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金融学改革教育教学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推动金融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及具体要求
进入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以来,全球各地金融业的发展显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发展态势。根据中国的国情,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伴随而来的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金融业开放的不断深入,金融业也开始从根本上发生改变,金融活动和交易越来越呈现市场化和国际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金融学从重抽象理论研究逐渐转变为注重市场需求与金融理论的结合,也开始融会贯通其他学科,金融业得到重要发展,许多新理论呈现出来。例如,资产定价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以及金融衍生品定价理论等。金融业研究方向微观化的变化对金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了新的改革方向。金融业的发展、金融学学科的发展都要求金融学教学要与时俱进,进行教学改革。金融学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出符合市场、社会要求的金融人才。这就要求金融学教育培养出的是复合型人才,既要能了解宏观经济体制,又能熟悉微观金融市场运行的规律,除此之外,还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既要精通金融学知识,又要熟悉计算机、应用熟悉、财务管理等与金融相关的学科。金融学教育教学的改革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课程设计、教材准备、教学基础设施,硬件和软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金融学教育教学的改革过程切不可急功近利,要有计划地、按部就班地进行。首先,注意层次性。对金融学人才的培养不可以一刀切,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培养多层次的人才,市场对人才的需要也是多层次的,既有高端人才,又有中低端人才,根据金融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定。所以,高校人才培养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教学培养目标。其次,注重其他素质的培养。金融业的发展是瞬息万变的,金融业人才也必须有创新思维、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对经济形势的分析能力。
二、新时代金融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学学科定位存在问题学科定位问题是新时代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一门学科的定位是否正确,决定着其是否能正确地引导教学使用的方法、培养目标等等重要问题。对于金融学的学科定位的观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两种:一是,以国外前沿学科的商学院教育为模板,即是我们常说的微观金融,对金融领域的微观和实践问题的教育是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实际操作性强,要求能解决金融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二是,以国外前沿学科的经济学院教育模式为参考模板,侧重宏观金融,宏观问题、理论问题是人才培养的侧重点,其所设置的课程更多地体现对金融学与经济学融合的认可,包括:货币金融学、金融经济学、国际金融经济学。这种学科的定位只适应于金融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在现阶段,金融学科建设逐渐成熟,这种划分的意义就不大了,甚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金融人才的培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金融业的发展就存在显著差异,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这种形势,开展多种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多元的学科定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
(二)金融学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金融学教育教学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改革也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不间断的过程,与之相应的课程体系的设置就要不断变化,应根据金融市场的情况与时俱进,过于对课程体系设置的墨守成规会禁锢学生的思想和思维,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产生负面影响。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第一,课程内容陈旧,不能有效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科研成果;第二,课程设置故步自封,不能有效融合金融学与其他学科;第三,课程设置没有随着金融业的发展而更新,课程设置一旦确定下来便一直延续下去,并没有注重与时俱进;第四,缺乏实践教学,金融学人才要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多增加案例教学、实践活动。
三、新时代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策略
(一)学科定位的多种模式与多元化金融学科教育对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改变以及教学目标的确定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金融学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关系密切。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学业历经了一个漫长的、曲折的发展历程。在解放前期的货币银行学仅仅是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而存在的;在新中国成立以后,金融学和金融科学才被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提出,并于1995年正式成立金融中国学会,但是教材依然不变,仍为货币银行学;“左”的思想在六七十年代泛滥,金融学受此影响被迫中断;改革开放后,金融学才得以恢复,开始成为独立学科。目前,我国的金融学发展还没有完善的学科体系,理论与实践脱节,教育方式、方法落后。首先,我国金融学的发展可以借鉴的就是国外的两大金融学发展模式:经济学院模式和商学院模式。其次,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关注金融领域的实践问题及实践活动,对金融市场的金融活动要多加留意。除此之外,金融学的发展不能固守一隅,要谋求多元化的发展,引导每所大学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兴办具有自身特色的金融学科,以满足市场和社会对不同层次的金融人才的需求。
