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摘要]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师生互动较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而其考评机制又难以客观地衡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后的能力和水平。后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能够在师生对话的过程中形成更多具有创造力的生成性知识,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理念;后现代课程观;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

随着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力度的加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渐被提升上日程,并且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为了向大学生传授心理学知识,培养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对于培养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大学生的心理韧性、释放大学生的个人潜力、规划大学生的职业生涯等都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经费紧张、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良莠不齐、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单一及考评方式的有效性较低,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不够理想。根据后现代课程观,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将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同学生的实际生活、职业生涯结合起来,创造多元化的视角,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构建起心理健康知识体系。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互动较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以及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较低,并且教学激励方式比较单一,教学考评机制僵化,在激发学生的课堂认知投入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以及产生生成性知识与能力等方面显现出动力不足等弊端。因此,探索适合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心理素质的新型教学模式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的途径。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课程观

后现代主义是大约20世纪70年代开始流行于西方国家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到目前为止仍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后现代主义综合了西方学术的各种思潮、流派和观念,强调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多元化,具有开放性、去中心化、不确定性和非同一性等特征。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美国的课程研究领域诞生了多种流派,许多学者运用后现代主义思想和方法对传统课程理论进行批判和反思。在众多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中,多尔的建构性后现代课程观、卡普拉的生态学后现代课程理论和斯拉特瑞的通俗后现代课程理论比较具有代表性。多尔的后现代课程理念主要体现在:“在课程教学中,没有人拥有绝对的真理,但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教学—学习框架可以脱离学习是教学的直接结果,或者教与学是高级—低级的关系这一因果框架,从而转向另一种方式,即教学附属于学习,学习因个体的自我组织能力而处于主导地位。而且教学改变了做法,从教学性转向对话性。提问并不是为了有效地获得正确的答案,而是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问题的实质。教学的作用正是师生通过交互作用来激发出某些新的观点,而这些观点的发展要通过教学反思过程达到内化的效果。”他认为,很多学者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充满了对已知事物认识和新观点生成的不确定性。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和理解来自对话和反思。教学是一个开放的自组织过程,教师要面对学生的观点碰撞和问题挑战。教师不是权威的代表,而是参与教学过程的“平等者中的首席”,通过对话和反思,促进学生思想上的理解和认同。而卡普拉的生态学后现代课程理论注重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注重学习经验,提倡所学知识要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结合,注重创造有利于教学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将生态意识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二、后现代教育理念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意义

我国从21世纪初开始关注后现代教育理念的研究工作,主要是从重视介绍和评述国外相关理论研究到逐渐关注后现代教育理念对课程理念与实践的影响。但是,我国的研究大多为基础教育领域的课程方面,而很少研究高等院校课程。我国教育部于2011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明确要求高校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针对大学生的共性问题开展以预防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工作重点是增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和态度,塑造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品格,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活适应能力,并且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疏导。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但从教学的系统性和科学性等方面来看,还有很多需要完善之处,尤其是考评机制单一,教师的主观因素占比较大,学生的学习实际效果很难通过一纸试卷衡量出来,而教师又偏重于知识的线性灌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较低,学习效果一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是训练学生成为既定真理的被动接受者,而后现代教育理念则重点培养学生成为知识的积极创造者。后现代课程观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从课程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流程的设置到考评机制的创新,都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入了活力,使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教学引导作用得以发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参与课堂师生对话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有了提升的空间。后现代课程观为我国高校的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考方向。

