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篇

第一篇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10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50例,其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最小的是26岁,最大的是81岁,平均年龄是(45.8±6.9)岁;病程最短的是1个月,最长的是5年,平均病程是(6.3±2.9)个月。对照组的患者50例,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最小的是28岁,最大的是80岁,平均年龄是(44.9±6.7)岁;病程最短的是1.5个月,最长的是6年,平均病程是(6.4±2.3)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的患者给予心理健康教育

1.2.1每月定期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与门诊复诊,向患者说明按时按量用药对病情恢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督促患者全程、规律、合理用药,了解患者用药后的病情变化。每隔3~4周,组织患者参加疾病知识讲座,帮助患者接受正规、完整的结核治疗知识,耐心、和蔼地告知患者肺结核疾病的特点、发病原因、治疗方法等相关知识,让患者知道肺结核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抗结核治愈的关键之处是坚持用药治疗,严格按照医嘱,规律用量7~12个月。护理人员在和患者沟通的过程中,要认真倾听患者所提出的各种疑问,并给予详细的解答。同时,询问患者用药之后的感受,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叮嘱患者下次复查的时间。

1.2.2由于肺结核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再加上患者的体力差,还咳嗽,有的患者出现睡眠差、情绪低落、消瘦以及不愿意接触外界事物等现象,对此,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诱导患者正确的排泄方法,建议患者家属全方位的为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鼓励患者参与到疾病讨论中来,要用真诚、发自内心的语言去打动患者,使患者感到温暖,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心理疏导与支持。心理疏导要具有针对性,可通过鼓励、解释、暗示、耐心聆听等方法,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排除负面情绪,改变不良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以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和心态去治疗。多向患者介绍肺结核成功治愈的患者以及国家对肺结核疾病的相关减免费政策,使得患者能够充分认识到自己并没有被社会孤立与遗弃[3]。

1.3效果评价

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进行2个月随访,随访内容包括:是否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是否定期复查。如果这两项均完全执行则表示具有治疗依从性,若未执行则表示不具有治疗依从性。

1.4统计学方法

对于资料中的全部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采取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随访2个月中,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患者47例,所占的比例是94%,对照组服药依从性患者19例,所占的比例是38%。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肺结核是一种传染性疾病,由于治疗时间长、不良反应多、社会成员疏远等因素,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患者不同程度的表现为情绪抑郁、焦虑、悲观、低落等负面心理。这些负面心理会使得患者机体内的神经体液调解失衡、抵抗力降低,加重病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4]。规律用药是治疗肺结核疾病的重要保证,而过早停药或者是不规律用药则是肺结核复发的重要因素,所以,督促患者坚持用药、规律用药、早期用药、全程用药对于肺结核疾病的治愈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对肺结核患者给予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促进了护理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深入关怀护理,另一方面可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与此同时,也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成就感和责任感。总的说来,在对肺结核患者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应该从改善患者对药物治疗的认知力,控制负面情绪,减轻药物负面作用等方面着手,重视肺结核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作者:吴影桃单位:广东省云浮市慢性病防治中心

第二篇

一、心理健康在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

1.1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让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有理性认识

从体育教学的特殊性来看,在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能力等,认识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个体在学习和解决问题时表现出来的对授课内容的认识能力。当然,学习成绩的好坏不与认识能力划等号,这种能力的好坏是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的体现,也与他们的学习、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关。林崇德在《科学地理解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一文中指出“,心理健康分为正负两个方面。它不仅是消极情绪、情感的减少,同时也是积极情绪、情感的增多;心理健康教育内涵的核心是自尊。自尊与心理健康各方面的测量指标都有着高相关;心理健康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它不仅包括积极的情绪情感,也包括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心理健康的标志:其一,没有心理疾病;其二,是一种积极向上发展的心理状态。”在学校体育教育中,教师起着导向作用,引导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并在对心理健康标准认识的基础上,对自身身体状况和心理水平有合理的认识,从而使中学学生对自己的心理状态有客观评价。

1.2促进情绪稳定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就情绪的整体而言,心情愉快、情绪稳定、反应适度、心理健康的人积极情绪如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占优势,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如果经常笼罩于消极情绪中,忧愁、焦虑、苦闷、恐惧、悲伤而不能自拔,闷闷不乐,行动无力,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体育教育对中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起到更好效果。因为,在中学校园中学生是基本上脱离家长的“全权管理”,多数的文体活动都是在学生自主组织下完成的,在组织过程中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坚韧不拔的性格,同时也锻炼自制力和敢于面对得失的坚强毅力,以达到其心理健康水平如何的程度。另外,在体育竞赛活动中,对学生的意志品质和情绪的张扬都有较好的考验,使之在一定的实践环境里,改善个体心理水平,增强心理健康水平。

1.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本身就使人们互相之间的接触较多,在不同的环境、气候等条件下对人们的心理素质的考验也是一些活动所不能比拟的。学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体育教学目标能顺利完成的因素之一,人际关系的好否是维系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良好人际关系主要表现在乐于助人、师生交往和教学互动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此外,集体力量可使学生之间心理互相通融和融洽。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有轻度障碍的学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1.4树立健全的人格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是本人是否有健全的人格。“所谓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是个人的道德、思想、灵魂、行为、态度及社会责任等的具体的统一。所谓健康人格是指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人格处于健康状态,是与社会环境相适应,为其他社会成员所接受而又充分展现主体个性特征的人格模式。人格的特征有三个:第一,人格是人的道德表现;第二,人格的塑造就是创造自身美的形象;第三,人格通过传播责任表现出来。人格是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在内的一个人总的精神面貌”。体育教学中由于实践性强,人际关系较为复杂,更能使学生个性得到释放和发泄。另外,在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倾向性很容易表现在体育活动中,其表现形式有对某一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需要及运动动机和信念等,并且个性心理特征也在体育活动中充分的表现出来,即个人的性格、气质和运动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特点。体育教育中对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主要是因为“人格是在一定的生理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中的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人格的发展”。

