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问题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文化是一个重要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意义重大。但是长期以来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都得不到重视。文章在探讨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民俗文化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施行方法。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
建国以来,高中历史教学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起初,历史教学在内容上拘泥于革命范式,充满了无产阶级斗争和共产国际运动的内容,对于人民群众的民俗生活文化几乎没有涉及。在期间,历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政治工具和手段,此时的历史教学缺少生机和活力。1988年,我国发行了《全日制初级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初审稿)》,在历史教学中增加了一系列关于民俗生活方面的内容,这是建国以来我国历史教学大纲上首次关注到历史民俗教育的重要性。2001年,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更凸显了人文性和时代性,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非常符合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发展特点,增加了许多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一、当前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背景下民俗文化得不到重视
从目前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很多高中学校还是很难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从历年的高考历史真题中可以看出,民俗文化方面的内容占比很小,有时甚至没有民俗文化方面的试题。在这种背景下,历史教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对这一部分内容,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往往是不讲,由学生自学或者是教师照本宣科,使得本身很有趣的内容在这样的形式下也会变得淡然无味。
(二)教师民俗文化知识的欠缺
高中历史教师的专业水平呈现出地域性的差异,东部发达城市的历史教师专业水平相当高,而在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历史教师的专业素质较弱,有的地方的历史教师根本不具备专业的历史教学能力,对于民俗文化这一方面的内容,只是单纯地就知识讲知识,难以挖掘一些民俗背后的历史现象和时代特征。造成这种情况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高中历史教师民俗专业知识欠缺。不仅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社会教育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
21世纪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都得到了高速的发展,在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城市中有很多传统的民俗建筑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看到真实的民俗建筑。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利益问题,在传统文化的投入上非常有限,对于民俗文化的关注也就更少。此外,信息技术为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人们的行为,学生很难在实际生活中参与一些与民俗有关的活动。
二、民俗文化教育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施行方法
(一)提高教师在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
教师是一节课的承载者与主导者。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引领者,也就是专业素养较高的高中历史教师。教师应该意识到,高中历史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思想多元化的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冲击,高中生普遍缺乏的社会责任感,还有一些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很难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恰当地发挥民俗文化的教育功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此外,高中历史教师还要扩展其在民俗文化这一方面的知识,因为课本中的知识必然是整个民俗文化中比较典型的一部分,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必然要加大对此方面知识的讲授。
(二)灵活把握教材内容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不要拘泥于教材,就教材而讲教材,一些教师往往在上课的时候面面俱到,生怕漏讲一些内容,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学生很难全盘接收所有的内容。对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民俗文化知识,教师在讲授时要灵活把握教材中的内容,有所侧重,又有所补充。以岳麓版必修二第十二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为例,教材涉及服饰、报刊、电影和习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教师教学时可以摘取其中一个内容进行延伸讲解。
三、结语
本文就高中历史教学民俗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展开了探讨,具体分析了当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分别是应试教育背景下民俗文化得不到重视,教师对于民俗文化知识的欠缺和社会教育在民俗文化教育方面的缺失,并提出了具体施行办法,分别是提高教师在民俗文化方面的专业素养和灵活把握教材内容。然而由于个人所学知识,以及阅历的局限性,并未能够做到面面俱到,希望本文的一些见解能给相关研究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谋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钟敬文.民俗文化的性质与功能[J].哲学动态,1995(1):22-25.
[3]章虹宇.民俗与环保[J].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7(1):22-26.
作者:张霞 单位:青海师范大学