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微课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微课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微课在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以微课为载体的延续性健康教育在初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以期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技能及自我效能水平。方法选择2018年4-5月在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住院分娩的10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61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指导经典哺乳姿势哺乳,出院后以微信群聊天的方式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健康宣教;干预组指导半躺式哺乳姿势,出院后利用微课堂进行微信群内碎片化知识延续性健康教育,微课堂主题为母乳喂养知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42d内乳头疼痛、喂养方式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干预组产后42d内乳头疼痛发生率、纯母乳喂养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产后7d内乳头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7d内乳头疼痛程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d内乳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研究对象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课堂形式进行母乳喂养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强化院内母乳喂养指导效果,进而有效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降低乳头疼痛发生率。

关键词:微课;健康教育;延续性护理;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不仅为新生儿提供全面营养和非特异性抗体,而且影响某些特定的基因表达[1]。它不仅是一种喂养方式,更是关系到母婴健康的重要措施。但2013年我国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0.8%,与1998年相比下降了近40%[2]。延续性健康教育是指从医院到家庭的延续,产妇回归家庭或社区后,持续的随访与指导在鼓励其实现纯母乳喂养中有积极意义[3-4]。微课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形式[5],它具有知识碎片化、内容互动性、讲解故事性、信息视觉化、设计情感化及使用替代性角色等特点,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表达形式多样且生动形象。初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使用微课进行延续性健康教育,能够强化医护人员对其哺乳初期母乳喂养的支持。本研究以微课为信息分享载体,进行初产妇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以期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技能及自我效能水平。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8年4月-5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已婚、足月、单胎分娩;有母乳喂养意愿,没有亲自母乳喂养的经验;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研究并能够配合试验数据收集。排除标准:高危妊娠或严重妊娠合并症者;产后因疾病原因母婴分离者;新生儿患有鹅口疮、舌系带过短、腭异常等口腔问题者。将产妇按抓阄结果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干预组61例,两组产妇在年龄、学历、孕周等基线资料和分娩情况、婴儿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微课系统内容制定

在回顾和整理新生儿护理指南及母乳喂养最佳证据[5-10]的基础上确立微课系统内容框架。微课推送频次:在微信群内,每天固定时间(上午10∶00)推送微课内容。微课内容:每天推送内容主题明确,呈现形式包括动画、操作示范、录音课件等;涉及7大主题。

1.3干预方法

对照组:常规进行产后母婴保健指导,并指导产妇掌握经典的“摇篮式”哺乳姿势,加入对照组微信群,微信群推送文字版母乳喂养知识内容(内容与干预组一致),产妇也可在群内提问,医务人员进行答疑。干预组:除常规产后母婴保健内容外,指导产妇掌握“半躺式”哺乳姿势,加入干预组微信群,群内推送相关微课内容。

1.4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

收集产后7d、产后42d产妇乳头疼痛、哺乳方式及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资料。乳头疼痛情况使用数字表评估法;喂养方式将纯母乳喂养和几乎纯母乳喂养合称为纯母乳喂养,高、中、低比例母乳喂养合称为混合喂养,象征性母乳喂养和完全人工喂养归为人工喂养。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评估使用戴晓娜翻译并引进的中文版母乳喂养自我效能量表,总分30~150,得分越高表示个体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越高。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t检验及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妇产后7d及产后42d乳头疼痛发生率及疼痛程度比较

两组产妇产后7d乳头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d乳头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7d内乳头疼痛程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2d内乳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产妇产后42d喂养方式和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比较

两组产妇在产后42d时喂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中,对照组与干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改善哺乳初期乳头疼痛

有研究显示,分娩前大部分产妇有母乳喂养意愿,但产后4周时母乳喂养率下降至55.1%[11]。Lochner等[12]的临床调查还发现小月龄放弃母乳喂养的因素中,“乳头疼痛/损伤”占比35%,是影响喂养方式选择的重要因素[13],在产后最初1周内的乳头疼痛的发生率高达34%~96%[14-15],在本研究中,产后1周时乳头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9.67%和24.44%,与文献结果一致,且两组产妇产后7d乳头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7d内乳头疼痛程度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小月龄新生儿的哺乳姿势直接影响含接是否正确,进而影响乳头疼痛。在本研究中,住院期间给两组产妇指导了不同的哺乳姿势,延续性健康教育继续强化了这两种哺乳姿势。产后7d两组产妇均发生乳头疼痛,但干预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可以认为不同哺乳姿势对产妇的乳头疼痛有影响,采用半躺式哺乳姿势更有利于减轻乳头疼痛程度。而产后42d两组产妇乳头疼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疼痛发生率更低,但乳头疼痛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疼痛程度均低于产后7d时的疼痛程度,可以看出产后42d时两组产妇乳头疼痛程度均得到减轻,干预组减轻得更明显,因此延续性健康教育在预防和纠正新生儿含接中起到了作用,同时将院内健康教育进行了效果强化,使干预组乳头疼痛的发生率和疼痛程度都得到了较大改善。

3.2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及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有研究显示我国纯母乳喂养率仅为16%[16],多项研究证实产后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对鼓励初产妇实现纯母乳喂养有积极意义,出院后的延续性健康教育给产妇更多支持能够实现母乳喂养和提高其育儿自我效能[17-21]。Fu等[19]发现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产后延续健康教育能提高纯母乳喂养率。本研究中两组产妇在产后42d时喂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纯母乳喂养率为高于对照组。本研究的微课在设计之初遵循循证护理的理念,借助幻灯、动画及视频等丰富的表现形式,引导产妇观看学习,加深其对母乳喂养相关知识的记忆和扩充,尽量减少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对产妇的干扰。微信群不仅给医务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平台,而且及时、有效的医患沟通和互动,给产妇提供了充分的母乳喂养精神支持,能够鼓励产妇增强母乳喂养自信心;同时微信群内各组研究对象之间能相互交流和分享经验,在医务人员引导下共同获得科学正确的哺乳知识,使产妇获得更多社会支持,进一步增加其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因此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得分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微课在母乳喂养延续性健康教育中可有效强化院内母乳喂养健康教育知识,提高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技能的掌握程度,减少哺乳初期乳头疼痛的发生频率和疼痛程度,有利于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

作者:张娇娇 陈燕 蒙莉萍 张宏玉 单位:海南医学院 海南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