(二)金融学核心课程的设置第一,增加金融学微观方面的内容。我国的金融学教学中比较注重宏观金融,这与我国的金融管理体制有着莫大的关系。我国的金融运行的绩效依赖于宏观因素较多,例如制度、政策等,这就使得课程的设置重宏观理论轻微观教学,但是,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金融领域的范围在逐渐扩大,微观金融在金融市场的作用日益凸显,这就要求教学观念要随之调整,将微观金融学纳入到教学体系中,在课程设置中增加微观理论的内容,将微观理论与宏观理论相结合,不可偏废其一,合理调节宏观理论与微观理论的比例,使其有机结合在一起。第二,强调课程内容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金融学领域亦是如此。我们培养的金融人才不仅仅是适合国内经济市场的,还应该有能力走出去,加入到国际市场中,只有这样的人才才是真正的满足经济和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金融学的课程设置要添加国际金融学的部分,例如,基本的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包括已有的国际金融、外汇业务、对外结算等课程,此外,还有国际规则方面的内容,相关的法律法规等。这些都应列为金融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实现金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金融学的模型建立通常要以数学模型为基础,学生需要掌握数学知识,否则很难完成金融模型的建立以及金融工具的开发。除了数学之外,信息化的掌握也至关重要,学生要通过信息管理、计算机技术相关的信息,了解金融发展趋势。因此,金融学的课程设置要考虑到金融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保证金融理论快速转化为市场需要的技术,推动金融的进步。
(三)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在教学的手段越来越先进化和多样化。金融教学的方式和手段也要不断创新,多多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这种现代化不仅是指告别过去的黑板、粉笔阶段,使用计算机演示课件,而是更侧重于使用计算机技术发掘金融学的潜力,例如,建立金融实验室,为学生创建模拟实际金融活动的平台,利用计算机创立相关的实践软件等等。这些都为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完成实际操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发掘更多的有用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除此之外,还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建立校企合作、开办校外实训基地等等形式,也可以通过辩论赛等形式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并增强思考能力。
(四)教材建设教材建设是金融学教育教学的基础环节,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侧重于理论,忽视实践部分,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教材建设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要注意对先进的国内外知识的吸收,将其纳入教材之中。第一,教材建设应与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相结合。教材建设必须与师资建设同步,保证教师与教材可以发挥出良好的教学教案、多媒体课件完整、规范。第二,教学态度。包括言谈举止符合教师规范,仪表端庄,精神饱满;遵守教学纪律,无迟到、早退,无随意停、调课现象;尊重学生,一视同仁,不伤害学生自尊;教书育人,以身作则;经常与学生沟通,关心学生,对学生的咨询回答耐心细致;积极参加教改、科研和平时的各种教学活动。第三,学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充实,条理清楚;对讲授内容娴熟,思路清晰,运用自如;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充实更新教学内容,反映学科新成果。第四,教学方法。包括合理组织教学,严格管理,有良好的教学秩序;注意师生互动,讲授生动活泼,课堂氛活跃,有吸引力;教学手段多样、方式灵活,提高了课堂效率;布置作业能够有一定的挑战性,能起到提高学生做事能力的作用。第五,教学基本功。包括本学科理论扎实,专业知识深厚;语言规范,普通话标准。第六,效果评价。在规定学时计划内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课程培养目标;课堂教学效果好,有吸引力;使学生基本能够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兴趣,拓展视野,丰富知识;提高了自学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素质。这一环节在考评时列为对教师考核的一方面,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能否调动起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达到较好的课堂效果,更多地取决于作为主导地位的教师。
四、支持体系就业指导
课程体系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能否达到显著的作用和效果,还离不开各方面的支持。不仅需要高等学校的自身努力,也需要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高等院校:高等院校是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主要基地,应提供政策、资金、场地等全方位的支持。建设高水平的就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考评制度和激励机制,提供校内教师培训认证和外聘专家的资金支持;经常举办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活动支持;提供校内创业实践的机会和场地支持等。社会各界: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毕业生就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就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社会公益专项资金,企业、民族企业致力促进就业创业的举措。宽容的社会氛围允许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的失败、试错,创造利于其个性张扬、发挥所长的成长环境。
作者:杨秋海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