和各种要素,从而增强新闻传播的信息质量,更能反映国民关心的切身问题,更好的发挥新闻传播教学的价值。
(二)提高高校竞争力和就业率的需要
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现在很多高校都设置了新闻传播学相关的专业。同时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不断增加,与新闻传播相关的学生的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新闻传播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的一门专业,对于学生的要求较高,同时随着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要求正从表面化向本质化,从虚假到真实不断转变,因此社会对于新闻传播教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新闻行业,“新闻无学”“新闻不需要学”的争议一直存在。一直以来,新闻本科教育被认为门槛不高,采写编评、媒体运营和新闻专业精神的培养等是留给外界印象的主要内容,更有甚者认为文史哲培养的本科生比新闻专业本科生更有人文基础和发展潜力。只有不断进行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创新,才能将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联系起来,从而提高高校的培养质量,增加高校的就业率。
(三)网络信息的冲击
当今社会,信息的扩散机制逐渐从单一向立体和复杂化发展。由于网络具有虚拟性,很多的创作者为了博取眼球来编造一些虚假的新闻信息。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这些信息像“疫情”一样很可能潜伏在人们身边,若不及时“防治”将会造成不可预计的后果,给新闻媒体的舆情监测和网络管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既浪费了公众的资源,同时让人们对于新闻质量的公信力产生怀疑。而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作为我国各种新闻媒体资源的主要培养途径,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进一步提高其人才的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他们的新闻发掘立足点,从而在将来的工作中不断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将国家大事和民生问题进行客观真实地呈现,从而推动社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积极推动社会主义理念的实践。为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力量,加强新闻的导向性和客观性,更好地满足人们对于高质量新闻信息的要求。
(四)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国家改革的需要
当前处于教育改革的重要阶段,国家和社会对于人才的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强,在以前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中一般理性较多,学生的综合能级不强,不能够及时进行新闻信息的捕捉。同时,新闻信息的报道也不能够抓住观众的眼球,从而导致社会对于新闻传播人才的要求与社会发展出现不相适应的情况,国家教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进一步提升新闻人才的专业素质,而基于“四力”培养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创新就是响应国家教育改革的目标不断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使其更好的以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求。2020年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将停止从高中毕业生中招收本科学生,未来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课程将融合入日新书院。学界和业界关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教育改革的热议持续发酵,这无疑给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一个新启示。
四、基于“四力”培养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理论知识,忽视实践教学
由于新闻传播专业对于人才的要求比较全面,因此在学校教学中开设了大量的与教学有关的理论知识。这样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新闻传播教学的基础知识,但是由于学生和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理论方面,一定程度上忽视学生的实践性,很多学生实践性不强,不能够捕捉到一手的新闻的资料,也不能够对于新闻现象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呈现,从而导致报道的新闻信息价值较小,或者对于价值不能够进行深入发掘。因此,学校应该进一加强四力的引导性作用,促进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真正落地。
(二)实践教学方式不切实际
现阶段,新闻传播实践教学的形式是丰富的,但是却不切实际,导致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比如,教师的实践案例缺乏一定的创新性,没有将学习任务的分配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理特点结合起来,特别是对于教师安排的去县域级融媒体实习或者基层乡村进行新闻取材的活动并不感兴趣,反而对一些博人眼球的热点话题产生关注,因此教学中学生在课堂或者课外的任务参与性并不高,这造成实践标准形同虚设。再比如,基于移动端的新闻直播已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但是在较多相关课程里,实践的主流仍然是电视新闻采写的陈旧流程。学生所学的内容和实际生活脱节,就必然造成学生实践过程中的“阳奉阴违”。
(三)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近几年,新媒体飞速发展,各地官办或民营的融媒机构相继挂牌,自媒体行业也蓬勃发展,基于新闻生产模式的“现象级事件”频出,这造成了“业界天天在变,学界眼花缭乱”的行业现状。很多从事新闻传播教学的教师根本没有从事过新媒体相关的工作,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行业洞察;而在教学中,教师对于社会大众多层次的需求不能全方位顾及,以及当下新闻传播的方向发展缺少公论与实证;同时,新闻传播教学中许多年轻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而教学年龄比较大的教师虽然教学经验比较丰富,但是缺乏一定的教学创新性,很多的教学理念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特别是随着近年高校数量的不断增多和新闻传播相关专业的设置不断增多,对于教师的数量需求也在不断增多。很多学校在进行教师选聘时只是注重了教师的学历,而没有注重教师的能力,因此教师整体质量相较于社会的发展要求来说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四)教学中实践机会比较少,缺乏一定的实训基地
