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历史教学中教学方法探析(4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在中学教师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必要的课堂教学情境,不仅是历史学科教学的需要,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常用的有通过语言描述,再现情境,烘托气氛;通过问题,引入特定的历史情境;通过表演或角色扮演,体会情境;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再现、演示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本文就笔者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谈谈感受和体会。
关键词:课堂教学历史教学情境教学
1在历史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情境教学,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
1.1新颖、别致的导入
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常用的导入方式有,直接通过图片、歌曲、影片、实物等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引入主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学习《三国鼎立》这节内容时,教师可先放映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段或者《三国演义》的主题曲,使学生的思绪回到那段战乱纷飞,人才辈出的历史时代。教师再借机导入:让让我跟随教材一起步入那段历史,领略三国英雄的风采,揭开那一幕幕历史画卷吧。这样,学生就会在教师的指引下进入教材的学习。
1.2适时、适度、适当、适合的演示
历史知识不像理科类知识那样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果教师一味地死扣教材、死教教材。学生不仅不能够深刻理解教材知识,反而会失去历史学习的兴趣。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内容,适度进行演示,可以使枯燥、死板的历史知识焕发生机,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学生可在教师讲解和演示的基础上,想象、复原历史场景,分析历史现象,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并用相关知识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结合度,加快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理解、与运用。
1.3精彩、形象的讲述
马卡连柯曾说道“: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20倍。”教师在教师过程中,通过精心设计和准备,对语言进行润色和打磨,使之具有艺术性和历史学科的特点。专业性的语言与历史教学情境的有机结合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欲望,还能使学生随着教师的讲解产生某种程度的“移情现象”。比如在学习“岳飞抗金”时,教师可展示岳飞图片,简要介绍岳飞,有感情地诵读或跟学生一起演唱屠洪刚的歌曲《满江红》。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很容易受到感染,思想情感转移到了岳飞身上,仿佛置身于那段历史,学生身上都会有一种力量,想与金军决一死战,想把秦桧粉身碎骨。同时岳飞的爱国之情也会转移到学生身上,增强学生的爱国之心,很好的将历史知识与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1.4巧设情境导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抓住知识的关键点,不失时机地巧妙设置历史情境和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和探究的动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在教师的指点、总结下,实现学习目标。
1.5干练、悬念式的结尾
历史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小结干练、利索,抓住主线,提升观点,并以评书演播或历史剧连播的方式给听众一个悬念,为下一节课的导课埋下一个伏笔。即:结语留有情趣,留下思维的尾声。
1.6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外活动
为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弥补课堂教学的欠缺,要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活动,把学生“带入”历史。笔者所处的平山县历史悠久,古迹建筑,红色圣地等有着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参观遗址、博物馆;邀请革命前辈做报告、编演历史短剧、撰写历史小论文、欣赏历史书画;定期举办校园历史手抄报评比、古诗词朗诵赛等,使学生“重游”历史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保证,亦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思维的发展。
2中学情景教学法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历史课堂中使用情景教学法应注重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自我领悟,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顺序性。一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身心发展有顺序性,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连续的过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历史是什么,事实是什么,还要让学生探究和弄清楚历史为什么是这样,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所以情境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正确认识和辨别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能力,通过正确地看待历史问题,分析历史人物,最终让学生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自觉运用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和理论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并细化成自身的知识。第二,历史课堂中使用“情景教学法”应通过不同情景的创设,给学生呈现出一个问题的两面或是历史事物的多种特征,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及辩证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秦始皇时,老师可能会通过多媒体播放《英雄》片段,再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的英雄气概,看了之后,学生会对秦始皇的英勇和伟大的历史功绩而折服;但是,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看《荆轲刺秦王》的片段,学生往往又会对秦始皇的好战、残暴而心生厌恶。实际上上述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所有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更是如此,学生应将两部影片中的秦始皇结合起来,既要看到秦皇在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兴修防御、水利工程等等卓越的历史功绩,又要看到他因好战、徭役繁重、不顾国力,修建大型工程尤其是阿房宫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这样,学生就能全面理解和把握秦始皇,对秦始皇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总之,历史教学应创设恰当的“此时此景”,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参与性,让同学们在情景中体验历史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孙美月.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运用[J].新课程:教师,2012,(10).
[2]罗艳春.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4,(9).
[3]车红霞.情境教学法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的效果研究[J].现代交际,2012,(9).
