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社会工作干预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法对M市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性健康知识较缺乏,存在知识偏差与误区;青少年性知识来源渠道,性教育方式宜采用灵活化、多元化的形式进行;性健康教育内容必须是注重性道德、性生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教育;家长和教师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重要主体,但多元主体的组成应当包括社区组织与同伴群体,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途径应实现泛化与多元。基于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了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干预路径: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推动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普及,纠正偏差,实现增能;以多元化教育培训与学习方式,满足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渴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探索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融入青少年性健康服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实现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的整合,完善青少年性教育社会治理体系。
【关键词】青少年;性教育;社会工作;健康教育
一、研究缘起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首例艾滋病在美国报道以来,全球已接近4000万人死于艾滋病,亦有超过3600万HIV携带者带病生存,艾滋病因流行迅速、死亡率高一度成为威胁人类健康与发展的重大性公共问题。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成为艾滋病传播的三大途径,其中近年来性传播在艾滋病传播中占据主流,随着世界范围内青少年风险性、无计划性以及无保护性婚前性行为的增加,青少年群体已成为世界上HIV感染的最脆弱的群体。[1]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群体,生理发展的成熟并没有伴随心理发展的成熟,身心发展不平衡的青少年群体在面对生理发展、性意识觉醒、自我认同等问题之时,呈现出诸多困惑,青春期一度用“暴风骤雨期”、“多事之秋”、“最危险的时期”等词语来形容。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家庭在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上的缺失,一方面形成了全社会谈性色变的羞涩心理,另一方面又为性健康教育蒙上了一层朦胧的面纱,青少年面临着来自生殖健康、性健康、疾病防治与自我保护等层面的困惑与需求。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艾滋病防治、青少年生命教育、青少年婚恋观等层面的议题也频繁出现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等决策性文件之中。显然,加强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调查与研究,建立合乎青少年身心发展以及中国本土文化与国情的性健康教育体系,探索积极有效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方法途径以及模式,不仅事关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成败,也关系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发展,更关乎国家青少年事业的顺利进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以及美好生活图景的实现。
二、研究方法与资料来源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被调查者开展问卷调查与访问。一方面,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曲靖市M中学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810份,收回有效问卷780份,问卷回收率96.3%,被调查者年龄集中在12-16岁,参与调查者平均年龄13.4岁,男女学生比率431:349。另一方面,采用访谈法,选取20名学生家长、4名班主任老师和若干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对家庭、学校以及青少年性教育的状况开展了深度访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
三、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青少年性健康知识较缺乏,存在知识偏差与误区
问及是否知道男性与女性的生长器官的名称,超过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回答不出来,参与调查的431名女学生中,80%对月经周期、排卵期的计算一无所知,41.5%的女学生认为“安全期进行性生活不会怀孕”。利用《艾滋病知晓率国八条》对780名被调查者进行检测,发现知晓率(八道题目答对6道及其以上的视为知晓)不足六成,依然有45.6%的被调查者认为蚊虫叮咬会传染艾滋病。47.6%的被调查者对感染艾滋病毒的妇女能否生育健康孩子表示无从知晓。显然,被调查者群体对艾滋病的传播等知识依然还十分模糊,存在认知偏差与误区。问及是否发生过插入性性行为,居然有8.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性行为。问及“中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态度,约30.1%表示只要双方自愿就可接受;约30.7%的学生表示“能理解但不会身体力行”,10.7%的学生表示“赞成”,20.8%的学生表示不赞成,7.7%的学生则认为无所谓,可见中学生对中学生发生性行为的态度包容性非常强,反映出学生的性健康意识淡薄。