二、中学体育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2.1加强教育措施,强调体育与健康相结合

心理健康和生理、身体健康都是人们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日益突出的心理健康问题,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方面的教育体系都应当专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引导和监督,使学生在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和学习。体育教育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进行启发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实践中,教师的鼓励与表扬、及时纠正错误、游戏、竞赛等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办法。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也不容忽视。体育教育活动中一般采用的心理健康教育办法是理论指导法。通常利用实践教学和理论课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课堂中师生的互动和教学双边活动,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的同时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并利用学生的直接兴趣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创新能力和促进身心良好发展,并将体育竞赛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在竞赛过程中渗透体育人文思想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同时,使学生更能体验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2开展心理咨询,加强中学生心理疾病预防,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普及

中学生的个性鲜明、人生观开始逐步形成。在良好人格和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上还是需要教师们的合理指导并对其行为规范,从而使中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中学体育教育与其他学科结合,采取积极有效方式扩展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心理问题,使之更好的适应校园学习和校园生活环境,保持健康的心理水平。平时可以举办一些切实可行的心理讲座,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更多的认识。积极推广心理健康教育,扩展心理健康工作面,使更多的人在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下受益。中学体育教学中从上至下起到舆论的监督和宣传作用,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促使学生在健康、积极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中成长。

2.3体育课程建设与学生心理健康相结合,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要

当前,现代社会发展以人为本,教育的发展也同样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督导作用。中学体育教育工作是与现代教育目标导向相结合,在教学中与健康教育结合。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身体素质情况结合学生发展需要,制定体育选修课程,以体现教学的以人为本。其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哪一个教育者个体自身的事情,而需要各方面的教育相互补,形成合力,共同承担培育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责任。2.4加强教师的教学技能手段和知识学习,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中扮演的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教学技术动作的现场直播的“演员”、教学竞赛中的裁判执法者、教学紧急事件的组织者、处理者,集多种角色与一身,这就要求教师在终身体育思想的影响下,在学习教学技能的同时,增加文化知识的学习,拓展知识面以适应教学需要。另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各种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三、结语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中学体育教育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也应体现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在教学中根据中学生个性、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在展现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和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终身体育意识,树立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康水平。并且注重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和人际关系、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增进身心健康的同时扩大心理健康推广的点和面,使更多的人从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中受益。

作者:潘雅梅单位: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

第三篇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优势

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主要优势在于,相比于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采取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针对性更强,其不再是使用教导的方式来较为学生,而是采用宣传、引导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其在一个较为放松的环境中,主动接受科学的思想文化,而不产生抵触心理。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思想教育方法具有强制性,其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教学灌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从而导致大学生产生反感心理,这就导致无论教育者投入多少精力,最终的教育效果嗾使十分的不乐观;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采取的一个平等交流的手段,此时的教育者并不是高高在上的形象,而是扮演这辅助者的角色,其主要的工作是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道路的选择,并且主要以大学生的自主意愿为主,引导为辅。在这样的方式下,心理健康教育者能够获得大学生信任,最终使其能够资源接受思想教育,其教育效果也可以说是事半功倍的。

二、从心理健康角度探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2.1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心理特点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大学生可以说是处在第二个断乳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们十分抵触家长、老师讲自己依旧看做是“小孩子”,他们认为自己已经足够成熟,可以独立掌控自己的人生;同时,此时的大学生对于身边事物大多都是采取批评的态度;此外,由于强烈的自我表现欲,行动上也具有较强的反抗性。例如:对束缚和干涉的反抗、对不同意见的反抗、对教育的反抗、对权威的反抗等。但是,由于青大学生的社会阅历较浅,其人生观、世界观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有的会使其易于偏激。这就需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用于思想政治工作之中,从而使得大学生在一个宽松的情境中,敞开心扉,接受教育。

2.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者应重视对大学生进行信念教育,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通过解决其在价值取向、思想观念以及行为手段等各个方面所存在的问题,使其最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应根据校园内的大学生们的心理实际,为其构造出最为适宜的校园文化氛围,从而潜意识地影响大学生们的心理,最终使其能够具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教育还应让大学生们学会自己调适心理,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通过多种方法与途径,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加强情感教育

大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大学生“情绪智力”。我国的大学课程对于大学生们的情感的介入是少之又少的,这也是一个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偏重知识的教育、缺少情感教育,容易导致学生们出现人格缺陷、适应能力差的给问题,这就需要在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中重视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进行针对性的情感教育。

2.4做好特殊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个别的具有心理困惑、学业困扰或是经济困扰的学生,更要重视其心理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其树立立志成才、自强不息的精神。

2.5建立健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根据上文所述,当下多元的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对大学生产生了十分大的冲击,这就要求高校内的相关领导应重视建立健全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并为其配备专门的人才,促进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开展,为广大的学子提供便捷、有效的心理辅导。

三、结语

总之,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大学思想政治工作紧跟时代的脚步,针对性地解决当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使其能够成为意志情感良好、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作者:钦迪单位: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