作者:韩秋丰 单位:平山市古月中学
第二篇:新课改下高中历史教学方法探析
【摘要】“新课改”已在全国各地普遍开展,教育要持续发展,必须要倡导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要推行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多样化的教学模式。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地高中历史教学呢?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浅要分析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有效地高中历史教学,以期与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新课改 有效 高中历史 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课堂主体为学生。课堂上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教学任务。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积极地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通过对学生不断地引导,促进学生学习。在每一节课开始之前,教师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的合理铺垫,对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引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为了满足学生们的上课需求,教学模式也在逐渐的改变,高中的历史教学也在不断进步,老师开始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寻找适合学生适合教学的新的教学模式,下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要分析下如何进行有效地高中历史教学。
1充分运用史料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的历史课本上大都是具有总结性的内容,这样对于学生来说是方便了很多,记忆起来比较容易,但是缺少一些内容上的解释,有些一笔带过的内容学生无法理解,新课标改革后,历史的教学要求教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在课前备课的时候要多搜集一些有关的历史文献,使学生能够直接的观看了解历史,学生不懂的内容可以通过对历史文献的阅读加以理解。学生们可以在史料的协助下提高自己探索学习的能力,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依然可以自主学习。高中的历史课本每一小节都包含正文、插图、文献等,每个小结都会有很多的历史资料,但是上课时间有限,老师不可能全讲,因此就会忽略历史资料的讲解,而有些历史资料通过老师的讲解才能够明白。还有些历史资料的记载不够明确,两本书有两种记载,这就很容易使学生产生迷惑,不知道该相信那种记载。几百年前的事情对于我们来说太过久远,处于新世纪的高中生们,他们安享现在的和平喜欢高科技,认为学习历史非常枯燥、乏味,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学习好历史首先应该提高学生们的兴趣,使用历史资料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教师通过对史料中历史故事的研究,然后再形象生动的讲述给学生,或者是通过播放一些记录片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博物馆参观一些古物,在遗址处讲述有关的历史,拜访抗日老兵听他们讲解当时遇到的事情,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
2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优化高中历史教学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是提高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历史本就是一门情境感较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为学生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符合课程内容的、有较强趣味性的历史课堂,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愿意配合老师完成教学任务。例如,在学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当前社会会热点话题“中国梦”和二十四字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两方面内容引入教学内容。深刻的为学生讲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会生理解较抽象的历史问题,通过结合实际问题,又可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课堂主体为学生。课堂上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主要目的,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教学任务。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管理者,要积极地发挥课堂的主导作用,通过对学生不断地引导,促进学生学习。在每一节课开始之前,教师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的合理铺垫,对于学生接下来的学习有重要的意义,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引入,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
3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合作探究”
要努力摆脱旧课程理念的束缚,杜绝课堂上“一讲到底”现象的出现,彻底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教学要为学生服务、要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上,要注意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重视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要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要注意合理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益。要善于运用启发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得当。要根据学生实际指导学法,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教材内容中能引起争鸣的地方,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合作探究。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新思想火花和个性思维,要及时给与肯定、鼓励,要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情绪高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要有开放多元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学生能认真参与课堂教学评价活动,敢于表达和质疑。学校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对教师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使每位教师都能熟练掌握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法的步骤、环节,深入领会其中的实质、精髓,使教学能符合“新课改”精神,取得实效、追求高效。同时教师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要走上专业持续发展的道路。平时要勤于学习,认真钻研业务知识,丰富知识储备,磨练教学能力。教师还要与时俱进,努力掌握现代先进教育教学技术,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多种现代先进手段开展日常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充分运用史料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真正落实“合作探究”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善历史课堂枯燥的现状。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把握课堂,结合学生实际,设置符合学生的生活化教学模式。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生活化问题启发学生等方式,可以将生活化教学理念有效应用到高中历史教学中,并且可以帮助学生高效的理解教学内容,促进学生历史学习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占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模式例证[J].科技致富向导,2010(03).
[2]王春雷.高中生历史学科能力培养的探究与实践[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9(02):77~78.
[3]杜松吉.生活化教学理念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教育,2014(34).
