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行动导向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目前,在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推行、贯彻和运用的“行动导向教育教学理论”,是已经证实了的最具科学性、最符合职业教育需求的教育教学理论。该理论源于德国,是德国上世纪80年代针对德国的职业教育提出并运用于实践中的。正因为这种教育教学理论的提出、推行与应用,使德国的职业教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同样也使德国的技术踏入了世界一流的阵营。因此,世界上许多国家纷纷学习并效仿德国的职业教育模式,我国也是其中之一。“行动导向教育教学理论”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大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引导文教学法、任务设计法、实验教学法、计划演练法等,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步骤:第一、课前准备。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教学任务单的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准备、教学设备的准备,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材料、仪器等。第二、分配任务或下达任务。上课后,教师简明的陈述这节课的任务,下发任务书,任务书的内容包括:主题、内容、注意事项等。第三、任务的完成。这个过程是行动导向教学法最重要的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掌握完成任务的思路与方法后,学生通过组内分工,相互协作,完成作“任务”,形成“作品”。第四、学生展示作品。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要逐一展示课堂“作品”,同时简单陈述自己作品的完成情况。第五、点评及总结。在学生作品展示后,教师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讨论,找出规律特点,学生之间进行相互点评,然后教师进行点评并总结。
二、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在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的优势
(一)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行动导向型教育教学理念下的课堂
采用师生互动型的教学模式,由师生共同参与完成。在教师引导下,学生从课程的信息的收集、信息的整理、方案的制定、实施、信息的反馈到最后成果的评价,全程参与。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问题得以解决。可以说,课堂的教学过程,既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这种学习方式使学生即了解总体,又使学生清楚了每一个细节。不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成为课堂的主角,从而打破了传统课堂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方式。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
行动导向型教育教学理念注重对学生各项技能的培养,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全程参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及学生的协调能力。在学生阐述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沟通力。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有助于形成学生良好的综合职业能力。行动导向型教育教学理念的另一特点是开放式课堂,课堂可以是车间、工厂或者实训室,在这种环境下教学,课堂与真实岗位对接,有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而言,传统的评价模式存在着评价过于单一,不能准确反映学生实际水平的弊端。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多元化评价模式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而且还包括技能考核、教师评价、用人单位评价等多方面的考核,能够全面、更加真实的反应了学生水平。多元化的评价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同时也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四)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方法需要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仔细观察: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学生沟通、合作的能力等。这对教师的观察能力、指导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如果课堂设置在工厂或车间,首先教师要向学生阐明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以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安全、无事故操作;然后教师要明确教学任务,让学生探讨、学习、练习;课程结束时教师要给学生的“作品”予以客观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疑问、操作不挡等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这要求教师不但要掌握技术的操作原理,而且要熟练的掌握操作技能。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课堂控制力、学生组织能力等都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总结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任务,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行动导向教育教学理念是现阶段提高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水平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方法,也是目前最适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的教学方法。
作者:孙树娜 单位:长春市农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