(二)性知识来源渠道单一,性教育方式宜采用灵活化、多元化的形式进行
学者陈运遂的研究指出53.4%的初中生从书本和同学处获得性知识,32.9%的初中生从家长和老师那获得性知识[2],宋桂云等人亦指出青少年性知识的主要来源依次是学校、医学书籍、报刊杂志[3]。调查发现,性教育专题讲座以及性健康教育网站是受大多数青少年青睐的方式,分别占比10.63%和9.18%,选择个别咨商服务的则占比7.25%,选择科普读物宣传材料学习性知识的仅有3.86%,以上5大性知识学习培训路径总和仅达35%,65%的学生认为综合性、多元化的培训方式,是性健康教育的重要策略,学生群体尤其对互联网为媒介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方式感兴趣,认为这种方式便捷、灵活而且符合当前大家的学习习惯。这也为当前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启发,选择合适的多元化的性健康教育模式成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的必然要求。
(三)性健康教育内容必须是注重性道德、性生理以及综合性知识的教育
性教育是基于性生理、性心理与性道德的三个维度的教育,性道德教育是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两性关系与性生活规范以及行为准则的教化与规训,致力于青少年正确的性道德观念的塑造,从而避免性犯罪以及遭遇性伦理争议。有学者甚至认为青少年健康的性道德在降低性犯罪,减少未成年少女怀孕以及未婚先孕概论方面有着积极的功能。[4]当下我国社会生活中低俗化、庸俗化、不道德性行为依然存在,第三者、包二奶、婚外情这些刺眼的词语充斥在人们周围,加强青春期性道德教育势在必行。调查结果显示,26%的调查者最希望获得“性道德教育”方面相关的知识,19.9%的青少年最希望获得“性生理知识”,主要包括避孕、性传播疾病预防、性卫生等,17.96%的青少年最希望获得“性心理知识”,关于“性法制知识”的需求非常低,不到6%;25%的青少年希望获得两种或多种性知识的教育。
(四)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途径应实现泛化与多元
问及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主体,80.3%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当之无愧,76.5%的被调查者认为“父母”应该是性教育的承担者,43.6%的学生认为同伴也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重要力量。显然,家长和教师依然是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主体的核心力量。17.2%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父母会面对面向自己传递性知识,58.3%的学生表示,自己的父母会通过购买性健康教育读本和书籍给自己学习,20.2%的学生表示,父母会间接向自己传递性教育知识,如利用电视媒体中的案例,进行旁敲侧击,依然有4.3%的学生表示父母从来不向自己谈论性方面的话题。此外,在访谈中也了解到,在教育途径上,性健康教育途径较为单一,主要以学校课堂教育为主,而应与之相配合的家庭性健康教育、同伴式性健康教育引导,以及科学利用传媒进行性健康知识传播等方面都存在薄弱环节。
四、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实践对策与路径
社会工作作为西方舶来品,其发展至今历经一个世纪有余,其遵循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倡导社会公平与正义等价值理念使其在服务于人的工作与职业中凸显其专业属性,社会工作专业主张用专业知识方法与技巧,发挥优势视角、实现资源的链接与整合,帮助有需要的个体、家庭、群体、社区等解决自身问题,发展自身能力,促进社会关系协调,实现社会稳定。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指导下的性教育实践,是以人为本的性教育实践。社会工作介入性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因服务于青少年的社会工作者熟悉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基本脉络,社会工作的理念价值恰恰迎合了青少年寻求自尊、自决的需求,工作方式方法灵活多样且注重参与互动与协作,能采用多样化服务方式与技巧,寓教于乐。
(一)以专业社会工作方法,推动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普及,纠正偏差实现增能
首先,社会工作者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将社会工作方法、价值融入具体社会工作实务,通过鼓励青少年社会参与、培育青少年性健康同伴教育骨干、培育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组织与社团等方式,赋权于青少年群体,激发青少年的潜能。其次,充分利用社会工作在预防青少年社会问题、促进青少年发展等层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文娱活动、兴趣小组等方式促进青少年学习健康知识,增强体质、陶冶情操,协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培育其社会责任感,预防青少年身心健康问题;社会工作者通过提供国内外资讯,协助青少年关注世界发展态势,明确自身的任务与角色,促进青少年自我统一性的形成;社会工作者通过团体工作、社区工作等方式方法为青少年群体提供有关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与技能,促进青少年知识增长、人际关系改善、社会适应以及全面发展。第三,发挥社会工作专业资源链接与整合的作用,积极引进专业性健康教育专家学者定期对社区青少年以及家长开展性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培训以及个别咨商服务,通过社区宣传与倡导,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区环境。