作者:李林芳 单位:山东省莱西市实验学校
第三篇:中学历史教学中情景教学法研究
【摘要】我认为中学历史的学习应该融入更多形象化教学方式,积极推进情景化教学,某种层面上来讲做到历史的还原,拓宽学生学习思路的同时,给予学生多方位的触动。中学历史情境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与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通过学生的移情、想象、迁移等思维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思辨推理的乐趣,体会到认知建构的快感,进而使历史学习和感悟的过程幸福化,使历史习得与表述的成果系统化。本文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及教学观察,对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景教学法进行了有效论述。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情景;教学法
中学历史教学具体该如何有效地开展,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发掘教学的动力杠杆,从而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成效,这是我校历史教研组一直讨论的重点。其中,结合中学历史本身科目特征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我们可以从中发现问题,那就是我们的教学过于依赖教材和教师讲解,忽视了学生本身的学习与理解过程。学习历史的过程,如果仅仅是局限于教材文字或者是语言讲述上,学生学习起来理解不够深刻,也不利于学习兴趣及学习成效的提高。对此,我认为中学历史的学习应该融入更多形象化教学方式,积极推进情景化教学,某种层面上来讲做到历史的还原,拓宽学生学习思路的同时,给予学生多方位的触动。中学历史情境教学是指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与具体教学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通过学生的移情、想象、迁移等思维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思辨推理的乐趣,体会到认知建构的快感,进而使历史学习和感悟的过程幸福化,使历史习得与表述的成果系统化[1]。
1.做好课堂导入工作,融入情景教学法
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也是首要阶段。良好的课堂导入工作能够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及效果,通过课堂导入,不仅仅可以引导学生的思维过渡到本堂课程学习当中,也可以使其对本堂课学习建立一个最初的印象,这也是开启有效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具体来讲,比如在学习汉代历史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播放一小段的相关影视剧,让学生对汉代服饰、生活文化等有一个简单了理解与把握,而这种初期的认识则是一种情景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到与课堂教学相关的情景当中,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理解的同时,具备高涨的学习兴趣。另外,基于情景教学法的课堂导入工作,可以拉近学生内心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心理距离,从而拉近与整个历史学科之间的距离,最终爱上历史、提高学习成效。
2.利用多媒体的教学辅助设备开展情景教学法
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以教材为基础,但是不能以单纯地教材讲解为唯一教学方式。对教材知识的学习需要借助教学辅助设备来进行,比如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师可以通过其制作和演示教学课件,包括教材知识的归纳与总结、详细知识框架的设计、重点知识与易错知识的重要提示等等,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向大家展示出来,便于学生学习与理解。与此同时,教师在制作课件过程中,需要注重声容并茂,给予学生视觉与听觉方面的刺激,这样对于学生学习来讲,也增添了不少的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成效。
3.改进教学思维,丰富教学实践
历史教学内容本身在学习过程中就具备一定的时间跨度与空间跨度,如果只是依靠单一的教材分析或者是题目解答,从根本上并不利于学生历史观的形成,更不会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并以历史来分析或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对此,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进自身教学思维,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通过多样的教学实践,来丰富学生的认识,提高学生的理解。具体来讲,基于教材知识,可以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历史故事再演,通过分饰不同的角色、编排台词等过程,从而在每位学生的切身参与过程中,以更为清晰的第一视角来认识历史、学习历史。另外,教师的教学也不一定就必须局限于教材或教室当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本地区的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让学生能够了解一些本地区的历史,这样的情景教学对于学生而言,既能够对本地区历史发展实际有一个理解与把握,又也能够起到拓宽知识面和开拓视野的作用。
4结语
总之,历史教学中融入情景教学法,是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成效的一项关键性措施。教学情境创设,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引导、和学生共同创设一个符合历史情境又顺应教学要求的情感氛围。教师为学生提供素材与知识点,帮助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引导学生走入历史学习课堂,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积极配合,要增强自我约束力,加强自己钻研和探索的精神。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情境创设,可以更好地将学生带入历史,启迪学生探究性学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力。同时又能增加教师和学生的沟通,教学相长,提升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相容性,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力,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2]。
参考文献:
[1]马晓丽.浅谈中学历史情境教学实施策略[J].天津教育,2014.03.106-107.
[2]曹政.浅谈中学历史教育中的教学情境创设问题[J].教育,2015.10.174-175.
