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意义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意义

摘要:素质教育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然成为一个必选项。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变化发展的过渡期,极易产生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而语文作为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其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挖掘素材,在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时展的要求,更符合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在具体教学中,运用多元的教学工具,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挖掘有效的教材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等,都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路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中学;语文教学;教学渗透

中学阶段是个体人生观、价值观、良好心理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但在该时期,由于生理发育、关系冲突、学业压力等原因,中学生呈现出情绪波动大、行为易冲动等特点,需要进行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专业心理教师的工作,所有学科教师均有义务在学科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语文作为最基础的学科,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然而,目前语文教学还存在些许不足,如语文教师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储备,传统语文教学模式中对学生主体性和情感教育的忽视等。因此,有必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意蕴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成分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不仅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更有对其个性、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重视,是以培养健全人为目标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素质教育两相交融、密不可分,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年修订)》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1]。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规律,采用各种方法和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其良好心理素质,对促进学生基本素质提升和最优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心理健康状态倍受社会环境影响,而现今社会变革必然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如家庭中,父母生活压力升高使较多精力倾注于工作而导致对子女教养的缺失;学校中,升学压力的增加引发了学生严重的学业焦虑;社会上,信息的多元化也会一定程度上误导还未产生稳定价值观的学生群体。以上这些都从侧面体现了社会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求,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变革使然,亦是国家发展之必然。

(三)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保障

个体谋发展的前提即为心理健康。首先,心理健康状态是一个动态变化且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可最大程度防治心理疾病,帮助个体健康生活;其次,健康心理对于正常学习、工作具有促进作用,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其创造学业成就的基本保证;最后,心理健康的个体,对周遭会秉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他们乐于助人、艰苦奋斗、热爱生活、思想开阔,有利于其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总之,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人之健全、发展之均衡。

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顺应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如今,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学不仅授以“分数”,更授以“素质”,教学愈发强调对学生个性、品德、心理健康等的培养。《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1版)》中关于语文教学的目标首先提到了“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作为最基础的一门学科,语文应首先承担起育人的责任,发挥其“人文性”特征,即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思想情感的熏陶,使学生的道德理想和审美情操得以提升[2]。尤其是语文教材中承载了大量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如优美的诗歌、情感丰富的散文等,它们对中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及良好的心理素质等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寻求发展的必然。

(二)推动个体心理发展的阶段过渡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其一生发展中的关键节点,在该阶段,由于生理的急剧变化,其不可避免面临心理上的诸多挑战,例如情绪两极化,时而激动不已,时而抑郁消沉;独立性增强,对父母表现出叛逆,不再“顺从”;敏感且自卑,容易因一点小挫折而否定自己,从而对自己失去信心等。若教师对此甄别或应对不及时,将会产生长久的负面影响。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在该阶段对中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为其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具有促进其情绪稳定、缓解亲子关系、增强自信心等积极作用,从而培养出健康向上的新一代接班人。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克服畏难情绪

教学工具是指教师在授课时使用的、使学生能直观和形象地理解教学内容的用具,传统的教学工具包括黑板、粉笔等。但介于语文文本性质和中学生认知特点,仅运用传统教学工具的传统教学往往效率受限,学生易产生畏难情绪,丧失学习兴趣。由于语文文本材料具有很大抽象性,需要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理解,加之中学生思维仍然很大程度受到具体形象成分的影响,因此其理解抽象性的语文文本难免遇到困难。当下次再遇类似情况,学生若缺乏面对的勇气,无法解决问题,便会产生畏难情绪。如何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教师可帮助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生发更多积极情绪。随着科技发展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各种多媒体如电视、投影仪、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等新兴的教学工具逐渐兴起,它们可降低文本学习难度,使学生在其自身认知范围内进行知识扩展,增进学生与作者、文本的深度交流,进而逐步体验成功。教学工具的灵活运用贯穿课堂内外,具体而言,学生课前可借助网络查阅资料;导入时教师利用视频激发兴趣;课堂中教师借助PPT赋予诗歌、文言文等较难理解的文本活力,或借助多媒体举办辩论、班级演讲等就某一单元主题进行挖掘、探讨和价值升华的课堂活动;学生课后运用多媒体查阅资料并进行知识总结。通过此过程,学生意识到即便再困难的事情也可分步解决,行动上能为了解决问题自主探索,情感上也能被大量的媒介如图片、音乐、视频等充分刺激而丰富其感性知识。当然,教师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本末倒置,要以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为主旨,提前学习多媒体的操作问题,保证熟练以防占用过多课堂时间;注意多媒体内容的恰当性,如PPT中的布局既能抓住学生兴趣,也要符合中学生认知特点。

