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长期照料失能老年人方式选择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长期照料失能老年人方式选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长期照料失能老年人方式选择

摘要:[目的]研究失能老年人对照料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及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表(CLHLS2005)对276名失能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82.97%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式护理服务,失能老年人失能状况、居住状态、健康状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两周慢性病患病率等是选择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失能老年人选择照料方式的影响因素可为相关部门制订失能老年人照料体系提供一定的依据,从而满足老年人照料服务的多层次需求。

关键词:失能老年人;选择意愿;照料方式;影响因素

人口老龄化在我国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失能老年人的数量也呈上升的趋势。失能老年人除了医疗服务的需要外,同时家庭、社会和政府也应该给予足够的照料服务。其原因在于老年人慢性疾病患病率高,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在老年人群中极为常见,且预后较差,会对日常生活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产生了对失能老年人的长期照料需求[1]。长期的照料对失能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形式可以分为两种,家居式照料是指家庭成员和朋友所提供的照料服务,一般无报酬;机构式照料是一种正式照料形式,一般需要报酬,是由持证或无证其他人员在正式的健康照料体系之下,为失能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机构式的优点是可以提供24h的服务,但机构式照料缺乏亲情的成分,且所需报酬也在逐步提升;家居式虽能给予老年人足够的亲情支持,但有研究显示,当老年人失能程度较严重时,家居式照料的成本要明显高于机构式照料[2]。按国内现有的社会状况,在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增加,使空巢老年人在社会中越来越普遍,另外生活压力的加大及工作节奏的加快,家居式照料的资源愈发短缺,机构式照料的需求随之增加,传统的家居式照料模式的现状也受到广泛关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4年12月—2016年1月曾于我院就诊的失能老年人276例,其中男106例,女170例;年龄62岁~94岁(74.26岁±2.32岁),病程1年~9年(5.43年±1.32年)。纳入标准:年龄≥60岁;在穿衣、吃饭、上下床、洗澡、室内活动及如厕6个项目中有1个及以上项目存在障碍且需要他人照料,且时间超过1.5个月;老年人及家属均自愿参与调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急危重症病人;听觉、视觉严重障碍无法正常进行调查者;精神方面存在缺陷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完全丧失的老年人。1.2研究方法利用住院HIS系统随机查找年龄≥60岁的失能老年人,按照纳入标准选择研究对象,向在院或居家的失能老年人或其家属进行了解,现场直接展开调查,工作人员统一发放问卷,调查对象自填或其口述工作人员代填,填写完毕当场回收,有效回收率100%。参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及中国健康长寿纵向调查表(CLHLS2005)对接受调查的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失能状况、经济状况、健康状况及接受的照料情况进行普查。失能老年人按程度划分为:①轻度失能,在穿衣、吃饭、上下床、洗澡、室内活动、如厕项目中有1项~2项无法正常独立完成;②中度失能,以上项目中3项~4项无法完成;③重度失能,以上项目中5项~6项无法完成。将收集的数据使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料方式情况(见表1)2.2不同特征失能老年人选择长期照料方式的情况(见表2)

3讨论

本调查结果显示:82.97%失能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除了受传统家庭养护模式的影响外,还与其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对子女及家庭的依赖以及对机构养老效果的认知有关。选择居家养老的失能老年人更渴望来自于子女和亲属的照料,对社区工作人员和养老护理员的照料认同性较差。选择机构养老的失能老年人选择由专业机构对其进行照料,其愿意选择专业机构照料的原因主要是专业照料能更好地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有研究发现,失能老年人做出长期照料方式选择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居住状态和失能程度,当其处于丧偶、离婚、未婚状态时,则进入相关机构接受照料服务的倾向性更大[3-4]。本研究与其结论一致,独居的失能老年人进入机构养老的意愿主动性更强,能很快适应机构养老的环境和状态。失能程度较轻的老年人选择居家照料服务的构成比较高,可能是因其自理能力相对较好,给家庭亲属带来的负担较低。本研究还发现,进行不同照料方式选择的失能老年人的居住状态差异明显,选择机构照料者与子女同住的比例要低于居家照料的老年人。说明老年人失能程度达到中重度后,与配偶、子女同住成了他们的主要精神支柱和社会支持。失能老年人的配偶、子女是影响其做出照料方式选择意愿的重要因素[5],且子女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这可能是因为失能老年人缺乏外出社交,独立性低,日常生活经常依赖他人,子女在传统观念下成为其依靠的主体,老年人从子女方面得到的帮助越多,选择居家养老接受照料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本调查结果显示:文化程度、月收入对失能老年人选择照料意愿有较大影响。文化程度越高,其观念更加开放,思想相对独立,生活上也容易独立于子女,不依赖家庭资源,对医疗健康又有更高追求,同时较好的经济实力使有能力承担养护机构费用,所以文化程度越高、月经济收入越高更倾向于机构养老[6]。

两周患病率是影响失能老年人选择机构养老的主要因素。失能老年人年龄越大、患病越多、失能情况越严重的老年人越趋向选择机构养护模式,尤其是两周内患病更加促使失能老年人急于解脱病痛的困扰,防止病情加重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更愿意选择专业的能够提供医疗保障的养老机构养老。尤其是失能严重的老年人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或长期巩固性康复保健护理,更愿意选择医疗康复服务水平更高的养护机构。尽管家庭长期照料模式是大部分失能老年人的选择意愿,但是提供照料服务者正从以直系亲属为主逐步过渡到家属与专业照料人员相结合的模式。专业照料人员分担了子女大部分的压力,同时也使居住环境更为拥挤,经济负担相对增加,还需要协调失能老年人与专业照料人员的人际关系。另外,家政市场提供的专业照料人员的个人能力和整体护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老年机构可以提供精细、专业的照料及护理服务,并收取不同规格的费用,不仅能解决家庭住房紧张、照料人员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而且有利于减少失能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独与自卑感[7]。然而,由于国内老年机构之间的护理质量和收费水平差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对失能老年人对机构式照料的选择意愿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增加在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料方面的资金投入,提升老年机构的服务质量,一方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及护理资源短缺问题,另一方面能减少部分失能老年人因照顾质量问题而放弃机构式照料的情况发生。

4小结

综上所述,居家接受长期照料是大多数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属的选择,居住情况、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失能程度等是影响失能老年人照料方式选择意愿的主要因素,可为相关部门制订失能老年人照料体系提供一定的依据,满足老年人照料服务的多层次需求。

参考文献:

[1]陈友华,徐愫.中国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福利需求与前景[J].人口学刊,2011(2):34-37.

[2]姜向群,刘妮娜.老年人长期照料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4(1):16-22.

[3]NorahK,PamelaO,ClareW,etal.Understandingthecaringca-pacityofinformalnetworksoffrailseniors:acaseforcarenet-works[J].Ageing&Society,2003,23:115-127.

[4]KimEY,YangBM.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oflong-termcareservicesinSouthKorea[J].ArchivesofGerontologyandGeriat-rics,2005,40(1):73-83.

[5]HsiuHT,YunFT.Problem-solvingexperiencesamongeldersliv-ingaloneineasternTaiwan[J].ClinNur,2007,16(5):980-986.

[6]陆佩佩,李红玉.失能老年人养护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及养护康复需求调查[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5):490-493.

[7]蒋岳祥,斯雯.老年人对社会照顾方式偏好的影响因素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人口与经济,2006(3):8-12.

作者:王莹,谷艳侠,夏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