作者:刘春桓 单位:长春市第二十四中学
第四篇:历史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
摘要:讨论式教学法是一种非常高效的现代教学法,它既不会削弱教师的主导性,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本文对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和特征作了简要阐述,并指出了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原则,再对讨论式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作了具体分析,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相关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中学;历史教学
传统中学历史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将教材中的相关历史知识点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在课堂上,也是一种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历史教师就成为了学习的主体,这与新课改的要求是极不相符的,但是,我们仍旧不能全面地否定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某些特定的知识讲授上,传统的教学方式仍旧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内容,谨慎地对教学方法进行选择。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基本阐述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概念。
所谓的讨论式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事先根据某一争议性话题设定一个中心问题,然后学生再在教师的引导下,针对这一核心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发表各自的观点,以此来强化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二)讨论式教学法的特征。
讨论式教学法具有如下几个特征:首先,以学生为主体,在运用讨论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已经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了,转而成为了主动的知识建构者,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这个过程中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其次,是以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作为基础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所扮演的是引导者角色,所谓的引导,在此处可以理解成为启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思考和讨论,最终达到一种相互启迪和相互教育的良好境界。
二、讨论式教学法应用的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如果讨论的话题没有趣味性,是很难调动学生的讨论欲望的,兴趣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无论针对哪一种教学方式,趣味性都是最关键的原则。特别是对历史这一学科而言,尽管历史是严肃庄重的,但是在中华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必然存在一些趣味性和神秘色彩浓厚的历史话题。
(二)民主性原则。
整个课堂讨论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民主进行考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当中,每个人都有自由地发表自己观点的权利,任何人都不能拒绝他人的发言,只有这样,才能够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讨论,才能够避免某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独占鳌头”的局面产生,要形成一种“百家争鸣”的良好局面。
(三)秩序性原则。
学校教育是带有目的性的教育,不可能像集市一样放任学生自由,要想教学目标得以体现,还是需要教师的适当组织与引导。也就是说,教师要对从讨论开始到讨论结束这一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要让学生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讨论,而不是聚在一起闲聊。
三、中学历史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
(一)讨论式教学法的实施前提
讨论式教学法正式开展之前要做好如下三个步骤:第一,制定相关的讨论准则。尤其是进行第一次讨论之前,必须要制定出相关的讨论准则,因为如果没有准则的话,就很有可能使讨论的局面变得混乱,甚至是引起争吵,当然,这个准则是可以由教师和学生来共同制定的。第二,设立讨论的小组。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是讨论式教学法的最主要形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这两种形式通常都是结合起来使用的。第三,设计讨论题。对讨论式教学而言,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所设计的讨论题是否有效。一般情况下,一堂课只需要设计出一个中心讨论题即可,如果题目太多,讨论的深入程度就会被大大降低。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既是问题设计的出发点,又是问题设计的落脚点,问题不能过深,但也不能过浅。
(二)教师在讨论中的引导
首先,当讨论过程中出现沉默时。这是一种经常会发生的正常现象,这个时候,作为历史教师,不能够急于地想要去打破沉默,因为这种沉默可能是由于学生的思考造成的,打破沉默的机会最好留给学生,如果教师经常扮演打破沉默的角色,学生久而久之就会养成一种依赖意识,只有到万不得已时,教师才应该去打破沉默。其次,当讨论的内容脱离了中心时。这个时候,教师就要及时地提醒学生,让学生回到讨论的正题上来,尽可能地不要去做那些没有意义的讨论,要集中精力将讨论放在与论题高度相关的事实上,因为如果不对讨论内容范围加以限定,讨论是不可能深入进行的。
(三)讨论学习案例的设计
此处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所设计的讨论题:有的人说辛亥革命是胜利的,但是也有人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你是怎样认为的呢,为什么?讨论方式及讨论过程:虽然讨论的方式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这几种形式,但是针对“辛亥革命”这一课知识点的特征,笔者认为选择小组讨论这一形式是最为合理的。教师可以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控制在6—8人,先给每个组7分钟的自由讨论时间,所有的小组成员都必须要参与进来;小组讨论结束之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进行总结性发言。历史教师在学生们进行讨论时,要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状况,认真思考小组成员的发言,并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待所有小组代表都发言完毕之后,教师还要作最后的总结。
结束语:
一名优秀的历史教师,是能够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的,因为历史知识的特殊性,如果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这对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是极为不利的。而讨论式教学法就是这样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非常适合于历史学科的教学。
作者:杨建雄 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王华.刍议讨论式教学法在高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166-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