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本文论述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建议教师通过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规划、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等,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农村初中;课外阅读;有效指导方法
我国著名语言学者吕叔湘认为:“语文能力70%来自课外阅读,而从课内获得的仅占30%。”可见,课外阅读是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最重要的路径之一。针对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习惯差等问题,笔者探索了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科学开展语文课外阅读训练。教师只有解放思想,摒弃那些影响学生发展的陈旧教学方法,从繁琐的分析中走出来,开放课堂、合理运用教材,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才能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切实做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全面打通课内外阅读的壁垒,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要提高农村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应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喜欢阅读,进而增强课外阅读的欲望。为了保证农村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取得良好的成效,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课内外阅读内容的联系,将课内“已知的东西”与课外“未知的领域”联系起来,巧妙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可推荐阅读《匆匆》;教学《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可拓展阅读《我有一个梦想》;教学《再塑生命的人》,可对比阅读《我的老师》,等等。其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形式,调动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如阅读《昆虫记》,可安排一节“读书笔记展评”活动课;阅读《水浒传》,可组织一节“知识抢答赛”活动课;阅读《儒林外史》,可开展一节“阅读分享会”活动课,等等。最后,采取“设置悬念”的方式,以“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的说书结尾设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变“要我读”为“我要读”,继而主动地体验徜徉于书海的乐趣。比如,在《儒林外史》名著导读课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其人性情心术,一一活现纸上”的艺术效果,教师可以巧妙引出“严监生”这个不折不扣的吝啬鬼、守财奴形象,接着设置悬念,把学生的兴趣点引向原著:“像严监生这样的吝啬鬼会花钱给生病的大老婆看病吗?会隆重地操办大老婆的丧礼吗?会为犯事的兄弟疏通关系吗?”“不会!”“你们都猜错了——事实正好相反,像这样矛盾的人物、不可思议的情节尽在《儒林外史》中。”这样的悬念设计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强烈的阅读兴趣。可见,把每名学生带入书籍的世界,培养他们对书籍的热爱,让书籍成为他们生活学习的指路明灯。
二、引导学生做好阅读规划
虽然有时候学生对文学名著产生阅读的兴趣,但往往只能保持很短一段时间,以至于部分学生在阅读名著时浅尝辄止。新课标规定,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要达到400万字以上。为了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部编版语文教材的阅读教学以各单元课文学习为主,辅之以“名著阅读”和“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建“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阅读体系,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初中阶段各册语文教材均安排了2部名著,推荐2部与单元阅读方法相同或是与名著类型相似的自主阅读篇目。对此,学生如果缺乏长远规划、缺少良好的阅读环境,其阅读任务是很难完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跳出教材,制订合理的阅读计划,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如考虑到九年级学生学业较重,课外阅读时间有限,教师可以有效利用寒暑假时间,把八年级和九年级的阅读任务相应往前提,待进入九年级时,就能有计划地完成必读书目的阅读任务。此阶段教师的指导一定要尽量细化,具体落实到每一本名著中,并且要求学生在计划中写清楚每一周读哪本书的哪几页,这样才能让学生起到自我督促的作用。此外,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阅读时间,保证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以便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当然,由于每名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教师要指导学生结合自身能力和学习兴趣制订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对教材推荐的自主阅读书目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以达到事倍功半的阅读效果。
三、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单元,大都安排了一些名著节选篇目,有的节选一个章节,有的节选一个片段。除了介绍某部书的内容,还以该书为例,谈一谈某一种阅读方法或某一类书籍的阅读策略,意在指导学生如何读好一本书或某一类书,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读书方法。教师可以从这些篇目入手进行科学有效的指导,授之以阅读技巧,引导学生阅读一本书中的内容,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让学生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在课堂上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且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针对不同的年级有着不同的要求。如七年级着眼于精读和略读方法指导,在阅读策略方面侧重于一般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古典小说《西游记》时,应教会学生抓住作品的重要内容、精彩片段细细品读,深入思考学习文章精巧的构思,品味其优美的语言,获得情感体验和艺术熏陶;而对那些并不精彩或是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则应大胆舍弃,或者通过快速浏览把握大意,提取重要的信息,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到了九年级,学生要掌握“由一篇知一类”的阅读方法,这就要求教师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训练,让学生掌握古典小说阅读鉴赏的一般方法,学生能尝试运用课内学到的知识或技能,去解读课外阅读作品,提高阅读分析能力。如教学《智取生辰纲》一课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人物描写来分析人物形象,激发学生阅读此类书籍的兴趣。《水浒传》中的每一位英雄都有一个生动曲折的故事,而这些故事情节又恰恰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程。教师要把人物放在故事情节中,通过其语言和行动展现人物性格特点,使学生从中体会中国古典小说的特色。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农村初中生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有限,除了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多读书、读好书,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养成良好习惯必须实践。”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每日坚持阅读、专心致志阅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等。“每日阅读”关键在于坚持。初中生每天睡前半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是很有必要的。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检查学生阅读的内容、家长在家中及时进行督促,教师与家长互相配合、共同完成。要培养学生专心致志阅读的习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以此培养学生抗干扰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至于“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则是要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想到什么,随时提笔记下来,即在文中圈点勾画,心有所感笔墨追录,三言两语生动传神。读书笔记是督促学生认真阅读的好办法,一方面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加强对文本知识的记忆,使之内化于心;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增强语言的运用能力,使之外化于行。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准备专门的读书笔记本,分出“好词”“好句”“优美句子赏析”“读书感悟”等栏目,引导学生养成摘抄精美语句、写出阅读感悟等习惯,从而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学生通过系统训练,自然而然养成联系知识体验、情感体验进行深度阅读的习惯,真正学会解读作品,感受阅读乐趣,提高了阅读的能力。总之,农村初中生进行课外阅读,“兴趣”是前提、“规划”是关键、“方法”是核心、“习惯”是目标。学生把阅读当作一种兴趣,会产生“多读书”的内驱力,教师应指导其制订课外阅读的计划,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其语文核心素养自然水到渠成。
作者:卢春梅 单位:玉林北流市城西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