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学生科技动手能力培养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学生科技动手能力培养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学生科技动手能力培养探究

摘要:早在1999年国务院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中小学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动手能力。”但是笔者经历了武都区几届科技创新制作、科幻画的组织比赛活动,总体感觉上来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不是很高,收集上来的作品质量和科幻画水平也一般。本文笔者就这一现象的出现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中学生科技动手能力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又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科技动手能力呢?经过对本校具体现状的分析,笔者认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主观上没有培养学生科技动手的意识

学校首先要正确引导,使每位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人人掌握基本的手工制作的思想意识。比如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把手工制作,剪纸,泥塑,叠纸,创新教具制作,以及自然、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中的实验方法改进制作纳入课堂教学范畴。其次,学校要正确理顺手工制作实践活动与课堂教育教学的关系。清楚认识日常的手工制作活动是对课堂教育教学工作的延伸,使课堂教学中系统知识的有效吸收和应用。手工制作活动可以借助学生对手工制作浓厚的兴趣,边动手,边动脑,将抽象知识化为形象直观具体的实物作品。科技制作中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在作品完成时取得成功的成就感,诱发学生学习自信,激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的学习。科技制作与课堂学习相辅相成,是对课堂教学的有力促进和巩固应用。第三,学校没有有效的机构专门负责,导致科技制作是短暂性的存在,没有形成常规的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科技创新,手工制作大赛等活动中临时性的收集作品,临时性的应付上级检查。这种情况自然无法培养出自觉的科技制作的思想意识,更无从谈起科技手工制作的积极性有多高了。

2客观上没有科技动手的环境和条件

国家推行素质教育以来,在硬件设施上有了大力改进,使得生硬的课堂知识逐渐生动起来,比如电脑、多媒体课件、ppt等的使用使课堂上学生能够体会到知识的丰富与生动,感受学习的愉悦和有趣。但是,教学始终是离不开课堂上的教与学生的学,从过去“填鸭式”的完成任务教学变为多渠道的、多种形式的生动呈现,而学习效果的检验也只有单一的考试成绩才能显现,课堂知识并没有根本变为学生自己的东西。手工制作恰好能把学生所学知识直观形象的展现出来。手工制作是一项能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启发学生创造思维的重要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的教育活动。通过这项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各方面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所以,学校应该设立科技制作工作室,在发动广大师生最大限度的进行废物利用的同时及时购置相关的制作材料,安排经费保障科技制作的顺利开展,更重要的是把科技制作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为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各科教师安排一定的课时。这样一来科技创新就具备了条件:第一,科技制作有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保障。第二,科技制作活动有了具体地点和时间。第三,科技制作活动是一项多学科的协作活动,是课本知识具体的实际应用,学生大胆构思,不拘一格,并且为学生的科技创新提供了一种可能。

3要加强科技动手教育,保护学生科技动手欲望

教育实践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不积极参与的情况,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或是怕出现错误时,担心同学取笑,老师批评,缺乏科技动手的自信心;二是实践操作得不到老师及时正确的评价,科技动手积极性受挫伤。因此,在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启发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科技动手操作的机会,体验成功的乐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在学生实践操作后,教师应以表扬鼓励为主,及时进行正确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对操作能力较差、有失误的学生,应及时肯定他们具有敢于大胆动手操作的勇气,使每个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保持强烈的科技动手欲望和兴趣,养成科技动手操作的意识。

4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挖掘科技动手资源

由于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接触社会不广泛,联系实际生活的机会较少,因而实践操作的内容也就更加缺少。因此,我们必须想方设法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技动手内容和材料,挖掘科技制作的资源。

4.1挖掘教材中的内容为科技动手材料,为科技动手操作铺路。

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内容都是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好材料,只要善于启发、合理开导就能使学生开动脑筋进行科技手工制作。例如能鼓励学生把书本知识与通过实验渠道获得的知识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体验,又能增强他们科技动手能力。如八年级物理《声现象》一课中,教师向学生演示“空气能传播声音”的实验时,把闹钟放在有空气的玻璃罩里,学生能清楚地听见嘀嗒、嘀嗒的声音。然后慢慢地抽出玻璃罩里的空气,嘀嗒嘀嗒声就会越来越轻,到后来就一点声音也听不到了;最后又让空气慢慢地进入玻璃罩内,嘀嗒嘀嗒声也就会越来越响。学生从实验中验证了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的原理,并且得到启发,很快就会设计出验证声音能在水中或固体中传播的实验。进而联系实际,假设在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中如何求救的方法。这就深化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学为新用,激发了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4.2运用电教手段,激发科技动手的兴趣。

借助电教媒体的优势,为学生提供直观生动的观察空间,使他们有效地学习科技动手方法,弥补学生对社会生活接触少、知识面狭窄的缺陷。以教《植物的花》一课为例。由于油菜花较小,给人的印象不够清晰、形象,再加上学生平时缺乏解剖能力,因此不会细心地去观察它。为了使每个学生能亲眼看到油菜花的构造,可采用实物投影解剖法,把一朵油菜花放到投影仪上进行投影演示,左手用镊子夹住花柄,右手用镊子轻轻地由外向内依次剥下油菜花的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然后在玻璃板上摆好放齐。这样,教师解剖油菜花的细微动作和方法,油菜花的各部分构造,都通过投影仪清楚地展示在银幕上。学生也从中学会了解剖油菜花的本领,培养了学生解剖、探究科学知识的方法和能力。

4.3丰富实践活动,创造科技动手契机。

对学生进行科技动手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而应努力把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组织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游戏、小魔术、小改进和小发明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科技动手的契机。如教《声音的特性》时,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课前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备材料。就有学生在木板上钉上铁钉,再拉上松紧、长短不同的细线,然后用竹筷轻轻地来回拨动,使其振动发声,其声音音调高低不同就可以探究频率与音调的关系。更让人惊叹的是,有学生自制古筝乐器、自制啤酒瓶打击乐器,并且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一下子使课堂成了科技制作的展厅,创新意识的温床。学校要着力培养科技动手能力,为学生的科技动手创设条件,把科技动手意识引进教育教学过程,并且以科技动手作品作为一种检验教育教学成果的辅助手段,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手工制作,剪纸,泥塑,叠纸,创新教具制作,以及自然、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中的实验方法改进制作,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总的来说,科技动手制作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应用了科学知识,学到了探索知识的本领,养成了科技创新意识,锻炼了科技动手能力,为祖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石佐佐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滨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