三、基于后现代教育理念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一)课程目标

有学者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整体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自我心理教育能力,解决他们面临的发展性问题,预防和减少心理疾病,从而增强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使他们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我。课程目标的设置要考虑教学内容和教学情境是否能够辅助教学实现其总体课程教学效果。良好的课程教学效果的实现基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贴近于实践、易于实现并且具有发展前景;二是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对学生有益,易于理解,受学生欢迎,被学生认可;三是教师所教授的内容能够通过争论被创新并且有趣而又有意义地被描述出来;四是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对于解决问题具有示范性作用;五是教师所教授的容经过了科学体系的加工和整理。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有效教学的实现应当建立在学生主体积极的认知参与以及教师适当辅助引导的基础上,学生的知识体系是由其自身参悟并不断构建出来的,而非通过简单地搬运和被动地接受而来的。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主张以建构性的课程观指导课程目标设置。他认为课程目标不应预先设定,而应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及水平。课程目标及其原则可以在教学活动中产生。课程目标是教育要求的方向,但是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灵活变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直接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最终目标是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健全。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调整的空间,在不偏离大方向的前提下,授课教师应该有较为具体和个性化的设置空间,以保证课堂教学具有活力和互动氛围。

(二)教学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的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综合能力较强的、身心素质良好的专门人才,而从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的大学生是否符合社会对他们的预期,与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密切相关。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到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偏重于理论教学,对由师生的课堂对话或者互动而产生的生成性知识关注的较少,使得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不够,尤其是在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方面,能力较为欠缺。后现代教育理念提倡在教学内容上充分尊重“他者”,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向自我开放,尊重个体差异,把课程的开展看成是个人自我反思、自我体验和自我成长的过程,注重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课程体系上注重赋予大学生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机会。后现代课程观下的课程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所有课程参与者都应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为用人单位输送心理素质良好、社会适应性强的专业领域人才。后现代课程观指导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应更加偏重于知识和能力的创新,合理地设置重点和难点。授课教师应在把握宏观的教学主线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经验,灵活地拓展与实际工作内容相关的部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师生在对话和讨论等形式下一起深入挖掘新的理念和知识观点,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更加贴近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教学方法

后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深度逻辑思维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单方面进行知识传递为主,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学习效果甚微。后现代教育理念下的高校课程教学应当更多地体现出创造力的发挥,师生共同参与课程开发。教师在整个授课过程中不应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阐释。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互动和对话的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双方在与文本知识的交互活动中不断完善和构建课程。对话、交流和体验式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情境能够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单一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知识领域的权威角色,而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带领学生构建知识,在体验中分享反思和领悟,在思想的碰撞中形成对知识经验的创新。教学实践成果表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课程组织形式应当不断创新,以大学生的发展、进步与成才为目标,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课堂教学与课外作业相结合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延伸,使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相结合向学生自我成长延伸,使理论教学与活动教学相结合向健康教育理念的建构延伸。后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可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因授课学生人数覆盖面较广,人数较多,理论课程可通过手机APP等先进的授课终端进行网络授课或者自主学习。教师和助教小组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答疑解惑,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或者关注较多的知识分期分批进行小组讨论,组织案例教学、心理测验、心理游戏和情景剧表演等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作用发挥到实处。

(四)课程考评方式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考评机制比较单一,由教师主导的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考评标准主观性较大,很难全面而综合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学生认识世界或理解世界的方式总是要基于一定的情境,思考问题的角度也不是单一的,很难用同一种标准来做出客观考量。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较低,制约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能的提升,因此,高校应建立以“自我反思性评价”为核心的评价体系。根据后现代教育理念,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评价及考核机制应该多元而客观,给课堂教学对话及教学反思留出更多的弹性空间,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可考虑由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教师综合评价几个环节构成,这几个环节分别以不同的比例加以权重分配。例如通过游戏化教学给学生提供可参考的带有评价等级的教学任务包,按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列出五个难度系数适中的考核指标,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自选情况以及实际完成情况给予综合打分和等级评价。实践表明,多元化的考评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探索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新型教学模式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教学改革创新主题。后现代教育理念给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维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师生间的对话也有利于知识的生成性形成。但是,由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受硬件设施条件、师资队伍力量、授课场地条件以及学生人数规模等客观因素限制,后现代教育理念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和探索还不够深入,有待于今后继续研究和探索。

作者:马薇薇 王哲 单位:吉林警察学院警察心理健康研究中心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