在新闻传播教学中,一般实训机会比较少,都是在临近毕业的一年教师才鼓励学生参与一些实训活动。同时学生自己的规划意识也不强,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参加一些实训,造成了精力上的损耗;同时,一般学校会安排一些特定的场所供学生进行实训,但是这些场所要求实习人数往往比较少,所以对于学生的管理会很分散;而且,学校安排的实训时间较短,学生还没有了解新闻传播的实操过程和注意事项,没有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实训期就已经结束了。学校对新闻传播实践教学领域基础设施的投入也相对薄弱,实训基地的建设不完善。很多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接触演播室,对于新闻传播过程当中需要用到的采编相关设备与流程缺乏一定的了解,从而影响了其走上工作岗位后工作的开展。
五、基于“四力”培养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优化措施
(一)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
在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自觉增强脚力,同时将互联网等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借助互联网的多种资源,激发自己的新闻灵感,从而付诸实际行动,提高新闻传播教学的质量。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任务教学法和小组教学法引入到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当中,在促进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给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如以建党100周年以来,人们生活发生的改变为切入点进行新闻取材,进行新闻报道。这样同学们会通过独立或者与其他同学一起合作的方式进行完成任务,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用独特的视角展现人们生活发生的变化,进而通过脑力和笔力,将这种变化加以润色和分析,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专业性,即使任务能够呈现出一定的社会价值。同时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行了展示,充分实现新闻传播教学的目的。因此,在新闻传播教学中应该立足新闻传播教学的宗旨,以四力为引导,充分发挥新闻传播教学的作用。
(二)不断提高教师队伍建设
从事新闻传播教学的教师应该不断增强本专业知识,深刻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提高其职业素养,其次应该在教学中推进产教融合,聘请一些新闻传播专业具有较强工作经验的资深新闻媒体人来学校担任教师,在进行课程教材选择,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方式等与学校达成一致,这样既增强了教师队伍的实力,同时增加了学生校园学习与社会实践的黏合度,从而在日常教学的开展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新闻传播教学中应该具有的素质,应该怎样进行新闻信息的发掘,怎样提取其中价值,怎样利用新闻信息更好的反映社会热点和大众关心点,提高新闻信息的价值影响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教学实践性。同时,教师也应该不断与新闻传播行业单位加强联系,深入到单位内部进行深造,并且将深造的成果与教师的考核进行联系,从而进一步增强新闻传播行业教师的职业素养,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建设,从而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提高学生的新闻传播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应该加强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
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既是学校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彰显,因此应该进一步提升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增强学校的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实训基地应该根据新闻传播的日常教学需求,促进演播室的完善,并且根据日常教学的实际需求进行实训基地的进一步规划,将新闻信息前期采集部分,后期编辑加工部分和新闻采访的相关设施和广播实训的相关设施有机统一到实训基地建设当中,从而让学生在日常的教学中增强其实践性,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新闻传播的整个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四力培养,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增强其实践性,为以后更好地走向社会进行新闻信息的加工,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学校应该进一步规范实训制度
学校针对学生综合实践性不强的情况应该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增强学生的实训机会,在日常教学中不定期的组织学生进行新闻信息的收集,注重场合和地区的多样性,让学生更加明白脚力在新闻传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新闻信息的发掘,增强新闻人应该具备的专业素质,其次,在新闻信息收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透过现象进行本质的分析,怎样将新闻素材与其表达主题联系到一起,提升学生的眼力,增强学生的新闻视角,提高学生提炼新闻信息和分析新闻信息的能力,再次,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组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价值的进一步发掘,将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与新闻价值进行有机结合,进行新闻素材的整合,从而提升整个新闻信息价值的同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充分了解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其专业素质。
六、结束语
新闻传播教学是实践性和理论性都比较强的一门课程。特别是当今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新闻传播教学成果关系到社会价值的导向,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现实,更好地进行社会理念的呈现,因此应该进一步提升新闻传播教学的成果。而基于“四力”培养的新闻传播实践教学是国家在综合社会发展形势的下对于社会新闻传播教学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应该进一步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从而促进新闻传播教学的成果,促进学校新闻传播教学的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培养要求更加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高晓虹,赵希静,付海钲.增强四力,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J].新闻潮,2019(002):123-126.
[2]郭子辉,谢安琪.信息“疫情”的扩散特点与网络治理研究[J].传媒观察,2020(08):30-34.
[3]高晓虹,赵希静,付海钲.增强四力,培养卓越新闻传播人才[J].理论导报,2020(002):52-53.
[4]丁书娟.新时代提升中国共产党新闻舆论四力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2019(001):35-36.
作者:张争 单位:南京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