(二)以多元化教育培训与学习方式,满足青少年性健康知识的渴求,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探索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
伴随现代科学技术的持续推进以及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传统的面对面的说教方式、学校家庭教育方式在适应现代社会变迁以及青少年群体需求方面变得力不从心,改革传统性健康教育模式,探索多元化教育培训、学习互动模式,在满足青少年性健康知识渴求层面变得十分必要。青少年性健康教育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来加以应用与推广,改变传统的直接互动方式、改变传统的空间互动概念,探究非面对面的、虚拟空间化的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模式。一方面,充分利用网络的高科技优势,整合优质家庭教育资源,通过合适途径最大范围传递准确的性健康知识。另一方面,结合青少年以及现代传媒的特点,通过精心策划组织专题活动、短视频、实务案例、心灵鸡汤等方式,充分利用QQ、微信、微博、抖音等多元化交流平台,满足青少年性教育需求,排忧解难,相关部门做好监管工作。
(三)以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融入青少年性健康服务,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
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案主自决价值观融入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服务,积极倾听青少年的心声,从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视角,关注其性生理健康、性心理成熟以及性道德观的养成教育。社会工作者可以将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融入青少年家庭教育、学校性教育以及社区教育之中。一方面,通过对青少年家长开展青少年性教育关怀与辅导服务,协助父母学习必要的性健康教育知识与技巧,以便对自己的子女提供引导和支持;另一方面,社会工作者通过积极融入学校性教育团队,充分利用学校教育阵地,开设专门的性健康教育课程,协助学生能掌握科学的性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养成良好的性道德。最后,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教育以及社会倡导等形式,督促报刊、杂志、书籍以及网络等宣传媒体规范管理,营造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实现家庭—学校—社区多元主体的整合,完善青少年性教育社会治理体系
按照福利多元主义脉络,发展家庭、学校、社区等多元主体共同承担青少年性健康服务,促进青少年福利的新型福利供给模式,弥补单纯学校性教育的缺陷,使其向家庭、社区等层面延伸,构筑学校、家庭、社区多元一体的性健康教育网络架构,实现优势互补、相互渗透、资源整合,致力于青少年性教育质量与效果的提升。一方面,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性作用,充分利用教师资源与学校教育优势,充分整合课堂教学、课外实践教育平台,有效利用各类性健康教育载体,普及青少年性健康知识,促进青少年性卫生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性健康意识、性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发挥家庭教育的补充作用,积极支持、引导家长学习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帮助青少年处理因青春期发育等引起的生理以及心理问题,给予积极关怀,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最后,发挥社区教育的依托功能,通过开展社区宣传教育、整合社区资源为青少年提供性健康指导与咨商服务,进行社会倡导,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总之,创建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家庭教育为补充,社区教育为依托的青少年性教育体系,充分挖掘学校的潜力和优势,实行学校、家庭、社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群策群力,走上一条“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发展道路,构筑一道青少年社会保护网。
[参考文献]
[1]刘芳,柯文艳.社会工作视角下“四位一体”高校青春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与反思[J].红河学院学报,2018,16(03):125-129.
[2]陈运遂,史先锋.中学生性教育中家庭与学校施教现状及改善对策[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03):123-126.
[3]宋桂云,程然,赵林,毛从云,张永春,马西萍,王常青.青少年性心理及性知识的现况调查分析[J].医学与哲学,2002,(12):55-57.
[4]陈晶琦,叶广俊.青春期性健康教育现状及展望[J].性学,1996,(02):30-34.
作者:刘芳 单位:曲靖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