(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自信心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课堂教学效果不仅取决于教师教法、学生学法,还与精神环境即课堂氛围有关。教师可从提升个人素养,掌握灵活教法,建立平等师生关系,构建良好评价体系入手,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首先,心育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教学的必备技能。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师,在对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以及心理健康知识的系统学习上都有待提升[3]。为此,教师自身需不断汲取营养,以成长型思维看待学生的发展,用丰富的情感世界、精深的文学艺术修养、风趣诙谐的语言表现力去更好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其次,教师熟知中学语文教材并进行灵活教学,可以为良好课堂氛围的创设打好地基。为此,教师需在课前认真备课,了解文本中存在的重难点,以做到在教学时得心应手,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学生课堂反馈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式教学,尤其当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地方,应放缓速度、逐步引导。同时,针对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师需保护其自尊心、逐渐培养其自信心。另外,应以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为形成“动则喜,静则舒”的教学情境搭建桥梁。中学语文课堂中,最为常见的现象是教师单向灌输式地传授知识,学生害怕权威,怯于表达异议。基于此,教师需采取民主的教风,减少角色意识,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鼓励其畅所欲言,努力构建“双边型”的新型师生关系[4],营造一个互动式、平等的氛围。最后,语文作为一门大多数时候没有标准答案的课程,更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为此,对学生作答的评价更有讲究。在课堂评价体系中,应秉承鼓励为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引导式的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例如,在《父亲》一文教学结束后,询问学生该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时,当学生积极回答,但答案与参考答案背道而驰时,教师不能直接对其否定,而应对其创造性的思维路径表示赞赏,在此基础上循循善诱,引导其进行更深入的思考。

(三)挖掘有效的教材内容,发展学生情绪感知能力

语文教学不仅要传授新知,更重要的是情感传递和熏陶[5]。语文教材中包含各种形式的素材,蕴藏了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其实,语文教材本身就是由一篇篇生动、形象、优美且内涵丰富的文学作品构成,学生可通过对优秀作品的品读,与作者、文本人物进行心灵对话,以此了解作家或文中人物命运,分析人物心理,不断形成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在优秀作品的熏陶下,学生更可能建立起高尚的道德情操,发展出更好的情感体验能力,成为“活生生”的人。但语文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非是直接有序地表现出来的,而是潜藏在课文的字里行间,需由教师用心钻研教材并对发现的资源进行有效组织。教师特别需要找到语文学科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合点,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有计划、有选择地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从语文学习中感悟生命、体会人生。以单元整体教学方式为例,它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改变传统单篇教学的弊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6]。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渗透教育时,可将具有类似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的文章、诗歌等内容进行组合教学,这样不仅可加深学生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帮助其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例如,当教师就“亲子关系”这一主题对学生进行适当教育时,可从教材中去挖掘与亲情相关的素材并将其组合起来,在对这些内容进行教学时,引导学生对“亲子关系”进行一定思考,如良好的亲子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如何看待青春期的逆反心理?最后,教师对学生的观点进行修正、总结,以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例如,学习史铁生的写人散文《合欢树》,文中“我摇着车躲进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里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通过这段对作者心理活动的文字描写,即作者母亲去世多年,他对母亲备受煎熬的心灵苦痛的深刻理解,让学生感悟“子欲养而亲不待”的苦楚,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活在当下,珍爱亲人,善待父母,及时行孝,别等失去后才后悔。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交际能力

语文教学目标之一旨在帮助个体流畅、自由的表达,但原有的教学形式将语文教学局限在课堂文本之内,限制了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的发展。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尤为必要,它既可以强化学生主体地位,也能帮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过程,增强集体交往能力,提升社会适应能力等。具身认知理论提出认知和心智特征与身体的物理属性的高相关,认知依赖于身体,身心是动态统一的[7]。这一理论基础也折射出实践活动对语文课程建构和设计的重要影响。将身心统一、重视学生身体和身体体验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是实现语文教师高效教学、学生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开展怎样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根据教材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例如在教学《生命,生命》一文后,根据作者杏林子从小病魔缠身,但从未因此荒废生命的故事,组织学生们以“热爱生命”为主题进行情景剧的编排和表演,通过此过程,不仅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是锻炼了其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为其个性、健全人格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置身在真实情境中积累素材,如在讲到“友谊”主题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课外主题活动,让学生观察自己和朋友现实生活中相处的模式,总结友谊的亲密程度与人物的言行有何联系,并在课堂中进行交流。通过此过程,学生能更深刻理解人际交往的技巧,且观察能力、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均得以提升。此外,演讲比赛、角色扮演、模仿秀、朗诵比赛等活动也不失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帮助增强其社会性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宋芳,刘致静,乔志宏.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教师,8,(05):19-23.

[2]范思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教育观察,0,9(15):-.

[3]陈聪聪.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9,(14):-64.

[4]李福刚.让“心育之花”在语文课堂绽放———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8,(35):-64.

[5]刘玉芬.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9,(15):-.

[6]汪子宁.统编本中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优化设计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8.

[7]叶浩生.西方心理学中的具身认知研究思潮[J].华屮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07):1-1.

作者:刘燕 王亭月 单位:成都市蜀兴职业中学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