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活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活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科技活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分析

摘要: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当前高等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的、理性的选择,本文介绍了依托科技活动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探讨了如何通过大力开展科技活动,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科技活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

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竞争的本质是人才,尤其是应用创新型人才。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科技创新实践平台、健全科技竞赛管理体系等形成大学生科技竞赛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

一、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科技活动尤其是科技竞赛的题目和内容大多来自于实际的生产实践中,具有贴近生活、贴近生产的特点,这就有助于学生了解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比较棘手并有待于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学会分析问题,同时创新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因此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应用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力开展科技活动,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途径

(一)选择合适的科技竞赛,开设不同层次训练课程

1、根据专业特色,选择合适的科技竞赛项目。为了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水平,全国陆续设立了各种科技竞赛活动,如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大赛和机器人大赛等。学院和系部应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色,精心组织学生参加合适的科技竞赛,同时教师要注重课内教学与课外竞赛辅导的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中心,参与指导科技竞赛。

2、开设不同层次训练课程。在制定和修订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时,应以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的,分别从专业文化教育、基础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三个层面开设训练课程。在专业文化教育方面,应该针对不同的专业开设科技竞赛选修课程,通过采用大班授课,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模式,达到普及科技竞赛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科技兴趣的目的;在基础技能训练方面,应该针对不同的基础课程开设实验课,采用计算机仿真、实验操作、方案设计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基础理论知识,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专业技能训练方面,由具有一定实践背景和竞赛指导经验的专业教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指导,以提高参加科技竞赛学生的实力。

(二)构建科技活动平台,建立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团队

1、构建学生科技活动平台。学校应该通过协调各职能部门,构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平台,实现科技活动与人才培养体系对接、与教学实践对接。在与人才培养体系对接方面,将学生科技活动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开设全校性的科技竞赛选修课程,让学生充分了解和参与科技活动,同时,将科技活动中的表现纳入学生奖学金评定和保研资格推荐体系中,实现科技活动与人才培养体系的对接;在与教学实践对接方面,各专业结合自身特点以工程训练中心为依托,充分利用训练中心资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各学院实验室应面向学生开放资源,为学生搭建更广泛的创新实践平台,实现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与教学实践的良好对接。

2、建立学生科技活动创新团队。为推动学生科技活动的发展,应提倡学生根据兴趣和自身特点组建科技活动创新团队,将感兴趣的生活生产实际问题或竞赛题目转变为科研题目进行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科技协会作用,如电子协会、机械创新协会等,在协会内部实行高年级带低年级,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

(三)完善科技活动制度,实行多样的激励机制

为了保障学生科技活动健康有序地开展,学校应出台或完善科技活动管理制度,从学校和学院两个层面加强对学生科技活动的引导。学校层面上,应以创新创业中心为主要负责单位,技术部、宣传部等为组织单位,积极宣传和组织学生科技活动的开展;学院层面上,应以学院主管学生工作的部门为主要负责,各系主任、各年级辅导员负责统筹、协调学院科技活动工作。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保证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主动性,同时也能提高教师对学生科技活动指导的积极性。对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成绩与奖学金的评定、保送研究生工作评定相结合,对指导教师参与科技活动的成绩与教师职称评定、年终绩效考核相结合,不断推出和完善激励机制,使科技活动贴近师生的切身利益,从而更好地推动学生科技活动的发展。

三、结束语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高等学校应依托科技活动,探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通过学生科技活动的大力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初汉芳,乐腾,孔凯.以技能竞赛为载体,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8):299-301.

[2]梁明亮,张惠敏.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对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61-163.

[3]阳超,马琳慧.构建学生科技竞赛平台,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3,4(11):277-279.

[4]张峰,李涛.依托科技竞赛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改创新,2012(8):67-68.

[5]王业社,王放银,向文江,等.大学生科技竞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187-189.

作者:孙世政 单位: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