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研究学术交流对高校科技创新的影响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高校实行学术报告会制度的必要性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的发展进步,大学生在互联网这样的虚拟空间中获得的教育、受到的影响(其中有着不少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目前,不只是大学生,老师在网络上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高等学校越来越成为真实时空与虚拟时空的集合体。信息的交流和自由传播会给教育带来很多影响,其中,难免鱼龙混杂,所以,一些良性文化及信息对我们的教育有很大的帮助和促进作用;而此时,一些非良性文化也会乘虚而入,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作为一所高等院校,既要保证受各种信息影响的教育者能够正确施教,又要保证受教育者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培养其战略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是当代大学教育的所面临一个很大问题。需要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探究。此外,自从中国加入了WTO以后,我国的高等院校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大学不仅仅是一个单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且是国内外各种高端科技争抢人才的集中地和场所。因为,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是谁能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方面获得主动权,得到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在经济竞争中谁将取得胜利,由此看来,人力资源的争夺战现已蔓延全球。但是,国内高校的毕业生在这场战争中的归途却形成明显的两极分化:一方面,有些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本科毕业便可以直接进入不错的公司,并很快获得继续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有的专业的本科生毕业求职时困难重重,即使考取研究生,攻读了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结果仍然不理想。在这种两难的境地里,对学生本人、对社会、对学校都造成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对大学生而言,学习生活的压力、就业竞争的压力、专业学习前景不明朗等因素冲淡了他们满怀喜悦和憧憬迈入心中"神圣殿堂"的时候的兴奋,这种强烈的刺激可能导致他们对生活、对学习、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而对教师来说,知识不断更新的压力,竞争上岗、轮番淘汰的生存压力,协调、处理工作人际关系的心理压力等等.所以,高校采取有效的手段,在引导大学生的研究方向,及早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手、敢于实践的科学态度,培养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在最大限度地发掘教师潜能,并创造机会使其实现科技方面的创新。
在高校,通过学术报告会的形式加强学术交流,对活跃校园的学术气氛、促进学科交叉、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总体科研素质是有诸多好处的。西安工程大学在2003年正式制定了学术报告会制度,迄今已经施行了近十年。2012年金秋时节,西安工程大学迎来了办学100周年华诞。2011年底至今我校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以文化和学术为主题的纪念百年办学系列活动并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汇报。我校先后举办了“办学百年庆典系列学术活动”、“经纬论坛”学术报告会、“在校内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和学术精神,得到了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报告会的报告人主要有四类:一是校内在教学、我校举行“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暨协同创新”论坛科学研究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学术带头人、青年科研骨干;二是校外与本校某些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企业、研究院专业人士;三是国外友好院校的客座教授或访问学者等。四是毕业于我校的专家。由西安工程大学科技处牵头,国际交流处或相关的二级学院协助,期间共组织了上百场大型的面向全校的学术报告会,以及十多场小型的仅针对相关专业或骨干科技人员的小型座谈会,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效果。综其益处,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高校科研人员来说,学术报告会拓展了科研人员的思维方向和探索思路。现在高校的科研开发人才有一种边缘近亲繁殖的现象,导师指导出来的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在同一所学校工作,而这些本科生、研究生的科研思路和科研方法都来自于同一个导师,思路不能有较新的突破,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产生很大的局限性。通过邀请校外甚至国外的专业人士以学术报告会的形式,与校内师生面对面地交流并探讨,可迅速启发校内科研人员的新思想和新方法,通过结合实际工作条件和工作经验有选择地吸收之后,可以拓展进行科学研究的途径。西安工程科技学院针对纺织工程领域、服装工程领域的研究方向,曾先后邀请澳大利亚Deakin大学、美国Texas州立大学等国外学者作报告,报告内容涉及“纺织材料形态表征方法及图像处理技术”、“人体三维扫描与虚拟服装设计”等尖端研究领域,在校内科研群体中引起了强烈反响。第二,学术报告会有利于高校科研人员在同一研究课题上促成交流合作,发展科研项目。而高校的科研人员中前期系统学习的一般过程具有单一性和局限性的特点,由于对其他专业的不了解,所以进行的科研开发通常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某一方向,而无法开展交叉学科的研究,就算开展这方面的研究,也要经历长时间的资料收集工作,才能找到两个学科的切入点和可以结合之处,进而进行研究。学术报告会的主讲人,都来自不同的研究领域和范围,有着不同的研究背景。在学术报告会中,能把他们研究的前沿问题、研究方向、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意义、目的等方面告诉大家,从而给与会的科研人员提供进行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进行交流的机会。与此同时,报告人通常会在他们的研究过程中已经有效地运用了学科交叉的手段,在报告中也会反映出交叉的思路和突破点,对科研人员也有极大的启发性。如果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能够相互协作,将非常有利于高校组织和开展综合性的大型课题的研究。第三,学术报告会加快了课题组科研组织形式的正确转换。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主要有单一型、多头型、交叉型、三角形多能级型等几种科研组织形式。单一型科研组织形式是指一个人承担一个课题,人员比较单一,科研水平有限,不能承担重大课题;交叉型科研组织形式是由几位学术水平悬殊不是很大的科研人员共同承担一些研究课题。这种形式下的研究队伍精干,分工明确,可是由于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能力和见解,故真正的学术交流会比较少,当课题组人员出现矛盾时,科研人员内部自动调节的能力差,往往要借助于课题组外的力量,才可以使课题组的人员达到动态平衡;多头型科研组织形式是指由几个有高水平科研能力的科研人员在一起共同研究一个科研课题;三角形多能级型科研组织形式是由科研项目负责人组成一个三角形的顶,由科研骨干组成此三角型的腰,再由一批青年教师、学术研究生与实验技术人员组成三角形的底的一种科研组织形式。这种组织形式是所需科研人员的有机组合,他们能够各尽其能,充分发挥每位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它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对科研组织形式发展的要求。校内学术带头人、科研骨干等科技中坚力量在一场学术报告会中展示给听众的不仅仅是其学术方面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将报告人本身成功的科研组织形式向大家加以介绍,使科研开发人员对科研的成败关系能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吸取报告人成功的经验,进而提高自我认识,由一种不自觉的探索组织形式到有意识的完成先进的科研组织形式,从而能减少探索时间,缩短成果的生产周期。第四,学术交流加强了高校与企业的联系和合作。一方面高校具有学科门类齐全、学术思想活跃、科研力量强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中则存在生产建设中的关键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术交流为二者相互沟通、有机结合提供了一个新途径。高校通过邀请企业的领导及科研负责人与高校科研人员进行讲座和学术交流,在双方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行合作,使科学研究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同时也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3学术报告会对高校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想像力,启发学生思维。大学生在校期间所获取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和课本知识。即使有机会在互联网上获取信息,也会由于系统思维的能力缺乏而找不到正确的研究方向,所以较少有机会接触到最新的科技研究动态和研究方法。通过学术报告会这种与专家学者面对面的交流形式,可以让学生在短短的不到2h的时间里,从报告人精练的报告中捕获核心内容,了解到有关自己学科的最新动态,从而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有趣、有效的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独立思维是充分挖掘学生自身潜能、形成个性思维的前提条件。没有独立思维,就不会具备探索精神,更谈不上创新思维的具备和发展。创新思维不仅仅是逻辑思维的简单发散,还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周期性的报告会和讲座能引导学生自觉地、经常性地用自己的思维去系统地寻找一些问题,进而发现问题并探讨解决该问题的方法,逐渐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作者:田莉吴生单位:西安工程大学科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